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李渊并不清楚陈木在想什么,看都没看他一眼,兀自说道:谁让你主动去县衙里露面了,只要你在半路露上一面,让那武士彟看到就行了。

    诺!陈木见无法改变这小老头儿的主意,便答应一声去了,房间中留下老李渊一个人喃喃自语:希望这武士彟能够识相些,不要坏了朕的好事儿,否则。

    否则什么?不言而预!

    要知道,老李渊这段时间虽然过的‘清心寡欲’,可是精神上却健旺不少,和当年在长安相比那可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毕竟在宫里的时候,心情郁闷加上无所事事让这老头儿日子过的并不如意,所以便找来无数美女,放浪形骸。

    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子,天天这样无节制的搞,身体自然是受不了,各种各样的毛病全都找了上来,每天不是这就疼就是那里不舒服,搞的老李渊一度认为自己活不过两年。

    可是,从到了这山阴县,日子就完全变了,美女没有了,大鱼大肉也没有了,每日就是一些简单的饭食,而且时不时还可以出去爬爬山。

    这样一来不知不觉间便合了养生之道,使这老头子已经快要扑街的身体重新恢复了机能。

    以前如果有人来问这个老头儿,命重要还是权利重要?老李渊一定会说当然是权利重要。

    可是现在如果再有人来问他,老李渊很可能要好好考虑一下才会做决定。

    到底是命重要,还是权利重要?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生存的意义又在哪里?

    当皇帝是不是真的快乐?当一个草头百姓是不是真的就无法生存?

    不知不觉间,老李渊自己都不知道他已经有慢慢向哲学家发展的趋势,很多以前从来没有考虑过的问题开始在他的心间来来的萦绕。




第三九七章 后悔的泉盖苏文
    一路南行的队伍突然停下不走了,接连四五天都停在幽州附近的一处荒野中一动不动。

    泉盖苏文在开始的一两天还能忍住,最多就是从帐篷里出来转转,假装伸懒腰来观察情况,可是等到四五天之后,他终于还是耐不住性子,出了自己的团队找到李慕云。

    逍遥候阁下,请问为什么我们不走了?身处大唐境内,泉盖苏文可没有李慕云在高句丽时候的那种嚣张跋扈,见到某候爷之后表现的很客气。

    我也想走啊,离开家都多半年了,家里十几房小妾还等着我嘶呢!李慕云一脸痞相的说着,只是话还没有说完,腰上就传来一阵让人无法抑制想要仰天长啸的酸爽。

    泉盖苏文看了一眼跟在李慕云身后的苏婉晴,心中暗暗叫了声好,同时却出不解的表情问道:不知是什么原因?逍遥候阁下可能告知?

    告诉你也没啥,咱们也是友好邻邦,一衣带水的关系嘛!李慕云揉着腰间软肉,偷眼看了看苏婉晴,再也没敢往‘小妾’那边扯。

    不过话说回来,这丫头自从知道李慕云要送她十五万贯彩礼之后完全就像变了个人一样,不管某人走到哪里,她便跟到哪里,完全就是当家小女人的姿态,搞的小李子哭笑不得,却又不好说什么。

    泉盖苏文当然不会相信李慕云那个什么友好邻邦一衣带水的鬼话,像他这种满嘴跑马车的人你要是信了他,估计被他卖了都要给他数钱。

    李慕云望着满眼求知欲的泉盖苏文,叹了口气说道:那个泉盖兄啊,实不相瞒,之所以我们不走了,是因为有件事情无法确定。

    又是‘泉盖’,泉盖苏文的嘴角抽了抽,不过他现在已经放弃与李慕云争论自己到底姓什么了,目光一凝问道:不知逍遥候阁下可否将实情相告?若是有什么难事,或许在下能帮着想想办法。

    没问题!李慕云‘啪’的一声甩了一个响指,然后大咧咧的说道:就在前几天吧,陛下派人送来一份手书问对,想要知道我取回来的百万将士遗骨到底葬在什么地方好,是埋在边境永守国门呢,还是回转长安,就是这么简单。

    那阁下是如何答的?泉盖苏文好奇的问道。

    李慕云很无所谓的摊了摊手,没有一点隐瞒的说道:边境未定,不知应该葬在何处!

    嘶泉盖苏文狠狠的倒吸了一口冷气,一双眼睛直直盯着李慕云:逍遥候阁下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慕云好像没有看到泉盖苏文愤怒的目光,愁眉苦脸的说道:就是这面的意思喽,要是若干年后泉盖兄带着高句丽的士兵打过来了,那我岂不是还要再去你们那边取一次遗骨?这样多麻烦!

    泉盖苏文被李慕云说的面色数变,沉默良久方才正色说道:我高句丽绝没有入侵大唐的想法,逍遥候莫要无中生有。

    李慕云与泉盖苏文对视着,不无鄙夷的说道:泉盖兄人中龙凤,枭雄之姿,这话说的就没有意思了!难道泉盖兄就不想建功立业?就想止步于莫离支?

    你,你什么意思?泉盖苏文眼角狂跳,心事被人窥破的感觉让他觉得很不舒服。

    泉盖兄这样看着我,我很害怕啊!莫非泉盖兄想要杀人灭口?李慕云虽然嘴里喊着害怕,可是不管言词还是举动,哪里有一丝害怕的意思。

    倒是一直站在李慕云身后的苏婉晴略带杀意的目光自泉盖苏文的脖子上掠了过去,看样子颇有先下手为强的意思。

    意识到危险的泉盖苏文果断的选择从李慕云处告辞,毕竟这里已经是李慕云的地头,他如果不想死的太惨最好就是躲回自己的团队里面。

    等到泉盖苏文离开之后,李慕云大帐里一面屏风的后面转出于志宁的身影,若有所思的看着帐外那个离开的背影喃喃说道:慕云啊,此人野心只怕当真不小,不过你真的打算按照荣留王说的,把他留在大唐?

    看情况吧,这件事情还要与陛下好好商量才行。李慕云此时也收起刚刚嬉笑的表情,正色说道:我也不清楚一个混乱的高句丽好些,还是一个虚弱的高句丽好些。

    如果陛下不想杀他呢?于志宁问道。

    那就放他回去呗。李慕云摊了摊手说道。

    如此轻松的回答让于志宁感到惊讶:回去?你可是拿了高句丽二十万贯,你还要不要信用了?

    李慕云撇撇嘴:拿了也就拿了,难道他高建武还敢到大唐来要钱不成!

    你,你这小子当真是胆大包天,如果被陛下知道了唉!于志宁是真的不知道应该如何说自己这个徒弟。

    而另一边泉盖苏文在离开李慕云的大帐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刚刚房间中的那股杀机可不是开玩笑的,他若是离开的稍微晚一些,很难保证自己会不会死在那里。

    而且泉盖苏文同时也意识到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李慕云刚刚显然是话里有话,仅枭雄之姿就已经可以映射出很多内容。

    如果李慕云不知道高句丽内部的矛盾与纷争,他怎么可能说出如此有深意话?又或者是高建武派出质子的事情是别有安排?

    毕竟李慕云在高句丽都城待了那么久,谁也不能确定高建武到底对他说过什么,但以泉盖苏文的经验来看,他一定是知道一些什么,又或者高建武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否则怎么可能派自己来大唐?

    想到这些,泉盖苏文隐隐有些后悔,若是早一步想到这些,他就不应该答应金承佑那个混蛋。

    现在他已经身在大唐,再想回去难上加难,不说大唐皇帝会怎么看他这个半路逃走的使节,就算是他回到高句丽估计也会因为抗旨,而遭到高建武的毒手。

    算了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既然来了大唐那就去长安城走上一趟,左右不过就是被软禁的下场,大不了以后找机会回去好了,在回到自己营地之前,泉盖苏文‘乐观’的想到。



第三九八章 一张地图
    长安,两仪殿。

    长孙无忌房玄龄李靖魏征等人围在一起,在他们的中间放着一张图,图的上面写着几个字:高句丽边境布防图。

    图的上面清晰的标明了边境线上每一座城池拥有的军队数量,粮草物资的运送情况,当然,这其中也免不了有地理形势的标注,哪里有路,可以过多宽的多大的车,哪里有河,哪里可强渡,哪里需要架桥,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魏征都是文臣,看到地图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异样,只有李靖在看到地图之后立刻双眼放光,如果不是李世民就在一边站着,估计他立刻就会把这张图据为己有。

    怎么样,几位爱卿看出什么来没有?李世民远远的坐着,看着几人在那里围着地图转圈,好整以暇的拿起杯子,吸溜了一口茶水,感慨的摇了摇头,漫声问道。

    此时他喝的茶已经不是当初那种煮出来的茶汤,而是只用开水冲泡便可的新茶,清亮的茶水,甘醇的味道让这位当了几年皇帝的君王每次品尝都有一种想要抽某人板子的冲动。

    陛下,此图何来?可真?李靖全部心神都在桌面上的地图之上,被皇帝一问条件反射般反问了一句。

    这事也就是放在李世民的身上,若是杨广在的时候,李靖估计少不得要被抽一顿板子。

    不过好在李世民并不是那种小肚鸡肠之辈,见他问道,便随口说道:此图乃逍遥候所献!

    逍遥候?李靖愣了一下:去高句丽取前朝将士遗骨归国的逍遥候?

    正是此人!李世民点点头。

    李靖面色一变,对着李世民一躬身:陛下,若是此人,可速速招此人回京!

    哦?为什么?难图这图有假不成?李世民微微皱眉。

    陛下,此图绝无作假之可能。这一次说话的是房玄龄,只见这老头儿在看了李靖一眼之后,淡淡一笑说道:至于原因,药师,还是你来说吧。

    李世民看着几个手下重臣在那里眉目传情,不由撇了撇嘴,佯怒道:你们几个老家伙,在朕这里还卖起关子来了!还不快说!

    陛下,您带兵多年,应该早就已经看出门道。李靖这个时候精力已经从地图上收了回来,看着李世民苦笑说道:这图不说其上面的数据是如何得来的,单就其制法就已经远远超过我大唐所以地图,其重要性还用说么!

    嗯,看来你们的想法也和朕一样!李世民点点头,从坐位上站起来,走到摆放地图的桌边,手指在上面点了点:等高线,比例尺,这些都是在我大唐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东西,朕按照上面所写的换算方式测了一下,发现其实上所画之路线每一条都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的,其长短代表着距离的多少。

    而且这等高线也是如此,朕用了很长时间才理解了这三个字的含意,也正是因为这样,才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李靖十分认同的叹了口气:陛下,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才要让逍遥候火速回京,若是让高句丽人发现逍遥候带出了如此重要的东西,必然会派人来暗杀。

    不会,前段时间有人弹劾他在高句丽畏难不前,估计他就是在忙这件事情,既然当时都没有事,那就说明高句丽并不知道他都干了些什么。长孙无忌在一边摇头说道。

    还是让逍遥候回来的好,百万将士遗骨由于志宁护送足以,还是让逍遥候回来解释一下这图的来历为佳魏征在一边拧着眉毛,若有所思的说道:若此法为逍遥候所创,把他叫回来至少也可以防备万一。

    虽然魏征与李靖看问题的出发点不一样,但最终的目的却是相同的。

    只有房玄龄在一边冷眼旁观,看着略有些兴奋的李世民隐约间猜到了一些什么,不过碍于眼下的情况,他并没有直接说出来,只是站在旁边默默的看着不再说话。

    好吧,那就叫李慕云那小子回来,朕正好也有些事情要问他!终于,李世民想通了,转身回到桌案之后,沉声说道:不过关于这份地图的事情,你们要严格的守密,绝对不可外泄。

    诺,臣等遵旨。长孙无忌等人齐齐躬身。

    这几人就没有一个是傻的,李世民不让泄露这份地图自然有他自己的意思,他们自然不会多嘴去问。

    再说地图这东西影响可大可小,如果只是拿来看看,这东西其实没啥大用。

    但如果真的打起仗来,那用处可就大了,不管是排兵布阵,还是行军赶路,几乎处处都能用到。

    现在李慕云为大唐皇帝献上了高句丽的布防图,甚至上面已经详细到每一个镇子的位置,镇子里有多少人口,如果与高句丽开战,无疑会让大唐取得很大的先机。

    能在朝堂上混的哪个不是人精,看出李世民目的自然也不止房玄龄一个,就算是没有这张地图,长孙无忌都能猜到李世民有灭高句丽之心,更不要说地图就摆在眼前。

    而李靖亦是如此,作为一个常年打仗,每天在家里琢磨兵法的老鬼,如果看到地图之后还不知道大唐在准备对高句丽用兵,才这么多年的饭他就白吃了。

    不过此时远在幽州的李慕云却并不知道长安发生的事情,李世民既然要他表态,那他就用实际行动来表态,一份高句丽地图足以证明他对高句丽的看法。

    至于说百万将士的遗骨,在李慕云看来,青山何处不埋骨,留在边境也好,护送回长安也罢,其实都没有什么区别,只要大唐还有人记得他们这些人就已经足够。

    眼下真正让他有些犹豫的其实还是泉盖苏文那个家伙,杀与不杀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以李慕云负五渣的政治天赋,他无法判断出这个人到底是死了好些,还是活着用处更大一些。



第三九九章 狗拉雪橇
    等消息的日子其实是很无聊的,没有电脑,没有网络,唯一的娱乐就是打猎,这样的日子过了几天以后,李慕云也有些受不了了。

    可是长安那边一直没有回音,搞的他也不知道是不是应该继续向前,若是万一长安城那位脑子一抽让他再回去把那些遗骨重新埋回高句丽,现在出发回长安显然就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于是逍遥候大人决定自娱自乐,先是派人去乡下买了二十几只土狗回来,接着又弄了些竹子削成竹片,在竹片上装了一把椅子。

    二十几只土狗简单的训了三两天之后,李慕云从中挑了八条比较聪明听话的,用套马的方式将八条狗套在了一起,然后又把弄好的雪橇栓上,一套狗拉雪橇便做成了。

    为了检查这套东西是否可用,李慕云在一个晴朗的早晨,带上自己的狗和老婆(好像说反了),出了营地来到一处不怎么起眼的荒地边上。

    慕云,你到底要干嘛啊?为什么要把狗都栓到一起呢。苏婉晴看着忙的一头汗的李慕云,总有些担心他会不会是得了什么失心疯。

    因为只要是个正常人,就不会以为狗能拉车,而且李慕云弄出来的这个东西怎么看都不是车,反而像朔州那边冬天运东西用的爬犁,只不过是小了许多倍而已。

    李慕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了苏婉晴眼中的精神病,兴致勃勃的说道:放心吧,没问题的,这些狗都很聪明,血统都还不错,训上几天就可以了,到时候咱们坐着这东西回长安,看傻长安城的那帮土老冒!

    是么?你确定?苏婉晴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正在不断挣扎的几只大狗。

    当然!李慕云信心十足:虽然前几次可能这些狗会有些不大适应,但是很快它们就会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用不了三天就能如臂指使。

    苏婉晴当然不会相信李慕云的鬼话,只是用怀疑的目光看着他,看着那些乱七八糟的大狗,很担心李慕云会不会被那些狗给吃了。
1...166167168169170...2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