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神逍遥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神秘道人
天下响应,本侯岂能和叛逆之流同流合污。
王将军出身荆州王氏,一直对汉室忠心耿耿,如今李逆大势已去,何不立即反正,投靠魏王讨伐李逆。
忠臣岂能侍二主,此言想也不要想。王国虎立即打断卫侯话语,手中重锤轰然砸落,掀起的劲风肆虐,一位位士卒直接被劲风卷飞。
王将军自甘堕落,就怪不得本侯了,卫侯目光环绕四方,和王国虎闲聊几句废话,已经感觉到时机差不多了,直接从自己怀中摸出一物,瞬间的抛起。
一道火红色的光柱,在半空中成型,光芒接天连地,不过一闪而逝。
敕令:灵气禁锢!
冷漠的声音在魏军大营中传出,本来浓郁的灵气,开始快速的消融起来,短短的一两个呼吸的时间中,灵气就已经的消散一空,魏军大营中再也无半分灵气存在。
本来正散发着光芒的甲胄和武器,上面的光芒正在逐渐的开始暗淡,这正是灵气不断消耗的征兆,等到灵气消耗一空,彻底的将会失去所有光泽。
天空中散发着璀璨光芒的宝珠,光芒也正在消散,被驱散的迷离夜色,也正在逐渐的开始蔓延开来,不断的开始侵染为黑色。
敕令:灵气加持!
冷漠的声音再一次响起,卫侯冷笑的看着王国虎,再一次开口讲道:李逆不自量力,胆敢兵入兖州,不知兖州鼎就在魏王手中。
这就是一大过错,如今更是夜袭,施加此等阴谋诡计,这就是二错。
此战何其重要,李逆竟然先后犯下两种大错,岂能还有胜算,王将军何不反正,率领虎跃军倒戈一击,相助魏王擒拿李逆。
道不同,不相为谋,王国虎语气高昂,魁梧高大的身躯铁骨铮铮,永不屈服于敌人。
好!卫侯大步上前,手中三尺长剑一刺。
准确命中战锤,看似重量惊人的战锤,就像是纸糊的一样,一刺即破,战锤倒飞出去,砰的一声,落在了地面上。
把地面砸出了一个深坑,证明着战锤的分量是实打实的。
卫侯一脚踢出,直接的踹翻了王国虎,手指三尺长剑已经横在了王国虎的脖颈上面,卫侯目光深深的凝视着王国虎讲道:
把王将军捆绑了,压下去。
诺!一旁的士卒上前,拿出绳索把王国虎麻利的捆绑起来。
王国虎较为不甘,语气咆哮的喊道:要不是肚子不舒服,我怎么可能会败,卫侯你胜之不武。
卫侯不再看王国虎,他看着虎跃军在自己偷袭下,又有主将被擒,余下的虎跃军再也不成气候,被剥夺了灵气后,直接被打的溃不成军。
荆州王氏,此等臣子岂能靠的住,李逆有此败,根本不足为奇。
击溃了虎跃军后,卫侯率众继续朝着魏军大营逼近,此刻魏军大营一改混乱,开始变的井然有序。
李敬把一切都尽收眼底,他看着魏军大营如今化为猛兽巨口,正在不断吞噬着唐兵,先后攻入到魏军大营中的唐兵,都被这一口吞噬的干净。
站在山巅上的李敬,借助着宝物,魏郡大营这么大的动静,再也欺瞒不过他。
禁锢敌人灵气,加持己方士卒灵气,这是九鼎的作用,周琅手中竟然有兖州鼎?李敬语气充斥着惊怒,兖州鼎何其重要,九州能够成为天下中心。
自然是九鼎的缘故,同样为名门,可九州名门不论是实力,还是影响力,都远远超越其他名门。
更不要说天下大乱,蛟龙四起,唯有出身九州,才能够一统天下,化为真龙。
周琅小儿应该叫周王八,这一份隐忍的本事,孤是万万不及。
李敬失声大骂,对周琅辱骂的言辞,可谓是不绝于耳。
王上,夜袭已经失败,把后续准备的兵力,要全部都退下来,李文则拿着自己的手帕,轻轻的擦拭着自己额头上面浮现出的汗水。
作为一名实力不凡的人而言,如凡人一样额头生汗,本来这事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在此刻偏偏的就发生了,足以证明李文则此刻内心中的震惊和惶恐。
对,把余下的兵力撤下来。李敬连忙下达命令,看着传令兵离开,李敬刚刚失态的神色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稳定下来的李敬,目视着魏军大营的合围,语气凝重讲道:这一次夜袭失败,损失的只有虎跃军等道兵,算的上是损失惨重,可孤还不曾败。
这只是一时失利,只要张将军能够攻陷陈留,断了周琅小儿退路,那么这一战胜利的依然是孤。
王上,魏王既然早就有所准备,肯定对陈留有着安排,张将军攻陷陈留希望不大。
把希望寄托于外人,远不如王上亲自击败魏王。
王上继承汉室,兵力雄厚,道兵强大,魏王道兵也只是最近一些年来训练有成,哪里比得上大汉几百年的经营。
只要稳扎稳打,事先准备好物资补充灵气,根本不怕兖州鼎断绝灵气,这一战王上依然胜算颇大。李文则站在一旁建议讲道。
文则说的不错,堂堂正正战斗,胜利的也是孤,
去徐州征调物资,孤十日后要和周琅小儿,在平丘堂堂正正的决战,宣告天下,这天下是孤的。
诺,臣这就连夜去徐州,一定把物资征调来,把事情安排好。一位文臣突然的开口讲道。
好,有俊然前去,孤放心。
李敬凝视着马俊然离开,心中沉重,此时局势远不是首战失利这么简单。
他气运依仗通灵宝玉,此时生怕反噬提前,离开后立即询问《帝。
第七百二十四章 气运消长
魏军大营,中军大帐!
杨启峰端坐于上位,手中如今正持有一份情报,看完脸上浮现出冷笑之色,把手中的玉简扔给崔丞,语气平淡的讲道:决战,笑话!
王上不打算和李逆一战,堂堂正正获胜?接过玉简崔丞仔细的阅览起来,语气不由的开口询问讲道。
决战,是要打,可时间不是十日后。杨启峰缓缓摇头,他目光平和的看向远方,尽管前方是一道帘幕,可依然不能阻止杨启峰视野。
杨启峰正在观望李逆的气数,气运一道,不是定量,犹如流水,飘忽不定,像是浪潮一样,潮起潮落,有巅峰,自然也是有低谷。
李逆的气数昨日前,正处于巅峰之中,当时是何等的猖狂不可一世,四方龙气涌动,不断蔓延凝聚,一条唐龙在杨启峰眼中张牙舞爪,庞大的身躯已经把魏龙包围。
而如今出现在杨启峰眼中的唐龙,神态萎靡不振,庞大的身躯已经崩溃了三分之一,身子上面血淋淋的伤口一道接着一道。
属于李逆的气数已经崩塌,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气数崩塌还在持续中,拖的时间越长,李逆损失的气数越大。
反观魏龙身躯壮大,尤其是值得杨启峰注意的是魏龙腹部位置,再一次的鼓起生包,隐隐的有着爪子破出。
这是第五爪,五爪为真龙。
这是《仙道大世界的位格,只要这第五爪彻底凝聚,魏龙将会化龙成功,自此可称为真龙。
这夜袭一战,看似只是李逆首战失利,虽然损兵折将,可李逆兵力雄厚,根本无惧于这一战的损失,但这只是表面。
真实的状况是李敬他根基不稳,十日下徐州何等的猖狂,造成的声势何其巨大,震动天下,不少州郡望风而降。
李逆的这一条唐龙,其中至少有着近半,无不都是这一些墙头草组成。
要光是如此,这首战也不会让李逆的气数崩溃近三分之一,真正的缘故是通灵宝玉,此点杨启峰看的明明白白,外力岂是这么好借的。
李逆因通灵宝玉而成,自然也会因通灵宝玉而衰,当初的东方博宇的事迹在杨启峰眼中历历在目。
当他战胜赵广仁,破了这合纵之势,东方博宇立即的陷入到了通灵宝玉的反噬。
就算是李逆的情况要比东方博宇好,可又能够好到什么程度,气数一定会有不小损耗,此消彼长,这李逆气数锐减,就是杨启峰的气数在增长。
所以对这首战,杨启峰极为重视,哪怕是有卫侯相助,杨启峰依然的动用了兖州鼎,把这一张底牌给掀开,为的就是一举建功。
杨启峰不容许出现半分的变数来,再把这兖州鼎压着,等到日后决战用,再去打李逆一个措手不及,这是戏文中经常出现的场面。
可真实的战场中,谁敢这么做?
真心不要命了,战场什么意外都能够发生,不可能去保留自己的底牌,像是这一次夜袭,就算有卫侯配合,但要是李逆实力过强,也能够打破困局。
到最后生生的改变战局,这也不是不可能的,毕竟李逆要把此战全部依仗于卫侯,那怎么可能?
卫侯到底只是一位外人,把全部希望寄托于此,杨启峰是不会放心,李逆也是不会放心,所以真正的关键在于卫侯只是引子,接下来李逆的动作才是杀招。
像是龙骧和虎跃二军之一的虎跃军,乃是首批冲入魏军大营的士卒,要不是具备兖州鼎,卫侯怎么可能击溃虎跃军,到时候变数就会产生。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诉说的就是这一个道理。
杨启峰收回自己的目光,幽幽的讲述道:吩咐下去,紧闭大营,无令不允许诸将私自外出。
诺!崔丞应了一声,掀开帘幕走出大帐,亲自去安排这一切。
王上是要和李逆在平丘长期对势下去?巩朗身子微微一侧,上前一步看着摆放的地图,不等杨启峰回答,继续的开口讲道:
此也是妙招,李逆根基不稳,十日下徐州,造成了层层隐患,只是因其声势浩大,有一统天下之势,所以隐患全部都被压下。
可此次夜袭,李逆大败亏输,连虎跃军都被击溃,大营中有李逆亲自坐镇,还算是安稳,可后方的徐州等新占的诸州,只要王上插手联络,岂能冷眼旁观无动于衷。
此还需要劳烦显臣前往徐州一行了,杨启峰对巩朗的话语缓缓点头,目光不由的看向了一旁不发一言的王显臣。
臣不懂战略,唯一擅长的也只有此,徐州正是臣大展拳脚之地,前往徐州臣求之不得。王显臣站起身来,对杨启峰一拜,郑重的讲述道。
臣此去,一定掀起徐州乱局,不敢说几郡反叛,可至少能让徐州三分之一不出粮草补给。
好,杨启峰开口称赞。
显臣此功,不吝啬斩将夺旗,等到显臣回来,孤为显臣接风洗尘。
多谢王上,局势紧急,刻不容缓,臣先走一步。
李逆根基不稳,近年来屡屡有大战,而王上一统北方多年,连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岂是李逆可比。
首战获胜,王上已经占据上风,让世人晓得李逆此番图谋成空,反遭王上算计,成为天下笑柄。
余下只要避而不战,和李逆打持久战,拖垮李逆即可。
不错,此言甚是附和孤的想法,
孤的大魏,钱粮充足,哪怕是从北方过黄河运送而来,一路上花费不小,可孤也承受的起消耗,
李逆根基在帝京,过龙门至此不比孤来的近,消耗一项上半斤八两,再言李逆背后有徐州,孤也有卫侯的兖州。
世家离心的徐州,怎么比得上一心的兖州。
不战就是胜,此为国战,拼的就是国力。
杨启峰语沉稳,以势压人,这是他最基本的套路了,自古势强而败者,无不都是冒进,只要稳扎稳打,败都是一件难事。
第七百二十五章 六个月后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嫩草像绿宝石一般发出悦目的光彩。
细雨如丝如雾,隐隐只能朦胧着感觉,绵绵地又似柔情的世界,笼罩在周围,似一种如梦如幻的幻境。
哗哗哗!!!!!!!!!!
不断洒落的雨滴,站在凉亭中,感受着四方的凉意,和前方烟雾般的世界,真有一种难得的惬意与悠闲。
但此刻楚侯,背负双手目光阴沉,俊朗的面孔上和凉亭之外一般,阴沉的仿佛要滴水。
昭易!
粮草准备的如何了?良久,楚侯开口讲道。
主公,粮草凑不足,太史昭易脸上浮现出愁容来,语气苦涩的讲述道:大军屯兵徐州边界,每日人吃马嚼消耗颇大,要不是有魏王相助,坚持至此已经不易。
想要再凑一批粮草他用,这是绝无可能了,
荆州本是富庶之地,和冀州并称南北,何时有钱粮短缺忧患?要不是天下大势演变太快,给孤一年半载休养生息,何至于如此。
楚侯言语中充斥着浓浓的不甘,目光看向东方,最后又看向北方。
距离魏王和唐王首战,双方又已经对峙六月,前前后后这一战已经有年许时间了,孤在这里进退不得。
进,攻徐州,这是相助于魏王,届时唐王必败无疑,可退,孤实在是不甘,
这本来应该是孤联合魏王,一起攻唐王,借此削弱唐王,连弱击强,完成天下平衡,可不曾想唐王如此不堪一击,本该占据上风的他,如今竟然处处落于下风。
不光是主公想不到,就算是臣也不曾想到,当初前往邺城,臣曾见魏王,当时魏王看似平稳,可心中忧虑不难看出,也是被唐王十日下徐州震慑。
如今想来,这都是魏王伪装,隐忍二字,魏王已经把此二字发挥到了极致。
太史昭易伸出手掌,凉亭外顺着瓦片流淌下来的雨滴,落入到了太史昭易的手掌上,水滴四处迸溅。
伪装弱小,关键之时行雷霆一击,遍数史书历代人杰,能够和魏王相提并论者少之又少,和此等人物并处一世,也不知道是孤的悲哀,还是孤的荣幸。
魏王是人杰,是一位枭雄,可不是英雄。
自首战获胜,自此就是避而不战,任由唐王百般挑衅,根本不出大营,任由唐王强攻,只是一味防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