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他们的确没有想过这些,或者说也没有时间想这些。

    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们眼下干的都是些小吏的活,自然不用考虑这些问题。

    李慕云见众学子不说话,叹了口气说道:位卑未敢忘国忧啊同学们,虽然你们眼下是在我这里实习,做的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工作,可是你们不要忘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着眼于现在,展望未来才是你们应该做的事情。

    一语惊醒梦中人,十余位太学的学生并不是真的笨,他们只是想不通,现在被李慕云拿话一点,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含意,齐齐躬身向其道谢:谢先生教诲,学生明白了!

    明白就好,都去做事吧,再有五天,我会将你们分开,每人独自负责一个工程,希望到时候你们能够挑起这个担子。李慕云负手而立,看上去还真有几分先生的样子,只有苏婉晴在旁边看到了他眼中闪过的那一抹坏笑。




第三六二章 于志宁不好骗了
    慕云,你刚刚在笑什么?在与那一群情绪高昂的学子们分别之后,苏婉晴与李慕云并骑而行,穿梭于官道上的人群之中略带好奇的问道。

    我没笑啊!李慕云失口否认。

    苏婉晴嗔怪的瞥了李慕云一眼:还说没有,你刚刚明明就是想笑,但是自己又忍住了!

    她十分相信自己的观察力,十分确定刚刚李慕云这家伙的确是在笑。

    李慕云与苏婉晴对视一眼,突然一笑说道:你知道么,年青人有些时候虽然热血冲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有一种中年人所有没有的优点。

    优点?苏婉晴低头沉思,琢磨着李慕云话里的意思。

    小丫鬟婷儿骑着马跟在后面,听着小姐与未来姑爷的对话,饶有兴趣的问道:少爷,是什么优点啊?

    李慕云顿了顿,回头看了一眼婷儿,又看了一眼自己身后的小跟班慕雨:猜猜看,如果能猜到少爷有奖。

    这两个小丫头大概差了五岁左右,不过在李慕云看来,论起心眼慕雨能甩婷儿三条街,所以他并不认为婷儿能够猜出自己所说的优点,相反,慕雨道是很有可能。

    而事实证明,李慕云的判断并没有错,婷儿猜了很多,诸如聪明体力好身体棒之类的答案,但是都被一一否定,而一直没有说话的慕雨眼中却在最后闪过一抹了然,只是在偷眼看了一下婷儿和前面的苏婉晴之后,理智的紧闭着嘴巴一个字都没有多说。

    倒是苏婉晴在想了一会儿之后,哭笑不得的问道:慕云,你所说的优点不会是单纯吧?

    呵呵李慕云坏笑着说道:虽然你答对了,可是没奖品。

    婷儿没想到答案竟然是这个,苦着脸说道:什么啊,竟然是单纯,这算是什么优点,少爷你又骗人!

    李慕云的心情显然很不错,听了婷儿的小抱怨,回头调侃她道:哎,我可没有骗人啊,单纯在有些时候的确是优点,比如单纯的人做事情都比较认真,而且不会偷懒,最重要的是。

    苏婉晴在瞪了他一眼,打断他道:最重要的是好骗对吧?

    李慕云被说的有些尴尬,讪讪一笑:说骗多不好,应该是鼓励才对。

    信你才怪,本小姐可不是你的那些笨蛋学生。苏婉晴俏脸上带着胜利者的笑容,说完之后双腿在马腹轻轻一磕,回头叫了一声:婷儿,我们走吧,今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不要再耽误使君大人的时间了。

    哎,哎你注意安全!李慕云看着苏婉晴风风火火的样子,无奈的嘱咐了一句。

    只不过看苏婉晴头也没回的样子,估计是根本没有听到。

    于志宁这段时间过的并不如意,因为人手不够的原因,这老头子不得不放下架子,亲自监督一项重要的工作——配制火药。

    火药这东西李慕云曾经跟他详细的说过,还给他演示过火药的用法。

    看着那被一点点火药炸开的山石,于志宁立刻意识到,这东西的重要性,同时也知道了为什么李慕云一而再,再而三的说这东西的配方千万不能落入异族之手。

    所以当前几天李慕云找到他,求他帮忙监督火药生产的时候,老头子义不容辞的答应了。

    而且为了保证火药不外流,老头儿身体力行亲自监督生产,每天二十斤火药多一两也不行,少一两更不行。

    火药生产出来之后,于志宁亲自携带到采石场,哪里有需要的时候,他便亲自过去,亲自监督用量,一个炮眼儿放多少火药都必须他亲眼看着,然后在点火。

    所以几天下来,于志宁这小老头儿就被晒的又黑又瘦,原来本的圆脸也变成了刀条脸,李慕云见到他的时候几乎不敢相认。

    你小子来干什么?不好好去筑你的城,跑到老夫这里做甚。于志宁看到李慕云就来气,连正眼都不瞅他。

    原本这老头儿在长安呆的好好的,结果现在跑到这里来炸山玩儿,这事儿搁谁身上谁能不生气。

    好在李慕云这家伙脸皮的确是够厚,尽管被于志宁嫌弃,但还是涎着脸凑上去,递上一个小包包说道:老师,学生这不也是没有办法才请您来帮忙的么,不过您放心,我已经帮您物色好了几个手下,过几天就安排他们过来,到时候您老就可以放松一下了。

    少来这套,你小子若是有人往这里安排还会让老夫帮忙?再说了,火药这东西观察了这么多天,此物的确异常危险,若是流失出去一星半点便是滔天大祸,别人来了老夫不放心。于志宁看都没看李慕云递上来的小包,只是随手抓起来丢给了身后的老仆。

    老师,您这话可就错了,这次我给您找来的可不是一般人,而是太学里面出来的学生,个顶个的都是人精。

    太学的学生?你从哪里找来的太学学生?于志宁愣了一下。

    陛下派来的呗,说是让他们来这里勤工俭学,然后我就琢磨着吧,让他们一天到晚的死读书也没啥用处,不如让他们早点接触一下现实中的各种问题,让他们能够学以致用,开拓一下眼界。李慕云在于志宁身边找了一个地方坐下,打开话匣子就开始白话。

    但是显然他说的这些对于志宁来根本没有任何用处,老家伙这一辈子吃的盐比他走的路都咸,怎么可能被他这种不着边际的话给忽悠到,冷哼一声:小子,这话你拿着忽悠别人或许还可以,但是在老夫这里还是省省吧,老实说你到底有什么目的。

    李慕云清楚的知道,这个时候千万不能露怯,这是忽悠**中最重要的时刻,如果露了怯虽然不会影响这一次谈话的结果,但以后再想要忽悠这老头儿怕是就难了。

    所以在片刻的犹豫之后,露出了一副苦涩的笑容:老师您这话说的可就扎心了,学生我可是真心实意的想要为大唐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只是没想到竟然被您误会至此,学生学生这心里难受啊!



第三六三章 水泥路(上)
    就在李慕云大打悲情牌的时候,于志宁无奈的叹了口气:唉,有你这样的学生,也不知道是老夫的幸事还是不幸。

    啊?老师何出此言?李慕云抬头不解的问道。

    要知道,他可是有六张学位证书的人,毫不夸张的说,这样的学生别说大唐就是在后世都没有多少,也亏得老于能说出不幸这样的词来。

    你很聪明,比老夫见过的所有人都聪明,可你听没听过那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于志宁说的有些含糊,不过李慕云却听懂的他的意思。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指的就是他是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混到了今天,而也正是因为这份聪明才导致了他今天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

    另外老于这话除了表面上的意思之外,其实还有更深的意思,成也萧何中的萧何既可以指他的聪明,也可以指李渊和李世民,他们这两人便是李慕云的‘萧何’,他之所以能够风光无限,主要还是靠的这两位。

    可是这年头儿人没有长生不老的,李家这对父子早晚都有挂掉的那一天,万一等哪天这两位挂了,新皇帝会不会再宠着李慕云还是一个大问题,那些他这几年得罪过的人到时候会不会报复,同样也是一个大问题。

    如果于志宁不说,李慕云还真没有想过这个事情,不过正所谓今朝有酒今朝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李世民还有十七八年好活,想这些事情似乎有些有早。

    毕竟李慕云自己都不敢肯定在这个连感冒都能死人的时代,自己能不能活十七八年还是个大问题。

    短暂的沉默的之后,李慕云摇了摇头,把那些乱七八糟的念头都从脑子里甩出去,抬手指了指老仆手里的小包说道:老师,回过来的时候也没有带什么东西,一点茶叶算是一点心意,您在这边再坚持三两天,回头我让过来接替您。

    于志宁见李慕云不想在‘萧何’的问题上多作讨论,便已经猜到这小子是领会了自己的意思,于是也不与他再多说什么,将身体靠到椅背之上淡然说道:难得你有这份心思,不过派人来替我就算了吧,老夫实在是信不着他们。

    老师,火药的保密虽然重要,但您也没有必要凡事亲力亲为,该放手的时候就要放手才好,否则下面的人得不到锻炼,将来如何能够撑起大唐的半壁江山。李慕云这话说的发自肺腑,也并不是没有道理,听在于志宁耳中也让这老头儿悚然一惊。

    大唐在李世民的引导之下,现如今正是一片欣欣向荣,可是将来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大唐四周强敌窥视,在他们这一批老人儿还在的时候或许不会有什么问题,但若是下一代或者下下一代不争气的话会不会出现问题?

    想到这里,于志宁不说话了,李慕云见他陷入沉思之后也没有打扰他,只是对守在他身后的老仆点了点头,便带着小丫头慕雨离开了。

    长安城,东市!伟大的李二陛下在结束了一天的公务之后,换了便服出来闲逛,脸上扣着一副硕大的黑色蛤蟆镜。

    这东西整个大唐只此一副别无分号,充分的满足了皇帝陛下的虚荣心,透过那黑漆漆的水晶,看着被镜片渲染成暗灰色的一切,李世民的心里充满了得意。

    程咬金尉迟恭等人跟在李世民的身边,时不时的偷看一眼,那份羡慕溢于言表。

    可是没办法,这东西的确只有一个,长安城所有的胡商基本上全都被抓起来问了一遍,没有任何人承认这东西是他们卖的,甚至说连墨镜这个东西都没有听说过。

    其实说来这墨镜当初李慕云本来是想送给长乐的,之所以让李二陛下看到,也不过是为了怄火,但是后来因为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李慕云便也没顾上这些,所以这镜子便便宜了皇帝陛下,成了他的私有物。

    在东市逛了一会儿之后,老程实在忍不住心中那份痒痒劲儿,凑到李世民身边:陛下,这天都快要黑了,您带着那个东西还能看到路么?要不还是摘了吧?

    李世民抬头看了看刚刚有些偏西的太阳,又扭过头看了老程一眼,‘唰’的一声抖开手上象牙为骨的折扇:是么?朕怎么不知道?

    折扇,同样是李慕云送来的,这东西跟以前的那种羽扇不同,样式虽然简单,但拿在手里却并不显得尴尬,反而会给人一种特殊的气质,所以李二陛下现在便多了一个习惯,只要是出门便要随身带着。

    程咬金的谎言被戳穿之后并没有显得尴尬,同样抬头看了看天之后说道:反正天总是会黑的嘛,您不能总是这样带着吧?

    那就等到天黑再说好了。李二陛下也不理会胡搅蛮缠的程咬金,丢下一句之后摇着折扇继续前行,顺便对身边的长孙无忌问道:无忌啊,上一次李慕云送来的那些钢锭你那边可有办法处理?

    陛下,怕是不太容易。长孙无忌摇摇头:此物太大,我们没有办法将之烧化,所以根本切不下来。

    哦!李世民点点头,暗中咬了咬牙,心中有给李慕云记上了一笔。

    不过陛下,臣这段时间听说逍遥候正在朔州大肆修路,甚至为此还将全府的官道整个封了一半。长孙无忌跟在李世民的身边,装成若无其事的样子,淡笑着说道。

    哦?整个朔州府的官道都封了?李世民眉头微微一皱。

    是的,听说是打算用水泥把全府所有的路都重修一遍。长孙无忌十分确定以及肯定的说道。

    李世民停下脚步:这个混蛋又想搞什么鬼?用水泥修路?这是觉得有钱没有地方花了?

    臣也不知道。长孙无忌继续摇头,但很快似乎想起了什么:不过那路的确是很结实,臣觉得如果真的修好了,怕是能用上百十年左右。



第三六四章 水泥路(下)
    哦?结实?无忌是从哪里得知的?李世民好奇的看了一眼长孙无忌。

    不瞒陛下,臣的家里前段时间刚刚把路修成水泥的,臣亲自试过,的确很是结实。长孙无忌说道。

    是么?那道是要去看看!李世民一听有现成的水泥路可以看看,顿时来了兴趣。

    陛下有此兴致是臣的荣幸。长孙无忌笑着说道。

    便是这样,李二一行东市也不逛了,招来随行的护卫,或是上马的上马,上车的上车,浩浩荡荡向着长孙无忌的家中赶去。

    水泥路修好之后很是平整,特殊处理过后再冲洗干净显的光滑异常,李世民在上面走了几步,又用力踩了几脚之后,不动声色的点点头:这路看上去似乎真的不错。

    就是不知道结实不结实,如果能像宫墙那样就好了。程咬金站在一边,大咧咧的说道。

    这有何难,试试不就知道了。尉迟恭打铁出身,性子比较直,闻言之后二话不说,回身从一个护卫那里夺了一把链锤过来,轮圆了便向地上砸了下去。

    长孙无忌看着那几个杀坯,眼角‘哐哐’直跳,活了好几十年就没见过有人到别人家里抡链锤的。不过还没等老长孙感慨完,那重达二十多斤的链锤已经‘哐’的一声砸到了地上,然后又弹了起来,在地上留下了几个不大的白点,而那链锤上面的几个尖刺则已经完全被砸平了。

    好结实的地面。李世民看着眼前的一切,略有一些惊讶,但却没有责怪尉迟恭的莽撞,反正砸的又不是他家的地,就算是砸烂了也没有关系。

    程咬金在一边看了半晌撇嘴说道:哼,我就知道李慕云那小子不老实,还说什么水泥不够,若是不够,老狐狸家的地面是拿啥修的!

    在人家家里骂人家老狐狸,除了程咬金这个二货,基本也上也是没谁了,长孙无忌被气的老脸通红,如果不是顾忌皇帝陛下就在边上,估计上去与他拼命的心思都有。

    当然,老程这话在某些人听来,里面还有一股子浓浓的酸味,分明就是在羡慕嫉妒恨。

    不过好在李世民并不在乎这些小节,对于老程的牢骚根本理都没理,只是看着地面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半晌过后,李世民才抬起头对长孙无忌说道:无忌啊,这路修的时候造价几何,你可知道?

    说起造价,长孙无忌有些尴尬:这个具体数值臣也不知道,这路这路是当初逍遥候答应免费送的,所以不花钱。

    那混蛋会有这么好心?免费送的?只怕这钱都已经算到围墙里面去了。程咬金似乎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万人恨,依旧在边上喋喋不休。

    李世民自然不会跟他一个二货多说什么,听了他的话之后只当没有听到,继续对长孙无忌问道:那么根据你的观察,这路的造价会不会很高?

    陛下,如果只算成本,臣以为这路用不了多少钱,如果考虑到使用年限以及日后维护的费用,臣觉得修水泥路的成本比正常官道只低不高。
1...153154155156157...2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