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图书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华光映雪

    白凡会拒绝,这些都在李二预料之中,但是他没想到白凡会这么回答,什么任务比宰相位子更加重要?要知道宰相是一国首辅,当朝一品,领朝施政,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今的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也只是各占高位,虚名相国,没人当得起真正的宰辅头衔。

    众臣在一旁也猜测不断,蓝田侯莫非对宰相一位不满?还想要一个实名王爵不成?这王爵在之前本是要给的,可是他公然拒绝了,现在这个形势再去要,可就落了下风了。

    朕知道简之胸怀大志,宰相之位是有些小了,这样,许你一字王爵,照样领政当国,辅佐朕建功立业如何?李二倒也豪爽,有了之前冯盎封王,似乎封出去异姓王爵也不是那么不可能了。

    不不不,陛下误会了,凡岂是贪图高位之人?

    且听我说完,在我看来大唐如今并不缺宰辅栋梁,多一个白凡不多,少一个白凡不少。

    凡是一个书生出身,如今职司终南书院院长一职,为天下培育英才,自身机缘巧合能够安心教书育人,去做一个无用宰相,不如尽力为大唐培养未来无数宰相栋梁,这就是在下的任务和梦想。

    嘶,场中不少人都为白凡这话吸了口气,好大的气魄,宰辅之才可谓是百年难遇,你白凡竟敢开口就批量培养?

    武将们对白凡这话纷纷喝彩,这话大气。

    文官们有难以置信的,更多的是佩服的,回想刚刚大家误会白凡是要官位,没想到人家语出惊人,两相比较,高下立判,还真是让人惭愧。

    好,简之,朕没看错你啊,不为眼前小利所动,眼光直接看向了大唐的百年未来,这才是你白凡的气魄。

    跟你一比,朕的宰相位子,倒是显得小家子气了。李二大声赞道。

    一场酒宴,白凡喝的酩酊大醉,也用事实证明,他的确仅仅是功力尽失,身体和平常小伙子一样,不过是多了一头白发而已,甚至这以后出门在外走在大街上,有不少女子还觉得大唐情圣一头白发,更显帅气非凡呢。

    这一天白发正在家中休养,被皇帝派人召进宫内,说是要商议军国大事。

    议政殿内重臣云集,白凡到的时候,武将堆里正在激烈议论争论着。

    依我看啊,先打西北的西突厥,那边地方大,先打大的,海外倭国不过弹丸之地,癣疥之疾不足为虑。尉迟恭扯着嗓子大喊道。

    哈哈,说起打仗,你这黑厮还学会拽文了?

    什么癣疥之疾,不过是你想打地盘大的,好多占些军功罢了。程咬金嘲讽道,丝毫不给尉迟恭留面子。

    就这样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直接开撕,旁边武将时不时的加入战团热闹两句。

    文臣这边则聚在一起,有人沉思枯坐,有人窃窃私语,不一而足。

    看到白凡来了,第一个迎上来的不是别人,正是黑脸魏征。

    老魏,你们这是?陛下又要有什么大动作?白凡开口问道。

    嗨,这不是刚刚平了吐蕃嘛,陛下雄心豪气,下令要再灭一国,让我等议论,是养了三年猪的西突厥,还是抽了三年血的东边倭国。

    哈,白凡哑然失笑,老魏这说法,还真的一点不留情面,怎么说人家也是一个国家,都被老魏等视猪羊了?看来这十年来,老魏没少受自己的影响,甚至说整个大唐朝廷都受自己影响,视大唐为天朝上邦,极其蔑视甚至无视外邦异族。

    不过这个形容还真的十分恰当,当年西突厥主动攻击高昌打下西域三十六国,又在大唐手中吃了大亏,白凡等人定下计策,掐断西突厥一切商路,让他治下无数百姓耗尽他的元气,如此圈养三年,大唐再去灭国西突厥,将会不费吹灰之力,可不就是养猪计划吗?

    而东边的倭国,两国分治,却因为外派劳工入大唐而吃到不少甜头,连年派出劳工,倭国几乎已经习惯了这等敛财方式,这就等同于大唐出钱,从倭国抽调壮年劳动力过来,长此以往,倭国日后招兵都是问题了,可不就是吸血计划吗?

    呵呵,看你老魏这个表情,莫非是你不同意这个计划?却又不敢上前劝谏?等我给你顶雷不成?白凡笑道。

    这是哪里话?我老魏何时让他人帮忙顶过雷?再说了,就算是顶雷,也是我老魏给国家顶雷,公事不怀私利。

    只是国家越发强盛,陛下豪情万丈,老魏我有自知之明,如今就算是我一人撞死在梁柱上,恐怕也拦不住陛下,这才想让简之出面,毕竟你说话的力度比我们这些人要大些。

    你可不能坐视呀,连年征战大唐已经有不少问题出现了,虽然都是大胜,但是一场战争无论胜败,都是在损耗抽调国家元气,昔日汉武之劫就在眼前,我们不能重蹈覆辙。

    魏征说的极其诚恳,白凡能够从中听出其中的不易,武将们一向是只管打仗不管朝政,不单单是为了争那些用不完的军功,大部分武将已经升无可升了,他们只是想要在战争中体现自己武将的价值,如果真的完全变成太平盛世,武将恐怕只能慢慢走到幕后了,甚至被雪藏或者退出舞台。

    可是文官不一样,武将打天下,文官治天下,大唐每天朝廷大门一开,那就是几千万百姓嗷嗷待哺张嘴要吃喝,好战必亡的道理每个人都懂,已经连续五年没有停过战事了,所以众文官有些怕了。

    不单单魏征找到了白凡,一众文臣都围绕过来,看那表情,白凡就知道,都是一个意思,不愿意继续打仗。

    武将们当然不会让文臣拉偏架,也一股脑围了过来,这时后殿的李二出来了,议政殿殿议也正式开始。




第八百五十三章 越打越穷
    李二大马金刀的坐在了正中主位上面,按下骚乱的众臣,神色喜悦的开口道:都到齐了,好,那咱们今日就来议一议先打谁的问题,周边各国被我们拿下大半,接壤的就剩下西北的西突厥蛮子,看得见的还有一个弹丸小国倭国了。

    这都是我大唐手下的羔羊,下一个吃下谁?

    白凡看着李二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样子,心中暗骂一句,李老二你膨胀了,今日这神色就跟你往日喝醉一个样子,这不就是站在地图上指着四方大喊还有谁吗?知道的会说你距离一统天下不远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又一个自大昏君呢。

    陛下,末将请命攻打西突厥,与我五万大军,十万轰天雷,两月即可拿下西突厥。尉迟恭第一个站出来喊道,作为李二的铁杆拥护者,自然是每战必为先。

    陛下,老程请命,不用五万,三万即可。

    胡扯,老程你这是故意捣乱的吧,三万去灭国?你有那本事吗?程咬金捣乱似的大话,尉迟恭第一个不干了。

    其他武将也纷纷指责程咬金,在座名将无数,轮得到你程妖精领头吗?

    知节,莫要胡闹。

    打仗少不了尔等奋勇争先,但是这庙堂谋划更加关乎胜败,茂公,你是兵部尚书,是何看法?

    李二点了李绩的将,一来他是三军主帅,二来,他是大唐军事谋略顶尖的几人。

    李绩有些头疼,本来自己只是一个武将,安安分分做个简单的武将知道拼杀和指挥就行了,但是如今位子上去了,升任兵部尚书,所谓屁股决定脑子,兵部尚书就是一国元帅,思考的已经不再是一城一地的战争存亡了。

    本以为老李靖退下来之后,这一届兵部尚书会是大将军侯君集的,谁知道侯君集这货听了白凡的鬼话,一心扑在海军上面,连主帅位子都不要了,李绩现在觉得,侯君集似乎是对的。

    就比如今日之事,李绩现在是武将的带头人,他应该不皱眉头的跟武将站在一起,这样日后才好带队伍,他应该点头支持开战的。

    但事实是却不可能,因为他是兵部尚书,他要为国家考虑,站前准备工作他比皇帝做的好,他知道,国家财政已经平衡了,再打仗,就要负债了,之前为仙粮而休养置办下来的富裕家底已经被打完了,不能再打了。

    可是这话他又不敢说,因为他说了就是跟手下唱反调了,没有武将支持自己,这个兵部尚书的位子恐怕坐不长久。

    思虑半天,李绩开口道:陛下,臣以为,应该先灭倭国。

    嗨呀,茂公,倭国一个穷困小邦,先打他?岂不是轰天雷炸蛐蛐?太过无趣了吗?

    你这大帅怎么这么势弱呢?程咬金大声嘲讽道。

    是啊是啊,要打就打大的。

    很多武将反对,但这也是李绩权衡再三的决定,倭国穷弱无所依靠,好打,而且大唐已经布局三年了,软柿子好捏还不扎手,大唐如果吃下他,影响不大。

    李二没有表态,反而笑道:哦?茂公以为先打小的,说说你的观点。

    陛下,臣以为,打仗之事犹如吃饭,需要循序渐进,大唐连年征战,实力地盘扩张很快,我们需要时间来消化一下,而直接打西突厥,尽管我们必胜,但是那里毕竟是有三十万大军的大国,现在就开战有些吃力,而且我们准备还不足。

    但若是现在先打倭国小邦,这个计能为我们消化国内准备大战做准备,又能让将士们锻炼海外作战,臣可是知道,侯君集大将军的海军早就嗷嗷叫了。

    李绩不愧是一只老狐狸,说话谋略沉稳老道且丝毫不漏破绽,白凡心中佩服,这番话,是在不跟皇帝直接顶撞唱反调的情况下,最为有效的好谋略了。

    李二沉吟片刻,丝毫在思考李绩说的消化二字,片刻之后开口点头道:嗯,好,茂公此法步子极稳,上佳!

    只是,倭国孤立无援,就是我大唐砧板上的肉,什么时候吃都是吃,朕心想,不如先拿下西突厥之后,再统一对地盘进行消化,此时我们费点事吃点苦,来日就省力许多了,诸位以为如何?

    很多武将纷纷叫好,这时候文臣里面很多人都在暗自着急,相互使眼色,魏征抖动着胡子给白凡示意,那表情,其他文臣都看的到,恐怕只有皇帝没注意到吧。

    白凡不忍再逗老魏,笑着站了出来,朗声道:陛下,臣以为,大唐现在不宜再动刀兵。

    李二的笑容瞬间凝固,倒不是不满,而是奇怪的看着白凡,你不是一向蔑视蛮夷吗?打蛮夷扬国威的事情,你应该支持的吧,让你来就是帮忙策划下有没有什么捷径呢,怎么会反对?

    简之,你,算了,你先说说,为何反对动兵?

    是啊是啊,好好的,又不是打不过,为什么不打了?其他武将嚷嚷着,不过尽管白凡丧失了实力,但是积威仍在,没人敢明摆不给面子。

    白凡没有直接说自己的理由,而是回头问了自己的岳父大人,请问晋王殿下,国库金银几许?粮食还有多少?

    李建成自然明白女婿的意思,事实上如果白凡再不站出来,李建成自己就要站出来了。

    回头对着李二劝道:二弟,国库存钱已经不足一百万贯,余粮更是快要见底。

    就算是收了今年一个秋天的粮食,来年国库也存不下多少,因为拿下了高句丽吐蕃等国,平添了上千万张吃饭的嘴,他们现在还没有正常的种田收成能力,只能靠国库出钱粮养活,若不是仙粮产量大,我们根本养活不了这么多人。

    这这

    李二连顿了两次,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怎么会这样?才打了不到三年,就打光了?我们的战利品呢?白凡不是说,现在打仗只会越打越富裕吗?难道这小子说错了?他骗我不成?也不对呀,我自己也算计过的呀。



第八百五十四章 停战修养
    李二其实忘记了,白凡说的越打越富裕,也仅限于打仗,不限于战后收地收民治理,大唐如果仅仅是以胜利者的姿态掠夺周边各国,留下他们的朝廷治理烂摊子,那的确是打仗挣钱,越打越富裕。

    可现实却是,大唐连人带地盘,照单全收,这就是一个地主强行抢走一个贫民一家子,不是为了剥削,而是要养活这帮人,如此下来,国家能不穷吗?

    百万贯?这不是足够了吗?

    我们只要五万大军就行了,当年迎战东突厥颉利南下,我们三十万贯就打了一场富裕仗,现在是百万贯,岂不是手到擒来?尉迟恭惊呼道。

    众人齐齐捂住了脸,这货似乎没学过算术吧,岂不知今时不同往日啊。

    白凡心道,你这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吧,为免得尉迟恭尴尬,白凡解围道:黑哥,你说的都是老黄历了。

    当年我们什么装备武器?基本上都是只顾得上吃的,不要衣甲用人命堆出一场战争就行。

    现在不行了,打仗可是十分烧钱的,士卒们的军饷粮草可比武德九年翻了三倍,抚恤更加优越。

    这还不算,你说的五万大军,恐怕没有十万轰天雷你不敢出兵吧,十万轰天雷的装备作价几何?一百万贯,不够你开战半个月的了。

    所以啊,这仗没法打了。

    尉迟恭听完,立马反应过来,好尴尬,自己出糗了,讪讪道:嘿,这些咱老黑怎么想到,原本士卒多好管教,现在倒好,一个个都成了财主老爷,太不好伺候了。

    都是你小子给惯的,没了这些钱粮的话,他们就不为大唐打仗了吗?

    李二连忙呵斥道:敬德莫要胡说,大唐富裕乃是好事,朝廷富裕就要提高士卒待遇,合情合理,不然士卒当兵不如在家种地开荒,还有几个真心当兵的?

    大唐的府兵制度陈旧,在战争灾年的时候还可以,毕竟大家当兵也为了活命,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府兵成了每年的义务出勤,若是再没了利钱,恐怕士卒们当兵就成了集中出操了。

    这,男儿保家卫国,士卒岂能为金钱奴役驱使?别人我不管,我老黑带的兵,决不允许。尉迟恭站起来义正辞严道,那一身煞气配合堂堂正正的话语,还真的有一番武将风骨。

    白凡解释道:黑哥,你说的都对,但是莫要忘记了,大唐如今没有外患,我们打西突厥,那可是出境作战,是为了开疆拓土,不是为了保家卫国。

    莫说我们没有大义和理由让士卒去卖命,就算我们申斥大义,就算是每家都出士卒为国效力,可是人家里面的妻儿老小还愿不愿意?好端端的在家种地生活不好?去战场送命?

    对你我来说开疆拓土是我们这一代的责任,但是对每个家庭来说,每一个壮劳可就是顶梁柱,如果不是为了保护妻儿老小,谁也不敢轻言死生无怨。

    李绩点头叹道:简之此言说的透彻啊,开疆拓土和保家卫国是不一样的。

    如今再向外打仗,如果我们不能拿出足够的利益来驱使人心,那就没有士卒肯站出来打仗了,说白了,对外扩张就需要大唐拿钱买士卒的性命,钱不够没人卖命。

    毕竟不是当年当兵为图一份口粮的乱世了。

    李二沉思良久,开口问道:朕知道如今大唐积存不足了,不过再拿下西突厥,统一恢复生产治理新地盘也是为了省事省力,不是还有借债国民一项吗?可行吗?

    李建成摇头道:寻常时期借债国民用于激励战争倒也无妨。

    但是今日大唐不可用,我们不是说因为钱粮打不了这场仗,而是说,打仗之后,新增的各地百姓恐怕就要紧衣缩食,甚至口粮都不一定足够了。

    如果我们打下了西突厥,不可能杀光吧,那就又是增加几百万张要养活的嘴,大唐的粮食肯定是不够吃了。
1...386387388389390...3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