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珍藏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烛
第33章 楚王陵(求票)
真不奇怪吗?
王丰斜视,看得张楚有些不自然。
好吧,我承认。
张楚无奈,摊手道:我真正的职业,其实是风水师。只不过这年头,我对别人说自己是风水师,别人总觉得这是迷信,向我投以异样的目光。
所以为了避免尴尬,我一般会告诉大家,我是园林设计师。
张楚耸肩,解释道:其实我也不是有意隐瞒,只不过是善意的谎言而已。
哦。
王丰点头,也不说理解不理解的。主要是,张楚什么职业,和他关系不大。他只是好奇,张楚干嘛这样激动?
我能不激动吗?
王丰的疑问,也让张楚抓狂,他很苦恼,也无奈。
没办法,谁叫王丰,那是外行人呢。
张楚叹气,耐心解释道:风水宝地,真龙之穴呀。放在古代,把长辈或有血缘关系的人安葬在其中,子孙后代中就有可能出天子,大富大贵。
咦?
王丰一听,惊讶道:真有这么神奇吗?
当然。
张楚笃定道:风水之道,传承了几千年,哪怕到了现代,一样大行其道。其中蕴含的天地至理,绝对不是区区迷信两字,就可以抹杀掉的
这样呀。
王丰懵懵懂懂,半信半疑。
或者说,区区三言两语,也很难动摇他的三观。毕竟他接受了多年的现代教育,唯物主义观已经根深蒂固。
空口说白话,怎么可能让他改弦易辙。
当然,王丰也不会表现出来,只是笑道:那你要发达了,发现了这真龙宝地,以后子孙后代成皇帝不对,应该是成为国家领导人,记得关照我呀。
哥,别闹。
张楚无力吐槽,叹声道:这样帝王格局的风水宝地,不是什么人都能占据的。有个词叫做德不配位,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福缘不深厚,妄占真龙之地,不仅没有好处,反而迎来灾祸。
张楚解释道:特别是在盛世之时,普通人发现了真龙之地,然后占据了宝穴,最多能成为草头王之流,然后要迎来抄家灭族的大祸。
这就是贪婪过度,自取灭亡的下场。
张楚慢声道:如果有风水师不明白这个道理,那么距离灭顶之灾也不远啦。
还有这样的说法?王丰觉得新奇。
肯定有禁忌的,不然的话,这天下早乱套了。张楚点头,然后又说道:当然,还有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这九龙盘珠的格局,不出意料的话,应该已经过气了。
张楚环视左右,确定道:没错,过气了。
什么?
王丰呆了:风水宝地,还会过气?
哈哈,这是通俗的说法。
张楚连忙笑道:我的意思是,这风水宝地,早被人使用过了。按风水的说法,就是气运耗尽,空有其形,没用了。
谁使用过了?王丰惊讶。
还能有谁?
张楚笑道:昨天还是你告诉我的这是楚国的起源地。
不是吧。
王丰愕然:你是说,这个风水宝地,被当年的楚国人占用了?真的假的
谁知道呢。
张楚也不确定,他分析道:事实上,这只是我的揣测我怀疑,当年楚国之所以,立国八百年才灭亡,就是由于这九龙盘珠的庇护。
西周时期,楚人被周人,从中原驱赶到荆山,然后以荆山为起点,开创了楚国八百年的基业。其中疆土之辽阔,比整个中原还大。
这气运之强盛,让人惊叹。
张楚由衷道:所以我怀疑,在这孤山之下,可能埋藏了当年楚国王室的祖先。一龙一卫,就有近百年的国运。九条龙,八百年,倒也合理。
等下。
王丰反应过来,低头打量脚下,惊声道:你是想说,这座山就是所谓的王陵?
可能性很大的。
张楚兴致勃勃道:或者说,整座山,都是封土。我不是瞎猜,也有一定根据的,你不觉得,这孤山过高了么?
这孤山的高度,比起附近的山头,明显高出一大截。
张楚示意道:虽然我不懂地理构造,但是对比之下,明显有些蹊跷。所以我怀疑,这高大的孤山,就是被封土堆高的。
封土。
王丰迟疑了,他自然知道,什么是封土。
坟上起丘,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土丘叫坟头。但是对于帝王来说,土丘往往很大,十分的气派,为了表示出帝王的身份,专称土丘为封土。
封土为陵,这是帝王象征。
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其实还有封土建国的含义。只有王者,生前才能裂土封疆,死后自然是以山为陵。
如果没山陵,那么就算是堆土,也要堆成山陵。
不然的话,也彰显不出帝王风范。所以张楚的揣测,也未尝没有道理。
但王丰还是怀疑:你还有其它证据吗?
其它证据?没了。
张楚干脆道:我是从风水的角度,解析这个可能性。让我找其它证据那么只能把这个山头,直接推平深挖下去,说不定有什么发现。
嘿。
王丰笑了:那你可以给国家考古队写信,让他们帮忙。
算了吧,我没这么闲。
张楚撇嘴道:写信了,他们信不信我,也是个问题呢。
知道就好。
王丰笑道:所以呀,你别激动了来,拍几张照片,再合影一下,就算是留念了。或许过个几十年,或者几百年,时间会证明你是对的
那时候,我都看不到了。
你可以写日记嘛!
瞎扯几句,确定张楚只是激动,不是有毛病,王丰也放心了,然后在背包之中,拿出了各种东西,垒了一个灶台。
就地取材,野炊正式开始。
一个行军锅,再加上各种米线香肠鸡翅之类的。
一顿丰富的午餐,立即完成。
两人饱吃一顿,又休息了半个小时,才慢悠悠下山而去。
第34章 留下来(求票)
在下山的途中,张楚揪草观土,更是确定无疑:你看看,这泥土的色泽,也和另外的地方,有一定的区别。
这是黄土,另外的山,那是黑土,不一样。
张楚信誓旦旦道:所以说,这山里的泥土,肯定是从别的地方运来的,堆土成山。这就是证据,铁证如山。
是是是,证据,证据。
王丰敷衍点头,什么王陵不王陵的,他根本不在意。他又不是盗墓贼,对于王陵帝陵什么的,肯定没兴趣。
再说了,就算这山,真是王陵,又能怎样?
难道他们还能把山挖开,一探究竟呀?
这显然不现实。
同时,张楚也觉得受伤,他这么激动王丰的反应,却这么冷淡。
他的热血,一下子就凉了。
哎,知音难求啊。
张楚摇头,无奈叹气。
上山容易下山难,差不多两个小时,两人才抵达山下。
主要是这山,又高又陡,覆盖方圆四五里地。再加上,山上荆棘密集,一丛丛灌林相互纠缠在一起,只有小小的缝隙存在。
唯一的通道,就是采药人在缝隙中,披荆斩棘。每年走那么几回,才勉强形成一条羊肠小路,迂回曲折,盘山如环。
所以两人兜兜转转,才算是顺利返回山沟下。
没错,肯定是这里。
张楚站在宽大的山沟中,言之凿凿:这是明堂,祭拜的地方。古代的时候,如果有人祭祀王陵,肯定是在这个地方举行仪式。
所以这里,视野比较开阔。
张楚指着滩涂道:在古代,这里肯定没积水,更没有什么杂草灌木。只不过由于两三千年过去,没人打理,自然是杂木丛生。
当然,这里的山形地势,说不定也有一定的变化。
张楚感叹道:毕竟三千年过去了,沧海桑田。这里能够保持大概的轮廓,也算是一个奇迹
是啊,奇迹。
王丰点头,然后招手道:走吧,该回去了。再磨蹭下去,太阳该下山啦。
早着呢。
话虽如此,张楚还是一步三回头,跟着王丰返回小山村。一路上,他走走停停,不时拿手机拍照,考察四周的地理水文环境。
那个专注的劲头,说是地质学家都有人信。
问题在于,这家伙,居然是风水师。
王丰摇头,表示不能理解。
走了大半小时,已经回到了山村中,能够看到人烟了。再回首,孤山已经藏于层层山峦之间,视线受阻,再也看不见。
就在这时,张楚忽然说道:王丰,我不走了。
什么?王丰一愣。
我要留下来。张楚郑重其事道:我要考察这个真龙宝地,印证风水的龙穴砂水向,这需要时间
呃?
王丰呆了下,真的愣了。
所以一会儿麻烦你,和杜南星说一声张楚也有些不好意思:接下来这段时间,我希望借宿他家里放心,我给钱。
钱不钱的,这不是事。
王丰抓头:关键是算了,留下就留下吧,干脆我也留下。
诶?
这下子,轮到张楚惊愕。
我听他说过,铸剑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王丰解释道:一旦开始铸剑,他就要全神贯注,全部的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之中,也没空打理身外之事啦。
他的脾性我也了解,既然答应帮我铸剑,那么剑铸好了,肯定转手送还给我,而且不会收取任何费用。
王丰笑道:所以我想留下来,帮他干一些杂活。一日三餐,拉箱吹火,都没问题。
可以呀。张楚连忙道:我也可以帮忙。
成,一会儿,就和他说。
王丰点了点头,顺着村中的道路,往杜南星方向走去。
咚咚,咚咚
冷不防,旁边传来了,震耳欲聋的声音。
两人被吓了一跳,忍不住揉了揉耳朵,遁声望去。只见这时,在附近一座建设中,聚集了一帮人,巨大的声响,就是在人群中传来。
看情形,似乎很热闹。
两人对看一眼,不约而同改变了方向。
走近了,两人发现,所谓的建筑,那是一座村庙。
青砖黑瓦,门口立柱,很有肃穆感。在庙门前面,有个宽敞的坪。十几个人,聚会其中,围着一面大鼓。
震耳欲聋的动静,就是这鼓声。
咚咚,咚咚
两人走到坪中,就看到一个老人,拎起了棒子,也就是鼓杵,重重一敲。
巨大的声音,立刻涌入众人耳中,大家本能地捂住了耳朵。
噗
最后一下,一声刺耳的动静,还是透过了大家的耳膜,让他们发现了不对。
因为这声音,太特别了,嘶哑沉闷。
适时,老人放下了鼓杵,以方言说了一句话。
王丰听懂了,告诉张楚:鼓坏了。
哦。
张楚懵懂点头。
然后两人就看到,老人指挥几个人,把大鼓抬起来,平放在地面。之后他拿了块布,浸湿了水,再慢慢在鼓面上轻抹。
鼓面湿透,大家围过去,就可以看见,一道道细细裂纹。
好像是老化的。王丰猜测。主要是这大鼓,鼓身痕迹斑斑,红漆掉落得厉害。古朴陈旧的基调,一看就知道有些年头了。
以湿布抹去鼓面上的灰垢,大家也看得更加清楚。
一道道裂纹,就好像蛛网似的,纵横交错。如果置之不理,估计再过一段时间,鼓面就要破成筛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