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是的陛下,使者已经到了太原!您看要不要见见?魏征一本正经的答道。

    不见!李世民没有气的瞪了魏征一眼魏征,我说你是不是老的已经糊涂了,那薛延陀干了什么你不是不知道吧?现在竟然有脸来求亲,他们把朕当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成什么了?!

    魏征沉默了片刻陛下,正是因为如此,臣以为您才应该见见他们,至少也听听他们怎么说,如果能用和亲来保证边境二十年相安无事,也是一件功德。

    李世民的脸色愈发难看有什么功德?难道薛延陀犯边还有道理了不成?若是此例一开,下次岂不是谁都可以犯边一次,然后再来娶我大唐公主!

    魏征虽已经注意到了李世民难看的脸色,但却并没有退下,反而一揖到地陛下,臣也没有说一定就要和亲,但现在薛延陀使者已经到了,如果不见的话,岂不是显的我们大唐失礼在先?若是这样,怕是会落人口实啊!

    你李世民被气的胡子差点没翘起来,一个滚字几乎到了嘴边,但最后还是咽了下去。

    陛下,还请三思啊。

    好了,朕知道了,让他们等着吧,三日之后朕自会见他们。李世民不耐烦的摆摆手,但语气却已经松动。

    老魏倒也知机,见李世民已经答应,再次施了一礼之后退了下去。

    薛延陀的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只是大唐眼下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完全犯不着大举出兵再次北伐,不说会不会劳民伤财,单就事情本身来说,就是一件不会有任何好处的事情。

    想当初北伐突厥,结果现在如何了?突厥人被打败了,但草原却依旧是草原人的,对大唐来说并没有任何改变,只是换了一个邻居而已。

    这样一看,当初北伐似乎只是为了让李世民出一口心中恶气罢了,对大唐没有任何好处,反而是国内多了一大批的伤兵和寡妇,国库也空的可以饿死老鼠。

    但和亲虽然是一个好办法,可李二的闺女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他也不忍心让闺女嫁到草原上去受苦,所以他必须做出一个选择,要么舍一个闺女出来,要么作好开战的准备,像对付突厥一样再把薛延陀也给灭了。

    不过,就在李世民还没有做出决定到底要不要和亲的时候,乐子又来了。

    几个薛延陀人使节在太原城喝花酒的时候喝的高了,在酒楼里又唱又跳不说,甚至还口出狂言,说什么一定要娶到大唐最美的公主,否则就要发兵南下,二十万大军踏平长安城。

    这下子可把李二彻底给惹毛了,原本他就是不赞成和亲,现如今那帮薛延陀人竟如此不识趣,事情还没有谈就开始得瑟,这让他李世民的脸面往哪搁。

    开战,必须开战,不打的那个大度设他妈都不认识他,绝不收兵。

    李世民咬牙发狠,招集跟着自己出来的群臣议事,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李道宗李孝恭等人全部到齐。

    来吧,都说说你们的看法,这薛延陀到打是不打!

    魏征一听李世民又要开战,连忙奏道陛下息怒,臣以为,暂时还打不得!

    为何打不得?这些蛮夷已经欺到朕的头上来了,难道朕还要忍他不成?!

    本章完




第四六七章 善良的长乐(上)
    陛下,小不忍则乱大谋啊!您想想看,数万大军动起来需要多少粮草和军饷,战后的抚恤又有多少,而且现在我们还需要薛延陀来控制草原部族,如果将薛延陀剿灭,十余个部族必起战乱,侵扰边境之事也会频发,若是到了那个时候又当如何处置!

    魏征的话并不是没有道理,从理论上说和亲的确是最省时也最省力的办法,若是出兵打仗,不说谁先动手,那庞大的军费开支都会让人心疼。

    但魏征虽然说的有道理,李道宗却并不如此认为,身为武将这老家伙脾气暴躁,哪里容得下薛延陀跑出来撒野:陛下,臣认为不当和亲,薛延陀犯边之事尚未解决,若是现在赐婚,我大唐的面子往哪里放!

    魏征与李道宗各执一词,李世民有些犹豫,两人说的都很有道理,从感情上来说,他还有些倾向于李道宗。

    而就在李世民犹豫的空当,魏征已经转向李道宗:我大唐的面子重要还是我大唐的百姓重要?打仗是要死人的,难道任城王觉得面子比百姓还要重要?长安城中现在有多少孤儿寡母,有多少伤残士卒,难道任城王你看不到吗?

    李道宗上前两步,站在魏征面前,几乎与他面贴面:正是因为那些伤残的士卒,老夫才不会选择和亲,我大唐是那些士卒用命换回来的,他们披肝沥胆为的还不是让大唐不受外敌掳掠,他们用自己的忠诚守卫着大唐,而不是靠和亲!

    任城王,谁没有妻儿老小,谁没有父母兄弟,明明可以靠和亲解决的问题,你偏偏要用无数士卒的命去解决,你可有一点点的怜悯之心!

    李世民虽然刚刚嚷嚷着要开战,但这种事情也不是他一个人能够决定的,他必须考虑民心民意,还有平衡朝堂上的各方势力,只有全部协调好了,才会做出决定。

    现如今魏征与李道宗各有各的观点,一时间却是让他难以判断,越听越生气,最后一拍椅子扶手:够了,都不要吵了!此事暂且放下,明日再议!无忌玄龄留下,其他人都退下吧。

    魏征显然还想在说什么,但抬头看到李世民阴沉的脸色,犹豫了片刻应道:诺!臣告退!

    臣告退!李道宗李孝恭等人亦齐齐施礼,依次退了下去。

    等到一干人等都退下去了,李二深深吸了口气:玄龄无忌,你们给朕说说你们的想法,这次的事情你们到底是如何想的?

    长孙无忌想了想:陛下,抛开其它影响来说,和亲的确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只是我朝主公适龄的都已经出嫁,还有一些则都没有成年,此事不好说啊。

    房玄龄考虑问题比较深一些,琢磨片刻说道:陛下,和亲的确可以省去很多麻烦,甚至可以换来边境十到二十年的稳定,只是这薛延陀已经有替代突厥之势,若是和亲会不会使其再度壮大,成为第二个突厥?

    这道是个问题,不过老房这话说的几乎与没说一样,正反两面都让他给说了,虽然提出来的意见都很中肯,但却没有什么决定性的用处,李世民想了半天,依旧还是没有办法做出决定,不由摆摆手让长孙无忌二人退了下去。

    不过李二这边虽然没有做出决定,但消息却不可抑制的括散了出去,在太原城传的沸沸扬扬,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弄的好像明天薛延陀就要打过来了一样。

    宫里的几个公主自然也收到了消息,只不过这些个小丫头年龄太小,和亲的事情与她们都没有什么太大关系,所以多数也就是听听罢了。

    只有长乐感到了莫名的危机,大唐未嫁的公主已经不多,说来她已经可以算是年龄较大的一个了,若真是要和亲搞不好她便是首当其冲。

    小丫头想到这些立刻慌了手脚,虽然草原被李慕云说的是那般的美,听着让人心生向往,可如果说嫁到草原则完全是另一回事儿。

    于是这丫头在考虑了一个晚上之后,第二天鬼鬼祟祟的跑到了老李渊的园子,想要找皇爷爷求教。

    李渊在回到太原之后一直深居简出,平时没什么事情就躲在园子里喝喝酒,发发呆,见长乐来了隐约间也猜出她想要干什么。

    李丽质倒也机智,知道这些个老头子个个都是老奸巨滑,故而见到李渊也不绕圈子,摸着眼泪便叫道:皇爷爷,皇爷爷,您救救长乐吧!别让父皇把我嫁到草原去好不好?!

    李渊虽然已经猜到长乐的意思,但见小丫头哭唧唧的样子也着实有些爱怜,于是拍着她头说道:傻丫头,是谁说你要被嫁到草原了?这事儿你父皇不是还没有做出决定么。

    可是皇爷爷,宫里适龄的公主只有我了,若是父皇同意和亲,我岂不是要要李丽质显的十分委屈,拉着李渊的袖子眼泪鼻涕一个劲儿的往上抹。

    谁说只有你和适的,要说适龄的公主其实还有一个。李渊的眼睛微微眯起来,一抹深邃的光芒自眼中闪过。

    还有?谁,谁啊?!李丽质被说的一愣,又从头到尾把所有自己知道的姐妹数了一遍,甚至连姑姑一辈也都数了一圈,结果发现还是自己最有可能。

    新晋的烈阳郡主,你忘了么?老李渊的声音有些冷。

    但长乐忧心忡忡的长乐却并没有听出来,只是怔怔抬头:烈阳?苏婉晴?她,她不是

    李慕云的未婚妻,是吧?李渊点点头:不过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你这丫头不是一直惦记那小子么?如果那苏丫头嫁到了草原,你的事情怕是会成了大半。

    但此时的长乐似乎并没有听到李渊后面说的是什么,只是皱着秀眉喃喃自语道:那怎么可以,苏婉晴是李慕云的,不行,这件事情一定不能发生,苏婉晴一定不能嫁到草原去,我,我要通知李慕云,必须让他马上来太原!



第四六八章 善良的长乐(下)
    听到李丽质如此说,李渊不由深深看了她一眼:小丫头,这事你可要想好了,如果苏婉晴不嫁,那有可能就是你嫁。

    李慕云一定会有办法,只要他来了太原,一定不会让薛延陀人得逞。长乐语气无比坚定的说着,但眼神中却闪过一抹犹豫。

    如果他也没有办法呢?你要知道,现在有一半的力量都在主张和亲,李慕云就算有再大的本事,他又如何能与半个朝堂抗衡。

    李丽质突然有些不知道如何回答,低想头想了很久,最后发出一声叹息:皇爷爷,如果是那样的话,长乐也只能认命,毕竟和亲是我皇家的事情,岂可托于旁人。

    李渊的老脸上第一次露出一抹笑容,满意的点点头,笑着说道:好,好孩子!有你这句话,皇爷爷一定不会让你远嫁。

    谢,谢谢皇爷爷。听完老李渊的承诺,李丽质开心的几乎要跳起来,但很快又神情一黯:可是李慕云那里还是要通知他一下,苏家姐姐的事情还要他回来解决。

    李渊的语气中带着不满:这件事情你无须操心,皇爷爷会派人去通知他的,哼,他自己老婆的事情,咱们可不管,让他自己去处理好了。

    李慕云与长乐的事情这小老头儿不是不知道,可真是因为小老头儿知道的太多,所以才会对某人心生不满,想想最初的林若曦,再想想后来的苏婉晴,现在又多了一个自己的孙女,李渊就是再稀罕自己的干儿子,也不可能觉得此事喜闻乐见。

    而李慕云呢?他现在正在公孙兰的岚剑山庄做客,每天被林若曦那小丫头片子整的是哭笑不得。

    饭碗里突然多出来的虫子,去茅房突然发现没厕筹,睡觉的时候从天而降的一盆冷水,如果不是他前一世杀手出身,警惕性高出常人许多,估计早就被小丫头给整哭了。

    这一日,公孙兰将正准备往李慕云碗里下‘虫’的小丫头赶去习武,待到房间里再也没有别人,这才正色问道:老三,那两个东瀛人找到了,不过他们并没有像你说的离开,而是在岚县住了下来,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没有离开?李慕云微微皱眉:你的意思不会是他们在等我吧?

    公孙兰正色答道:据我所知他们还真是在等你,不过因为庄下已经下了封口令,所以你的行踪被藏了起来,那两个东瀛人打听了三天,找不到你的行踪,所以才会在岚县盘桓不去。

    李慕云深吸一口气,啧了一声:这特么东瀛人还真是阴魂不散,看来我还真是很有必要再见他们一次了。

    他们找你到底是为什么?别告诉我你和那个东瀛女人也有一腿!

    公孙兰江湖儿女,说起话来没有那么多的顾忌,倒是李慕云被她一句说话的满脸尴尬,吱吱唔唔的说道:姐,我在你眼中就那么饥不择食?你也不看看她那罗圈腿,走路就像骑个猪一样。

    公孙兰先是被他逗的一笑,但很快又把脸一板,不耐烦的说道:得得得,我没功夫跟你贫,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李慕云摊了摊手:还不是因为炼铁,那东瀛女人是个公主,大概是想要玩什么政变之类的把戏,所以想要从我这里讨要炼铁的技术,这样一来她就有了足够支技她政变的资本。

    公孙兰有些不大相信,皱眉反问道:一个炼铁的工艺就能有这么大的用处?

    李慕云说道:不一样,东瀛那地方技术不行,没有好的炼铁工艺便没有好的武器,所以如果我把炼铁的工艺给了她,她立刻就能打造出大量的装备,这样一来便对其他势力形成了绝对的武力优势,一些小的势力也会投靠她。

    公孙兰眨眨眼睛,一时间也无法给出任何意见,她是江湖人,对朝庭的事情本就不感兴趣,更不要说是远在数万里之外的东瀛。

    姐,三哥!就在公孙兰与李慕云还没有讨论出结果的时候,公孙岚从外面走了进来,脸色有些怪异的说道:城里又来了一波人,风风火火的见人就打听三哥的消息,看样子是官场上的,怎么弄?要不要见他们?

    官场上的?知道来人叫什么么?李慕云先是一愣,接着随口问道。

    公孙岚说道:带头的好像叫什么陈木,样子挺急的。

    公孙兰是知道陈木的,一听名字立刻将目光看向李慕云,似乎在询问他什么。

    李慕云此时也有些发懵,陈木是李渊的人,按说那老头儿跟着李二回了太原之后完全没有道理再安排人来找他。

    可是现在陈木却出现在了这里,这足以说明有大事发生。

    毕竟李慕云从山阴城离开的时候并没有说自己去了哪里,而陈木却能找过来,这足以说明他是下了死力气,没有大事的话,根本没有必要如此做。

    见一见吧!公孙兰见李慕云似乎有些为难,拍了拍他的肩。

    虽然不知道自己这个义弟为什么会突然之间到自己这里来玩儿,但公孙兰的直觉告诉她,这个看似不羁的三弟一定是遇到了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想要逃避才会如此。

    误会就这样不知不觉产生了,李慕云的纠结在公孙兰看来是因为李渊的关系,而某人则因为一些面子上的问题,并不想说自己与苏婉晴之间的事情。

    其实如果他这个时候跟公孙兰把事情说了,公孙兰一定会帮他一把,就算是不能给他出主意,至少也会亲自去一趟山阴城,找苏婉晴把事情搞清楚。

    李慕云并不知道公孙兰在其中所产生的误会,但考虑到陈木不会无故来找自己,他还是叹了口气,起身说道:那就这样吧,我在义姐这里也待了许多时间,是时候离开了。

    公孙兰没想到李慕云竟然会直接提出告辞离开,不由皱眉道:什么?你要走?三弟,我并没有赶你走的意思。

    李慕云见公孙兰误会了自己的意思,不由笑着说道:姐,陈木来这里不会没有原因,见了他之后,我还是要走的,所以不如提前告辞,也省得来来回回的折腾。

    ht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顶点:




第四六九章 暴走的逍遥王(上)
1...192193194195196...2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