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亏了,亏大发了,如果早知道找于志宁那老头儿也好使的话,何必答应那么多条件,李慕云懊恼的拍了拍自己的脑袋,一脸郁闷。
怎么?你小子还不高兴?见到李慕云悔不当初的样子,李渊撇嘴问道。
李慕云自然不会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看着被李渊拿在手里打量的茶包,皮笑肉不笑的说道:没,哪能呢,我这不是想起来今年没有新茶了么,这么一点点也不知道够不够您喝到明年开春的。
什么意思?刚刚体会过炒茶的美妙之后,李渊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李慕云在说什么。
这茶不多啊,只有这么一点点,是我在一个偶然的想会下鼓捣出来的,而且您也知道咱们这边不产茶叶,所以想要再喝就只能等到明年新茶下来再说了。李慕云摊了摊手,一边说一边起身离开。
站住,你小子竟然用这么一点点东西来骗老夫!李渊意识到自己在喝光手中那一小包茶叶之后将再无这种清香可口的茶水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可真是现世报来的快,他坑李慕云一次,李慕云立刻就还了他一次。
不过话说回来,这件事是谁先坑谁还真不好说,毕竟李慕云在拿出这茶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这东西只有这么一点,所以如果非要较真的话,似乎也是某人首先心怀不轨在先才对。
话分两头,不提李渊一个人生闷气,却说李慕云离了山寨,顺着一条山间小路向后山走去,七转八转之下,来到了一处不大的湖泊,刚一出林子就看到于志宁那半大老头儿正优哉游哉的坐在湖边钓鱼。
于老师,今天收程如何?虽然李慕云并不想过去,不想考虑了半天,最后还是硬着头皮走了上去,在于志宁身边找了一块石头坐了上去。
玄奘走了?于志宁并没有回答李慕云,只是淡淡看了他一眼,随口问道。
经过这么长时间,屡教不改之下老家伙已经习惯了‘于老师’这种另类的称呼,时间长了也就随李慕云去了。
嗯,上午走的,弟子送了他一些装备。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天不怕地不怕的李慕云在面对于志宁的时候,那叫一个老实,完全就是有问必答。
嗯,还算知礼。于志宁点了点头,接着问道:《中庸可曾被的熟了?
已经背熟了。李慕云老实的说道。
只是背熟不行,要理解其中的意思,要把书读通读透,你生性张扬,《中庸之道正该好好学学,须知
‘咔咔’又是长达小半个时辰的长篇大论,直到把李慕云说的昏昏欲睡,这半大老头儿才停了下来,哼哼着问道:你来找为师可是有什么事情?
李慕云见老头终于过足了说教的瘾头,立刻坐直了身体奉承道:哎,于老师,您可真是厉害,什么事情都能一猜就中。
少拍马屁,有什么事情就说。于志宁没好气的瞥了一眼李慕云,刚刚还让他秉承《中庸之道,结果这小子转眼就忘,敢情刚刚自己都特么白说了。
不过李慕云却好像没看到于志宁的眼神一样,抽了抽鼻子说道:于老师,您说,弟子招收那些逃民,给他们盖房子,分地有错么?
你身为一县之主,为陛下牧民道是没错!而那些逃民说到底也是我大唐的百姓,不过是因为战乱在逃进深山的,从某些方面来说,也是我们没有保护好他们,给些补偿其实也是应该于志宁缓缓说道。
对嘛,弟子也觉得没有做错。李慕云一见老于同意自己的观点,立刻精神百倍,往老于的身边坐过去一些继续说道:还有啊,您说,弟子引导契丹人学习耕作之法,一点一点的教化他们,让他们成为大唐的子民,这有错么?
这个,似乎也没有错。于志宁再次点头。
那您说,弟子鼓励治下百姓炼钢烧焦灰修路,让他们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财富,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变‘我要救济’为‘我要自强’这也有错么?
没有!于志宁还是摇头。
可是那为什么总有人暗中使绊子呢?有逃民来投靠我们县,他们就去陛下那里弹劾我,我们为朝庭加班加点的生产钢铁,可是却有人卡我们的脖子,您说这是为什么?李慕云越说越激动,说到后来已经压不住声音。
不过他气愤,老于更气愤,只见这老头儿听完李慕云的话之后,把手里的钓竿狠狠一扔:别人弹劾你,这一点老夫可以为你做保,陛下那里一定不会有事。可是你说有人卡你的脖子是怎么回事?说清楚,老夫给你做主!
还不就是析州刺使,那家伙因为我们县人口激增心存妒忌,现在在我们急须矿石的时候竟然不给我们增加运量,甚至还说要断了我们铁矿的来源,这都是弟子派人去府城之后,朔州刺使说的,他说他也没有办法解决,只能让我们自求多福。
话说到这个份上,于志宁也听出了李慕云的意思,敢情这家伙前面说了半天都是引子,最后说的这些才是关键。
什么‘对不对’,什么‘为什么’,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小子铁矿石的来源没有了,特地跑来找自己出头。
可是于志宁明白的有些晚,刚刚他已经夸下了海口,说是要给李慕云做主,现在再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丛然心中气恼上了这家伙的恶当,却也只能认了。
而李慕云呢,成功的忽悠了于志宁之后,这家伙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此时正在心中暗自得意:这老头儿,太好骗了!
第二零一章 问责
于志宁发现自己上当的时候已经晚了,牛逼已经吹出去了,后果只能自己承担,在休息了一个晚上之后,便带着自己的老仆出发了。
李渊目送着于志宁气鼓鼓的背影离开,扭头对蹲在身边的李慕云说道:你昨天和那老灯说什么了?怎么把他气成这样!
整天跟一群土匪待在一起,李渊这老头儿也学坏了,一口一个‘老灯’而不自觉。
李慕云无辜的摊了摊手:我没说啥啊!可能于老师是在给自己打气加油吧,又或者觉得析州刺使在这么关键的时候卡我们的脖子有些不地道,所以才会这样生气,应该是这样。
欺负老实人是你小子的一大‘优点’,老夫喜欢,不过当心回头遭报应。李渊若有所思的想了片刻,大致上猜到李慕云是如何跟于志宁沟通的了,不由指着他笑骂道。
你这老头儿还不是一样,自己儿子有事都不管,反而推给别人。李慕云撇撇嘴,过河拆桥一向都是他的本质,忽悠了于志宁之后用不着李渊了,便将称呼改成了‘老头儿’。
不过好在李渊倒也不在乎这个,白了他一眼骂道:滚!
滚就滚呗,一个小老头儿而已,说的好像有多稀罕一样!李慕云咕哝着,拍拍屁股起身离开。
话分两头,却说这一日,于志宁带着老仆跟几个护卫来到了析州,析州刺使卢庆宏听到手下来报,立刻带人迎了出来。
老于虽然实际官职不高,只有正四品,但人家位置重要,中书侍郎乃是仅次于中书令的存在,由不得析州刺使不小心。
当然,可能大家会觉得‘中书令’‘中书侍郎’显得不怎么高级,但实际上这两个却是极高的职务。
因为在大唐初期,中书令往往都代表着宰相,而中书侍郎相当于中书令的副职,也就是副宰相。
而宰相又代表着什么呢?只说起这两个字的时候,可能会让人没有概念,但如果横向比较的话,其实宰相这个职务是相当于现代的总理,而中书侍郎则相当于副总理。
而地方上的刺使呢?虽然比较高级一些的可以做到正四品上,但说到底也就是个市长,充其量也就是直辖市级别的。
一个是副总理,一个是市长(竟然是一样的品级,这一点挺让人牙疼,可是没办法,大唐的制度就是这德性),谁的权力大,谁比较受李世民信任还用说么?
所以卢庆宏迎出来的时候脸上笑的跟一朵花似的,恭恭敬敬把老于给迎进了府中。
等到双方分宾主落座之后,卢庆宏这才赔笑说道:卢某早就听说侍郎大人来了朔州,本想前去拜访,耐何官职在身,没有上令不得出辖区,怠慢了。
但于志宁却对他的笑容视而不见,冷着一张老脸回道:卢大人秉公办事,哪里有什么怠慢!
呃卢庆宏被于志宁生硬的语气弄的好不尴尬,半晌方才说道:于侍郎这是?
卢刺使,我来问你,是为大唐增加钢铁产量重要,还是个人恩怨重要?于志宁哼了一声,对于卢庆宏问道。
自然是增加钢铁产量重要。卢庆宏不知于志宁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只好顺着他的话答道。
那如果有人将个人恩怨看的比增加钢铁产量还要重,该当何罪?于志宁继续问道。
这卢宏也不是傻子,于志宁这样问他那一定是事出有因,故此他并没有急于回答,而是犹豫着问道:于侍郎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怀疑我?
不是怀疑,而是事实!于志宁转过头,看着那卢庆宏一字一顿的说道。
结果,于志宁刚一说完,卢庆宏就一脸懵逼的说道:这,这话从何说起,在下什么时候做过这样的事情?
你敢说你没有?那为何朔州刺使说你对运往朔州的铁矿加以限制?于志宁看那卢庆宏表情不似伪作,不由皱起眉头,心中再次隐隐有种被李慕云骗了的感觉。
根本没有的事儿,朔州方面根本就没有任何消息送过来,若您不信,下官可以命人将往来文书尽书拿来以供查验。卢庆宏信誓旦旦的说道。
这件事情说来他还真是有些委屈,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往朔州运送铁矿的事情,如果他早知道这件事情的话特么一个石头渣子都别想过去过。
想那朔州山阴县,从自己这里不知抢走了多少人口,虽然那些人都是逃民,暂时不归他官辖,可是现在管不着不等于以后管不着吧?万一哪天皇上想通了要招回所有逃民呢?自己招什么?说自己州里一个逃民也没有?骗鬼呢!
可是话他现在只能想想,并不能宣之于口,只是在心中暗暗盘算而已。
另一边的于志宁心中也有些没底,毕竟他从山阴县出来根本就没有去过朔州,而是一头直接扎到析州来了。
现在人家析州刺使说自己根本不知道这件事情,而且还要拿出往来文书给他查看,这足以证明卢庆宏是‘冤枉’的。
不过好在老于到底不是初入官场的新丁,心中虽然懊恼,但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只是淡淡说道:本官可不是来给你和朔州刺使断关司来的,你们的事情本官会上书如实向陛下说明,不过在此之前你必须尽全力供应朔州山阴县铁矿原料。
果然又是山阴县,果然又是那个破落户!卢庆宏咬了咬牙,心中暗骂了一声。
不过,这小子似乎能量真的不小,竟然能搬动于志宁这尊大神来帮他。
可怜的卢庆宏并不知道,其实于志宁这样的在山阴县最多只能算是‘二流毛神’,真的顶级‘主神’并没有出现。
不过‘二流毛神’也是神,对于他来说已经足够了,像李渊那样的‘主神’如果来了估计直接就能把他给吓死,到时候只怕连改过的机会都没有,直接就是被打出去拖死的命!
第二零二章 水泥烧出来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于志宁已经来了,事情也总要有个结果,卢庆宏就是胆子再大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咬牙死撑,毕竟刚刚老于已经说了,要把这件事情如实汇报给皇上。
所以卢庆宏连想都没想便拍着胸口说道:侍郎大人多虑了,此等小事完全不必惊动圣上,以前是下官不知道山阴县正在为朝庭炼制钢铁,现在知道了说什么也不会耽误了他们的原料供应。
果真如此么?于志宁不动声色的看着卢庆宏,他自然不会轻易给李世民写信,刚刚之所以那么说只不过是扯虎皮做大旗——吓唬人罢了。
当然,还请侍郎大人给个机会。卢庆宏有些憋屈的说道。
这件事情说来他是真的一点都不知道,不过刚刚听于志宁话里的意思,似乎是朔州刺使把自己给告了,只是不知道他指的是以前的刺使韩复,还是现在的刺使王唯一。
于志宁见卢庆宏已经服软,而且还很给面子,自然也不好再说什么,淡淡点了点头:好吧,既然卢大人已经答应了,那这件事便这样定了吧,本官还会在山阴县里多住上一些时日,希望卢大人早点兑现诺言。
侍郎大人放心!卢庆宏一边说着,一边命人研墨,当着于志宁的面亲自写了一封信给岚县县令,责令他不管想什么办法,都要保证朔州的铁矿供应,至于钱却一字没提。
反正这件事情于志宁已经插手了,相信钱财方面一定不会出问题,否则大不了自己找他要钱好了,反正大家都是当官的,谁也不可能跑了。
山阴县,于志宁已经离开了三天,眼看着铁矿的存量越来越少,李慕云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压缩产量,可就算如此,如果五天之内矿石运量再不增加,这小高炉也只能停工了。
王杰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只一晚的时间就急的满嘴火泡。
可是该没有办法还是还是没有办法,这种事情根本急不来,矿石运不到,他就是再急也总不能把自己给炼了。
而与王杰不同的是,负责烧制焦炭的胖子却把日子过的十分惬意,每天除了吃就是睡,反正这东西已经有了成熟的技术,根本不用操心那么多东西,只要看着现场,不要把人闷到窑洞里烧死就好。
李慕云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来到了山谷之中,看着胖子一边睡觉一边吧唧嘴的样子,立刻气不打一处来,狠狠一脚踢在他屁股上:你特么是猪啊,除了吃就是睡!
哪个踢老子!胖子正在梦中与老相好刚刚擦出火花,被李慕云一脚踹醒想都没想张嘴就骂,直到骂完才看到某人一脸黑线的正盯着他,又敢忙道歉:哎呀慕云,原来是你来了,我还以为是那个不开眼的。
少给老子扯没用的,我让你过来看着他们烧焦炭,试制水泥,你特么就是这么给老子看着的?李慕云本来就因为铁矿石来源的问题生了一肚子的闷气,现在看到胖子这个德性,更是怒火中烧。
没,没有,我这不是刚刚躺一会儿么,昨天看着他们烧了半个晚上,实在太累了。胖子眼见情况不好,忙连声解释,末了还不忘说道:那个,对了,昨天晚上水泥窑那边烧了些东西出来,也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那个水泥。
是什么样子,带我去看看。李慕云瞪了胖子一眼,对他摆了摆头。
现在的胖子多少也算是他手下的一号人物,已经不能说揍就揍了,再说胖子那货不要脸,他李慕云还要形象呢,动不动就骑着胖子揍总有些没面子。
哦,走,走!胖子侥幸逃过一顿毒打,心中暗暗庆幸,飞快的从榻上跳下来,三步两步窜了出去,身法之灵活与其身材完全不成比例。
李慕云想过好多次,水泥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烧制出来。
可是不管他怎么想,也想不到,这东西竟然就这么无声无息的摆到了自己的面前。
慕云,慕云,你咋啦?胖子看着李慕云蹲在地上,搓着那些灰色的粉末不说话,不由担心的推了推他。
老冯,这东西是你负责烧制的吧?烧这些东西的时候有没有留下记录?李慕云并没有理会胖子,而是转头看向一边的中年人,也就是负责烧制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