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苏婉晴道:是不是于老师已经不用再喝那个苦蒿汁了?
李慕云神秘的一笑: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苏婉晴被李慕云说的哭笑不得,回头看了一眼远处正在被于志宁骂的狗血淋头的于家老二:慕云,你真是太坏了!于慎言不过就是误会了你,你就用这样的法子来整他们父子。
李慕云摇摇头:话不能这么说,我这也是为了于老师好对吧?打摆子可是大事,必须要好好调理,否则的话会伤元气的。
于慎言那小子不识好人心,冤枉自己的事情李慕云自然不会这么容易放过,反正苦蒿这东西清热败火,除了味道难闻一些,多喝点对身体并没有什么害处,让于志宁多喝一点就算是‘爱屋及乌’,让那个不识好人心的小子多被骂几顿才是正经。
对于李慕云如此恶越味加孩子气的做法,苏婉晴真是不知说他什么才好,不过想到那天晚上于慎言的样子,苏丫头也着实觉得有些可恶,索性便也由着某人的性子胡乱折腾去了。
至于老李渊等人,他们才不会在乎于志宁喝了多少药,于慎言被他老子骂了多少回,真正让他们在乎的是,李慕云竟然真的把已经被阎王爷带走的老于给救回来了,而且用的那是那种很不起眼,在路边随处可见的臭蒿。
于是李慕云用来救人的臭蒿便成了救命的良药,随着于志宁被医好的消息一同送往长安,而且还是连同李慕云的‘医嘱’,清醒之后还需要再喝十在药汁。
对于这样的事情,李慕云也有些尴尬,不过为了不让老于迁怒,他还是决定不说出事情的真相,就让那些可怜的家伙们多受几天罪好了,反正不管如何命救回来就已经很好了。
于志宁在喝了五天的蒿草汁以后说什么也不再想喝了,不管家中二儿子怎么劝也没有用,发誓就算是死,也不想再喝这东西。
于慎言没有办法只能找到李慕云寻求帮助,试图改变老于的想法,李慕云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再一次见到了于志宁。
你出去!于志宁见到李慕云的第一见事就是把于慎言赶出了房间,然后盯着李慕云,半晌才说道:小子,老二那天晚上对你不敬是他的错,可是你小子让老夫喝了这么多天的臭水也算是报了仇了吧?!
李慕云自然不会承认自己到底干过什么,当下露出一脸的苦涩与失望:哎哟,于老师您这说的是哪里话,您是我的老师,慎言那就是我的师弟,就这么一点点小事儿,我早就忘了,说什么报仇之类岂不让人寒心。
不想于志宁根本就不相信李慕云的解释,哼了一声说道:你不承认也没有关系,你是什么人老夫清楚的很,这次慎言误会你的确是他的不是,不过看在老夫受了这么多天罪的份上,你是不是可以原谅他了?
于老师,你真的误会我了,我真是没有那样的心思,而且这药的确要再吃一段时间巩固一下病情!李慕云极力否认着事实,同时打算说服老于继续吃药。
听到李慕云旧事重提,老于的脸色瞬间白了一下,语气坚定的决绝的说道:算了,这件事情不提了,老夫还是那句话,宁可病死,那药也不再吃了!
鉴于老于的执着,李慕云无可奈何的点点头,叹了口气说道:一切都听老师您的,你说不吃咱就不吃,行了吧?
于志宁显然不想再回忆起臭蒿的味道,摆摆手断打李慕云:这事儿先不说了,你这段时间做好出发的准备没有?
出发?去哪儿?李慕愣了一下。
于志宁见李慕云的样子不像是装傻,皱着眉头问道:高句丽,怎么老夫没有说过?
没啊,您上到山寨的时候人就是昏迷的!李慕云苦笑着说道:老师,您该不是发烧的时候烧糊涂了吧?
经过五天的休养之后,于志宁的精神早就已经恢复,见李慕云用看精神病的眼神看着自己心中不禁有些来气:烧糊涂个屁,你以为老夫是跟你开玩笑呢?如果没有事情,你觉得老夫会闲的没事儿跑你这里来喝臭水?
凭心而论,于志宁有些时候也挺佩服自己这个小徒弟的,因为这小子总是有无数种方式可以搞得你哭笑不得,恨不能一巴掌拍死他。
可惜的是李慕云一辈子都无法体会老于的这种心情,看着老于认真的样子,这位开国县候用无比纳闷的语气问道:老师,你说的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于志宁没好气的说着,然后看了看站在一边的老仆人:去把圣旨拿来,让这小子看看,否则他还不死心。
还有圣旨?您的意思是咱们要奉旨去高句丽?李慕云一瞬间眼睛瞪的老大。
不错,我们的任务就是去把前朝战死在高句丽的百万将士遗骨要回来!借着老仆去拿圣旨,于志宁语气有些沉重的说道。
第三七六章 准备出发(上)
啥?李慕云一个眼珠子瞪的跟灯泡似的:不是,您刚刚说啥来着?
去高句丽要回百万将士遗骨,你是正使,老夫为副使。于志宁以为李慕云刚刚没有听清,再次说了一遍。
结果老于刚刚说完,就看到李慕云已经调头向门口:不去,爱谁去谁去!
站住!于志宁原本还准备跟他讨论一下去高句丽事宜,结果看到他如此表现,顿时就怒了,一声大喝将他叫住:你以为你是谁,你说不去就不去,这个皇命,你懂不懂?不去就是抗旨,要杀头的!
那我也不去,杀头总比被人吃了强。李慕云转过身,看着于志宁:那些高丽棒子就特么没好人,一个个长的跟妖怪似的,到现在还生吃活人呢。
于志宁被说的一愣:什么高丽棒子?什么生吃活人?这些你都是听谁说的?
难道不是么?那帮人都是穷棒子,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夏天把所有的东西都用盐腌起来,作成咸菜。李慕云振振有词的说道。
于志宁被说的一脑门子黑线,忍无可忍之下上去就是一脚: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你都是听谁说的?高句丽眼下乃是我大唐的属国,其国民主要以农业渔业和手工业为主,国家行政与我大唐无异,军队也与无大唐无异。至于腌菜那是新罗人的传统,与高句丽人何干!
李慕云自然不会被于志宁这个老胳膊老腿的半大老头踢到,飞快的跳到一边,惊讶的说道:真的?高句丽不腌人?
当然不腌人,而且就算是新罗人,那也是腌菜,什么时候腌过活人了!于志宁见踢不到某人索性放弃了踢他一脚的打算,气鼓鼓的给自己这个不争气的小徒弟补课。
李慕云见于志宁说的斩钉截铁便也就信了,点点头说道:哦,不腌活人就好,如果不腌活人去走一趟倒也没啥,不过要不老师您就别去了吧,你这身子骨太弱,再继续折腾下去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我怎么跟师娘交待啊!
喝了五天臭水的于志宁本就心情不怎么样,现在李慕云又如此不会说话,顿时被气的胡子差点倒着竖起来,用手指着这个小徒弟,哆嗦着说道:你,你你,你这孽徒!莫非真想气死老夫不成!
李慕云见老于似乎真被气到了,吓的一缩脖子,闪身窜出了房门,在外面看到墙根底下蹲着的于慎言,心中坏水再次冒了出来,一拍他的肩膀:慎言,你爹叫你进去!
说罢,闪身出了于志宁的小院,远远的听到于慎言的一声惨叫:啊~,爹,你打我干啥!
什么?你要去高句丽?不行,我不准你去!苏婉晴在听李慕云说完要去高句丽的消息之后,立刻红了眼睛,伸出双臂拦在门口,就好像某人马上就要走的样子。
婉晴,这是皇命,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李慕云坐在桌边,手里转着刚刚泡好茶水的杯子。
苏婉晴是她的未婚妻,理论上说应该是他在大唐这个世界最亲近的人,所以在知道非去高句丽不可的消息之后,李慕云第一时间便告诉了这个没有意外将会陪他走过一辈子的女人。
只是李慕云没有想到苏婉晴的反应会这么大,看那样子就好像他马上要去死一样。
苏婉晴拦在门口并没有因为李慕云的解释而放弃,反而执拗的说道:那也不准去,那些穷棒子一个个都要穷疯了,连活人都会腌起来留着过冬的时候吃,你去了非变成他们过冬的菜不可!
李慕云目瞪口呆的看着自己的未婚妻,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竟然不准去高句丽的原因都是如此相同。
区别仅在于这个理由是他刚刚编出来忽悠于志宁的,现在却是苏婉晴编出来忽悠他。
可是忽悠到底还是忽悠,不能当成真的,李慕云虽然在于志宁面前表现的像个白痴,可那也只是在试探老于。在确定了非去不可之后,他便再也没有跟老于废话,直接溜出来做出行的准备。
苏婉晴可能也觉得这样的谎言吓不住李慕云,说完之后脸色微微有些发红,但想了想之后还是说道:慕云,真的非去不可么?高句丽人对大唐一直怀有敌意,去了去了很可能就回不来了。
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皇命在身,不得不去。李慕云叹了口气说道。
难道不能别人去么?为什么一定是你呢?苏婉晴再次问道。
为什么不能是我呢?李慕云反问道。
苏婉晴没有再说什么,颓然放下双臂,默默走到李慕云身边:什么时走?
如果不是老师病了,现在应该已经出了云州了吧!李慕云苦笑着说道。
老于从到山寨开始,已经有七天时间,算算路程,如果要走出云州怎么也要六天,也就是说李慕云如果准备好了,明天就应该上路。
苏婉晴也没想到时间会如此紧,脸色变的有些难看,低头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我要跟你一起去。
李慕云没有任何犹豫:不行!这次不只是你,就连义姐和小丫头我都不准备带。
从李慕云话里的意思来判断,苏婉晴知道他这一次根本就没有把握能够活着回来,所以才不准备带任何人去,想到这里苏丫头眼圈顿时红了,蹲下身子紧紧抓着他的胳膊,柔声说道:那怎么行,这一路上没有人照顾你,你让我怎么放心!
李慕云深深看了她一眼,在她的手上拍了拍,正色说道:这一次去高句丽,只是去要回属于我们的东西,并不是去打仗,你们就是跟着去了也起不到什么作用。而且我和老师去目标小,就算是出了什么问题,也有把握带着老师回来,但如果你们也去了,我就很难保证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苏婉晴已经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她不是不通事理的女人,很清楚李慕云说的是事实。
第三七七章 准备出发(下)
从苏婉晴那里出来之后,李慕云又去了老李渊那里。
这个捡来的老爹说来对他很不错,帮了他不少的忙,长时间接触下来,再怎么也有些感情,临走之前不打个招呼总是说不过去的。
但李渊对于李慕云这次的高句丽之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说话,只是淡淡点了点头,没头没脑的说了句:年轻人总要为自己的未来搏一下,你放心去吧,朔州的事情老夫替你看着。
什么叫‘为自己的未来搏一下’?李慕云听的一头雾水,根本想不明白这老头儿是个啥意思。
从某些方面来说,李慕云就是一个政治白痴,别看他有时候反应特别快,逻辑推理能力也不错,但凡是与政治沾点边的,他就很难理解上去。
正是因为这样,一直等到他坐在苏烈的军帐里,他也没有想明白,自己要搏的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苏烈在听说李慕云要去高句丽的消息之后也显的有些紧张,双眉紧锁的说道:高句丽与我大唐这些年虽然表面上相安无事,但据我所知辽东边境那边从来就没有安生过,小规模冲突时有发生,你这次去只怕没那么容易达成目标。
李慕云对苏烈的乐观报以苦笑:能活着回来我就心满意足了!还说什么达成目标。
苏烈看着如丧考批的李慕云,笑着说道:你也别想的太多了,高句丽人虽然恨咱们,但有大唐两百万常备军在他们绝不敢轻易动你。
到时候再说吧,如果不能完成皇帝陛下交待的任务,就算是回来了,估计也没有好果子吃。李慕云摇摇头,像是要把那些不舒服的感觉都从脑子里甩出去,叹了口气之后继续说道:其实我这次过来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来告个别,二是想让大哥你把婉晴看住了,千万别让她一时冲动跑到高句丽去。
苏烈点点头:你放心,我会派人跟着她,一定不会让她乱来。老苏很清楚自己妹妹的性格,知道李慕云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
李慕云见苏烈点头,心中大大松了一口气:那就行了,只要婉晴不去高句丽,我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苏烈看着如释重负的李慕云,暗中满意的点点头,毕竟在这个时候他还能第一时间想到自己的妹妹,苏婉晴也不算是所托非人。
接下来的时间李慕云与苏烈又聊了一些关于新城池的建设问题,便匆匆告辞转道山阴县城,毕竟这次时间去高句丽的时间很紧,府城那边还有许多事都没有做好安排。
天可怜见,他一个堂堂开国县候,朔州刺使,却把自己整的跟个跑腿的小厮差不多,一整天的时间来回奔波于山阴城与山寨之间,直忙到月上中天才算是做好了离开前的准备工作。
而在上路之后,李慕云又体会了一次什么叫心急如焚。
从早上出发开始,仪仗警卫就在那里吹吹打打,走走停停,明明一天可以走上百来里,结果才走了五十里就停了下来,安营扎寨准备休息。看着那才刚刚到头顶的太阳,李慕云真的很想杀人,特别的想。
从道理上说,他知道出使有出使的规则,每天走多少路都是有一定标准的。
可从感情上说,轮到他自己的时候,他真的很难接受这种慢如龟爬一样的速度,这就好像我们都知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实际做起来却头大如斗是个道理。
不过老于却没有任何不耐烦的表现,就那么慢条斯理的泡着自己的茶水,然后再慢慢的喝,一壶茶竟然被他‘玩’了一个下午。
李慕云实在受不了这个,看着老于不紧不慢的样子,苦着一张脸问道:老师,咱走快点成么?就快一点,哪怕每天多走十里也成!
就是半里也不行,规矩就是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个道理不用我给你说了吧?于志宁摆弄着自己的茶杯,漫声说道。
李慕云并没有死心,再次说道:是,道理我懂,可是就咱们这速度,啥时候能到高句丽?一天才五十里啊,就是一天百也到不了高句丽都城不是。
那就两百天,慢慢走,总会到的。于志宁瞥了抓耳挠腮的李慕云一眼:这次出使代表了皇帝陛下,你不要再耍性子,否则若是出了问题,丢的可是大唐的脸面,皇帝的脸面。
哦!知道了!凡事扯到面子,那就没啥可说的了,李慕云肚子里的火就算是憋的再多,也只能硬着头皮乖乖点头。
于志宁见李慕云这个样子,心中愈发有些不放心,给他倒了一杯茶正色叮嘱道:慕云啊,此去高句丽也许不会那么顺利,到了那边如果遇到什么事情,能忍则忍,不能忍也要忍,你可知道?
老师,我尽力而为好了,你也知道我这脾气李慕云并没有把话说死,含含糊糊的说着,但多少也算是一份承诺。
作为一个来自于后世的杀手,李慕云做事有着自己的规矩,就像老于说的那样,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大唐,他是屁民一个,可以装孙子,也可以装犊子;但是到了国外,他代表的是大唐,任何人都别想给他任何委屈,就像苏烈说的:大唐两百万常备军枕戈待旦,无惧任何挑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