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图书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华光映雪
等到他拆开手中的调料包之后,定睛一看,瞬间暴怒,凭借自己多年的医术经验,微微一闻就知道了,这里面分明是掺杂了罂粟啊,好嘛,这就非常明显了,是吐蕃李信忠在搞鬼。
想到这里,白凡心中一惊,李信忠也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在剑南道下了严令查处毒品罂粟有关的东西,所以就绕开剑南道,将毒品散播到了大唐其他州道,而且更加隐蔽,更加普遍,让人防不胜防。
没有吃过亏的其他百姓官员,哪有这种警觉性,现在等到白凡发现的时候,恐怕已经上瘾的百姓都数之不清了。
额头微微见汗的白凡,不敢耽搁,直接快马冲向了皇宫方向,敌人来势突然,自己一人之力只能调动商会阶层,恐怕已经来不及了,这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所以需要朝廷出面了。
议政殿内,白凡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李二勃然大怒,又是罂粟毒品?又是吐蕃李信忠?上次下毒之事已经教训过他了,没想到还敢兴风作浪?
简之,李信忠这厮做事不择手段,百姓屡受其害,跟他还讲什么道义?不如除之?李二开口道。
白凡曾经在剑南道两军阵前说过,两国之争煌煌大道,不做刺王杀驾的事情。
白凡沉吟片刻,沉声道:陛下恕罪,臣还想试试看,毕竟正道灭国可得长久,也能少很多后续麻烦。
至于李信忠此人,真是好胆,竟然敢不听我的警告给大唐百姓下毒,我这就派人去给他个教训。
当务之急,是官方出面,消灭下毒团伙,同时大力出方剂给百姓们解毒。
解毒的药方剑南道已经公开了,只要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公布毒品的危害,想必百姓们肯定能够走出毒品危害。
好吧,李二点了点头,派人前去下令办事。
随后君臣二人就在这议政殿内等候消息,趁着这个时间,李二问出了心中久久的疑团,那就是关于李明心的问题,白凡这个院长加师父,不会是真的在故意偏袒维护弟子吧。
白凡苦笑摇头,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解释一遍,让李二非常无语,原来你这货将弟子跟我大唐将士作为你看戏的演员了?
陛下息怒,臣这么做是另有深意的。
一来陇西李氏之事的确有很大后患,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即便是让陇西李氏做一头走在明面上的猛虎,也好过躲在暗处的一条毒蛇。
李二点了点头,示意白凡继续说。
其二,就是大唐练兵了,李信忠虽然有些能耐,但在大军和茂公兄手上,不过是一跳梁小丑罢了,大唐想要练兵,似乎对手太弱。
还有就是李明心出身终南书院,我们大唐发展太快,可从未想过有人背叛会如何应对。
就比如这一次,李明心能够生产轰天雷,能够弄出地雷,我们也被人家用我们的手段打了个措手不及,这才是这次练兵的主要目的。
呵呵,你小子可真卑鄙,连自己的徒弟都算计,而且茂公在你徒弟手中吃了大亏,是不是证明你这个师父更加高人一等呢?李二打趣道,白凡这么一解释,李二眉头松开,疑虑渐消。
可不是臣故意算计的,他提出西南从军,我就知道他心中抉择不定,不如让他出去历练认清道路,无论是归属哪方,都是一种历练。
所以这第三点就是我的私心了,历练弟子。
李明心是个良才,我承诺培养他,当然就会尽心尽力,只是现在有些事情渐渐出乎把控,将来如何收场还真的让人为难。
今日既然陛下问起,臣替他跟陛下求个情,如果他日李明心战场被擒,陛下可否开恩留他性命?
白凡对着李二躬身行礼道。
李二摆了摆手笑道:这等小事就不要提了,你简之的面子还跟朕要不来一个人?
只要他安分守己不祸乱天下,他的生死朕不会在意。
其实双方都心照不宣,白凡求情可能一方面是在为自己妹妹,李二也有心成人之美,至于冤家宜解不宜结之说,就不知道这位千古一帝认不认同了。
如今战事僵持,听茂公说,你的弟子洪大力已经撤回来了,来年前线战事如何?你还不管吗?李二问道。
长叹一声,白凡苦笑道:事与愿违啊,大力跟李明心在阵前闹翻,李明心公然叛出师门,臣就是想要压也压不住了。
等到大力从西南归来,消息传出,恐怕终南书院弟子都要去西南清理门户了,纵然是臣不想看到同门相残,这次也无能为力了,作为一个师父一个院长,不能偏心太多吧。
这场练兵,似乎就要变成终南书院弟子的训练场了。
李二喜闻乐见这种事情,都是大唐的人才,自然是越强越好,至于两国交战的消耗和牺牲,作为一个帝王,也愿意为了锻炼人才而牺牲些兵马,李二有这个魄力。
就在二人等待消息的时候,内侍老高快步走进了议政殿内,直接开口道:陛下,出事了。
第八百二十四章 连环计之谣言四起
李二心说,不是让你传旨六部官员,完成全国通力扫毒任务的吗?
何事如此慌张?
陛下,百骑司从各地收集来报,说各地渐渐有民乱现象出现,而且其根源,似乎是因为一个叫美味调料的事。
什么?白凡一下站起,心中隐隐觉得,自己有可能已经晚了一步,敌人的算计并不在这里。
李二当然知道,这个美味调料就是吐蕃传播毒品的,怎么我们还没有开始查封整治,各地就已经生乱了?
除非是李二跟白凡对视一眼,敌人主动撤回了毒品的散播?
对,肯定是这样,既然百姓已经上瘾,那么突然撤回销售,百姓中毒之后,每不能中断,那么毒瘾上来之后,可不就是民乱吗?
紧急下令,全国一查,果不其然。
朝廷这座巨型机器再次发动起来,各部人马集中调动,宣传治理,将戒毒当成消灭瘟疫的形势来处理,这个年节,注定是一个忙碌的年节。
百姓们经历了一番中毒折磨,本来就极其暴躁不稳,没等朝廷政令推行各地,敌人的后手就已经跟上了。
有传言说,此次是瘟疫,是齐王李元吉自吐蕃带回来的瘟疫,朝廷曾经为了齐王隐瞒真相,现在掩盖不住,终于瘟疫传播到了全国,感染了百姓,这一切都是朝廷,都是皇室李家引来的祸端。
好嘛,真是歹毒的手段,这就是李信忠一手安排的连环计,早就派人悄悄运去一大批毒品暗藏在大唐,趁着这次搜集转移族人的时候,释放一个大招,就算是不能推翻皇室李家,也要给皇帝李二找些麻烦,至少也坏了他的名声才行。
这个消息就如同一个巨型炸弹一样,瞬间引爆了所有深受毒害的百姓,本就惶惶不可终的众人,在知道这是瘟疫之后,就认定自己患绝症,死亡的威胁下,所有人都将矛头指向了大唐齐王李元吉,于是各地的民乱彻底爆发了。
长安百姓没有中毒,所以暂时还算平静,但是距离长安比较近的地方,甚至洛阳百姓都有遭难的,其中不乏许多大贵族,这些人一闹,那威力更甚,可以说现在大唐内部的形势非常不好。
齐王李元吉听说之后,直接披挂上马,要前往西南找李信忠报仇雪恨,自己的一生清誉就此毁于一旦,上次下毒的仇还没有了结,现在又来毁我名声,新仇旧恨绝对不能善罢甘休。
谁知道还没出家门,就被从各地涌来的小部分民众直接堵了门,还有几个百姓以死明志,直接撞死在了齐王府门前的石狮子上面,血溅五步的百姓,瞬间浇灭了李元吉的怒火,上前想要解释清楚,可是百姓们哪里肯信?
不少百姓毒瘾上来就要生吃活撕了李元吉,无奈之下李元吉只好闭门不出,派人前去求救。
城中百姓上门滋事还只是小事,大事是各地百姓打着愤怒的名号,直接拉起大旗要找朝廷要说法,如果不能处死齐王李元吉给瘟疫百姓陪葬,那么大家将会联合起来打进长安去。
当然了,显而易见的,这里面免不了后面的谋家煽风点火的举动。
李二已经多少年没有失眠了,这一天,他在议政内枯坐了整整一宿。
而蓝田侯白凡,这时候却被一个老人找上了家门,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唐的太上皇李渊老爷子,三儿子李元吉被人喊打喊杀,其他几个儿子大力安抚都是无用。
甚至李元吉看着每天纠缠不休的百姓们,都有心自责,还不是自己防守不利,如果吐蕃当初亡在了自己手中,岂不是没有这么多破事出现了,也不会有这么多百姓遭难了。
简之,现在每天都有无数的百姓打上门来要三郎的命,这该如何是好?老李渊着急催道。
白凡也一直在苦思对策,这事非常棘手,百姓行事冲动,且已经成了规模,大唐真的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关键是不知道李信忠还有没有下一步的后手了,不能被他牵着鼻子走啊。
爷爷放心,三叔的事夫君不会不管的。旁边李婉平搀扶着李渊劝解道。
老李渊有些埋怨道现在百姓们几乎用口水要将三郎淹死,我怎能放心?偏偏三郎又是个耿直之人。
这帮愚昧百姓,当初三哥马上征战,为大唐立下多少功劳?为百姓做了多少贡献,现在他们却忘恩负义前来索命,真是该死。跟来的李元霸恨声道。
四郎住口,自古百姓愚昧,见识不足不通教化,容易受人蛊惑蒙蔽乃是常事,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是不能再刺激他们了。
也是三郎命不好,如果他要是有简之的声誉,或者是南边冯家的名声,此次百姓绝对不会如此。
当初朕曾要让他随大船出海寻找仙粮,此事夭折,不然的话,如今百姓会跟对待冯家一样,供奉着他的长生排位,也就不会有这次事件了。李渊呵斥住李元霸,随后长叹道。
白凡安慰道这也是天意,谁会想到,三叔一个武艺绝顶的高手,竟然晕船不止,根本无法适应海上的颠簸,想来是天意不让他分享仙粮的功绩。
说来也是个有趣的事,当初李渊跟白凡据理力争要安排自己皇室李家分享海外寻找仙粮的大功劳,白凡无奈妥协,后来李元吉都跟着大船出海了,可是谁知道这个猛将汉子竟然晕船,而且十分的严重。
旁人都是适应一段时间就好了,李元吉倒好,三天下来半条命没了,吓得冯智赶忙安排返航,放回了李元吉,再次自己带队南下出海,这样一来,寻找仙粮的功德就没有李元吉的份了。
仙粮这两年丰收,几乎大唐所有家庭都念起了岭南冯家救命的功德,全都给冯家供奉起了长生排位,说到民心人气,岭南冯家可以说已经完全不亚于皇族李氏了。
白凡心中计议已定,开口吩咐道元霸,你去三叔府上寸步不离陪着他,免得他做傻事,现在就去。
李元霸转就走,李渊看了白凡一眼,似乎是已经看出了深意,这可不单单是看住李元吉,同时也让李元吉看住李元霸,不让他怒而杀人,万一这时候官方杀了百姓,那就闹大了。
白凡又转对李渊说道我这就去找老孙师兄,联合太医院,宣布事因,无论说是瘟疫也好,还是说中毒也罢,只要让百姓们喝下解毒药,治好了百姓,那么谣言不攻自破。
太上皇你去宫内找陛下,让他一定要按住各地官员军队,不可派兵围剿,不可跟百姓发生冲突,最好是不死一人。
第八百二十五章 千金不为重
终南书院孙思邈接到消息,立马从书院快马赶到了长安城中,白凡准备的第一站就是齐王府的门口。狂沙文学网kuangsha
虽然全国各州道都有大小不等的团伙民乱,但是长安城已经聚集了不少,总不能舍近求远,而且也不能每个地方都跑一遍,选一些地区集中的,有代表的地方宣传就好,毕竟百姓要的是活命,而不是真的造反。
齐王府大门紧闭,白凡和孙思邈联袂而来,不少本地的百姓见到都认识,孙神仙和蓝田侯的人气,在整个大唐都是十分高的。
不过前来闹事的百姓可不认识他们,因为闹事的没有长安百姓,都外来户,本地百姓都是围观的群众。
诸位,诸位乡亲们静一静,蓝田侯和孙神仙来了。长安令出面安抚百姓道。
百姓们主动让开一条路,但是前来伸冤索命的百姓可不买账,虽然渐渐安静下来了,但却下意识的往中间聚了聚,似乎只有大家抱团的时候才有安全感。
怎么?齐王缩头不出,派来蓝田侯又怎样?我们已经是必死之人了,谁来也不怕。一人眼神闪烁,大声喊道。
对,对,谁来也不行!同来的百姓跟着附和道。
没有理会这些暴民,白凡示意师兄孙老道先行,二人站在了齐王府的台阶上,面朝着下面约有上千的民众。
一眼盯住了刚刚带头起哄之人,看的那人脖颈一凉,白凡微微一笑,温声道既然列位天不怕地不怕,连死都不怕,我和师兄到来,你们这么激动干什么?需要用言语壮胆吗?
风化雨般的和声细语,却清晰响在在场每个人的心头,很明显这是白凡的独家手段,百姓们立马全都安静了下来,一时间场中鸦雀无声。
我,我,谁不知道蓝田侯杀人如麻,齐王又是你的亲戚,报复打击也说不定呢那人小声说道,虽然没有大喊,但这句话却四周都听得清楚。
哦?我白凡杀人如麻?
那是不是我边这位孙师兄也杀人如麻?让百姓畏之如虎?白凡的话里明显带着一丝戏谑。
哼,你们既然是师兄弟,相互包庇也未可知那人不知死活,竟然再次辩驳了一句。
也就是这句声音不响的话语,直接点燃了四周围观之人的怒火,这厮什么都敢说啊。
旁边这位是谁?大唐的活神仙活菩萨,神医孙思邈道长,一生活人无数,从未听过关于人家的任何负面消息,天下之大,从朝堂到百姓,甚至贩夫走卒乞丐奴隶,谁人不知孙道长仁心圣手?谁人提起不是竖起大拇指心怀敬佩?
今敢有人出言侮辱?
白凡呵呵一笑,这厮是个领头的,恐怕出不是太干净啊。
看来,你是个外乡人,不认识我边这位。
介绍一下,边这位师兄,道门孙思邈道长,大唐医道第一人,一生活人无数,可是从未杀过一人。
顺便也自我介绍一下吧,本人白凡,爵位大唐蓝田侯,自十四岁出道以来,至今杀人无算,可我手下的亡魂,除了战场上的敌方士卒,那就是异族胡虏,再或者就是投敌汉,另外还有为数不多的国内大大恶之徒。
一生我从未杀过一个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不才我也会一点医术,也救过一二伤病之人。
那人一听,原来白发老人是孙思邈啊,就知道不好,自己不小心踩雷了。
果不其然,白凡话音刚落,四周百姓齐齐声讨,混账,竟敢污蔑孙神仙?乡亲们,上去打死这没良心的恶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