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图书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华光映雪

    当初厨神蓝田侯的美食多好?天下闻名,齐王作为平安公主三叔,又跟侯爷极为亲近,也不过是去侯府蹭吃蹭喝了十几天,没说顿顿离不了,这人什么水平?能达到这种地步?超越蓝田侯了吗?

    事出反常必有妖,李进将军留了个心眼,决定暗自调查一番,正好也要查一查这个厨师的底细,好在他没有亲身试菜,不然恐怕也要沦陷。

    不等他查出厨师底细,更大的异常出现了,聿赍城中的将军全都迷上了这里的饭菜,几日功夫就变成顿顿吃望景楼了,望景楼赚了个盆满钵满倒是小事,但是这些将军明显反常。

    吃饭的时候欢天喜地精神奕奕,可是饭前饥饿的时候就跟霜打过一样无精打采,不对,非常不对,好在殿下还好,只是贪神和身体没有异常。

    李进不知道,这是因为李元吉在终南书院得过内功秘法,身负一流内功自然抵抗力强些。

    半个月之后,聿赍城出事了,事情就出在望景楼之上。

    百姓们由于被开放了吃喝,也慢慢上瘾,但是望景楼就这么大,百姓高官士卒混杂一团,根本接待不过来,最后将军强行霸占望景楼,李元吉当众为将军们包场一年,只留下一楼给百姓和士卒。

    可是一楼怎么够?时间久了就要出事,因为上瘾了的百姓如果长时间吃不到,那就要精神失常,要发狂的,所以就出现了百姓士卒群殴争抢的场面。

    第一次不过是小场面,十几个人闹事被抓,可是时隔两日,再次爆发混乱,变成了百人闹事,李元吉等人派兵镇压。

    最狠的是第三次,竟然是五百士卒带甲扫平了一楼,浑然不顾二楼三楼自己的长官在场。

    李元吉等人神智清晰,当场大怒,五百人纷纷被抓立案下狱,择期问斩。

    李进进言说事出诡异,望景楼有问题,饭菜迷住一人可以说是贪吃,迷住十人可以勉强解释,迷住千人万人不顾性命抢食,那就是祸根了。

    李元吉惊得一身冷汗,不行,查,一查到底,可是不等查出结果,饭点到了,到时间毒瘾犯了,李元吉立马改变主意恢复酒楼生意,先吃喝再说。

    这时候李进发现不对头了,殿下似乎已经沦陷了,看那样子已经控制不住自己了,就跟长安城中嗜赌上瘾之人一样了,不好,这是有人下毒了。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找城中大夫也没有个所以然,但是李进多年的护卫经验告诉他,这肯定是毒。

    殿下,不好,必须速速向长安求救,城中将军全部中毒被迷,士卒中毒有三成,甚至可以说已经被望景楼暗中控制了,如果这时候吐蕃来犯,事情将会完全失控。

    李进的建议已经完全进不了李元吉的心里了,因为两个月来,厨师给他用了大剂量,中毒已经深了,这时候别说让他警惕望景楼,就是让他俯首望景楼都有可能成功了。

    看着齐王殿下开始显出黑眼窝,精气神开始衰退,李进暗道不好,不能再等了,当机立断自己暗盗军令给长安方向去了一封八百里加急密信。

    可也许是时机已到,李信忠开始收网了,李进的信刚发出去两天,聿赍城外斥候来报,说吐蕃大军再有半日就要到城下了。

    李元吉大惊,连忙带人排兵布阵,诸位将军精神不济,草草分配完任务,还按照原来计划,城头扔雷简单易行,诸将自去安排。

    护卫将军李进明白了,这一切都是吐蕃的计划,他们动手了,而且很显然,人家不会再攻城了,只要断了城中望景楼的饭食,一日不到城中自溃。

    所以在众将军退出城主府议事厅之后,李进动用了自己的后手,一团剧毒迷烟悄无声息的下给了齐王李元吉,李元吉此时因为鸦片毒瘾导致身体素质下降,很快中招。

    李进将之装袋扛起,自言自语道:殿下,对不住了,事出紧急,作为你的亲卫,我不能看着你被敌人俘虏杀死,来不及了,只能救你一人,莫要怪我。

    带上齐王府没有中毒的卫兵,赶上车马迅速自东城门出城而去,齐王车架没人敢查,等到吐蕃大军毫不费力的攻入城中的时候,李进已经带着李元吉两人四马,赶出二百里地了。

    一路上不敢大意的李进绝对是护卫的典范,迷烟准备了一麻袋,两个时辰用一次,李元吉的吃喝都是靠的李进在他昏迷时候填鸭式喂食的,直到三日之后走出吐蕃,入了大唐境内,李进才松了口气。

    此时的李进只有一个念头,齐王中毒深重,自己势单力孤也不敢沿途找当地官员帮忙,毕竟连望景楼都被安排奸细了,此时真的敌我难辨,只能一股脑将齐王带到京城皇宫之中,至于几千里艰难险阻,且走且看吧。

    而聿赍城告破,五万大军和一众将军全成了俘虏,吐蕃收获最大的不是这些俘虏兵,而是仓库中一大批的成品轰天雷,不下十万颗。




第七百九十二章 八百里加急
    长安城中娱乐城内,太上皇李渊终日流连忘返,虽然是醉酒笙歌,但却是天天与民同乐好不快哉。

    这天喝的酩酊大醉的李渊就在大剧院包厢内下榻睡着了,等到半夜却被一个噩梦吓醒,一声惨叫惊起了剧院无数美梦中的人们,贴身内侍老王疾步上前查看。

    老李渊一头大汗,甚至都湿透被子了,嘴里还喃喃道不要不要。

    太上皇,太上皇,出了什么事?

    李渊似乎这才被叫醒过来,看了一下四周,想起自己还在大剧院看戏,再回忆起来刚刚梦中的情景,低声道:朕梦到三郎被毒蛇咬死了,好惨好惨,是不是预示不详,快,起驾回宫,去找二郎。

    内侍老王不敢怠慢,立刻快步前去安排,一刻钟不到,医治小队护送着李渊的车架就在这深夜奔向了皇宫。

    古代人笃信鬼神,所以每每遇到心有所感梦中不吉的时候都会找人解惑,以此破解吉凶,所以老王并没有劝解李渊,因为他也有这个担心。

    李二最近心情一直大好,大唐横扫四方大有气吞山河之势,不过这一晚他却毫无征兆的失眠了,好不容易终于在长孙皇后的安抚下睡着了,却被皇宫内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吵醒。

    混账,来人,去查,看看是谁深夜还在宫中吵闹?长孙皇后怒道。

    李二却一骨碌翻身而起,不对,这是车架的声音,莫非是父皇回来了?

    果然,一炷香之后,内侍老高带着老王一齐而来,太上皇召见。

    李二连忙披上外衣跟着老王出去,心中犹在惊异,父皇深夜急事召见,所为何事?莫非是恶事?

    二郎,最近可有三郎的消息?老李渊强自镇定的抓住李二的手问道。

    没有,三弟镇守西南一向平安无事,前些日子还在书信请战,孩儿驳回了,最近倒是没有什么军报过来。

    怎么?父皇如此紧急,莫非三弟李二开口问道。

    李渊摆了摆手道:不,不是的,是为父刚刚做了个噩梦,梦到三郎被毒蛇咬死,极为凄惨,心中为之担忧罢了。

    李二听完心中一惊,自己今夜也极为烦躁,莫非真的是有事?

    不过面上还是要安抚老父亲的,毕竟李渊年纪大了。

    父皇不必担心,三弟一身武艺通天,镇守西南有五万大军和十万轰天雷,天下无人能够奈何得他。

    不过一个梦罢了,明日孩儿请袁天师进宫,给您解一解梦境就好了,我这就派人去查看西南的情报。

    我们要相信三弟。

    李二说这话心中也没底,最近西南的军报确实有些简单了,也没有以往那么勤了,寥寥数语说没什么大事,以往半月一次军报,现在二十天或者一个月才见到信使。

    老李渊将信将疑的回到了自己的大安宫,不过却已经睡不着了,辗转反侧脑海念头挥之不去,这可能就是父子之间的心灵感应了吧。

    李渊最是疼爱自己的嫡系儿女,平阳公主英年早逝,李渊的原配夫人窦太后在起事前就去了,所以就剩下这四个窦太后生的儿子,人越老越在乎亲情,如今三个儿子都在脚边,就老三李元吉在千里之外的西南,说不牵挂是假的。

    李二也无心睡眠了,派出内侍老高连夜去查看西南情报,他需要来判断西南近期形势,到底是吉是凶?

    不过内侍老高还未抵达情报处,皇宫门外再次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这次是双人双马的那种,很明显应该是急报。

    陛下,陛下,八百里加急

    快宣,不,朕亲自去。

    李二来到太极殿前,两名骑手当即行礼。

    不必多礼,尔等从何而来?出了什么事?李二急声问道。

    我等自西南聿赍城奉李进将军密令而来,所为何事我等不知,只知道要将此信亲手交给陛下。一名信使解释道。

    李二就要上前接过信件,却被内侍老高提前一步,陛下,一个护卫副将没有权利直接给陛下发急报,还是老奴先行检验一二。

    这是规矩,一个相当于家臣的副将信件,越级上报万一是阴谋信件有毒什么的,老高就要在这时候主动出来挡刀了。

    李二想说李进可以信任,不过知道此事拗不过老高,也就默许了。

    老高拆开检查无误之后,立即看了起来,随后心底翻起了惊天巨浪,给李二使了个眼色。

    李二会意,开口吩咐道:尔等一路辛苦,速速去用些饭食,好生休息,稍后朕有事问你们。

    进得太极殿,老高快速将信件念了一遍,李二大惊,怎么会这样?

    不管信件有没有毒或者陷阱,抢过来细细看了两遍,惊呼一声:不好,速传晋王楚王蓝田侯前来。

    老高插嘴道:陛下,信中所言侯爷的事情

    混账,难道你怀疑简之?他需要这些下作手段吗?李二骂道。

    不,奴才不敢,侯爷可信,这会不会就证明了李进密信有假?

    李二沉吟道:不能,李进应该不会有假,他毕竟是只忠于三弟一人的,对简之了解不深,既然是望景楼的厨子出事,自认而然的怀疑简之也和情理。

    但是他不知道,简之若是有异心,也不会从西南这等地方下手。

    就在这时,李渊再次从大安宫闻讯赶来,二郎,出了什么事?是不是三郎有消息了?

    这,父皇,不是,不过是小事

    混账,军国大事老子现在就没资格参与了吗?快说。

    李二只好将信件递过去,李渊看完沉默良久,似乎是在心中推算形势,最后一拍桌案,三郎危矣!

    父皇莫要担心,李进发信时候三弟还平安无事,而且城中还有几万大军

    说到一半李二真的说不下去了,自己也信不过一群中了毒的大军。

    来人,速传两个信使。

    两个西南信使刚刚吃过东西就被带来了,李二一番详细的堪问之后,大致知道了城内的情况,不是所有人都中毒了,望景楼毕竟有限,还有很多人是没问题的,可是形势也不容乐观,上层官员竟然全都中毒,这个计谋的设计者好高明的手段,想要擒贼先擒王呢。

    今日第一章,请大家支持。



第七百九十三章 白凡论形势
    深更半夜的,长安城内马蹄声不断,晋王李建成好找,常年驻扎在长安城中,但是楚王李元霸和蓝田侯白凡不一样,这两人基本上一般都在终南书院。

    李元霸好武,书院都是高手,还有一众师弟切磋武艺,自己又不用参议军机,自然不用住在楚王府中无所事事。

    而白凡自从小女儿稍微大些以后,就再次投身书院,开始教育大业,大唐的军事已经强大了,如今就是治理地方了,缺官员和读书人,那就需要靠终南书院,且终南书院曾经比斗国子监,成功收编国子监,从此终南书院开始以一个民办机构挑起国家教育大业。

    李二的信使找到白凡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白凡正在给学生们上课,看到李二的手令这才慢悠悠骑马出门,不然的话,他还准备晒一晒信使,或是打发了回去,自己没空天天给皇帝当谋士。

    李元霸和白凡二人骑着万里云和赛赤兔,一个时辰从蓝田赶到了皇宫,李二已经召集了军部大将,准备做最坏的打算了。

    简之,快,西南三弟那里出事了,敌人使用了一种慢性毒药,城中数以万计之人中毒,现在形势难料,不知道聿赍城是否还在我们手中,不知道三弟是生是死。

    递过去加急密信,李二急声说道。

    什么?我马上去西南营救三哥。李元霸大声道。

    白凡按住李元霸,接过密信细细看了起来。

    慢性毒药?迷惑人心,仅仅是一道菜,就能让人吃过忘不了,越吃越兴奋?顿顿都必须有?就跟赌瘾一样,吃菜有瘾?这怎么听着这么像鸦片呢?

    怎么可能?大唐这里就有人使用鸦片了?

    再往下看,长久服用,各个将军开始眼圈发黑形销骨立精神涣散,这特么不就是毒瘾吗?

    不好,竟然是这种毒,请稍等我一下,我需要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

    说完白凡找了个位置坐下,凝神闭目,开始在脑海中调出图书馆查资料,看看这罂粟的前世今生,到底是怎回事。

    众人虽然不解,但是都注视着白凡,显然蓝田侯已经知道了个大概。

    一炷香后,白凡清楚了,如果所料不错的话,西南吐蕃的罂粟不是来自天竺就是来自西域胡商,看来有高人指点,鸦片的用途这么早就被发现了。

    陛下,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种毒是来源于一种叫做罂粟的植物,在佛经中记载叫忘忧之花,本来是用于医术治病救人的,但是毒师发现此物有致幻毒性,将之提炼成毒药。

    如密信所说,此物用银针无法试毒,中毒者浑然不觉,而且由于毒药致幻还会产生一种梦幻般的感觉,从此念念不忘,就会产生依赖性,也就是常说的上瘾。

    中毒日深者越发离不开毒药,长此以往精气神耗尽,就像是消耗生命力一样,面色枯黄无神,形销骨立不成人形,最终死于非命。

    这

    众人听着白凡的描述,纷纷觉得脊背发凉,若是自己被人下了这种毒药,那是不是就会跟刚刚蓝田侯所说,最后不得善终呢?

    简之,快,快去救三郎。老李渊催促道。

    白凡摇头道:如果真的像密信中所说的,恐怕已经来不及了。

    什么?怎么会?

    诸位想一想,长安距离西南吐蕃多远?信使几天赶到这里?

    李二沉声道:八百里加急信使用了二十天。
1...359360361362363...3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