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个侏罗纪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木鱼和尚
燕飞听了两句没等鞭炮响起,就赶紧飞走了。
半夜路上没什么人,随便找个地方开了车就往河心岛上赶。
刚开到竹林旁边,就见到一大群人都站在竹林边。刚一下车,就听到小燕超的声音:哥你快点,我们都等着你放炮呢!快点快点
燕文海也笑眯眯地催促:赶紧过来吧,要不是看见你的车灯,我们都放完睡觉去了。
燕飞看着老爸一边说话,一边给自己递眼神让自己老妈,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但是这半夜时分,一群人为了防止太惊动戚老师,放鞭炮选择的地方离后边住的地方老远,只有兽园那边的灯光,和西边大棚上的灯光能照过来要是换个眼神不好的,真看不清他一直在那挤眉弄眼的。
燕飞早有准备,虽然老妈这几天是逼得自己没处躲,可是老妈就是老妈。自己下午一跑到现在,要是不给个说法,估计老妈能整个过年都不搭理自己。
妈你看,我出去跑着玩,正好看见路上有个小盒子,捡起来一看,居然是块手表。燕飞伸手往兜里一摸,又开始满嘴胡扯起来。
呵呵!林秀梅冷笑。你可真会捡,要不你再出去跑半天,赶紧再捡一块回来,给你爸也换块新的?
燕文海正准备打圆场,就见燕飞仿佛就等着这句话一样,伸手一翻,又一块手表出现:妈你真是神机妙算,我还准备留一块自己戴的。你都猜出来是捡了两块,这两块还差不多,在大城市里这都叫情侣款。老爸你可捡便宜了,要不是这样,我都准备自己戴的
小燕超在旁上窜下蹦:还有吗还有吗?我也要我也要
只不过他再次被无视了。
燕文海美滋滋地接过手表:我看看,好家伙,牌子不错啊!现在人可真讲究,弄两块差不多的手表,一大一小,就叫情侣款。还真挺适合我和你妈,秀梅你不是试试?咱儿子可比我大发,这可是世界名牌,正宗的进口货。比我以前给你买的那块旧的贵多了,一块能买那好几千块
燕飞在旁装傻:这么贵,看来下次开车一定得更慢点,多看着路。
父子俩一唱一和的,旁边还有刘进学老高他们一大群人,林秀梅也不好继续板着脸。再看那块手表在远处的灯光照射下,一闪一闪亮晶晶的,忍不住就伸手拿了过来,往手上一套,还挺合适
燕飞看她戴上手表,知道下午到现在跑出去这阵子的事儿,已经不会有人再问。当即从兜里一摸,摸出来个防风打火机,走到鞭炮旁点燃了鞭炮。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两声极其不满的鹰啼声和几声虎吼熊叫声传来。很显然,对于在兽园旁边半夜放鞭炮这事儿,它们是相当的不满。
但是小燕超刚才都被无视了,何况是它们。
燕飞点完鞭炮就笑呵呵地喊道:走了走了,睡觉睡觉去!
大年初一的早上照三岔河乡这片的规矩,照例是上坟。
燕文海起来的时候,看到燕飞已经开始了‘打纸钱’就是把黄纸放下边,用钞票在上面放好,然后使劲拍几下,表示这些黄纸已经变成了纸钱。
往常都是用的百元大钞,但是燕文海看了一眼燕飞,就忍不住瞪眼:你这是胡闹是吧?这都是什么都能打?
燕飞笑呵呵地:没事,我准备的多。万一我爷想出去串个远门,我这是给他准备的外汇。你看这是霉金,殴元,香江币,岛国元放心,最多的肯定是咱们的,这些就是个备用。
种类是真多,花花绿绿的什么都有。说实话有的燕飞也不认识都是打劫人家金库顺便捡的,鬼知道都是哪国的。
燕文海都懒得搭理他了,其实心里都知道,这也就是个心情。
如果真有地府,估计现在那里通货膨胀的绝对是已经鬼不聊生现在出了印好的冥币,一张都是几亿元的。以前都是用黄纸‘打’的纸钱,额度最高一百,现在这几亿几亿的,涨的也太厉害了。
燕飞忙活完,就开始往车上搬。准备的是真多,还有一大挂超长超长的鞭炮特制的玩意儿,燕老板家要用的,鞭炮厂要是连这点面子都不给,就太不会做生意了。
开着车拉着一家人,几分钟的路程就到了地头。
睡得值眼都犯迷糊的燕超到了燕家的那一串祖坟后,也自觉打起了精神,没了平时的顽皮,开始帮着往坟前摆东西。
随着家庭富裕,不少人家的祖坟都开始修缮。但是燕飞这边的一直还是老样子,不过在这里种地的还有其他的亲戚,平时都会照看。所以虽然没有像别家弄一圈矮墙,但是坟前的两棵柏树长势喜人,几个坟都变得大了好几圈。
点燃了所有的纸钱,还给周边其他的坟前都放了一叠这也是老规矩,哪怕是一些孤坟,都会放上一些。大概是想远亲不如近邻,毕竟是挨着自家先辈的邻居,总要都照顾一些。
鞭炮点燃,噼里啪啦地鞭炮声在田野上显得并没那么响亮。远处还有阵阵回音,夹杂着其他的鞭炮声,让整个田野上都多了几分肃杀。
鞭炮声停,小燕超就熟练地开始挨个跪着磕头,嘴里念念有词,喊着爷爷奶奶老爷老奶来拿钱。燕飞则是跟在他旁边,和他一样念念有词。
这是不知道多少年留下来的习俗,一场祭拜仪式下来,让活着的人更好珍惜生活。
等最后燕飞海夫妇起来,四个人陡然身上都放松了下来。
燕文海露出个不太自然的笑容:好了,收拾东西,走吧!
燕超闻言立刻迫不及待地抓起了一个大苹果,在身上一层就开始啃:爷你们都吃过了,可该我吃了啊!记得保佑我考试考好点,让我快点长高,还有给我妈托个梦,让她别收我零花钱
最后一句声音有点小,嘟囔的声音也就自己能听见,何况嘴里还有苹果,爸妈可都听不清。但是燕飞听见了,不过懒得理他他这愿望是终究实现不了的,因为燕飞小时候也从来没把自己的压岁钱暖热乎过,基本进了口袋转眼就得变没。
大年初一是什么活都能干的,只能到处溜达着玩或者看电视。不过现在规矩都没那么严了,至少是让串门了在之前是串门都不让的。
接下来初二开始,就是各种串亲访友。一直到元宵节前,只要不忙你就可以这么到处转。
对于,这是最幸福的一段时光,除了初一上坟这一会儿不能捣乱,其他时间可是自由的很。从大年三十中午放过鞭炮,一直到初五,这几天可以尽情造作,不怕挨打。
熊孩子们是记吃不记打的,这几天都是变着法的撒欢,或者叫找揍。因为父母这几天不揍他们,不代表不会给他们记账,等过了初五,恭喜他们,他们只要还不收敛,立刻就会迎来男单女单以及男女混合双打。
等到初六开始,所有的舞龙舞狮队开始热闹开来。
因为三岔河名气的扩大,附近已经有人到这一天赶过来看热闹。所有的传统节目,包括一些以前都快断了的节目,都在三岔河这里重现踪影。
张海洋这几天没事的时候,也和场里的人到处出去转转,熟悉这里的民风民俗。其余的时间就开始推广的小养殖场计划,根据场里的人了解的情况,开始计划第一波的推广。
本来这个计划是准备到了元宵节前再宣布的,但是因为燕飞还要去参加电影开幕式,所以张海洋把计划提前到了初六这一天。
正好这一天也是街上各种商店开门的日子,开张大吉嘛!
等张海洋把选定的几个目标村的人给召集起来,就开始讲她的小养殖场发展计划。
其实乡里也有一家养牛四五头的,但是也就这样了。终究不成规模,而且一旦养牛超过两头,家里感觉就格外忙,清理粪便准备饲料等等,觉得活多的不是一点两点。
说到底还是养殖的方式问题,养殖场的话牛棚是设计好的,而家里养牛的,都是在自家院子里弄个棚子或者一间单独的房子。因为地方问题,注定了清理粪便等都不方便,而且还满院子里脏兮兮的。
这也算是乡里人的局限性,因为一来养牛两头以上的话,无论是自家养的那点殖蚯蚓还是种植的双孢菇,牛粪都够用的。既然又多重选择,而且比单独养太多牛还好管理,怎么选择都不傻。
结果现在别的乡大大小小的小养殖场越来越多,三岔河乡则是一直发展多重经营,没有什么上点规模的小养殖场。
张海洋推广的方式是以村或者几乎联合起来为集体,建立一个集体的小养殖场。当然如果有人单独挑头的话,那肯定就更欢迎。
因为怕管理不好,前期召集的人都不多,都是平时名声不错,比较实在还能干的一些养牛户。比如田大富田大壮几个最早养牛的,以及小关庄,西边庄子上,上林村老燕庄的一些特别靠谱的人。
燕飞和黑子几个人就在隔壁的另一个办公室里坐着,这可是张海洋第一次组织的规模化管理模式推广。如果这一次成功,以后她再做什么事情基本都可以放心了。
换到别的地方,新来个空降领导,就掌控局势没有足够的时间根本不行。但是这里是三岔河乡,养牛场的招牌就已经足够,张海洋只要背后还有这块招牌,她的推广就不会冷场。
而让张海洋和隔壁一帮人哭笑不得的是,这帮来听张海洋讲小养殖场的人,在听完了之后,没有一个人去问管理方面遇到什么问题怎么办?也没人问她说的集中养殖,对疫病防治等方面的各种优势。
所有人就简简单单的一个问题:张经理,这个事儿,燕老板知道不?
多淳朴的话啊!
讲的口吐白沫的张海洋当时就差点吐血。还好,还有以田大富为首的那几个年轻人,他们一直在努力做着笔记,虽然看他们一脸迷糊,可能很多的东西不明白,甚至还有两哥们的‘会议记录’夹杂着拼音,但是好歹证明,她的这小半天讲的东西,有人在认真听。
等到张海洋无力地表示,自己做什么不可能燕老板不知道,是他也支持的。于是所有人都表示,那你说一个小养殖场养多少头牛吧?我们回去找地方先建垒个牛棚出来
隔壁的燕飞听到这里,终于可以松口气,准备行囊去霉国祸祸参加电影开幕式了!u
第八百六十四章 虚惊一场 收医院
去了好好干,别给咱们村丢人
吃好喝好点,注意身体。你们老板不是小气的人,有就多吃点,别把身体累垮了!
红旗哥,加油啊!
看着村里老的老少的少都跟着到村口,一个个说着不管他听没听的话,杨红旗背着包努力让自己保持笑脸:那我真走了啊!
走走走,赶紧上车,走吧!他老爹挥挥手。别婆婆妈妈了!
平时工作不忙了,也出去走走看看。万一哪家闺女你们俩对上眼缘,就带回来,啊!?!这是杨红旗妈妈又一次重复叮嘱了整个过年的话。
嗯!杨红旗对着父母点点头,对着乡亲们点点头,翻身爬上了拖拉机——这是专门送他去坐车的专车。
走没几步就是村口新修建的小学,开拖拉机的年轻人喊道:红旗哥,你要再晚几天走就好了,我给你说,乡里这次来的那俩老师,长得可好看了。她们听说是你出钱修的小学盖的新教师,都可佩服你哩
杨红旗笑笑没吭声,他心里再考虑老妈的话,是不是该找个媳妇呢?
不过心里很快就有了决定,等这次研究成功再说,反正也要不了多久了。老板说过,要保密,他怕找个媳妇不小心在家里说点啥,万一遇到个大嘴巴女人就麻烦了。
这次燕飞给他放假到十五元宵节,刘进学家里人都到了三岔河过年,实验又做到了一定阶段,其实一个人看着就行。不过杨红旗觉得自己正是学习的时候,耽误不起。
就在他在拖拉机上思绪如飞的时候,燕飞也正开着车带着媳妇飞奔到去京城的高速上。
燕飞心里美得很,本来郭五说也去的,可惜过了年家里觉得他前段表现不错,准备给他安排点事练练手。这一来他的‘睡明星梦’彻底破灭,只能放弃了这一趟霉国之行。
单独带媳妇出去,燕飞已经开始计划一些不可告人的事儿了。
徐小燕没注意他脸上那带点不明意味的笑意,在旁边有点忧心地问道:医院的事儿,咱们都不懂啊!要是等县里把卫生院给了咱们,你以后准备咋办?
燕飞从胡思乱想中回过神来,随口说道:老院长我还是知道的,人还是不错的。让他负责着,找几个得力的医生,再弄点好设备,啥都齐全了。其他的那些不行的冒牌医生护士们,以后给他们在场里找个活儿干着,实在什么活儿都不能干的,那我也不打算养废物。
那可得得罪不少人。徐小燕嘀咕道。
我不得罪他们,他们还不知道坑多少乡里人呢!燕飞提起这个就火大。就一个小破卫生院,会看病的没几个,我都不知道那么多领工资的都是哪儿冒出来的。让他们留着,就是坑乡里人。
倒也是,那我就不管了,反正你做的我都支持。徐小燕点点头。还得一会儿才能到,我替你开一会儿?
不用
两人说的这个卫生院的事儿,还是乡里的那破卫生院。说是破卫生院真没瞎说,以前就觉得破,现在是越来越破了。
昨天燕飞的老舅林秀清,也就是林海虎的老爸,忽然后腰疼。到了老何医生那一问,说可能是肾结石,让去卫生院做个b超看一看。
结果进了卫生院,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
林秀清往机器旁边的小床上一趴,做b超的那年轻医生看似熟练地给林秀清身上抹完耦合剂,然后拿着探头在肚子上扫了一圈,发话了:还得再喝点水,有点看不清。
刘秀清二话不说爬起来,端着大茶缸就开始牛饮。
咕嘟咕嘟喝了两大缸,忍着疼等了快一个小时,然后又趴了上去。
年轻医生又抹了一遍耦合剂,嗯,就是那黏糊糊的透明的和鼻涕一样的东西。接着又开始扫,又扫了半天:那个,还得再等会儿,尿还是不够。
林秀清就继续忍着疼憋着尿,坚持着。
有过结石的人才知道,这玩意儿疼起来,那是真要命。林秀清也是能吃苦耐劳的壮汉,平时干活身上磕了碰了都是吭都不吭一声的,可这次从开始疼到现在,衣服早都被冷汗给湿透了,脸上也是煞白煞白的。
但是医生让等,他也只能继续等着。
直到等的实在不行了,才忍不住给医生提议:我这实在不行了,要不你再看看?
年轻医生点点头:行,时间也差不多了,上来吧!
然后
等林秀清似睡非睡地被叫醒的时候,他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以前也没因为结石疼过,不知道结石这玩意儿疼起来是要命,可是喝水多点憋点尿,运气好说不疼就不疼了。
林秀清忍着疼憋了这半天的尿,疼痛一轻浑身一放松,再加上昨天晚上睡得晚了点,躺着居然打起了瞌睡。
结果刚醒来就听到年轻医生建议道:你这个情况有点复杂,我建议你去县里医院再去检查检查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