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无赖兵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讳岩
    消息传回长安,作为大魏皇帝,曹铄当然欢喜的很。

    下了早朝,他把郭嘉留下,与他一同前往书房。

    陪着曹铄往书房走的路上,郭嘉问道:陛下留下我,应该不仅仅只是为了手谈一局。

    那是当然。曹铄回道:我请你过来,其实是为了商议将来数年的大计。

    大计?郭嘉疑惑的问道:陛下又要做什么?

    稍后会有个人过来。曹铄冲他笑了一下:见到这个人,你应该就知道我要做什么了。

    还是没弄明白曹铄的意图,郭嘉一脸茫然的看着他:敢问陛下,将要来到的究竟是什么人?

    你也不用问究竟是什么人。郭嘉说道:只要见了,你就明白。

    曹铄不肯说,郭嘉只好不再追问,反正过不了一会就能见到曹铄口中的那个人。

    来到书房,俩人落座,侍女摆上棋盘。

    曹铄持白先行,落了一颗子在棋盘上,向郭嘉问道:自从我做了大魏皇帝,连年战事不断,将士们已经是疲惫不堪。早先奉孝曾和我提起,要暂歇兵事,让将士们好好休整几年。我寻思过了,确实是该这么做。

    对于陛下来说,这么做其实是迫在眉睫。郭嘉回道:将士连年征战,大魏虽然富庶,可府库也是日渐空虚。于鏊是再继续打下去,不出三五年,我们的府库将会亏空。

    府库已经入不敷出?曹铄不太相信的向郭嘉问道:我有凌云阁和望月楼,还有摸金营,另外各地税赋也是不少,难道这么多钱财,还支撑不起三五年战事?

    再多的钱财也经受不住连年征战。郭嘉说道:早先陛下并未掌管整个天下,钱财少一些也没什么要紧。如今整个天下都是陛下的,征服了某个地方,那里重建也需要耗费钱财。幸而陛下任用了卫玉做望月楼管事,如今望月楼与凌云阁明面上虽然相互争做营生,背地里却都是大魏的产业。如今摸金营很少能够获得珍宝,举国税赋并不是很高。府库多半钱粮都是来自于望月楼和凌云阁。要不是有这两家支撑着,陛下征讨异族的大业,多半已是难以为继。

    以往从没想过大魏居然也会有捉襟见肘的时候。曹铄脸色渐渐凝重,对郭嘉说道:我其实已经写了书信给太子,要他击破去卑以后不再继续讨伐其他异族,而是把讨伐异族的职责交给呼厨泉。

    交给呼厨泉?郭嘉问道:陛下是要匈奴人帮着讨伐乌桓和鲜卑以及氐人?

    我帮着呼厨泉夺回匈奴单于的称号,无论如何他也得回馈一些。曹铄说道:大魏将士休养生息,匈奴人可不能让他们歇着。

    呼厨泉虽然在中原多年,可他毕竟曾是匈奴单于。郭嘉眉头紧紧的皱了起来,向曹铄问道:陛下要他领着匈奴勇士讨伐异族,难道对他就一点也不担心?

    担心,当然担心。曹铄说道:身为匈奴单于,呼厨泉又怎么甘心受我所制?我给了他讨伐其他异族的机会,他已经会借着这个机会壮大匈奴。当他的实力壮大到一定程度,还会不会受我节制可就不一定了。

    既然陛下明白,为什么还要给他机会?郭嘉说道:我认为击破去卑以后,应该即刻令呼厨泉返回长安。给他加官进爵,却绝对不能放他回到匈奴。

    奉孝说的也是个法子,不过我要是这么做,将来在世人面前必定是背负着失信于人的恶名。曹铄说道:呼厨泉想回匈奴,我就让他回去。只不过他得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无论何时何地,都得遵从大魏调配。倘若不听从大魏调遣,我一定会让他亡族灭种。

    呼厨泉惧怕陛下,当然会一切听从陛下调配。郭嘉说道:然而匈奴人毕竟不是中原人,他们向来桀骜不驯,一旦给了他们机会翻身,他们就会给中原惹来无尽的麻烦。

    旨意我已经传达给了太子,如今呼厨泉应该也已得到了消息。曹铄说道:要是这个时候反悔,才真的会让他心生不臣之意。

    郭嘉皱起眉头,沉默了片刻才说道:既然陛下已经做了决断,我也没什么好说。只请陛下务必小心匈奴。

    即使你不说,我也会小心他们。曹铄脸色凝重的点了点头,郭嘉说道:匈奴人以往的做派,你我都很清楚。他们弱的时候,会以中原马首是瞻,可他们要是强的时候,却会反过来攻打中原,从本就有疲敝不堪的中原抢掠人口和财货。匈奴人的做派,让我早就决定要讨伐他们,所以我正是要培养呼厨泉的膨胀。

    曹铄话说到了这个境地,郭嘉是何等聪明,又怎么可能听不明白。

    他向曹铄问道:陛下的意思是,先扶持呼厨泉,等他强到了一定的境地,再一举给他灭了?

    灭不灭他,就要看他听话不听话了。曹铄微微笑着说道:倘若呼厨泉顺从大魏,我当然没有借口和理由灭他。可他要是敢不顺从,而且还要和大魏争个高低,我可就容不得他了。

    陛下的意思,我大概是明白了。郭嘉点了点头说道:这样一来,匈奴人平定了其他异族,我们到时候再把匈奴人给平了,也少了很多将士们征伐的苦楚。

    中原常年战乱,其实早就破败不堪。曹铄轻轻叹了一声说道:当年我以为登临绝顶就可以一览众山小。可事实却根本不是那样。我登上了绝顶,看见的却是满目疮痍百废待兴。

    俩人在房间里说着话,邓展走了进来:启禀陛下,蔡将军来了。

    听说蔡将军来了,曹铄冲着郭嘉咧嘴一笑:该来的总算是来了。

    大魏朝堂上,姓蔡的将军可是不少。

    譬如蔡瑁等当年的蔡氏族人,如今都挂着将军的名号。

    郭嘉疑惑的看向门口,曹铄吩咐邓展:把蔡将军请进来。

    郭嘉以为走进来的会是蔡瑁或者蔡氏族人中的哪以为。

    邓展带进来的却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些人,而是这么些年一直在忙着修桥铺路的蔡稷。

    见到蔡稷,郭嘉一脸茫然的看向曹铄。

    今天把奉孝也请过来,其实是想要你参与一件事情。曹铄对郭嘉说道:蔡将军这么多年一直在忙着修桥铺路,大魏的很多道路都是他规划铺设,想必奉孝是知道的。

    朝走进书房的蔡稷点了下头,郭嘉对曹铄说道:我对修桥铺路并不擅长,不知陛下把我留下,是要商议什么事情?

    铁路。曹铄说道:如今陆地运送货物多半都是用马车牛车,有些地方甚至使用驴子。以牲畜拉车,虽然省了人力,却还是十分缓慢。我寻思着,是不是能够铺设铁路,用纯粹的人力就可以让车辆快速行进。

    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铁路,郭嘉一脸茫然的问道:陛下的意思是

    在各地铺设铁轨。曹铄先是很随意的解释了一句,随后对蔡稷说道:把铁路的图纸给奉孝看一看。

    蔡稷双手捧着一张图纸递到郭嘉面前:丞相请过目。

    接过图纸,郭嘉一脸茫然的先是看了看曹铄,随后又看向蔡稷问道:蔡将军要铺设的铁路不知是什么样子?难道是用铁板铺出道路?倘若是那样,一条路耗费可是不少。

    郭嘉说出用铁板铺设道路耗费不少,蔡稷很是尴尬的笑着说道:还是请丞相先看了图纸,陛下的意思是用铁轨,而不是使用铁板。

    铁轨?这个名词郭嘉同样也没有听过,他疑惑的打开图纸浏览了一遍。

    图纸上画着奇形怪状的东西,其中有两根长条状的物体很是扎眼。

    在那两根长条状的物体中间,还横亘着很多的短横条。

    这些是看完了图纸,完全不知道上面画着什么的郭嘉一脸茫然的看向曹铄。

    奉孝看到的就是铁路。曹铄说道:铁路铺设起来,我们只要投放一些车上去,它们就可以风驰电掣。用牛车马车要走一两个月的路程,沿着铁路很可能两三天就到了。

    就这么两根铁梁子,会这么快?目光又一次落回铁轨上,郭嘉对曹铄的说法很是不信。

    早先我曾安排蓬莱岛尝试建造铁路。曹铄说道:他们琢磨了许久,才铺设出了一小段。有了这一小段铁轨,他们依照我的法子琢磨出了用在铁轨上的铁车。

    铁车?对于铁路是一概不知,郭嘉向曹铄问道:敢问铁车是用什么牲畜来拉?

    不用牲畜,只用人力。曹铄说道:铁车上面有个手柄,需要让它前行,只要人站在上面用力抬起按下。通过手柄的按压,带动下面的链条牵引轮子滚动。当铁车动起来的时候,就不需要一直那么抬起按下。铁轨和车轮之间都是平滑的钢铁,摩擦相对小的多,仅仅凭着惯性,它就能走的飞快。

    曹铄说的很多名词,郭嘉连听都没有听过。

    他并不知道,其实曹铄说的这些,要是放在两千年后,连个小学生都能明白。

    没有那些基础知识,郭嘉当然不明白什么叫做摩擦什么叫做惯性。

    满脸茫然的看着曹铄,郭嘉没再多问什么。

    虽然他没有发问,曹铄却也清楚他心里有着怎样的疑惑。

    微微一笑,曹铄说道:有些事情现在也说不明白,我把奉孝留下,就是想问问你的意思,我要是打算在整个大魏投入这样的铁路,你认为可行性究竟有多少?

    整个大魏?郭嘉愣了一下问道:那岂不是到处铺设的都是钢铁?

    正是。曹铄说道:我就是要到处铺设铁轨,把铁路延伸到大魏治下的每一个地方。只要有了铁路,我们的军械和物资甚至补充到战场上的兵员,都可以在最短的时日内送到地方。

    说这些话的时候,其实曹铄心里也是没什么底。

    虽然他知道铁路如何建造,也能造出最简易的在铁轨上行走的铁车,可真正能把铁轨最大效能发挥出来的内燃机车,他却没有任何办法。

    毕竟这个时代的人们,对于基础科学的了解还是很少。

    没有稳固的基础,想要让他们造出内燃机或者是发电机,无异于痴人说梦。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曹铄才会在大魏境内兴办新式学府。

    可通过普及教育达到改变整个天下的目的,并不是一天两天之内就能完成。

    即使他给蓬莱的工匠们提出了很多在这个时代看来新奇古怪的建议,工匠们能不能最终实现,还是难以确定的。




第2379章 竞争才是动力
    自从蔡稷来到书房,曹铄就在和郭嘉讨论铁轨的投入成本。

    郭嘉认为铁轨耗费钢铁太多,在如今钢铁稀缺的背景下,投入那么多在铁轨上,确实是不划算。

    其实郭嘉的担心,曹铄也曾考虑过。

    如今的时代和他曾经生活过的时代不同。

    他曾经生活过的时代,钢铁工业已经发达到了极致,只要有需求,无时无刻不可以从工厂输送出足够的钢铁。

    可眼下的时代背景,冶铁工业还是非常落后,投入大量钢铁在铁轨上,很可能造成大军和民间钢铁供应不足。

    铁路是得修的。曹铄眉头微微皱着,想了片刻对郭嘉说道:我们要考虑的无非是怎么修罢了。

    陛下打算怎么修?郭嘉问了一句。

    每年剩余钢铁虽然不多,放在府库里也是锈蚀了。曹铄说道:我觉得还不如把它们投入到铁路上,也能发挥起效用。

    陛下说的也有道理,可是每年剩余的钢铁其实并不多。郭嘉回道:整个大魏的剩余钢铁拿出来,也不铺不开百里

    不说百里,哪怕只能铺出一里也是好的。曹铄说道:铁路的运送能力,确实不是如今的道路可比。我们只要有足够的车辆,数百里开外的物资和将士,可以很快运送到另一个地方。无论用于军事还是用于民生,铁路都是极其重要。

    钢铁昂贵,陛下有没有想过,铁路铺设起来以后,会有人偷偷的吧铁轨窃走。郭嘉说道:即便铺设再多,也不够那些人偷窃的。

    偷窃铁路,必定造成运输瘫痪。曹铄回道:我可以下旨,但凡偷窃铁路者,没收全部家产,杀无赦。倘若家人不报,连坐同罪。

    以苛酷的刑罚阻止刁民偷窃,确实是个办法。郭嘉点了点头,随后又对曹铄说道:可是这么一来,陛下要杀的人必定不少

    很多时候,投入新事物总要有一些性命用于奠礼。曹铄说道:杀一些人,能让全天下明白,铁路是绝对不能触碰的底线,那么杀人就是值得的。

    看向蔡稷,曹铄问道:你认为怎样?

    回禀陛下,我们核算过。蔡稷回道:铁路的投入其实和一般的道路相差不多。修建一条道路,耗费的人工和筑路材料也是不少。相比于普通道路,铁路的投入成本反倒不高。真正让人觉着棘手的,就是丞相说的,钢铁昂贵,一旦铺设起来,很可能会有一些贪图小利的人窃取道路上的铁轨

    在大魏,盗窃和抢劫一样,本来就是死罪。曹铄说道:敢于偷窃铁轨者,他们应该也是早就做好了会死的打算。等到铁路修造起啦i,每隔一段距离安排一处岗哨。由专人巡查维护铁轨,发现有铁轨被盗,即刻补上的同时严令地方官府调查。限期调查不出,问罪官府。敢于收取铁轨和敢于偷窃铁轨者同罪。想要断根,首先得让铁轨贩卖不出去,其次是要让盗窃铁轨的成本高到让人无法接受。成本过高,又无法贩卖出去,除了少数敢于铤而走险的,其他人必定是不敢对铁轨怎样。

    陛下说的是。蔡稷应了一声。

    郭嘉向曹铄问道:敢问陛下,打算什么时候开始建造铁路?

    要是你觉着没什么问题,明天早朝,我就打算与百官商议此事。先回应了郭嘉,曹铄又向蔡稷问道:你那边有没有做好准备?

    回禀陛下,建造铁路的所有准备都已经做好。蔡稷回道:只要陛下下旨,我们随时可以开工。

    曹铄点了点头:明天早朝,我将与百官商议此事,最近两天你哪里也不要去,就在长安等着消息。

    蔡稷答应了一声,随后对曹铄说道:要是没有其他事情,我不耽误陛下与丞相商议要紧事。

    你先去吧,晚些时候再找你说话。曹铄示意他先离去。

    等待蔡稷离去,郭嘉向曹铄问道:我记得当年蔡将军曾在陛下身边,做过随身将军。

    那都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提起当年蔡稷和魏图留在身边,曹铄微微一笑,对郭嘉说道:要说蔡稷,当年马屁拍的可是很溜。如今人过中年,也比以往老成持重了许多。

    当年在陛下身边,所有事情都有陛下担着。郭嘉回道:蔡将军并没有什么需要操心的事情。如今却是不同,他承担着整个大魏的道路建造。说起大魏道路,现今可要比当年通畅了很多。

    道路通畅,多半也是我们舍弃了曾经的泥土路,选择了用青石筑路。曹铄说道:青石筑造出的道路,无论是雨雪风霜,都不会变的泥泞不堪。在那样的道路上行走,就算是下雨天,也不会觉着特别难行。

    大魏以前,筑造道路使用青石,多半是在城内。郭嘉说道:也只有陛下舍得投入那么多,把整个大魏的道路全都变成了青石路面。
1...12211222122312241225...13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