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嘿嘿,说不准被龙王爷给收走了吧!程处默嘿嘿怪笑,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样子。

    李慕云自然不会把他的话放在心上,翻了个白眼转头对蒙头蒙脑的三胖子问题:胖子,人呢?

    我去找,个驴日的,明明前天我就已经安排好了的,怎么到现在还没开工。三胖子懊恼的骂了一句,一拨马头带着两个‘打手’顺着路向不远处的村子跑去。

    片刻之后,三胖子回来了,与他同来的还有一个年龄在四旬左右的中年人。

    中年人一脸的苦相,畏畏缩缩来到众人面前,还没等他开口,李慕云已经来到他面前:你是这村子的里正?

    里正,无品无级。在唐代,四户为邻,五邻为保,五保则为里,设里正。其主要职责就是掌管户口与赋役,简单点说就是平时查查户口,看看自己辖区里有没有通缉犯,顺便再收点水费电费卫生费啥的,相当于村主任。

    此时的村主任,哦不,里正,被这一群衣着光鲜的纨绔吓了个半死,这辈子他见过最大的官也就是个县衙的捕头,从九品下,结果现在突然冒出来个从一品的郡王,顿时让他有些手足无措,结巴了半天,硬是一个字没说出来。

    最后还是三胖子实在有些看不下去,在后面推了他一把:你怕他干啥,他也没长两个吊,有啥话就说呗。

    这特么说的是人话么,李慕云气的狠狠瞪了三胖子一眼,众纨绔则是一阵轰笑。

    三胖子这时才想起已经不是在朔州的时候了,当着这么多人刚刚那话的确有些不合适,估计一会儿回去少不得又要被揍一顿。

    里正这个时候显的愈发紧张,数次张嘴又闭上,最后吭哧瘪肚说道:郡,郡王,不,不是小人不,不办事,实在是,实在是这地,是,是有主儿的。

    有主儿的?谁啊?李慕云皱了皱眉。

    按说这一片地李二都已经封给他了,他就是这片地最大的主人,结果里正竟然说这片地已经有主儿了,这特么到底是闹的哪一出儿?

    里长显然看出李慕云有些不高兴,于是连忙答道:是,是玄都观的,前几年,村里人把,把地捐,捐给他们了。

    玄都观,长安城里最大的一处道观,信徒众多,其观主亦是李二的座上宾客。

    李慕云在知道这地是属于玄都观之后,心中虽然不大高兴,但却并不想多事,索性便决定换一处地方。

    结果,等他再一问却发现,这灞河边上的地竟然基本上都是属于玄都观的,偶尔有一些不属于玄都观,那也是属于其他道观或者寺庙。

    这下子李慕云算是明白为什么李二那么容易就把骊山脚下这么大一片地方都送给自己做封地了,敢情这片地就是烫手的山芋。

    众人皆知,寺庙与道观都是出家人待的地方,所以他们是不需要缴纳赋税的,那么也就是说,这里别看是他李慕云的封地,实际上他一文钱都收不上来。

    甚至不但如此,而且他在这里说话也没有什么力度,因为那些地都是寺庙和道观的,百姓虽然在种地,但是却等于是在替寺庙和道观种地,打出来的粮食都是属于他们的,只要他们收的比官府少一点,百姓自然是乐于将地都给他们。

    想通了这些,李慕云不得不对宫里那位皇帝陛下道一声佩服,竟然给他找了这么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来处理,而且他还说不出皇帝什么不好来。

    慕云,算了,没必要与那些牛鼻子争个高下,咱回吧!柴令武在一边劝道。

    在场的没有一个是傻子,都知道道门和佛门不是一般人能惹得起的,不是因为他们势力大,而是因为他们的信徒众多,与他们扛上,几乎等于和他们所有的信徒扛上,就算你势力再大,也不得不考虑一下后果。

    李慕云舔了舔微微有些发干的嘴唇,回头对一众纨绔抱了抱拳:对不住众位兄弟了,让大家与我空跑一趟。

    众纨绔能说什么,这种事情谁都不想见到,一个个都上前安慰他几句,末了众人回转。

    待回到李慕云的庄园,众人谁也没了凑热闹的兴致,纷纷告辞离开,只有程处默等人留了下来。

    他们毕竟是有过一段时间的交情,走的近些倒也正常。

    柴令武见李慕云一直眉头紧锁,知道他是心有不甘,于是便对他说道:慕云,暂时先放弃吧,与道门和佛门之间的事情只能从长计议。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李慕云坐在客厅里,望着外面略有些萧瑟的庭院,喃喃说道。

    嘿嘿,慕云这话说的好,俺老程爱听。程处默在边上大咧咧的接过话头:俺老程早就看那些道士和尚有些不顺眼了,一天天什么前世今生的,若是都信了他们,谁还去打仗,天天念经这天下就真的能太平了?




第五六四章 无题
    女人就没有一个不财迷的,听到那些坛子下面全都是银子之后,苏婉晴也顾不上打翻醋坛子,眉开眼笑的跑到大车边上,也不管车上装的是什么,直接找了一个没有被压实的箱子,也没见她怎么用力,只听‘咔吧’一声,需要用撬棍才能弄开的箱子已经被她单手掀开。

    白花花的银子在火光的照射下散发着绝美的光彩,只一箱就把苏婉晴看的目瞪口呆,伸手从里面抓出两个元宝放在手中,转头看着李慕云说道:这些都是给我的?

    对,都是给你的,说好的彩礼嘛。只要苏婉晴这丫头不打翻醋坛子,她就算连上面那些骨灰坛子都霸占去,李慕云也绝不会说半个不字。

    得了李慕云的确认之后,苏婉晴立刻将银子放了回去,然后随手那么一提,整整一箱需要两个人才能抬起来的银子就被她一个人夹在腋下:哼,算你还有些良心,林若曦的事情暂时就不跟你计较了!

    虽然是冬天,但看着苏婉情彪悍的样子,李慕云的额角还是隐隐有汗水冒了出来,干笑着拱拱手:呵呵,是,谢谢娘子大度!

    谁是你娘子啊,不害羞!苏婉晴被一句娘子叫的俏脸飞红,娇嗔着瞪了李慕云一眼,而后带着她的钱箱子飞快的离开了,留下某人站在原地一个劲的叹气。

    李慕云,想不到我们又见面了!营寨中,李慕云的帐篷里,一身黑衣黑裤的王大龙神色平静的与他对视着。

    李慕云定定看着眼前的这个男人,他们两个最多也只能算是认识,关系也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好,如果不是因为公孙兰,估计就算是见了面也不一定会说话。

    但是现在不同了,因为有了公孙兰的存在,李慕云不得不与这位传说中的人物聊上几句:你见到公孙兰了?

    见到了,而且她也已经离开朔州,回转吕梁了!王大龙淡淡的说道。

    李慕云对这样的回答并不意外,公孙兰之所以会离开吕梁,目的就是为了找到王大龙这个师兄,现在人找到了,回转吕梁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不过真正让他惦记的还是那个当初嚷嚷着要嫁给自己的小女孩,所以在沉默了片刻之后又问道:那小丫头呢?

    也跟着小兰回吕梁了,我带着她行走江湖不方便,交给小兰带着正好。王大龙毫不隐瞒的说道。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李慕云与王大龙两人就是这样面面相觑的站着,谁也没有再说一句话,就好像他们两个都是木头人一样。

    良久之后,李慕云才再次开口:你为什么不回去?

    我不属于吕梁,自从上一次离开,我就没有想过要回去!王大龙面无表情的说道。

    李慕云并不想打听王大龙的过去,所以听了他的话之后只是淡淡点了点头,然后便继续问道:那为什么又要来这里?你总不会是想要跟着我吧?

    王大龙深深看了一眼李慕云,似乎在惊讶他脸皮的厚度,隔了很久才说道:你想多了,我只不过是觉得你救了小兰一次,所以想要还你一次罢了。

    那你现在还完了么?李慕云随口问道。

    没有,你是自己回来的,所以我还欠你一次。王大龙说道。

    好啊,现在有一个机会,就是我想求你一件事情,只要这件事情办完了,那么我们就互不相欠,如何?

    什么事?

    帮我搞定一个人,打残废就行,最好是生活不能自理那种!

    好,是谁?

    李慕云最佩服古人的一点就是‘一诺千金’,不管是什么人,什么事,只要答应了无论如何他们都会全力完成,王大龙同样也不例外。

    所以在听到李慕云说要让他搞定一个叫渊盖苏文的高句丽使节的时候,王大龙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并向李慕云承诺,自己一定会随叫随到,只要时机到了给他发个消息,他一定会尽快完成任务。

    李慕云杀手出身,他的三观与正常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正常人看来,王大龙既然是结拜义姐的师兄,那自然是二话不用说,直接当成自己的师兄,不可能借机找他来帮自己杀人。

    可是李慕云则不一样,多年的杀手生涯他知道什么叫不择手段,有王大龙这个送上门来的‘炮灰’他自然不会放着不用。

    毕竟在李慕云看来,公孙兰是公孙兰,王大龙是王大龙,或许他们两个之间关系深厚,而他自己也与公孙兰关系匪浅,但这并不代表他就一定要与王大龙关系好。

    而王大龙似乎也是同样的想法,虽然他知道公孙兰与李慕云等人结拜的事情,但却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也没有与某人套近乎的打算。

    而就在李慕云等人进入大唐边境的时候,长安城中却为他带回来的百万将士遗骨吵翻了天,文官有文官的说法,武将有武将的意思,两方各不相让。

    陛下,臣以为前隋百万将士遗骨理在边境,以他们的英魂御守国门。

    胡说八道,百万将士客死他乡,现在好不容易接了他们回来,自然应该把他们接回长安来好好安葬!

    他们是为了中原百姓而战死的,死的光荣,御守国门才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李世民被吵的有些头大,终于在忍不住拍了桌子:够了!全都给朕闭嘴!大殿之上吵吵嚷嚷成何提统,莫非都当臣死了不成?!

    此话一出,下面为之一静,文臣武将一个个全都退回了自己的位置。

    李世民冷眼扫过下面众臣,最后将目光停在长孙无忌的身上,沉声问道:无忌,这件事情你怎么看,说说你的想法。

    长孙无忌可是朝堂上有名的老狐狸,自然不会在这样的事情上把自己陷入不利的局面,眼珠一转之下出班奏道:陛下,此事还是问一下逍遥候的打算吧,毕竟是他去高句丽接得遗骨回国,这件事情臣觉得逍遥候应该最有发言权。



第五六五章 二货?
    搞定了老李渊,李慕云志向意满的告辞出来。

    这小老头儿最后会不会去骊山其实并不重要,只要是得了小老头儿的点头,他就可以理直气壮的在骊山那一片开始征地,敢不把地交出来,那就是欺君,直接调兵平了他。

    想着,李慕云嘴角微微挑起,露出一个十分邪恶的笑容。

    郡王!一个小太监突然出现在李慕云的面前,吓了他一跳。

    什么事儿?李慕云皱起眉头问道。

    那个小太监犹豫了一下,回头看了看不远处站着的几个人:您不是要找几个铁匠和木匠过来了么,他们已经等您半天了。

    李慕云先是一愣,随即才想起自己刚来的时候的确是吩咐这小太监去找木匠和铁匠来着,于是对远处站着的几个人勾了勾手指:你们几个过来。

    那边站着的几个人鼻涕拖的老长,显然是在外面等了有一段时间了,不过在皇宫之内不是皇亲就是国戚,没有一个是他们能惹得起的,就算是冷也只能忍着。现在见李慕云叫他们,立刻感激的看了一眼那个小太监,急急来到这位太上皇的义子面前。

    会打炉子么?李慕云也不等那几人开口,已经问道。

    什么样的炉子?几人纳闷的互相看了看,异口同声的反问。

    煤炉子。

    众人摇头。

    煤这个字其实在大唐还没有出现,它的真正称呼一般来说民间叫黑石,官方叫石炭,所以那几个匠人表示不知道倒也在情理之中。

    李慕云这个时候也反应过来自己的问题似乎有些太过突兀,四下扫了几眼,随手在一边的树上折了一根树枝,找片空地大至画了一个煤炉子的形状,然后问身边的两个铁匠:这东西能打出来么?

    两个铁匠围在一起看看,又或相讨论了几句,一致向出结论,这东西和他们打铁的炉子没什么太大区别,可以打造。

    于是乎李慕云便安排他们回去多打造几个,顺带再打几根粗一些的铁皮管子,至于说木匠,他们的工作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在房子上开洞,能够让铁皮管子从那个洞里面伸出去就行,其它根本用不到他们。

    这种简单的工作自然是难不倒这些出身将作监的高级匠人,连声答应着离开了大安宫,回去干活,李慕云则是晃晃悠悠穿过小半个皇宫去找李二。

    封地的事情必须彻底解决,没道理他自己在前面顶雷,结果却收不到一颗粮食,虽然没有多少钱,但道理上说不过去。

    李二似乎早就在等着李慕云的到来,见到他之后一点都没有露出奇怪的神情,只是随意的指了个位置让他坐下,然后说道:朕以为你在早几天这前就应该过来。

    陛下深谋远略,臣佩服。李慕云在指定位置坐下,不无吐槽的说道。

    李世民微微一笑,并不在意李慕云话里的些许不敬:这么一点事情想必难不倒你逍遥王,有什么打算,说说吧。

    陛下,依臣的意思,不如杀光算了,省时省力。李慕云有些无赖的说道。

    李二一拍桌子,瞪眼道:放屁,你小子少在那里放狼烟,朕也不怕告诉你,如果你能想出办法来就想,想不出来那封地你就别想要了。

    那,那换一块地行么?远点也行!李慕云缩了缩脖子,露出一个委屈的表情。

    哼哼李二一阵低沉的冷笑,伸手点着他的鼻子说道:李慕云啊李慕云,你小子还真是什么都吃就是不吃亏。

    陛下,我这不也是没有办法么,你说这佛道两门,不时不交税不交粮的您都没有办法,我一个小年轻能有啥招?您说我是能用身份证限制他们人数,还是能去人家门里把那些没有证件的和尚道士全都起抓起来还俗。

    李慕云半个屁股坐在凳子上,说到激动处两手叠在一起手心与手备交击,一副痛心疾首样子,看上去就好像受了很大的委屈。

    而事实上,李慕云的确是觉得受了很大的委屈,京畿以外的地方或许能够粉饰太平,在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弄虚作假,可是京畿之内的官员却不敢这么干。

    那些百姓为了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将自己的房产,田地全都都献于寺庙道观已经不是个例,现有的政策下,如果继续下去估计要不了多少时间朝庭就会无粮可收。

    李二是一个有远见的君主,这样的情况才刚一发生他便看到了其中的弊端,只不过一时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便将这件事情拖了下来,直到李慕云入京之后,他才想借机会让这个时常不按常理出牌的家伙试试,看看他能不能找出什么办法来。
1...228229230231232...2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