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想那李慕云自从接掌了朔州之后,每年报上来的赋税总是不足,年年种粮,年年减产,别的州府都是有多少报多少,最多的都亩产十余石,唯独这个败家的李慕云,竟然亩产两斗半,完全就是种一斗收一斗的架式。
弄到最后朝庭收不到他的粮赋不说,还要倒贴给他不少补助,可就算这样,那小子也还说朝庭欠他钱粮,这特么良心真是大大的坏了。
不过,李世民有道理,唐俭似乎更有道理,听了他的话以后愁眉苦脸的说道:陛下,您只算了赋税,可是您没算朔州运到长安的钢材,每月数万斤的钢材臣实以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拨钱给他,还有太原府修路的钱,边塞筑城的钱,里里外外算下来现在怕是足有四五十万贯了。
随着唐俭声落,朝庭上瞬间变的落针可闻,四五十万贯,这可真不是一个小数字,算起来只怕国库里总共也没有这么多钱。
李世民这个时候也有些懵,四五十万贯,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有这么多钱,如果三七分帐的话,自己岂不是有三十万贯左右的收益?这,这也太多了吧?
唐俭等了半天,见李二没有反应,不由再次问道:陛下,您看此事应当如何处置?
房玄龄迅速在暗中算了一笔帐,在李二有些为难的时候站了出来:陛下,左右不过就是一些牛羊,与其运回长安还不如留在朔州,省得路上还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来运输。
唔,玄龄说的有些道理,不如就这样处理好了。李世民现在是听到李慕云就觉得头疼,既然房玄龄支持,他自然不会说不同意。
只是让人想不通的是那这败家玩意儿弄那么多的牛羊干什么,难道真的用来吃?想来应该不致于吧!
散了朝,李二决定看看长乐与李治这两个小家伙到底要搞什么鬼,那个什么眼镜怎么就能值五十贯一副,弄的好好一个魏征把那一对水晶片子看的跟传家宝似的。
结果,李二快,可找到李治的时候却发现,有人比他还快。
小九,你说,我是不是你哥!李泰的声音带着隐隐的威胁之意。
那,那也不能把股份分给你,这是王叔送给我和姐姐的生意,和你们没,没关系。李治虽然有些怕,但声音中却带着倔强。
是么?如果你不分的话,我就去告诉父皇,到时候你自己去跟父皇解释与民争利的原因好了。李泰的声音带着得意,似乎已经吃定李治一般。
李世民站在房间的外面,听着房间里李泰李治兄弟俩的对话,心中不由生出一股无名之火。
当年他不得已杀了自己的两个兄弟,事后常常为此而后悔,本想着能让李承乾李泰他们几个能够兄弟同心,不要走上自己的老路,结果现在倒好,还没怎么样呢,为了几个眼镜,兄弟就开始互相揭发,大有反目之势。
想到这里,李二再也忍不住,‘哐’的一声推开房门,走了进去。
李泰原本正在威胁李治,打算将这个比较赚钱的生意弄过来,到时候他便有钱去办诗会,可是万万没想到,出师未捷,李治这小家伙竟然财迷的要死,死活都不肯把生意交出来,这才逼的他祭出‘杀招’,结果,才刚刚出招,后面就来了一个更狠的!
第五零二章 到手的钱又飞了
李泰被身后的声响吓了一跳,待回头看到李世民,顿时有些傻眼,结结巴巴的说道:父,父皇,您,您怎么来了?
朕若不来,怕是小九要被你吓死了吧!李世民冷冷的看了李泰一眼,声音平静的让人浑声发毛。
李泰这个时候哪里还有刚刚威胁李治的气派,大气都不敢出一口,连声解释道:父皇,您,您别误会,儿臣,儿臣只是在跟小九开玩笑,开玩笑的!小九,你,你说是不是!
他这最后一句话显然是对李治说的,同时心中暗暗祈祷李治这小子能明白事理一些,不要坏了自己的好事。
而李治这个时候也有些被吓傻了,只不过他倒没有往兄弟相残这方面想,只是顾着自己的生意被老头子发现,想到四哥刚刚说要告诉老爹自己经商与民争利,李小九只觉得屁股火辣辣的疼,连忙替李秦解释道:是,是啊父皇,刚刚四哥是在与我玩闹,平,平时我们也都是这样子的。
李世民心里明镜似的,知道这兄弟俩是在敷衍自己,不过因为一时想不出如何处罚李泰,故而只能顺着他们的话问道:是么?只是玩闹?
是的父皇,真的只是玩闹!李泰见老爹语气有所缓和,连连点头。
李世民这个时候心中已经有了如何处置李泰和李治的决定,看了他们一眼沉声说道:你们本是兄弟,如此玩闹成何提统,朕罚你二人抄写论语百遍,你们可心服!
是,儿臣遵命!比起打板子禁足什么的,抄书无疑要轻松许多,李泰自然不会提出什么异议,至于李治,就算再过十年,他也不敢违背老爹的意志。
便是这样,李泰被草草的打发了出去,而李世民则坐到了李治的书桌之前,冷眼看了他一会儿才缓缓问道:李慕云只给你捎来一副眼镜?
李治不敢向对李泰那样说谎,只能如实说道:回,回父皇,还有一些。
都拿出来!李世民不动声色的看了李治一眼。
李小九这个时候还有什么说的,只能老老实实的跑到自己的床榻边上,从下面拿出一个不大的盒子,拿回到老爹的面前。
盒子摆着或大或小,或圆或方的十余副眼镜,看的李二是目瞪口呆,半晌才瞪着李治说道:既然你这里有这么多,为何要朝堂上只有魏征才有?
李治耷拉着脑袋,臊眉耷眼的说道:父皇,这都是逍遥王叔的主意,他说这叫饥饿营销,说是不能一次都拿出来,如果都拿出来了,以后就没有人买了,而且也卖不出好价钱。
饥饿营销,哼,这倒是符合那小子的性格。李二冷冷的哼了一声,目光再次投向李治:这么说你是在替李慕云做生意,这些东西都是他的,对吧?
呃,不,不是。李治摇摇头,看了老李一眼:是我跟姐姐在太原的时候找到逍遥王叔,让他再帮我们想一个比较不错的生意,所以逍遥王叔便想到了这个。
李治口中的姐姐指的就是长乐,不过让李二想不通的是为什么自家这两个娃就那么喜欢李慕云,明明那小子就是个‘骗子’而已。
是的,李慕云在李二眼中其实就是一个‘骗子’,而且还是个干啥啥不行,吃啥啥包了的‘骗子’。
当然,这不是说李慕云真的就不行,若论实际能力,李二认为这小子的才能甚至不下于杜如晦,可问题是这小子总是喜欢剑走偏锋,时不时就开脑洞,行事与常人大不相同。
如果真把他弄到朝中为官,只怕用不了一个月就能把脑袋给玩儿掉了。
所以对于李慕云,李二一直很为难,想重用又不敢用,不用放在一边又觉得可惜。
想着想着,李二觉得自己想的有些远了,拉回自己的思绪看了看有些紧张的李治问道:你真的想要去经商?
回父皇,逍遥王叔说,这其实是一种锻炼,经商本身并不是目的,目的是从中学到一些东西,比如研究买家的心理,总结自己的得失;再比如了解国家的经济形势,评估未来的经济的发展,由点及面,统筹归划等等。李治还是第一次面对老爹单独的询问,所以有些紧张,不过好在总算是把李慕云那天与魏征辩论的观点都说了出来。
李二听完之后眉头紧锁,这些话当初魏征到他这里来告状的时候也都说过,只是没有这么详细,当时他听完觉得不管是李慕云还是老魏说的都很有道理,只是后来因为急着要回京便将这件事情丢到了一边。
现在旧是重提,李二忽然觉得李慕云的说法似乎有些道理,自己的儿子女儿一大堆,虽然每天都让他们学这学那,但说来终是纸上谈兵。书读的很多,但是却不知道如何使用,知道百姓生存不易,但却不知道如何为百姓做事!
想到这里李二点了点头,心中有了一份决定,起身在李治的头上拍了拍说道:既然你逍遥王叔已经这么说了,那你就试试吧,不过每月你都需要向朕提交一份心得,写写你在经商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明白么?
李治怎么也没想到老头子竟然如此‘通情达理’,没有没收他的眼镜不说,反而还支持他去经商,当下喜出望外:是,儿臣明白,儿臣谢过父皇!
李世民看着高兴的几乎要跳起来的李治,披头又是一盆冷水:你先不要高兴的太早,虽然朕同意你可以有自己的生意,但是钱财却不是最重要的,所有赚来的钱都要交给你母后,你可知道?!
啊?!李治顿时有些懵了,瞠目结舌的看着老头子,一颗心瞬间变的冰凉。
没钱,没钱谁还有兴趣经商,有那时间还不如在家里玩七巧板呢!
只是李二并没有给李治讨价还价的机会,吩咐完之后便从他的盒子里拿出一副墨绿色的眼镜扣到脸上,施施然的走出房间,找地方消遣去了。
第五零三章 赵括还是白起(上)
又没钱了,没钱还做什么生意,干脆不如把眼镜白白送人算了,至少还能得个好名声,小小的李治郁闷的想着。
而在千里之外的朔州,李慕云却乐的眉开眼笑,十万口羊,五千头牛虽然不足以抵消那些钢材的价值,但也算聊胜于无。
左右在边境这里生活的百姓哪个都不缺放牧的经验,钢铁厂和水泥厂每个工人家里发上十只算作一年的工钱,牛便留在府衙,交待新任刺使看哪家有什么孝子或者读书好的就发一头,余下的留着开荒。
东西分完了之后李慕云手里还余下五万口羊,索性一股脑都赶进苏婉晴的军营里去——加餐。
不过虽然说是加餐但也是有条件的,千人的训练队伍,每五十人一队,共计二十队,这二十队每天训练都会有评比,向左向右转转错了要扣分,集体跑步不整齐要扣分,队列不齐还要扣分。
当然,有扣分就有加分,体能训练前三者加分,武装越野前三者加分,擒拿格斗训练胜出者加分。
而每日的分数汇总下来,第一名的待遇就是加餐,除了正常伙食之外,加羊五只。
最后一名也有相同的待遇,那就是伙食减半,同时还要负责杀羊,并且将羊肉处理好,给第一名送上去,换句话说就是伺候局儿的。
千人的训练队伍被李慕云这样一搞开始的时候还有些不满,可两天之后‘仇恨’便开始转移,毕竟这人要脸,树要皮,任谁也不想自己吃不饱还要去伺候别人,看着别人吃的满嘴流油那心里的滋味就别提了。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丢人,大家都在一起训练,凭啥自己就不如别人,吃着一样的东西,穿着一样的装备,都是两腿支个肚子,为毛别人训练就比自己强!
就算是那些大头兵受得了,他们的教官也受不了,都是一起在李慕云手底下集训了二十天,怎么可能自己就不如别人,被同僚那种鄙视的目光一看,那最后一名的教官顿时就炸,二话不说,回去加练。
别人站两个时辰不动,咱就站三个时辰,敢动的话,别人罚五十个俯卧撑,咱就罚一百,个驴日的,大家都是人,就不信练不出来。
苏烈开始的时候并不赞成李慕云如此操练士卒,认为此为不公,乃为将者的大忌,弄不好会士兵会有哗变之嫌疑。
但李慕云对此置若罔闻,每天该干什么干什么,该怎么练怎么练,同时苏婉晴也难得的支持了他了回,任凭苏烈如何发火硬是给顶住了。
为此苏烈紧张了好几天,但后来发现苏婉晴的队伍并没有什么不大正常的表现,便也放下心来,开始观察起李慕云的训练。
在苏烈看来,李慕云其实就是类似于赵括,只会纸上谈兵,自认看了几本书便大放厥词,以为自己是军神转世。
对于三月之后的比武也没怎么放在心上,毕竟上阵打仗不是街头斗殴,没理由训练三个月便能稳操胜券。
但是在李慕云用了二十天将苏婉晴的亲卫营操练的差不多之后,苏烈的想法多少有了一些改变,觉得这次比武的胜负怕是会五五开。
但在李慕云的加餐计划实行了十天之后,苏烈再看那些训练中的士卒是,胜负之数便从五五变成三七,而且还是自己三,李慕云七!
待又过了十天,苏烈心中已经变的全无把握,而整整一个月过去之后,他已经开始后悔当初的决定。
为将者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和,更重要的是知己知彼。
李慕云的训练虽然看似简单,每天只是站军姿左右转,跑步,俯卧撑,可士卒的变化却被苏烈一点点的看在眼中。
原本一群散漫的大头兵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已经开始向嗷嗷叫的狼崽子发展,看人的眼神都带着凶光,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
这样的情况原本苏烈并不会如何担心,就像前面说过的,打仗毕竟不是斗殴,不是说狠你就一定能赢,也许在十人百人的对阵中士卒凶狠一些能够吓住敌人,但千人以上的战斗比狠并没有任何用处,士卒能够团结,能够有集体观念才是取胜的关键。
可问题的关键在于,李慕云训练的那批人并不仅仅只是凶悍,更要命的是极为团结。
之所以有这样的印象是因为一次意外。
当时李慕云正带着人进行武装越野训练,一千人的队伍每人背着一只羊,在泥泞的训练场上跑了一圈又一圈,一个两个滚的跟泥猴子差不多。
苏烈当时就在一边看着,眼中带着羡慕,训练场一圈正好一里,那支队伍已经跑了不下十八圈,没有任何一人掉队,单单这份体能就不是一般的队伍能比得上的。
可就在苏烈看的眼热决定离开的时候,一个意外就在他眼前发生。
跑在最前面的那支队伍中一个士卒突然一个立足不稳摔了下去,几个同伴上去扶了半天都没有扶起来,看样子像是脚腕受了伤。
当时这支五十人的队伍已经排在第一位,在苏烈看来他们完全可以放弃掉这个脚受了伤的士卒,因为利用加分的规则,就算放弃掉一个人,他们依旧还可以保证自己第一的头衔。
但意外的是,那支队伍竟然全部停了下来,迅速分配好人手,将那个士卒背了起来,连带着他的羊,只不过因为其中一些士卒负重的突然变化,奔跑的速度便慢了下来。
但慢了又如何,就算是速度变的慢了,整支队伍的队形却没有散,依旧保持着原有的队形,甚至受伤的士卒的位置也都空在那里,没有人去填充。
就这样,一支又一支队伍从他们的身边赶超了过去,最后二十圈跑完之后,这支队伍不出意外的落在了最后,成了最后一名,按规定,他们必须为第一名服务一个晚上,并且晚餐还要减半。
这一切都被苏烈看在眼中,同时也让他意识到李慕云训练的这批人将来如果走上战场之后的可怕。
第五零四章 赵括还是白起(中)
那天训练结速之后苏烈曾向李慕云求情,他认为那落在最后的队伍是事出有因,若是让他们受罚便是不公平。
但李慕云却摇头拒绝了苏烈的要求:大哥,规矩就是规矩,在他们决定停下来背起自己的战友那一刻起,他们就应该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他们也很清楚自己这做意味着什么。
可他们也是为了救自己的战友不是么?如果你还要继续罚他们,便是赏罚不明。若你继续坚持,别怪我将你赶出军营!苏烈的情绪显然有些激动,都是战场上下来的人,他很清楚这份战友之间的情谊代表了什么。
李慕云深深看了苏烈一眼,啧了一声摇头说道:大哥,你是职业军人,我想知道,当你需要一只队伍为你断后或者说需要一支队伍去用命来阻挡敌人的时候,你的敌人会不会因为他们明知必死却依旧旅行职责而放过他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