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马前卒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枪手1号

    这么说来,我们新建一支舰队的计划,您是完全支持的罗?宁则远立时上前敲钉脚。

    不等耿精明说话,耳边便传来了一声重重的咳嗽,两人转头,便看见了金景南的脸庞。先前腊黄的脸色,因为激动现在已是满面红光,但金景南并没有失去最基本的理智的判断,眼见着耿精明很有可能钻进宁则远下的套子,立时便适时插了进来。

    新舰的确威力巨大,但对于大明来说,却并非迫在眉睫的事情,大明即便是以现在的水师力量,也足以让齐国人抬不起头来,新舰,只不过是让对手更加的不堪一击罢了,所以,立即上马一支新的舰队,我看是没有必要的,不过可以徐徐补充,宁侍郎,我看一年补充两艘新式战舰,五年之内,你便可以凑一支新舰队出来了嘛。再者,现有的旧式战舰,特别是那些服役已经多年的老舰,可以大修,改造成新式战舰,耿户部,你说是不是?

    首辅,改造旧舰花费依然不少。宁则远抗声道。

    金景南笑咪咪地道:能节约多少就节约多少嘛!蚊子腿再小,那也是肉不是。宁侍郎,眼下朝廷到处都要用钱啊,不瞒你说,接下来楚地那边,说不定就会有不小的麻烦,到时候怎么摆平,当然是拿钱去。一个接一个的大工程,都需要金山银海呢!光是轨道车的全面换装,需要的银钱就是一个天文数字罗。

    宁则远气啉啉地看着金景南,敢情自己花了大力气准备的这场演戏,压根就没有打动这位首辅的心,哪怕先前他也被震得三魂离体,七魄出窍。

    陛下,火炮之威臣已经见识了,臣认为,当在陆军之中大力布署。金景南已经转过头去跟秦风说话了。

    火炮太重,虽然我们有轨道车,但在很多地方,转运还是相当不便的啊!秦风点了点头。

    纵然有些不便,但相对于他们的威力,臣觉得什么问题都是可以克服的。秋大人,有没有可能将这炮造得小一些,轻一些啊?金景南问道。

    首辅,炮造得小了,轻了,威力也就相应的减小了。

    减小不要紧,威力小了,咱们数量来凑嘛。这火炮,总不比霹雳火更能于运输吧,霹雳火那么大的家伙,咱们还不是带着他上了战场。金景南道。再说了,现在咱们大明的工程修造技术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以水泥为原料的筑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便打造出一条通衢出来,又有什么可担心的。

    首辅,你这是偏心呐!一边的宁则远大叫了起来:章兵部,你说句公道话啊!

    小猫笑吟吟的却不作声,反正对于他而言,只要肉烂在锅里就好了,至于是水师还是陆军得到,于他而言,却没有什么区别。

    怎么是偏心呢?金景南诧异地看着宁则远:宁侍郎,你说句良心话,这些年来,你水师要大力造舰的时候,我金某人阻拦了没有?一直是支持的嘛。这些年水师打造了四支舰队,花了多少钱,你心中没有数儿?现在咱们大明水师实力远远凌驾于齐人之上,慢慢补充并不是不给你钱造新舰嘛!你想看,咱们大明的陆军的战斗力,与齐人相差并不大,现在齐人攻克了冶铁炼钢技术,弩机,霹雳火,新式投石机,他们都在开始大规模地仿造了,我们的陆军武器不升级换代,如何对齐人保持绝对的优势?

    金景南叭啦叭啦地说了一大通,宁则远无言以对,但心中却清楚,朝廷之上,特别是政事堂之中,几乎所有人都还是将对齐的主要斗争方向放在了陆上。

    对于手下大臣们这样的争论,秦风照例是不会参与,也不会发言的,除非是遇到了原则性的问题,更何况金景南说得不错,每年给水师添两艘新式战舰,也算是不小的投入了。

    上岛去看看吧!他轻声道。

    皇帝这时开口,就意味着结束争论,此事便告一段落,而结果,当然便是以先前的结论为基础了。宁则远黑着脸,余聪也是老大的不高兴。心中只是暗恨,怎么不来一阵大风浪,让这位金首辅再吐个昏天黑地呢?

    当何鹰带着他的第一舰队赶到无名小岛的时候,看到的只是无数的漂浮在海面上的废墟,而皇帝带着一众大臣,在数艘小船的护送之下,已经登上了那座无名小岛。

    岛上因为遭到了持续的炮击,温度似乎都升了不少,一股热气蒸腾着,到处都是碎裂的小石块,登上小岛的最高处,秦风遥望着无垠的大海,心中豪气陡生,指着无尽的远方大声道:诸位,从现在开始,战舰所到之处,火炮射程之内,皆是我大明领土。




1726:归来
    越京轨道车站中,与大明皇子,齐王秦武离京时一样,再一次戒备森严起来与上一次相比,这一次抵达的士兵更多,而且将正在车站候车的乘客全都限定在一定的区域之内这样的戒严程度,让熟悉大明的人都清楚,即将抵达车站的必然会是大明的皇帝秦风

    从长阳郡回来的秦风,将在这里为大明的第一列蒸汽轨道车剪彩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大明的蒸汽轨道车终于要正式投入使用了

    当然,第一次正式运行的这列轨道车,并不会载客

    午时十分,随着秦风的专用轨道车抵达越京车站的时候,气氛瞬间便掀到了**车站中候车的百姓并不知道今天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车站之中那个被用红绸蒙着的长长的家伙是什么,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热情

    对于他们来说,今天是一个好日子,因为他们有机会近距离地看到大明的最高统治者,圣明的皇帝陛下

    明国建立的时间并不长,只不过十几年而已,但治下的百姓早就将前越忘得干干净净了,新生一代或者不觉得什么,但那些从前越过渡过来的人来说,两个朝代,不谛于是两个世界如果说以前他们在地狱之中挣扎的话,现在,他们就完全如同生活在天堂之中一般

    对于大明本土的人来说,他们已经基本上摆脱了贫困的生活,以吃饱为活着目的日子现在想起来,似乎是一个笑话

    这十几年时间,他们目睹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发生,看着一条条水泥铸就的大道将过往的艰难险阻变成坦途,看到全钢铁架构的大架横跨大河,沟通天堑,看着一列列轨道车纵横天下大明的疆域在一天天的扩大,但对于百姓来说,这天下似乎变得很小了以前从越京城到长阳郡去,几个月的长途跋涉那就是一场生死的旅行,但现在,坐上轨道车,也不过是数天的时间便可抵达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他们有了自己的土地,房屋,有了稳定的收入,只要你不懒,在大明,总是能找到自己生存的方式

    以前一无所有的穷人很满意,因为他们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前的富人们也很满意,因为他们虽然失去了土地,但朝廷却开拓了更多的财源,让他们赚着比以往更多的钱财,享受着以往根本想象不到的奢侈匠人们很高兴,他们不再是低贱的代名词,有一技之长,在大明成了有能耐的象征,找老婆都要比别人更容易一些士兵们很高兴,因为他们拿着高额的军饷,并且受到所有人的尊敬当兵,已经不再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一种保家卫国的荣耀实行精兵制度的大明,想要成为一名士兵的门槛是相当高的从去年开始,大明本土招收的兵员,不识字的人,已经被拒之门外了

    在大明,皇帝的存在感似乎很低,因为普通的百姓,很少能看到皇帝出现在公众的场合,甚至连皇帝的圣旨都很少见,他们更多的看到的是政事堂颁布的一条条律令但在大明,皇帝的威望却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要高

    一个能带给百姓安康生活的皇帝,一个从不横征暴敛的皇帝,一个曾经有着传奇故事的皇帝,符合了所有百姓对于英雄的幻想

    大明本土的百姓对于秦风的爱戴是发自内心的,而随着楚地,西地两地的人往来大明本土逐渐频繁之后,他们对于皇帝的期待也空前高涨起来

    因为活生生的例子就摆在他们的面前大明本土百姓的富裕,让他们在感到震惊的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了暇想,有朝一日,他们也会过上这样的日子的

    在这块土地之上,首先发现这一切的自然是商人,比起那些手眼通天的大商人,那些小本生意的商人,那些担担客们,在来到大明之后,几乎就不再想离开了因为大明给商人们提供了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宽松环境税当然是很重的,但除了税,就再也没有需要他们担忧的了,一个好的点子,一个好的商机,便能让你一步登天

    农民的思想,一般是最为保守的,但大明皇帝却用最简单的手段,将他们拉了过来,那就是将土地分给那些无地的百姓虽然这些土地最终还是要钱的,不过分年偿还却让每个人都有了盼头更重要的是,大明农民的负担是真低啊极低的税赋,不再存在的徭役,都让楚地,西地的百姓简直以为身在梦中

    每个人都干劲冲天,商人希望自己能赚更多的钱,农民希望自己能获得丰收,收到更多的粮食,早日将这些土地真正地收归自己,士兵们渴望在战场之上建功立业,官员们希望青史留名

    这就是朝气蓬勃的大明,这就是如日中天的大明

    矛看当然是存在的,阳光再灿烂,也有照不到的阴影,不过相对于那些收获了阳光的地方而言,阴影简直就不值一提了

    皇帝秦风,露面愈是少,在大明百姓心中的威望就愈是高昂,在百姓的心中,大明的皇帝已经几近于神

    所以当秦风从他的专用轨道车上走下来的时候,偌大的越京车站之中,立时便黑压压地跪满了候车的百姓万岁万岁万万岁的颂祝之声,几乎要将车站的顶蓬掀翻

    秦风离京的时候是悄悄的干活,回来的时候,却是大张旗鼓在京的大员们,一水儿的到了车站迎接大明的最高统治者的归来

    秦风微笑着走过车站,向着被卫队隔开的百姓们频频挥手,脸上始终保持着最为平易近人的笑容

    直到在众人的簇拥之下走近了车站的休息室,他才伸手用力地揉了揉自己快要笑僵的脸庞,一边揉一边对着身边的大员们道:从来没有想过,笑,原来也是一件挺辛苦的事情,诸位,从现在起,我可不想笑了,你们可不要以为我是在生气

    诨谐的语气引得休息室内响起一片大笑之声与那些远离皇帝的普通百姓不同,他们对皇帝的了解,自然是很深入的,对于有些人来说,也许他们比秦风自己还要了解他本人了解皇帝的喜好,了解皇帝的脾气,了解皇帝的思想,对于这些大员来说,倒并不是想阿谀奉承,因为只有了解了皇帝的所思所想,才能更好地制定出符合皇帝意愿的政策来

    秦风虽然极少对如何治理国家发声,但所有大员们都清楚,这个国家是属于谁的,谁最具有掌控力

    秦风不觉得自己太多的掺合进政事堂的治理便会对大明更好,因为他本身并不擅长这个像现在大明银行与商业部他们联合搞的那个摧毁齐国经济和货币的计划,哪怕这些人给他讲得很详细了,他还是半懂不懂

    怎么才能收更多的税而又不伤及百姓根本,怎么让一个地方政兴人和,秦风相信政事堂的那些家伙们以及在各地做亲民官的人,都比他要更强

    所以,该放手的时候,就一定要放手自己只要把握住大的方向就好了,像齐国曹云那样事无巨细都要过问的执政风格,秦风一点也不喜欢,皇帝是人不是神,不可能什么都懂,插手太多,只会将事情弄得更糟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才去做自己要做的,只是给他们一个施展本领的平台就好了

    陛下暂时先休息一下,蒸汽车头正在进行最后的检修,大约还需要半个时辰,就可以请陛下剪彩开动了徐来微笑着躬身道

    终于要开始了!秦风感叹地道:这一次去葫芦岛看了水师的演习,收获很大,回来又看到了真正的列车要投入使用,这个世界,翻天覆地的时候终于要到了

    陛下将轨道车称为列车,又取了一个新名字吗?一边的金景南笑道

    你们瞧瞧,一个车头之后,拖着一节又一节的车厢,是不是像整齐的队列?秦风哈哈一笑道:以后就将它叫做列车或者火车了,他不是烧石炭的么?火光熊熊,是不是十分形象?

    众人无可无不可,左右不过是一个名字而已,而他们也很清楚,他们的皇帝最喜欢的就是取一些标新立异的名字,叫运河总公司,铁路总公司啥的,再出来一个列车或者火车什么的,也无所谓了

    徐来,试验了多次,咱们的列车时速多少?

    陛下,一个时辰的速度,其实比以前挽马拉的速度也快不了多少徐来道

    啊?秦风不由一楞

    陛下,现在利用的轨道是以前的,强度,耐压耐磨等水平与蒸汽车的要求还是有距离的,不是不能跑快,而是不敢跑快但是呢,时间还是节省了下来的,因为我们不再需要每隔数十里就换一批挽马,每一次带动的车厢比以前也更多了,几乎翻了一倍,所以运力还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的接下来,我们必须想办法改进我们的铁轨了徐来道

    一听到要改进铁轨,金景南与耿精明两人便又开始磨牙了,遍布全国的轨道要全部改进的话,要花多少钱,他们简直不敢想象



1727:资产
    如此大规模地更换整个轨道,别说是金景南和耿精明了,便是秦风也觉得不太可能。历时十余年积累起来的大明本土的轨道已经遍布全国,担负了全国运力的七八成上下,每条干线轨道都是极其繁忙,一旦停下来,不说更换需要的资金,便是因为轨道车停运的损失,大明无论如何也是承担不起的。

    先让它跑起来,速度什么的慢慢来,既然总体上运力还是提高了的,那也就达到我们的目的了,发展嘛,需要时间来适应,大家说是不是?秦风打着哈哈道。

    金景南与耿精明两人听到皇帝这么说,不约而同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要是皇帝准备大规模地更换铁轨的话,他们两人是准备好了今天要与皇帝硬杠一番的。在他们二人的计划之中,如此大规模地更换,起码要等到大明将齐国灭了之后才能开始。

    陛下所言极是!两人立即兴高彩烈的大声附和,先将这事的钉脚敲牢实,免得有人跳出来搞事。

    徐来自然也知道这里头的难处,点头道:以前的暂却这样,但从现在开始,新建的轨道车,哦,现在应该叫火车了是吧?新建的火车轨道必须符合蒸汽车的要求,我们天工署与工部一齐制定了一个新的轨道施工标准,已经上呈政事堂了,只要政事堂和陛下批准,便可以颁行天下。而试点,臣以为可以从永平郡到虎牢郡开始。

    没有问题。秦风击掌道:这条道路永平郡和虎牢郡筹划多年了,而且这条路地形状况也比较复杂,既有平原,亦有高山河流,这条新路修成,我想新轨道将要碰到的问题也会被解决得七七八八,为以后的施工打下厚实的基础。巧手,你说是吧?

    正是,陛下!巧手道:工部正在从全国征调有着丰富修建轨道的施工队伍前往永平郡,工部和天工署计划组建一个临时的衙门来管理自永平到虎牢的铁轨修建工程。

    这件事情,你们还要与永平的陈也,虎牢的唐维德好好地沟通一番。秦风想了想道。轨道的修建,对于两地来说,都是一个大工程,两地未尝没有自己独立修建以带动地方经济的打算,特别是陈也是商人出身,那一笔一笔的帐目是算得清清楚楚的,现在工部和天工署插一脚进去,说不定会引起他们的反感。虽然这两地的联通工程从过去的一个地方工程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层面的实验工程,但终究是在他们的地盘上完成。不能让他们满意的话,他们来一个非暴力不合作,你还真是徒呼奈何,那是要误事的。

    臣省得!巧手和徐来两人异口同声地道。接下来就会与陈大人和唐大人沟通,到时候这个临地的衙门说不定也是要请他们派人进驻和协调的。

    那就好。秦风环顾四周,万明来了吗?

    寺农寺卿万明从后面挤了过来,臣在,不知陛下有何吩咐?

    你的好日子要来了。秦风指着万明笑道:你能不能猜到是什么?

    万民呵呵笑道:陛下,莫不是火车沿线那无数的挽马?

    自然。秦风道:蒸气机车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肯定会替换掉所有的挽马,我们大明轨道车遍布天下,这沿途的挽马总有个数万匹吧?

    陛下,不止,一共是十一万二千八百七十六匹。万民喜滋滋儿地道。

    你怎么这么清楚?身后的铁路总公司的老大曾毅有些震惊地看着对方,即便这些挽马现在都归属于铁路总公司的资产之中,他也没有搞清楚挽马的具体数量。

    万民得意地看着他:自从我知道蒸汽机车的存在之后,我就清楚这些挽马被替换是必然的事情,所以我便悄悄地下令各地的寺农司下属官员们去各地车站数了一个清楚明白,免得到时候被你们给截流一些跑了。哈哈哈
1...917918919920921...10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