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个侏罗纪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木鱼和尚
平时厚着脸皮问人家要钱,理不直气不壮的,说着好话陪着笑,一次最多要个五块十块的,给个二十都高兴半天。偷家里的钱就不用说了,开始还是想着偷来钱等回头赌博赢了,就偷偷放回去,到后来输红了眼则是干脆破罐子烂摔了。
那钱拿着是真不踏实,他文化不高,歪理邪论不少,可要他说这会儿复杂的心情,那真是没法表达。
看看林玉梅,天天不吭声喂鸡喂猪做饭检查饲料,马超也是什么都干还帮着酿酒,一个月几百块,连林老头没事就场里到处转着,种个菜插个花都有钱。他要说不羡慕是假的,只不过是被强制收留的,打心底就反感干活,所以偷奸耍滑也正常。
现在一有了好处,心里面就开始打起了小九九。
燕飞也不知道他想什么,反正发完钱了就不管了,想了想把自己泡的酒拿出来,准备每个人都灌点,结果马超说什么都不要。好说歹说,才说了以后放养牛场,以后每天少喝两口。
分完酒就回自己房间琢磨晚上弄条超级娃娃鱼出来。
这个既然是现在还有的东西,那弄出来条给大家伙儿尝尝也不错,至于说保护动物什么的,那动物保护还能保护到自己的恐龙世界里吗?
就场里面几个人都熟了,只吃不说就行了。至于来历就更不用说了,反正这场里面没人会问他的。要不然那隔三差五的卤汤哪儿来的都解释不清,反正他不说谁也没法儿。
正琢磨呢,就听见门外响动,打开门一看,黑子这厮就贼头贼脑地钻了进来。
燕飞踢开后面跟着的几条狗,转头问他:干啥?
黑子根本不在乎他的脸色,嬉皮笑脸地道:那啥,飞哥,我要是也好好干,你一个月给我多少钱?不说能给超哥那样的,能和做饭的那女的一样多就行,你看怎么样?
燕飞懒得说他,你说他这人吧,那就是一个字:贱。天天偷奸耍滑也没少干多少活,还不如干脆老老实实干活也少挨骂挨揍。就说他说这话吧,林玉梅那是天天做饭的,他也没少吃一口,连个称呼都不喊,天天哎哎哎的。
厂里面就用不了这么多人,等过几天你家里就让你滚回去了,还给你发什么工资?燕飞没好气地回答他。
别啊!要不说他贱呢,不给他好脸色他反而来劲了。我不回去了,我就准备这里铲牛粪了,只要你照着那女的工钱给我发,我什么活儿都干。
其实现在场里面是真用不了这么多人,酿酒那个活儿根本耽误不了多少事儿,只要经过去看看就行。就十几头牛几口猪,一群小鸡崽,能有多少活儿?估计这厮也是看活儿不多才这么说的,真要累着他了他估计就该跑了!
所以说燕飞根本不给这家伙说话的机会,直接赶他出去了。
第三章 卖药酒
夜色下的海岛,海浪轻拍海岛的声音总是能传很远。
森林里偶尔有恐龙的叫声传来,夹杂着几声魔鬼蛙的鸣叫,衬托得整个海岛显得阴森森的。
陆地鳄悄无声息地趴伏在浅水中,等待着猎物上门。
一只超级娃娃鱼毫无察觉地摆动着身体,丝毫没察觉前面的危险,慢悠悠地就游了过来。
眼看这只娃娃鱼就要接近,燕飞刚刚心中一喜,就见这家伙尾巴猛地一个摆动,搅起了湖底的淤泥,让湖水变得浑浊不堪,眨眼间就不见了娃娃鱼的踪影。
试了两次,燕飞就发现这样不行了。
效率太低了,等了老半天,结果淤泥一起,连娃娃鱼的影子都摸不到了。关键是他不敢进水太远去追逐,就浅水里的这些娃娃鱼都有三四米长了,谁知道湖里面有没有更大的家伙。
爬上岸了想了想,他就有了主意了。
转身宰了一只小盗龙,直接扔湖边的浅水里开始放血,然后自己变了陆地鳄,藏淤泥里埋伏了起来。
这个办法果然不错,慢慢地就有一条贪吃的娃娃鱼冲了过来,只不过略微观察了一下,感觉没什么危险,就上来一口咬住了小盗龙,燕飞当然毫不客气地趁机一口咬了上去。
估计得有四五百斤的超级大娃娃鱼,面对陆地鳄的大口,只不过稍稍反抗了几下,就变成了燕飞的盘中餐。
结果吃过之后,燕飞就非常淡定了。本来还准备不说这东西什么来历呢,现在他已经有了更好的主意。
第二天的时候就理直气壮地端了一大盆娃娃鱼肉出来,先给养牛场的几个人加个餐;接着给保国舅明叔他们都送点,都说是夜里逮到的大鲶鱼,因为太大才分着吃的。
至于谁问有多大,反正就是很大。他们总不至于无聊到凑一起去问这个,那谁谁,燕飞给你家送鲶鱼吃了吗?万一燕飞就给自己送了,那不是平白给燕飞惹是非吗?
反正肉够多,给徐小燕也带了一小锅去,依然是骗这姑娘说是大鲶鱼的肉,这姑娘就更吃不出来了。
父母那里也少不了,给送了一大盆,就他们三个人,估计够他们吃两天了,虽然天热了点,不过每顿饭都热一下就行了。
天气热就这点不好,肉类的东西不能放,这厮也是送顺手了,连开牛肉馆那五哥那里都送去了一点。除了鱼肉还有酒,因为酒泡的时间还太短,就没多给,也就是灌了一瓶子让他喝几天试试,至于他喝不喝,那就不管了。
结果把个五哥激动的,说什么拉着燕飞要留他一顿饭。这东西按燕飞说的是不值钱,可是大老远的送来,这情分重啊!
还别说,送了一大圈,燕飞也满意的很,在他刻意地加重味道之下,楞是没人吃出来这不是鲶鱼。
主要还是大家基本都没吃过娃娃鱼,再说这地方虽然河多水多,鲶鱼是不太受欢迎的一种鱼,吃的人也少,更没人专门养殖。一般大家见过的野生鲶鱼最大也就一尺来长,至于更大的鲶鱼,一般人不说捉到了,见都没见过。
见到大家都吃不出来,燕飞就放心了,真心觉得上学就是好,居然认认真真地上了一段时间课,把那些课本上的东西都背了个七七八八。
自己主动想学习的效率,那根本和平时不在状态下没法比,托了记忆力好的福,就初一的那点知识,没花费多大的功夫就搞定了。
当然要是考试肯定还不行,因为考试的时候那什么重点难点千奇百怪。特别是那什么理解,一句话要引申出来无数的内涵,和放一个屁出来能有几十个味道,臭上几万里一样,一般人确实很难理解。
燕飞不考虑考试的事儿,在他看来,两年后初三升高中考试的时候抄好就行了,平时考试随便抄点就行,反正也没人管他。
上学也没耽误把自己泡的酒都摆上开始卖,本来想着治疗中风瘫痪的那老寒腿的药酒送人试试的,因为这几天要上课,也顾不上,干脆摆上去开始卖了。
强身健体的一斤卖十块,那两样治病为主的一斤卖五块。
之所以这么卖,是因为十块的有人喝过了,自己知道效果不错;那五块的药酒是治病的,可是没试过不放心,怕效果不好,先卖着试试看看。
还别说,这几天他在上学,林玉梅还真卖出去了几斤那个五块的,至于十块的就算了,没人舍得买。
长期患病的人什么药都敢试,要不怎么有句话叫病急乱投医。五块钱一斤的酒对于农村人来说的确贵了点,可这是药酒,一天也就喝个一到二两,万一有效果呢?
别小看就卖出去那几斤,效果不是一般的好。卖出去刚一星期,林玉梅就告诉燕飞,治老寒腿的药酒没有了,还有别的人来问,让他赶紧再泡点。
就这么几天时间,就算是神药也不可能治好这些顽固的毛病,可是这病都有个特点,那就是疼。所以这药酒有没有效果几天就知道了,疼得轻了呗!
不管能不能治得好病,单是能疼轻一点,就让有这毛病的人喜出望外了。在农村不是有病就能躺床上养的,忙的时候都得干活,只要不是疼的动不了,大多数都得坚持着。
离镇子不远的有个村里的姚老汉就是这么一个人,平时农闲的时候还行,可是家里一忙起来,那刚会跑的孙子就得他在家看着了。
老头腿脚不灵便,那个急啊!
农村都结婚早,这老头的小孙子刚会走,年龄可想而知,说是老头其实还不到五十岁。他年轻时候就是属于那种犟脾气的人,干活爱下死力,落下了这个毛病。硬生生把个汉子磨成了病秧子,平时在家里脾气就更不好了,除了小孙子,也没人待见。
不过对于给他买点药酒试试他还是挺满意的,对他的胃口了。因为平时也经常喝点酒,也不是嗜好,纯粹是喝点酒了身上热乎一会儿,能好受点。
才喝了药酒几天,这天跟着小孙子跑了半天,回来坐着就觉得不对了,这腿脚好像没以前那么不中用了,特别晚上睡觉的时候感觉就更明显了。于是没过两天,这老头就开始满村子跑着说儿子孝顺了。
要说有没有点心理作用呢,这肯定有。药酒效果肯定有,可要说立竿见影那就有点胡说了,不过老头儿难受好几年了,还能不让他夸大一点儿?
姚老头的儿子一看,得,跑养牛场那里,一下子把罐子里剩下的那点酒都买回来了。
没办法,这老头脾气不好,大儿子分开住了,只有小儿子一家和他们住一起。
家里的两个女人一个是老妻,一个小儿子的媳妇,那都是惹不起的,对小孙子那是隔代亲,恨不能天天捧手里抱怀里。
于是心情不好发脾气只能对着小儿子发,整天看他这也不顺那也不顺,难得说他一回好,这当儿子的哪怕花钱买个安心也愿意。
燕飞泡的药酒没试过效果,所以没多泡,就这么一罐。加上还有别的家觉得效果好的帮忙宣传,来问的人就多了,结果一问才知道都给人买光了,无形中还营造了一个供不应求的气氛,于是这些人想买的心思就更迫切了。
乡里有个什么消息传的飞快,明明没卖出去多少东西,居然就越传越邪乎了,这问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所以这林玉梅才赶紧催着燕飞继续泡药酒。
第四章 以草换酒
不过药酒这东西急是急不来的,现在养牛场也存了点酒,想泡多少就泡多少。可是泡上了怎么也得等几天,不然那药效没泡出来,就不叫药酒了。
燕飞估算了一下,干脆泡了半缸,还不是用好酒泡的,就是那些平时兑水卖两块钱的,当然现在还没开始卖,还没兑水,直接给泡成药酒了。
半缸药酒没卖完,燕飞养牛场的药酒已经出了名,附近好几个村的都知道燕飞的药酒了。
有这一样酒出名,另一样治中风的那个也跟着卖起来了,连带着十块钱的药酒和普通酒都多卖出去不少。
尽管那两个徐小燕写的‘卖洒’两个字,已经被雨打风吹去,可是养牛场卖酒的名声却越传越远,生意越来越好了。
而且这养牛场卖酒不但是效果好的名声,更是另外一个原因,燕飞这老板还落了个好名声,让他得到了不少好评。
至于说这个原因,那真叫没法说,反正每次有人因为这个夸他,他都觉得心里在流泪。
乡间传言:卖酒的那老板是个大善人,看看卖酒的价格就知道了,治老毛病的那两样药酒都是五块钱,正常人可喝可不喝的强身健体酒卖十块。
为什么这么卖?还不是为了让病人喝得起这酒,要知道家里面一旦有个病人,这家人十有六七在村里面属于困难户。就不说看病的钱多少,单是一个家里面少个劳动力,这原本的劳动力还拖累家人照顾就够要命的了。
燕飞此举,分明是为了让这些家庭困难的人家买得起药酒,这是什么精神?这就叫仁义,这是造福乡邻,这是行善积德!
老辈人都爱讲这个,一个乡里面谁能有个仁义的名头,不管什么事儿你天生就能占上三分理,干什么都有人愿意来帮衬。
所以不少买药酒的人,家庭条件好点的,顺带也会买点十块钱的。理由是恐怕这老板那便宜药酒亏钱了,万一生意做不下去怎么办?
当然也有人心里觉得这治病的才卖五块钱,那卖十块钱的,岂不是更好?赶紧买回去尝尝。
这事儿连燕飞他姥爷都特意跑来夸了他一番,更不用说旁人了!
燕飞心里那个郁闷:我就是懒得自己去找人试药酒了,准备买便宜点试试效果,然后再提价的好不好?这下到处被人说,根本不好意思开口提价了呀!
还好本来这东西对燕飞来说成本比较低,哪怕是五块钱的药酒,这基本上一斤也能赚两块钱了。
不过这两块钱真不多,恐龙骨头的价值就不算了,单是燕飞花费的力气就值这个价钱了。想想酿酒用的柴都是燕飞砍的,泡酒要弄骨头药材,烤制加工研磨全程都是燕飞操作,就知道他有多辛苦了。
麻烦的还不是这些,刚出了点小名气,又有个头疼的问题出现了,有人来赊账了。
这天晚饭的时候,养牛场的全体人员就开始商讨了。白天的时候有两个来赊账的,燕飞在上学,林玉梅推说他不在,没赊。
不过这个问题历来是乡间做生意的大问题,林玉梅和马超问了一声,就被马超一口否决了。
到晚上商量的时候,马超依然是这个意见:赊账不能赊,你生意才刚开始,不能开这个头,不然以后就不好做生意了。
接下来他详细解释道:不是没有同情心,是这个账太容易烂。我们以前卖酒这么多年了,为什么说停就停了,就是因为现在外面还有一堆烂账。少的三五块,多的几十块,有的自觉的自己过来还了;可是有的就恶心了,不还账不说,怕你要账,甚至都不来你这里买东西了。
看来他们家是吃够了这个苦头,说起来是苦大仇深:你要是为了几块钱去要账,先不说跑多远去要几块钱划算不划算,先就落了个抠门的名声。可你要是不要,积少成多,生意做着根本不赚钱。
就是!你还能到时候一家一家的去追着要吗?黑子积极提议,这家伙自从发工钱那晚上和燕飞谈过话之后,干活都明显积极多了,显然是想以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想留下的强烈意愿。
燕飞也不知道怎么办好了,说实话他从心眼里觉得有些人确实困难,要是不赊账怪不好看的,可是听几个人都这么说,知道这个问题挺严重,一时半会儿还真想不来什么好办法。
换饲料呗!成老头笑呵呵地来了一句,看众人都看着他,得意地笑了起来。以前农村的代销点就是这样,有时候没钱买东西,拿家里粮食换呀!咱们也换不就行了。
对呀!马超一拍大腿。我们这收秸秆饲料,酿酒收高粱都是花的现钱,现在咱们用酒换呀!
还能拿草换酒,养牛场就这么个巴掌大的地方,周围那点青草早就被牛啃光了。黑子赶紧提议。就算没粮食的人家,只要有个能走路的,总能去路沟边割点草。
他一说这话就满腹怨言,成老头闲着没事,说养牛场里里外外都有些青草,牛也要吃点青饲料,所以白天的时候经常把牛牵出来,让牛吃点青草。
老头腿脚不灵便,他和马超两个能干看着这老头忙活吗?最后还不是他们两人把活儿给干了。
这厮好面子,平时在养牛场里面铲牛粪反正没人知道,干了也就干了;可是放牛在外边,还挨着路边,所以平时他都躲离公路远远的,生怕被他那帮狐朋狗友看见他在放牛了。
几个人这么一说,顿时都觉得挺靠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