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图书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华光映雪
蝗虫的天敌主要有蛙和鸟两大类,尤其是蛙类,与蝗虫生活在同一类型的生态环境中,凡长有芦苇杂草的低洼地坑塘沟渠等处,都是其良好的生存场所,所以说,蛙类是制约蝗虫生息繁衍的先头部队。
据统计,一只青蛙一个夏季能消灭一万多只害虫;一只泽蛙,平均每天吃掉50只害虫,最多的可达266只;即使是身体笨乎乎的蟾蜍,夏季三个月也能捕食近万只害虫!
吃蝗虫的鸟类有燕鸻白翅浮鸥田鹩等,尤以燕鸻最为突出!
鸟类在育雏阶段,更需要捕食大量的蝗虫,以普通燕子为例,一对亲鸟和一窝雏鸟每月吃蝗虫可达16200多只!
边讲述,边在纸上画图解释,白凡一时间客串生物学老师,在大唐开始给各位大臣普及食物链知识!
讲到这里,想必大家就已经能够猜到,为什么有旱灾的时候,往往伴随着蝗灾了吧!白凡提问道!
众人纷纷思考,白凡讲的绘声绘色,生动简明,大家都听懂了,即便是没接触过这些东西,但是不难理解!
长孙无忌最先开口,这么说的话,难道是因为地上没水了?
没错,肯定是这样,旱灾往往赤地千里,黄土漫天,没有了水源,田里连麦苗都不长了,那肯定也没有了青蛙!没有东西吃蝗虫了,那就形成蝗灾了!
白凡笑道,不错,正是此理!大旱之时,田里没有粮食产出,人都会被饿死渴死,青蛙以水为生,没地方喝水了,那么肯定也活不下去!
而另一种蝗虫天敌的鸟类,也是需要喝水的,在没了水源的时候,鸟类一般是会选择飞离搬迁的,于是,哪里出现大旱,哪里就是蝗虫崛起的时候!
这么说的话,我们只要解决了旱灾,那么蝗灾不就自然消弭于无形了?杜如晦开口问道。
白凡点头,不错,理论上是这样!但现实是残酷的,以如今大唐现有的条件,还无力完全消灭大型的旱灾!所以
小子,连你也没有办法?
看你对于旱灾和蝗灾研究这么多,就没有好主意吗?你可是从来不会无的放矢的!李二问道。
白凡摇头,哪有那么神奇,不过是拾取前人遗慧罢了!这些家师都有教导,以后书院也会专门开设昆虫生物学科,专门研究昆虫的利益和危害!
至于此次大旱,凡也只能说,尽力而为,最大限度的削弱灾难!
好,细说说看你有什么办法?
师兄推算未来几个月不会下雨,所以旱灾来临的时候,我们指着天上来雨水是不行了,那么只有从地上取水了!
地上有江海河流,到时巨大的河流是能够扛住大旱也不干涸的,我么可以用有力的取水设备,从江河取水灌溉两侧农田,这样可以缓解一部分干旱!
我这里有大型精妙筒车水车!对于这等地表水源取水很是方便,稍后就拿出来,可以让将作监大力赶制!
好!稍后朕同你一同前往将作监!
地上除了地表的水源之外,还有就是地底的水源了,可以说地底有着大量大量的水,足够国人饮用和灌溉了!
只是深浅不一,受到打井条件所限,我们现如今能够利用的,仅仅是那些距离地表十几米的浅水井!
其实即便是干旱少水的地区,一般地下百米都是有水的,可是我们的水井挖不了那么深!白凡感叹道。
果真如此?大唐人力无穷,朕派大军,就不信挖不了百米!李二听说有水,豪气顿生!
房玄龄阻止道,陛下不可,如今我们最缺的就是时间,即便是一眼普通的十米深井,三五人合力也需要至少十天半个月才能打造一眼,何况百米深井,即便是我们打出来,到时一眼井对于灌溉也是无意义了!
李二表情为之一凝,是自己糊涂了,哎!可惜啊!
高士廉劝慰道,陛下不必如此,如今时间还算有两个月,我们立刻征发百姓四处打井,争取在大旱来临之时,每五户人家就能够有一眼水井灌溉,即便是保得三五亩田产作为口粮也是好的!
哎,也只能如此了,聊胜于无吧!可惜国库无粮,若是国库存量足够,一场大旱又何足挂齿!
若是哪日,朕能够放言可以凭借国库存粮养活天下百姓,那就足以笑对祖宗了!
白凡沉思片刻,开口道,其实现在我们时间还充足,还是有很多办法能够提前做准备的!
李建成一巴掌拍在白凡头上,有主意不一口气说完,快些,全国人民都在等着呢!
希望书友们相互转告,帮忙广告,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力量!求点击求收藏求打赏求推荐求书评,各种求!今日三更之二送到!请大家多多支持!感谢书友干掉熊猫我就是国宝的打赏!今天23点会为近日几个打赏的朋友加更一章!
第一百四十六章 士农工商
被老丈人拍一下,白凡也不敢顶嘴,只能老实开口,关于打井问题,我这里还有一些好东西,需要高明的铁匠和木匠合力来制作,有了这个东西,打出十米深的水井就不用半个月了,如果足够顺利,一天甚至能够打出两眼!
当然了,不同地区水源深度不一样,有些地方十米深不出水,有些地方不足十米就出水了!
我们需要保证打井出水的情况,所以就需要专业的人来事先进行观测,其实有水没水,根据当地土壤地势环境条件是可以做一个大致推算的,有八成几率能够推算出水源深浅,这样也可以大大加大打井灌溉的效率!
众人听完纷纷叫好,短短的时间,这小子就拿出两种利器出来!
李二夸奖道,小子,原以为你精于诗书,没想到你这奇技淫巧,工匠手段却是更加高明呢!
白凡正色道,怎么?陛下莫不是看不起工匠?世人都说士农工商,哼哼,难道陛下也是如此短视吗?
李二被白凡问住,略显尴尬,这个,祖上传下的规矩,朕也不能免俗吧!
当真可笑,士农工商最初是管仲所说!
《管子曰: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
不过又是被后人无端的,断章取义罢了,管子将此四者一同而说,难道是为了让大家分出等级吗?人家先贤是告诫我们这四者都是国之基石!
后来也不知道被哪一代的腐儒故意曲解,借此抬高自己士子的地位,真是有辱先贤脸面!
毫不夸张的说,这四者,任何一类都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众所周知的是书生一言好比十万兵!文能安邦,武能定国!
孟子曾说过: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都是在说书生的重要性,传统而论,读书人就代表了士子阶层!
可是有没有人想过,农字一项,并不单单代表了农民!试想一下,若是大唐粮食都是亩产千斤呢?还会有饥荒?还会怕天灾吗?到时家家户户存粮都够吃三年的,还怕大旱?大涝?
不要觉得此事乃是天方夜谭,家家亩产千斤,此事千真万确有人做到,凡曾魂游天外,在那天外之国就见到了这样,亩产千斤,一年两收或者三收!人家也同样是凡夫俗子,不是神仙鬼怪,人家就做到了!
大唐坐拥沃土千里,几千万之民众,难道就真的不如人吗?
众人听到这里,一个个都是呼吸急促,难以置信,真的有这样的世界吗?好想去看看!
李二一时间大脑有些反应不过来,磕磕绊绊的问道,这,这个是真的?我,我大唐如何才能做到?只要你说出条件,穷朕毕生之力,能见到此一项也能瞑目了!
白凡解释道,这个需要选出专门研究农业的学子出来,以大唐现有的条件,凡不敢保证多久,但是百年之内肯定可以做到,我的书院这些也会教授,早些研究就能早些实现,只是如今书院根基太浅,苦有书山却无人传承,而且道不可轻传,还需谨慎甄别,以免绝学落入奸人之手为祸国家!
听到此处,李二大手一挥,人选保密可靠问题,这个好办,朕稍后会吩咐下去,所有信得过的文武群臣,家中子弟以后必须在终南书院就学,都是功臣子弟,肯定不会投敌叛国的,生源问题朕来解决,只是你要答应一件事!
朕等不了百年,三十年时间,朕要见到!成此一事,朕保你白家共享大唐国运!
白凡郑重一礼,凡必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绩抚着胡须笑道,说完了士子和农业,老夫很有兴趣听听你说工商!
工字,可不是我们平常认为的工匠这么简单,凡称之为工业!
这也是一门极深的学问!
就说此次抗旱问题,凡有宝贝能够引水打井,这只是工业能量的冰山一角!
真正的国之重器,若是用到武器方面,有一物可以在三息之内,彻底毁灭整座长安城,而且避无可避,百年之内寸草不生!
小子住口!李靖呵斥道,心下害怕,这小子胡说什么?如此危险的东西,若是当真存在,天下谁能容你?
不单单是李靖害怕,四周没有不怕的,有这么恐怖的武器吗?那还得了?
李二却镇定的笑着阻止李靖,药师稍安勿躁,听这小子说,这小子可是出了名的仁厚,这样说肯定有下文!
只见白凡解释道,这样的东西有,凡也见过,但是在天外,以大唐的能力,一千年后可能能做出来!
凡也不知其真义,一般即便是有了这样的武器,也没人会使用,因为人类的争斗都是为了争夺地盘和人口,这样的武器灭绝人性,只有毁灭,一个过去方圆百里百年之内无法生存,用之有何意义?
所以有这样武器的国家,多是用作武力威慑!
众人点头,不错,确实是此理!
白凡继续开口,单单武器一项,大家就能看到工业的能量了!
而且工业还不止能用在武器上,高深的工业技术,地下百米取水一天都不要,万米深井也不是什么神话!
而且取水还不用人力,高明的机械一天可以灌溉几百亩地!旱灾还是问题吗?
工业运用到生活上,像传说中的千里眼千里传音等等都能做到!从长安到幽州,只需要三个时辰即可,大家谁敢相信?
众人听得晕晕乎乎的,怎么说着说着改成神话故事了!
不过看着白凡的神情不似有假,众人都有些将信将疑,毕竟没有见过!
咳咳,小子,这些距离我们都太遥远,我们还是现实些吧!李建成提醒道。
白凡有些尴尬,自己是不是在对牛弹琴了?
最后再说商业,商业的能量想必大家没想过,可笑世人还嘲笑商人乃是世上最为低贱的职业!
凡以为不然,我等为官者费心力调和阴阳造福百姓,这是为国出力,国家发给俸禄以养家!
农夫辛苦种地收获粮食,以此养家!
工匠凭借手艺,以劳动汗水吃饭!
为什么到了商人的时候,大家都只看到了人家商人逐利,没有看到商人的辛苦呢?
商人做的是买卖沟通之事,北货南卖,南货北送,人家商人也要养家糊口,不收一份辛苦钱怎么养家?
若是世上商人都无偿经商,估计要不了三天我们大唐就要瘫痪了,没人买卖运输粮食物品,大家吃穿用度怎么解决?商人无偿经商就会吃不起饭,饿死了商人我们吃什么?自己种地吗?
还别说,可能那时真的能够达到先圣老子的小国寡民状态,人人只知种地,可以与世无争了!
在下说这么多,其实就是在说,商人一样是凭借劳动吃饭,并不比他人低一等!
而商人的能量,呵呵!大家难道没有想过,‘羊吃人’就是商人显现出能量的一种方式吗?
众人心头一凛!可不是吗?
可是,你说了农业工业对于抗灾的能量,商业的能量于抗灾可有优势?房玄龄问道。
希望书友们相互转告,帮忙广告,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力量!求点击求收藏求打赏求推荐求书评,各种求!今日第三更送到!感谢书友夏末的打赏!感谢大家的支持!稍后还有今日加更的一章!
第一百四十七章 防灾应急预案
哈哈,还是老房你反应快!
商业的能量将会是此次救灾的主力!
根据我的推算,我们靠打井最多能救得五成灾区就是万幸了,所以还有一半的百姓等着我们的救命粮食!
国库没有钱粮,那就只有靠其他地方了,除了北方受灾的,南方可是还有大片的没有受灾的,我们要去南方购买粮食!大力的购买往北方运输!
以前可能我们银钱不够,但是如今羊毛生意在朔方,已经渐渐步入正轨,开始了不断盈利阶段,面对此次大灾,为了应急,我们甚至可以向国家百姓借债都行,去南方买粮食以国家的名义,买走十分,一年后还上十一分!
总之一切的目的都是先保住人命最重要,有人才有希望!
这个大事,不单单要靠朝廷,朝廷可以定下抗灾律条,定下规矩,统一召集商人出来,在国家的调配下合力救灾,因为只有他们才有这么大的能量做成这件事!
否则单靠朝廷向各地区派人赈灾,费工费力且耗费巨大,弄不好还会陷入泥潭之中!
哦,对了,除了南方有粮食,还有一处巨大粮仓,那就是巴蜀之地!
李二摇头,天下谁人不知蜀地有粮,但是蜀道天险,有粮也运不出呀!单凭人力肩拉背扛,不说能运出多少粮食,单单路上人命的损失我们都接受不了!
白凡神秘一笑,嘿嘿,虽然我也没有办法现在打通蜀道,但是机缘巧合之下,我这里有诸葛武侯发明的木牛流马制作图,当年三国之时,诸葛亮几次出蜀北伐曹魏,就是靠着这等神器,如今,正好可以用来救灾,只要运出了蜀地,那就都是救命粮!
这就是工商结合的威力!
此次各种救灾手段齐头并进,朝廷居中调配,工匠生产抗旱救灾器械,农民运用各种器械手段抗旱,商人四面筹集粮草救灾!
士农工商合力,我想,即便是遍布北方的旱灾,至少也能被我们打下来八成!
余下的两成,可能很多百姓会扛不住!
但是,凡以为,我们大唐,扛得住!
说的好!大唐扛得住!李二大声赞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