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短短一瞬间的愕然之后,李慕云抱拳为礼,口中说道:真没想到,竟然是公孙姑娘当面,失敬了!

    那女子嘴角微微一挑,应该算是笑了笑吧,随后漫声说道:看样子你是知道我了,不过也是,想那韩强本是你的目标,不过却被我给打死了,这件事情如果你不知道才是怪事。




第二二三章 李慕云的精明劲儿
    朔州府驿馆之内,卢庆宏已经醒了,此时的他正强打精神,给皇帝陛下写着一封弹劾奏章。

    李慕云带给他的刺激实在太深了,大庭广众之下让他丢了那么大的面子,这个仇无论如何他都要报。

    而李渊来时剩坐的马车正好是李慕云最大的把柄,只要把这件事情向皇帝陛下一说,众目睽睽之下,某些人就是想要狡辩都难。到了那个时候,一个逾制或者谋逆的帽子再怎么样李慕云也无法逃掉。

    卢庆宏恶意的揣摩着,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判断着李慕云到底是会被腰斩还是被砍头,完全没有想过,或许那马车里面坐的真的会是皇帝的亲爹。

    距离楼外楼两条街口的小巷里,对峙仍在继续,那女子在自报身份之后便静静的看着李慕云,似乎在等他表示一下感激之情。

    但是,李慕云显然不会这样认为,韩强是怎么死的他很清楚,同时他也知道像韩强那种纨绔是不会将自己正在逃难这种事情宣之于口的,所以他并不认为公孙兰是从某个已经死的家伙口中得知自己消息的。

    另外,李慕云同样不认为像公孙兰这样的一个女人,会主动打听一个被自己一拳打死的人生前的来龙去脉,这就像前一世的时候他在街头修理一些混混之后,不会关心那些混混到底是什么来头一样。

    那么这样一来,公孙兰能够知道他的唯一原因就是韩家已经派人找到了她的头上,她正是从韩家人口中知道的这一切。

    想到这里,李慕云无奈的叹了口气,看着公孙兰说道:那么你希望我做些什么?如果能帮上你的忙,我一定会帮,当然,如果你想要我的命的话,这需要你亲自来取。

    公孙兰听完李云的话似乎有些意外,认真打量他一会儿才缓缓说道:看不出,你这个人还挺聪明,就是不知道这么聪明的你为什么会主动招惹刑部尚书。

    每个人都有逼不得已的时候,我要活着,而有些人不想让我活,那我就只能背水一战,这样的解释公孙姑娘满意么?

    算是满意吧,不过,你们这此当官的就没有一个好人,左右都是在狗咬狗,我只不过是一条被殃及的池鱼罢了。

    李慕云苦笑着摇了摇头,他完全没想想到,自己遇到的这个姑娘竟然还是个愤怒青年,不问青红皂白就给他扣了一个‘不是好人’的帽子。

    你笑什么,难道我说错了吗?公孙兰的眼睛很好,月光下将李慕云的表情看的清清楚楚。

    李慕云对公孙兰话不置可否的耸了耸肩膀,然后有些无奈的说道:公孙姑娘,你说的对或错暂且不说,只是就眼下你的处境来说,是不是应该拿出一点诚意来?否则你觉得李某为什么要帮你?

    你觉得我是来向你求助的?公孙兰凝声反问。

    不管你是不是来向我求助的,在大唐这片土地上,能帮你,而且愿意帮你的应该只有我了吧,否则你又何必千里迢迢从洛阳来到朔州,要知道,吕梁山可是在朔州的南面。李慕云一边说着,一边抬手指了指城南的方向。

    公孙兰不说话了,轻抿着削薄的嘴唇与李慕云对视着半晌方才说道:似乎我来这里找你是一个错误。

    不,这应该是你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摆脱韩家对你的追杀,或许你并不在乎这样的追杀,但你的家人却不能不在乎,我说的对不对?

    对,我承认事实与你说的并没有什么差别,韩家的人的确在追杀我。公孙兰在李慕云一句句诛心之言的逼迫下,终于坦白了自己来找他的目的:不过我来找你并不是想得到你的庇护,只是想和你做一个交易。

    李慕云对此并不意外,相比于跟那些纨绔打交道,这种江湖上的事情他更加熟悉一些,所以在淡淡一笑过后,比了一个请的手势说道:姑娘请讲,在下洗耳恭听!

    话说到这个份上,公孙兰索性也不在绕圈子,直截了当的说道:我需要你对外公开承认,韩强是你雇佣我杀死的,为此,我可以答应你三个条件,但必须是我力所能及的。

    杀掉韩瑷算不算?李慕云突然开口说道。

    杀他不可能,我在来之前已经去过他的家,那里现在戒备森严,根本无法下手,就算是真的能杀了他,也很难全身而退。

    那么留下来给我当护卫吧。李慕云再次提出一个条件。

    李慕云,你最好适可而止,你现在与韩家已经是死仇,就算是对外宣布和韩强的死有关对你来说也没有什么影响。

    公孙姑娘,这就是你不讲道理了,我与韩家有没有仇是我的事,你与韩家的仇是你的事,这怎么能混为一谈?我替你背了黑祸,可是你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你觉得我是傻子?还是觉得我李慕云好欺负!

    这公孙兰被李慕云说的有些词穷。

    她现在是真的被韩家派出来的杀手追的快要疯了,那些人为了钱也好,为了命令也罢,对她的追杀无休无止,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她去寻找师兄的事情。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因为当初无意间泄露了家世,所以她还必须考虑韩家会不会对她的家族进行报复,为此她才不得不来到朔州,打算找李慕云出头把这件事情扛下来,只有这样她才能摆脱韩家的追杀,至少在李慕云没有死之前,她是安全的。

    可坏就坏在李慕云这家伙太聪明了,聪明到自己什么都不用说就已经看出自己走投无路的窘迫。

    李慕云见公孙兰沉默不语,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公孙姑娘,其实这件事情不是李某不肯帮你,实在是在下手下也有一大帮子人要靠在下活着,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在下总要先考虑一下他们,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公孙兰当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可对于她来说,单单明白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她需要的是帮助,需要有个人帮她把这件事情扛起来。

    良久的沉默之后,公孙兰咬了咬牙,用略带着一丝沙哑的声音说道:好,我可以答应做你的护卫,不过在此之前我需要去完成一件事情,等事情处理完了,我就会回来,如果你想信我那就一言为定,若是不信就当本姑娘从来没有来过。

    可以!我相信公孙姑娘的为人。出乎公孙兰的预料,李慕云竟然毫不犹豫的点头答应了,甚至没有问她要去办什么事情,什么时候回来。

    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公孙兰条件反射的问道:为什么?

    李某说了,我相信你的为人,就是这么简单!李慕云洒然一笑,摊了摊手说道。

    那么,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昏暗的小巷中,李慕云与公孙兰谈好了条件后便各自离开,公孙兰去了什么地方他并没有问,而他自己则是回了那富家子弟为他准备的宅子。

    刺使府,王唯一一直没有休息,一直等到午夜的时候王庆从外面醉醺醺的回来。

    庆儿,过来。看着几乎走路都在发飘的王庆,王唯一将他叫进了书房。

    爷爷,什么事啊,能不能明天再说!王庆现在不但是醉酒,刚刚摆平了两个小浪蹄子的他已经累的走路都快要走不稳了,哪里还有心思跟王唯一聊天。

    不过王唯一却并不打算放过他,只是狠狠瞪了他一眼,然后说道:把今晚与李慕云喝酒时发生的事情都说一遍,说完了就可以去休息了。

    说,说什么?王庆摇了摇脑袋,努力的回忆着刚刚吃酒时发生的事情,半晌才想起来一些李慕云打算办一场‘收割大赛’的事情,于是便挑简要的跟王唯一说了一下。

    末了这家伙还沾沾自喜的说道:爷爷,您这次就瞧好吧,孙儿一定把这件事情办好,办的盛大一些。

    王唯一若有所思的皱了皱眉头,总觉得这其中有什么猫腻,不过一时间却想不起来。

    再看看王庆连坐都坐不稳的样子,便随意的摆了摆手:好了,你去休息吧!记住,下次不准再喝这么多酒,明白么!

    同样的话王唯一已经不知道重复过多少次,王庆的耳朵几乎都要听出茧子来了,索性随口说道:明,明白,孙儿记住了。

    同一时间,李慕云回到了那处宅子,正好遇到还没有休息的于志宁,在老于的追问下同样将准备进行‘收割比赛’的事情对他说了一遍。

    对于李慕云这样的行为,于志宁感到了深深的不解:为什么你要办这个莫名其妙的比赛?再说你哪来的田供那么多人来比赛。

    我没有田地,但是山阴县的百姓有啊,花上二十几贯钱,雇佣一群人用三天时间把县里所有的庄稼全都收割一遍,老师你不觉得这事儿很划算么?



第二二四章 听君一席话,尽毁人生观
    于志宁在某些时候,很想扒开李慕云的脑子,看看里面装的到底是些什么东西。

    早在一个月前,老于就开始担心李慕云在山阴县大量雇佣劳力会影响到秋收,可是他万万没想到,这货竟然会用比赛的方式来雇人收割。

    哦对,这不是雇佣,是比赛,总计二十三贯奖金的比赛,相信为了第一名的那十贯奖金一定会有很多人来参加吧,到那个时候只要他提供已经可以收割的土地就好,无数为了那十贯或者五贯奖金的人会用最快的速度帮助他收割,而且收割后的粮食还会留在山阴县。

    李慕云见于志宁呆呆发愣不说话,咕叽咕叽眨了眨眼睛,得意的继续说道:怎么样?我是不是很聪明?于老师我跟你讲,钱这东西其实也分怎么用,如果我雇佣一些人来收割,全县都收完估计没有几百贯钱根本就不够,而且收的粮食很可能根本就值不上几百贯。

    小聪明,你这就是小聪明而已。面对小人得志般的李慕云,于志宁一头的黑线。

    虽然他的这个办法不错,而且看上去似乎每年都可以这样搞一次,可是可是这样真的好么?如果其他县都像他这样,那么又有谁来收割呢?老百姓也不是傻子,被骗了一次难道还能被骗第二次。

    对老于的这个问题,李慕云似乎早就已经想到过,揉了揉鼻子说道:老师,每个县的情况不一样啊,咱们山阴县其实主要产出并不是粮食,而之所以种粮,只不过是为了不让地荒着而已,如果真的靠地里长出来的那一点点东西,估计咱们县能饿死大半。

    那你是什么意思?于志宁听了半天也没搞懂李慕云到底是个什么意思,狐疑的看着他问道。

    简单啊,咱们县种粮其实就是图个乐呵,让百姓不致于忘本,至于那些收割的粮食,县里的酒厂会收购,按照一斗粮换一斤酒的价格收购。李慕云坐到老于的身边,抬头看着天上已经在慢慢下垂的月亮说道。

    一斗粮一斤酒的价格?那岂不是一斗料换十石粮?于志宁还记得当初‘闷倒驴’的价格,略一计算心中便得出答案,不过这种换算方式算都特么有些让人哭笑不得。

    不过李慕云却一点也有扯蛋的意思,反而振振有词的说道:刚刚咱不是说了么,县的粮食根本就不够吃,更不要说还要交税。所以我就想着不如深加工一下,这样同等重量的粮食一转手就可以换来十倍甚至百倍的粮食,百姓吃饱了,心时也就踏实了。

    于志宁颇有些无语的看着李慕云,半晌方才开口问道:如果我没有记错,你的那个酒坊好像是一斗粮可以出二斤多酒吧?

    李慕云笑道:对啊,大概二斤半吧!这个数据在山县里并不是什么秘密,他根本就没想过要隐瞒。

    那就是说,经过你的操作,一斗粮转眼间就变成了二十五石粮,对吧?于志宁的语气有些怪异。

    对啊,这是宫里收购的价格,也是每年一千斤酒的标准价格,如果超过一千斤的话,这个价格可能会翻倍。

    你,你,你这不是赚黑心钱么!于志宁终于受不了李慕云无耻的嘴脸,猛的站起身,指着他的鼻子说道:老夫怎么晚节不保,收了你这么一个弟子,悲哀啊,悲哀啊!

    不知怎么着着,李慕云看着于志宁,脑子里出现的却是本山大叔的形象,看着他悲愤欲绝的样子,忍不住说道:老师,我这不也是为了百姓着想么,难道您觉着年年把辖区里的百姓饿的去逃荒就好了么?

    那你也不能这么干啊,一斗粮换十石粮,这可是一百倍啊!你这样做,让别的县怎么办?让别的州府怎么办?

    那和我有啥关系,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就是一个小小的县令,要管其他县的事情那得等我当了刺使再说,至于说其他州府,这个等我入了中枢以后再考虑吧。

    你于志宁险些被李慕云气的背过气去,不过这老头儿却也知道,自己这个弟子其实说的未必没有道理,从一个县令的角度上说,他眼下这样做还真的是无可厚非。

    可是,可是他怎么就不知道,他根本就不是一个标准的县令好吧,有一个太上皇的干爹,将来怎么样会是一个郡王,一个郡王怎么可以只考虑自己眼前的利益。

    死猪不怕开水烫,烂泥扶不上墙,朽木不可雕,有那么一瞬间,于志宁的脑子里闪过的全都是这些词汇,看着李慕云真上狠狠抽他一顿。

    不过李慕云却像是根本没有感觉到老于的愤怒一样,依旧自顾自的说道:其实这样也不错,至少咱们可以把山阴县打造成全国第一县,三年之后我要让县里百姓全都住进小洋楼,一家致少有两匹马,到了那时候,我就可以轻松喽,每天只要喝喝茶,聊聊天,买上百十个侍女天天让她们给您捶腿揉肩。

    滚一边去,老夫不要那些东西。于志宁看着陷入臆想中的李慕云,狠狠一挥衣袖,转身便走。

    听不下去了,再也听不下去了,于志宁一向以方正而著称于世,结果万万没想到,收了个弟子竟然这么没出息,还什以喝喝茶聊聊天,难道不应该是为君分忧,为国效力么?

    正所谓听君一席话,尽毁人生观!于志宁很是后悔为什么自己要问那么多,为什么要听那个臭小子解释那么多。

    朔州到长安的距离是一千七百里,三百里加急只需六天便可送到。

    伟大的大唐皇帝李世民陛下坐在龙案之后,翻看着那份属于卢庆宏的奏折,嘴角轻轻扯动,露出一抹不屑的笑容。

    只是十二驾的马车而已,算得了什么,只要老头子不给自己找麻烦,就算是二十四驾又能如何?可笑这卢庆宏连自己所告的对像是什么身份都没有搞清楚,就敢以三百里加急的方式送来弹劾奏折,真不知道这家伙的脑子是怎么长的,简直就是不知所谓。

    还有就是,这明明就是发生在朔州的事情,与他的析州没有一文钱关系,就算是弹劾也用不着他来弹吧?逼着人家做诗不说,打赌输了丢尽了脸面竟然还好意思恶人先告状,也不看看自己的品性如何。

    自家老头子离家出走,李世民自然不会就这么不管不顾的放任自流,朔州府一地事实上早就布满了他安排的眼线,那里发生的事情不说是每日一报,但至少两到三天便会有一份情报摆在他的案头。

    所以从某些方面来说,李慕云也好,李渊也罢,其实都在他的监控之下。

    他知道山阴县每天能够产出数千斤生铁的事情,也知道水泥的事情,还知道唐俭买了六千匹马的事情。

    所以卢庆宏的弹劾奏折其实一点用处都没有,对于已经了解了事情始末的大唐帝国皇帝陛下来说,其实弹劾奏书中所说的一切都不是那么重要。在他看来,李慕云这个每天生搞出数千斤生铁的家伙远比卢庆宏有用,而且用处还不小。
1...9192939495...2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