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神逍遥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神秘道人
王上!李文则叫了一声。
李敬一挥手,打断李文则接下来的话语讲道:孤这不是试探文则,文则和孤君臣一场,你不负孤,孤岂能负你。
留在此地必死无疑,等到孤被真龙之气所迷,怕是文则你没有死在周琅手中,就已经死在孤手中了。
要是有可能,还是算了。
孤这这几位儿子,是一个活不了,要是让文则带走,反倒是拖累文则也活不了。
和孤牵连过深的人,全部都逃脱不掉清算,哪怕是周琅找不到,可也逃脱不过天意,
孤会亲自下旨,斥责文则办事不利,革去文则所有官职,这样斩断和孤的大部分牵连,余下的牵连就算孤不动手,以文则的本事斩断也不难。
只是委屈了文则,像是文则这样的大才,未来要隐居才华要被埋没于山野。
王上还没败,还有希望!
这一句话,随意上大街拉上一人,都知道是鬼话,如今你我君臣交心,这一些话就不必再说了。
臣愿与王上同死!
臣不想做逃兵!
第七百五十章 天之子
不用,孤还没有可怜到这一份上,你这不是逃兵,是为孤完成最后一件事情。
孤当初荣登大将军前,有感身居高位,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遂隐匿五子之事,把他送入平民百姓之家。
距今已有一百多年了,孤和他断绝联系,不曾留下半分凭证,也没有任何照顾。
甚至是不敢去查探相关的消息,就是怕孤和他在有关联,一百多年过去,不曾修道的五子,应该早就已经身死了,
所以此番孤遭劫遇难,不会对他有影响,毕竟子和孙都已经死了。
就劳烦文则找到,也不要过于优待,要是可造之材,就收于弟子,不是,就任其自生自灭,不论富贵贫寒,只要他不死即可。
只要孤的后裔不绝,孤的李家不灭,孤也算是对的起祖宗了。
王上,臣一定奉其为少主,培养成一代人杰。李文则郑重一拜沉声讲道。
荒唐,他不过一介凡夫俗子,岂能被你认为少主,能够收他为徒,这都是他的造化。李敬开口呵斥讲道。
人心叵测,李敬岂能不晓得,如今李文则忠心耿耿,那是因为自己的缘故,像是刚刚一份名单上的人物,其中不知道多少都是立下誓言,一辈子效忠于他。
但如今伴随着时局不利,生出二心者层出不穷。
李文则离开后,前几年可能感怀自己的恩义,还能够把其当做少主看待,可这恩情能够持续多久,时间最为无情,一刀接着一刀砍下去,恩情早晚会有砍光的一日。
到时候自己的后裔,在李文则眼中就不会是少主,而是眼中钉,肉中刺,是局限限制李文则的枷锁。
以李文则的本事,不亲自动手让自己后裔身死的方法简直不要太多。
能够让人一辈子忠心,无非就是健全的体制衍生出的利益,要是没有利益的奔头,谁会继续效忠你。
脱了毛的凤凰不如鸡,失去了高贵的身份,你再也不能为下属带来利益,不能够让他们具备财富,也不能具备权势,谁还会愿意跟随你。
除非是你具备东山再起的可能,那么还会有着投机者,想要谋取富贵。
臣晓得了,敢问王上人在何地?李文则沉默一下,然后开口问道。
邺城,李家庄!
突然,李敬目光朝着外面望去,不由的站起身来,对着李文则的肩膀拍了拍讲道:事不宜迟,赶紧离开,相关安排孤已经做好了。
是离开帝京?李文则抓住重点问道。
对,接下来你不要参合了,赶紧的离开这里,否则迟则生变。李敬话语催促的开口讲道,可目光炯炯的凝视着外面。
李文则也看见了那一抹红光,目光也是一变,不敢耽搁扭身大步的走出了大殿。
李敬平静的凝视着红光,深邃的双眸逐渐变的迷离,脸上缓缓浮现出灿烂的笑容,大步的走出大殿,看着红光落下显化出的一道身影。
李敬连忙上前一拜讲道:拜见红日仙长!
唐王身份尊贵,本仙承受不起,红日悬挂着笑容,手臂轻轻一抬,一股微风把李敬搀扶住,语气平和的讲道:
我此来是为唐王贺喜而来,
不知道是何喜?能够劳烦红日仙长亲自动身?
周琅狂妄小儿,破坏天下时局,大汉鼎革本该乱几十年,可这才多少年月,天下就快要一统恢复承平,此有违天意。
这是楚侯和吴王还有其他大大小小三十六路诸侯的联书,愿意奉唐王为盟主,一起维护天意,击杀周琅这一位逆天者。
红日右手伸出,洁白的手掌上面,点点的红色光芒飞溅,不断的环绕着手掌上下翻飞,最后一份联书出现在红日手中。
李敬伸出双手郑重的接过红日手掌的联书,开始仔细观看起来,上面记载的人名,不光是有楚侯还有吴王,和一些周琅没有占据的州郡诸侯。
在徐州和兖州还有青州,甚至是北方的诸州当中,也有着不少人。
能够有资格记载在这一份联书上面者,肯定不是无名之辈,至少都是县中豪族,要不就是占据不低的官位。
果然是一件喜事。
要光是楚侯和吴王等人的联军,那么和周琅相比还差很多,但要是北方中再有这一批内应,那么这一战就有不少希望了。
周琅化龙成功,不知道仙长可有仿佛相助孤抵抗?
唐王不必担忧,我此番前来已经带来了一件至宝,不久后将会有龙庭真龙到此,届时配合着龙庭真龙之力,让唐王巨蟒之相,短暂化为真龙,
不,饕鬄!红日目光深深的凝视着李敬,眼底之中闪现出了一丝了然,心中冰冷一片,不由的感叹一句,真不愧是龙君。
这李敬竟然身怀饕鬄血脉,此点至今竟然无人发现,要不是李敬已到绝境,自己在拿了师父赐予的至宝,专门相助李敬气运化龙。
因此产生感应,自己还真的发现不了李敬的底细,此点怕是李敬都不晓得。
天庭九君,手段莫测,看来是小看龙君了,不过四太子前来一事也稳了,龙君暗子埋藏,岂能坐视大败亏输,换成是普通黎民百姓,就算是知道必输,怎么也要挽回一下的。
真龙也是要分三六九等,饕鬄贵为祖龙九子之一,位格已在普通真龙之上,诸多想法也只是一念之间,红日话语继续响起:
天意加持之下,唐王岂能不胜。
天意,只会钟爱胜者,未分胜负前,不会具体钟爱一人,李敬缓缓摇头,诉说出了自己对天意的理解。
唐王错了,天庭代天执法,天庭的态度就是天意。
我大日一脉执掌天庭,我大日一脉的意思,就是天意!
唐王有天意支持,就是天之子,必将天下无敌!
孤是天之子!
对,孤是天之子,天下都是孤的,周琅小儿如何会是孤的对手。
来人,去找李文则,那一份名单不要排查了,孤是天之子,天下岂能有叛孤者。
神秘道人说
上一章超标了,所以给断了,本来应该是一章,顺带来一句,今天没有了。
第七百五十一章 上奏
新婚燕尔!
杨启峰连续把荆州王昭君和青州兰明珠都收入到后宫之中,这是最近邺城发生的大事。
一场婚事关乎东南,外加杨启峰此刻的身份,备受天下瞩目,大婚吸引了天下目光,邺城也因为这一场大婚车水马龙,不少外地人前来带动了邺城的经济。
这一场婚礼,本不该大肆操办,又不是迎娶王后,但值此关键时期,不但要办,还要大办特办。
李敬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把荆州王氏女迎娶了,而只是立下一个婚约,更大的错误就是还没有三媒六聘,只是一个口头约定。
李敬要是把王氏女给娶了,到时候气运接连之下,王家不敢说全心全意都要和李敬一条路走到黑,但王国府这一脉,注定是要和李敬走到底了。
王氏还算了,毕竟荆州在楚侯掌管之下,可青州都在兰家手中,青州齐地大大小小十余州的地盘,这岂能有任何的轻视,如今刚刚投降自己的统治还不曾彻底的稳固。
要是齐侯振臂一挥,转眼间大半皆反这是肯定的,联姻这是稳定青州最快捷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这一场婚礼是利益的结合。
是杨启峰在大日一脉开始支持李敬的反击,青州有这一场婚姻,兰家是不会有妄动了。
青州安稳兖州绝对不会乱,有青州在东方,冀州在北方,这已经成夹击之势,兖州是乱不起来,最南边的徐州,至今徐州鼎不曾获得,这就是一个不好的开端。
所以自己最近不能起兵,两个字要稳。
自己占据天下已有一半多,自己已经凝聚了大势,就算是大日一脉支持李敬又能如何?
大日一脉的支持,天庭有势力插手,肯定会让一些人产生异心,这是根本阻止不了的事情,但自己能做的就是不给他们反叛的机会。
大日一脉插手,可真正的敌人到底是李敬,是楚侯他们。
大日一脉又不是奴仆,事事的都要亲力亲为,所以大日一脉的支持,关键地方就在于决战的帮助,可自己不起兵,大日一脉又能有多少的影响。
是掀起徐州的叛乱,还是直接邺城作乱。
这都是不可能的,大日一脉是强,可徐州的世家也不是傻子,掀起叛乱后他们是必死无疑,彭城城隍就是一个例子,杀鸡儆猴的事情杨启峰不是没做。
天下大半在自己手中,百余州自己已经掌控七十州,只要不求速战,自己安心的经营七十州,实力会越来越强。
李敬他们岂能和自己相比,不想输,大日一脉唯有继续支持李敬,此也是消耗大日一脉的方式,谁的力量都不是无穷无尽的。
大日一脉也是如此,他们的力量在此支持李敬,那么未来决战时付出的力量也就弱了。
最为关键的是,自己已经化龙成功,真龙之气已经开始渗透四方,如李敬和楚侯等草莽龙蛇,他们是首当其冲,逐渐被真龙之气所迷。
英明神武四个字逐渐的要被昏庸残暴取代,这余下来的几年中,自己的实力越来越强,而他们实力非但不会增强,反而因为他们的做法,众叛亲离,上下离心。
哪怕是有大日一脉的支持,就算隔绝了真龙之气的影响,可大日一脉岂能不付出代价。
所以眼前这奏折当中,主张速战,要尽快起兵攻破龙门占据帝京者,统统的都是不怀好意,杨启峰冷笑的翻看着一本接着一本的奏折。
天庭的影响力真的恐怖,此刻自己占据天下大半,依然有这么多人上奏速战,要是自己当初邺城时,袁龙有大日一脉的支持,自己肯定是众叛亲离兵败身死了。
不,就算是自己一统冀州后,大日一脉支持,自己也会兵败。
一本本的奏折,杨启峰仔细的翻看着,一个个名字都浮现在脑海中,其中有着不少的熟人,不过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自己的心腹倒是没有上奏者。
到底是明白人,他们和自己纠缠过深了,要是自己兵败后,他们可能会有二心,但如今自己未曾露出败相,岂能直接就投奔过去。
也不想想如今跟随自己,都是自己的心腹,不但获得自己信任还身居高位,要是投靠过去李敬岂能给他们信任,还把高位让给他们。
内常侍!
奴婢在!一名侍立在一旁,低着自己脑袋的宦官,连忙上前一步,跪拜在地面上,脑袋紧紧的低着头,目光看着地面,不敢有任何的造次。
找李铁牛,传孤口谕,这一份名单上面者,全部缉拿关押,任何人不得探视!
诺!内常侍应了一声。
缓缓站起身来,脑袋看着自己的脚尖,慢慢的后退,一直退到了暖阁边缘,这才扭转过身躯迈动着小碎步离开了暖阁。
余下至少两年,杨启峰都不打算动兵了,那么也要找点事情干,这一份杨启峰自己列举的名单上面,肯定是有着无辜者。
可这又如何?能够被人算计,直接上奏,就证明着他们脑袋蠢,蠢就要付出代价来。
大魏这几年的发展,老人占据的位置不少,也是该扫下一批了,尤其是赵州王家和邺城周家,底下有人不安分,也该让他们老老实实了。
大魏是杨启峰的大魏,而不是赵州王家和周家的大魏。
一些人已经不懂了,杨启峰就是要让他们明白明白。
这么多年来大魏按部就班的发展,杨启峰也无时间整理朝政,每一次到《仙道大世界,就是出征在外,连年的大战。
杨启峰离开后的分身,守成有余进取不足,所以大魏不是没有隐患,只是一直都高速发展,这隐患自然被压了下来,当有一日大魏不能高速发展时,才会暴露出来。
自身实力已经不是修炼一两年就能够进步的了,杨启峰现在有时间整顿大魏了。
大魏气数就这么多,周家多占一些,那就代表着杨启峰少占一些,这杨启峰岂能容忍。
此番这么多上奏者,就代表着大魏的隐患不少。
第七百五十二章 起兵
魏王宫,揽月殿!
杨启峰端坐于床榻之上,怀中抱着一位孩童,一根手指正点着孩童的额头,看着孩童的小脸上面露出笑容,咯咯咯的不断笑着。
杨启峰也露出灿烂的笑容,良久,这才把怀中的孩童交付到了一旁端庄典雅的女子手中。
时间一晃而过,连老二都三岁了,
昨日方侯来了,你和他说过了?
大王,臣妾已经和大哥提过,大哥虽然迟疑,可在臣妾的请求下,不会隐居府邸不问世事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