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主神逍遥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神秘道人

    刚刚的话语你也听到了,我等都想不到的匡扶大汉之法,却是被他一语道出,这样的人杰,未来必定是引领时代的人物。

    阿凤嫁给他,可要比那袁氏强出十倍,

    哎!说道此处王方远叹息一口气,顿了顿后才继续讲道:天意鼎革,本我已有赴死之心,回报大汉知遇之恩,

    却不想获得了此再续大汉之法,我当去联络同道,择王孙辅佐,这欠下的是人情,

    周琅未来必定是宰辅,上辅君王,下安黎庶。

    家族那里怎么说?他们对阿凤相士批命,母仪天下四个字极为看重,

    大汉还没亡,老祖宗他不敢有意见,再说那相士和老祖宗相熟,真当我不知道,这是家族自己安排的。




第二百一十六章 天意(47|54)
    第二日!

    帝京,城南!

    杨启峰带着方杰缓步走在城南街道上,朱长烈还在酒楼中修炼,再说购买废井这一些事物不是朱长烈长项。

    人如蝼蚁,密密麻麻,沿途商贩络绎不绝,本以为邺城乃是天下繁华之地,可这帝京胜过邺城不知几倍,方杰看着汹涌的人群感叹讲道。

    走吧,前面就应该是我们此行的目标了十七胡同,杨启峰离开了这一条主街,开始朝着侧街走去,他和方杰拐了几个弯,终于找到了这十七胡同。

    说是胡同,实则也是一条街,只是这一条街行人寥寥,地面也未铺砌石子。

    请问?此地有一口废井,不知道在何处?方杰拦截住了一位中年男子,他开口询问说道。

    前面拐过去不远就是了,男子回答了一句,他目光看向杨启峰和方杰,目光闪烁,脸色有着迟疑,最后还是未曾诉说什么离开了。

    根据着中年男子指点,他们三人人找到了这一口废井,不过这一口废井前,却是聚集了一些人手,几位壮汉正不断的扯拽着绳索,一桶桶的井水不断的被拽出。

    杨启峰他并未发言,而是看向身旁这位王府管事,管事眉头深深的骤起,他看着前方的这几人,脸色难看的仿佛要吃人,他对着杨启峰讲述道:还请姑爷稍等片刻,我去去就来,

    好!杨启峰点了点头。

    他目光露出莫名之色,这一口废井本是大汉安排好的机缘,可以说要是大汉不允许,没有人敢动这一口井,一定要有着专人在此地守护。

    如今看来这位专人有问题了,这一项机缘竟然被他人动用了。

    这让他不由的对天庭更为忌惮,他可不认为这是偶尔现状,大汉安排在帝京中的机缘都能够出现意外,其他地方的机缘不知道多少被破坏或者是获取了。

    这就是天庭的意愿,他要大汉鼎革,要大汉亡。

    而他忽悠便宜岳父王方远的计谋,成功率如今看来还要降低两成,本来就只有一半几率,如今能够有三成就算是非常不错了。

    要辅佐宗室王孙,和帝血脉太近根本不行,毕竟血脉近了和扶持太子有何区别,可血脉远了又不能够服众,这就会增添内耗。

    至于挟天子令诸侯,更是行不通,大汉鼎革,此乃天意,可不是天下人心思汉,天意鼓励的是造反。

    大俗话就是:造反有功,拥护有罪。

    天意蒙蔽这一招实在是太犀利,就算是他身上的这混元一气太清神符完全恢复那也是扛不住,休说他心中以前根本无此念,见到了眼前这废井一幕,更是断然不会这么想的。

    至于他那岳父一番忙碌,到最后肯定徒劳无功的,不过这不是说这计谋行不通,万事都有一线生机,只是这一线生机太难把握了。

    姑爷,这一些人是附近一位王姓商人雇佣来的人,

    此事姑爷不用担忧,我会把此事办妥,还请姑爷先回去静等消息,管事倒是有着一番手段,他成功把话给套出了。

    行,我这就回酒楼等待消息,

    不用回酒楼,老爷已经安排好了,直接住进府邸因小姐未出阁多有不便,就在这城南老爷有着一座府邸,他赠送给姑爷了,

    酒楼到底不是安歇之处,有一座府邸姑爷可安心备考,高中一甲进士!

    王管事倒是会说话,借你吉言了,杨启峰微微一笑,安然的收下了王管事的马屁,还有这一座府邸。

    到了,姑爷您进去吧,丫鬟和奴仆都已经配全,要是有不如意的姑爷可以派遣人唤我,

    这就可以了,

    对了,你派个人去酒楼,把和我一起前来的朱长烈请过来,

    好的,王管事应下,这才离开。

    琅弟半日不见,如同三秋,

    赵州王氏不愧是天下名门,出手就是豪气,这一座价值千金的府邸,说送就送出了,

    娶了王氏女,不知道是福是祸?杨启峰感叹了一声,大步的走入到了正厅中。

    这奴仆和丫鬟规矩一切照旧,以前什么规矩就什么规矩,

    多谢老爷,本来有一些忐忑的人群,却是安定下来,杨启峰对此不以为意,想要改变规矩,也不能够在此时,初来乍到本就人心惶恐,要是在变,肯定会有怨气。

    这丫鬟和奴仆就算有怨气对他不值一提,但以小观大,此乃治家治国之言,如今他气运大兴,不用求变了,接下来只要稳步向前,就能够一步步凝聚大势。

    这诉说的就是此次科举了,机缘不是越多越好,如那紫蛇虚不胜补,气运过剩自身承受不住,反噬之下就是尸骨无存,全部都进了人家肚子中。

    王管事办事还是极为有效率的,他在傍晚时候就登门而来,手中拿着几份契约,他不但把废井的事情办的妥当,还把这位他只知道姓的商人给一举拿下了。

    杨启峰简单的看了一下这是地契,不光是废井,还有一些商铺的,其主人是谁?这根本就是心照不宣的事情,多了的商铺地契也是对他的补偿。

    对于具体事情经过,杨启峰未询问,不论是谁死,牵扯到了谁?

    和他关系已经不大,他要的就是结果,而王管事也晓得此点,他给杨启峰的就是结果。

    岳父何时上任赵州?观看着地契,杨启峰随意的问道。

    本来是最近就要上任的,不过因为姑爷的缘故,老爷是打算等姑爷殿试之后再去赵州,顺带去冀州把婚事定下,

    这岳父也留了一手,要是他不能高中,这一门亲事也就吹了,甚至是他不能压住周瑁,获得不到好名额,这亲事也够呛。

    人之常情,他要是站在对方角度也会如此考虑。

    不过此次科举,他是志在必得,杨启峰他轻轻的抚摸着腰间,那是龙珠所在的位置。

    接下来就是全力准备科举了,参悟《经了。



第二百一十七章 京试(48|54)
    帝京,贡院!

    杨启峰站在外面,和冀州学子考生汇聚一起,凝视着不断进入贡院的考生。

    一次次科举,场面一次胜过一次。

    《仙道大世界修道艰难,必须要开道禁才能获得修法权!

    平时难得一见的举人,在此刻犹如不值钱的大白菜,下去抓上一把,就能够捞起来好几颗。

    盘踞在贡院外的考生,无不都是身居道法具备超凡力量的举人。

    杨启峰目光最后停留在贡院入口那一座玉桥,玉桥犹如飞虹,色泽七彩,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晶莹剔透乃是玉质。

    玉桥之下是一滩清水,横在贡院前方,把贡院和他们分割开来,池水清澈见底,并无任何鱼儿畅游。

    倒是玉桥两侧的桥栏护板值得注意,上面以高浮雕的手法,铭刻出象征一路连科青云直上的吉祥纹饰,其构图之美刻工之精让人称绝,这已经是由技入道。

    京试考取人数更多,但进入贡院的速度更快了,不久就已经轮到了冀州考生。

    七哥祝愿你高中,临进入前,周瑁开口对杨启峰讲述道,他目光看向杨启峰充斥着莫名之色,他说完不等杨启峰回答,直接大步向前走去。

    语气充斥自信,对自己高中十拿九稳!

    杨启峰无动于衷,这周瑁只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多久了。

    帝京贡院修建的规模远超州城,贡院的外面建有两道高墙。两墙之间留有一丈多宽间距,形成一圈环绕贡院的通道。

    围墙的四角又建有四座两丈多高的岗楼,围墙的外面也留有一圈空地,严禁不相干的人靠近。

    杨启峰走入贡院,他顿感沉重,灵觉不断的消退,脑袋有一些浑浑噩噩,再不复往日灵光,心中有一些哑然,这京试对考生的压制比州试更进一步。

    并且不光是把他们压制到凡人,气数不重者,肯定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最后影响到发挥,从而造成名落孙山。

    各个号舍,此次不在半开放,而是完全封闭,杨启峰注视着这宛如不同空间的号舍,大步走入其中,随着他走入号舍门自关。

    他端坐在座位上,开始轻轻的研磨,默默的开始准备着。

    这京试和前几次科举答卷不同,天庭具备伟力,每一个人对帝经的理解,书写而出后都会演化而出。

    为何一开始没有这么做?就是因为各自领悟不同,外加秀才水准对帝经的领悟能够有多深,天庭把他感悟演化而出,绝对乃是一笔赔本买卖。

    而到了举人这就不同了,每一位举人无不都是天下英才,他们领悟之道,就是他们未来的道,演化而出补充帝经,这对帝经有着促进。

    科举举办这么多年来,帝经是逐年的在增强,未来不知道会演化到何种地步。

    杨启峰他对帝经领悟不浅,要说以前都是依靠主神作弊,他真实水准不高,那么自从获得了《经后,他对帝经的领悟就开始直线的飙升。

    《经用仙文书写,每一个字,都代表着一种规则,组合起来的帝经,阐述的道理他诵读一遍,要比他自己参悟帝经一个月来的还要深。

    不过杨启峰他也晓得,自己获得《经时间日短,真实的水平这么多年的研习外加进步,也有着举人水平,考进士是不可能的,所以最后还要借助着主神的伟力。

    他提笔开始书写起来,笔如龙蛇,伴随着他一个接着一个字的书写下,贡院中央众位汉林院重臣齐聚于一堂。

    他们身前碧波荡漾,一浪接着一浪,仔细倾听能够听见流水之音。

    果然第一能够演化出道韵的乃是徐州李天赐,王方远他也在群臣之中,他目光看着水面泛起的道韵。

    传闻这李天赐出生当日,怀抱通灵宝玉,本起名李宝玉,后因此名太俗,而改为天赐,一位主持徐州州试的祭酒缓缓开口,他把这位李天赐的来历简单的交代一番。

    我特意去观望过此人,天庭饱满,面相无一丝缺陷,气运如同华盖笼罩全身,某水平不足,根本望不真切,只晓得此人贵不可言,

    蓝大人出身青州兰家,又凝聚阳神,都观望不清,此人之运,实在是超出常理,想来是那宝玉不凡了,

    不错,那一枚通灵宝玉,我观其上有着金色纹路,不是凡俗之物,定然是出自天庭,

    自天帝革新,天庭再无插手人道演变,此番不知发生何变故,我大汉还真是多事之秋,一人感慨讲述道。

    又有人凝聚出道韵了,是冀州袁龙,这冀州袁氏真是下了血本,看这道韵凝而不实,水准差了李天赐不止一筹,能够凝聚道韵,一定是袁氏那位老家伙亲自为其开蒙了倒是舍得,

    这位是青州蓝羽,倒也是一位英才,

    他们一句接着一句的闲聊中,却也没有停止手中的动作,只要凝聚道韵者,全部都被记录下来,这表示着京试这一关他们度过了。

    天庭为其耗费伟力演化其道,道韵的形成代表着此道正确,已经具备考中京试资格,只是京试要是考中者众多,还要根据道韵凝聚情况分判优劣,取前而罢后。

    这是冀州周琅,道韵并无推陈出新,却是中规中矩,极为的稳健,不愧是我大汉忠志之士,

    像是这冀州周瑁这样道韵气象万千,一看就知其心中对于规矩视为束缚,不甘服从规矩,心中时时刻刻充斥反意,要是以我之见,定要罢黜,

    蓝大人说的不错,我大汉立国四百多年,自有规矩,只要人人遵守,天下承平,乡邻和睦,就是因为这等不服规则的贼子多了,才造成了天下动乱,

    还有这徐州孙烈,荆州李英诸人实乃是祸乱之源,

    可惜天庭自有法度,我等只能遵守,不过名次我等还是能够左右的,这周瑁继续榜尾,

    可,

    赞同,

    诸位天庭道友呢?

    只要不违天庭法度,尔等自可处理,左右京试名次无用,殿试才是关键,到时候将由吾等决定。



第二百一十八章 刺激(49|54)
    京试放榜,乃是三日后!

    杨启峰他站在贡院之外,他默默的注视着贡院方向,心中盘算了一下,凝聚道韵不难。

    可惜,三日后放榜,五日后殿试!

    这京试只要高中即可,名额高低并不重要,大汉即可决定高低,真正的关键在殿试,殿试名次已经不是大汉能够决定。

    必然是天庭之人为主,大汉为辅。

    届时才是大汉对周瑁压制最低的那一刻,这也是周瑁最后的反扑,不然此番京试,就能够定周瑁未来。

    从主线任务都能够判断出来,以往科举主线任务都会发布,而此番直接的就是考中进士,京试这根本不重视。

    琅弟,上车,方杰亲自驱赶着马车而来,他远远的招呼着杨启峰。

    来了,杨启峰他刚刚的上马车,就看见远处李长定的身影,他不由的目光微微停顿,同时周瑁也朝着他望来,杨启峰点了点头。

    他上车后端坐马车中,眼皮缓缓垂下合并,宛如沉睡一样,他在思考着京试入场时发生的事情,当时他未细想,但此刻洞察周瑁的态度有着微微失衡。
1...8889909192...4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