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个侏罗纪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木鱼和尚
陈赫眼里射出来千把羡慕刀万柄嫉妒剑,把暴发户燕老板射的体无完肤,酸溜溜地嘀咕:有钱了不起啊?
是啊!燕飞点点头。你有啥疑问?
陈赫想了半天,摇摇头:没了!
其实他的家庭条件,在省城里也是能让不少人羡慕的。可是那都是家里的,而且家庭原因,他们家都不可能像燕飞这么‘奢侈’就算家里能雇一个保姆,也不可能保证经常吃饭都是这个水准啊!
燕飞这才笑嘻嘻地客套一下:几位也都来尝尝我的手艺,我可是专业的。
反正自家媳妇都吃过了,这点剩饭剩菜他也不介意和人分享有人在他肯定不好意思自己把一桌子菜吃完。
刚吃过陈赫顺嘴就回了一句,话一出口有点后悔。那我再尝尝,反正你俩也吃不完这么多,我看看你的手艺怎么样?
还反客为主问其他几个人:你们也来尝尝?
他和燕飞是老朋友了,那几个人可不行,都赶紧摇头。
拿着筷子刚夹了一口就感慨:不错不错,色香味俱全,这是什么肉?
哦,那个是牛蛙。燕飞应付这些问题驾轻就熟,说谎说的自己都快相信了,根本不怕问。
陈赫是肉食动物,下一筷子又尝了一块鱼肉,继续发问:这个是?
鲟鱼。燕飞面不改色的回答。
鲟鱼也分好多种,不过陈赫自己没好意思继续问下去。平时他在外边饭店吃的次数也不少,不过像这么味道的,口感这么好的,他还真吃的不多。
这个呢?
牛筋!
这个
就是野菜,各地叫法不一样,说了你也不知道,你想叫什么都行。
旁边的记者摄像都有点傻眼,开始挖空心思想文章怎么写。
现如今的采访文章主流是要体现朴素的,比如某某老总虽然家财万贯,但是生活极其朴素,住着七八十平的小房子,平时吃饭就吃个青菜萝卜啥的家常菜等等。
就像燕飞,他上过报纸这么多次了,很多事情大家就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没人说他自己住着古建筑式的别墅,买了一块地原本当后花园这年头不流行鼓吹奢侈之风。
现在这几个新闻工作者坐在屋里面,看着燕老板的饭桌,忽然有种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写的感觉。
好吧,就算忽视了外边的大奔,养着的几只大狼狗,院子里的那些一看就挺罕见的树,还有这房子和里边的设施可是这一桌子饭菜,一般的酒店,估计都是弄不来的。
牛蛙和鲟鱼都是新兴的养殖项目,还得是在气候合适的地方。还有他说的其他几样菜,傻子都能看出来,什么牛筋的都是骗鬼的,包括他说的那野菜,也都是不常见的好不好?
嗯,这还有两个汤,一荤一素。
陈赫品尝了一下,素的他就吃出来了有些应该是蘑菇,具体是什么蘑菇,除了金针菇其他的他也没吃出来。至于说荤的,反正味道好得很,他都吃过饭来的,又吃了一阵子剩菜,还喝了小半碗汤,喝完都捂着肚子坐不直了。
但是到底也没吃明白自己都吃了啥。
等到采访开始,记者脑子里已经想清楚了,不该问的就别问了,免得自己纠结。
问及创作过程,燕飞说自己在参加朋友婚礼的时候看到了这个新闻,夜里萌生了写小说的想法,就立即开始了记者立刻开始打腹稿,青年作家燕飞为了这篇小说,业余时间不够用,甚至彻夜创作。
燕飞说自己某个情节修改过,记者的腹稿立刻变成,为了写出来满意的小说,燕作家三易其稿。
总之,简单的采访只用了十几分钟,因为小说刚开始火的时候,也都采访过。重点是后来,这本书是怎么被大导演看中,然后走上了大屏幕。
燕飞说的肯定都很简单的,说自己和威尔在霉国联系的出版社,小说卖出去之后,导演联系了威尔等等。但是记者立刻给就这个情节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变成了那位导演是如何机缘巧合听说了这本小说,然后慕名去买了一本小说,觉得这本小说如何如何的优秀,意识到这本书拍摄成电影会在霉国大卖
反正现在电影已经大卖的消息已经传遍,既然结果是完美的,那么中间的过程不管多曲折多复杂,大家都会接受的。
都说记者是无冕之王,也得看情况。燕老板这里从来没有负面消息,挑不出毛病来,牵牛花现在还是省里的重点企业,国嘉层次上也是能挂上号的。
更重要的一点是,燕老板是媒体界的散财童子,以前没事打个广告的习惯从来没改变,能扯上关系他就偶尔赞助那么一把,谁会在这种情况下得罪他?
旁边的摄像师也很会来事儿,在徐小燕收拾桌子收拾到一半的时候,抓住机会拍了一张照片。
照片上燕飞坐在一张木头饭桌前,上面只有一个盘子一个碗后来那桌子出现在报纸上的时候,本来应该有的都还有,可是那些燕飞精心雕饰出来仿古风格,愣是能让人看出来六十年代的效果。
这还不算,他身上那件本来是来自霉国的不知道什么品牌,但是标价好几百霉币的白衬衣,看起来像三十年前街头夏天流行的那些‘的(di)确良’衬衫配上后边的一些模糊的木头家具,好像他堂堂燕老板就像是一个老学究似的,在一个山旮旯里的原始小屋里搞的创作。
文章更是把燕老板写的生活自律到艰苦,日子过得朴素无比
嗯,团报肯定不能像其他报纸,方向必须正确,不能引导年轻人们向往奢侈浮华
对此燕飞早就见怪不怪,见得多了自然知道,有时候报道嘛,也是要加入艺术创作的。一个好记者,必然也是一个好作家。
采访只是个插曲,现在燕老板当务之急是去学校报道。
当然报道前还得去看看实验室,人家都来工作好几天了,他还没露面。不过现在新闻一出,大家也都非常理解,没看他都回来半天了,都没一个人来打扰他。
去学校就是被人眼红的,几天没来,就打了个电话请了个假。没想到转眼人家都出现在了好来屋的报纸上,农大的师生们在眼红之余,也都有点与有荣焉。
学校里遇到了周校长,拉着燕飞好一阵聊,特意说了前天去省教委开什么会,其他学校领导们看着他有多羡慕
是真羡慕,玉州省现在没几个知名大院校,除了省大其他的都不算出名。现在燕飞横空出世,又是搞科研又是写小说,那些报纸上为了增加可读性,不然要加上一句,燕飞现在是省农大大一新生。
少年天才嘛,不说年纪,怎么能达到最好的宣传舆论效果。
得亏他是还有事没和同学们见面,卢斌说了,全班同学都在准备等着燕作家回来请客。燕飞一想,好像自己还真没什么准备,赶紧溜了。
其实有正事,他还得回家一趟,不是因为那个胡三,而是关于药
燕老板的返老还童药效果相当的不错,他准备试着推出去了。
没打算搞什么药厂,就像蒙老头建议的那样,小批量的搞出去点销售,也算是给自己培养点潜在的客户这些客户平时也没指望他们能帮自己啥,只需要在某些时刻,他们在对自己的某些事情上,能说点好话就说几句好话,不想说了不说。
只要不说坏话就行。
所谓未雨绸缪就是如此,燕飞从来没关心过自己的药酒蒙家卖给了谁,他也根本不管这个。现在准备卖药依然如此,就是老老实实的当自己的供应商,其他的事情一概不管。
不需要大张旗鼓,也不去想什么名利双收。
就当是一步闲棋,反正自己有资源,不用白不用,用了的话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用了。
说不定某天自己的企业参加什么评选,或者又有什么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发展的时候,会有个正管事的人忽然想起来这个企业和自家吃的喝的东西有关系,稍微把牵牛花的名字提上那么一提
更重要的一个好处就是,既然自己把东西拿出去了,那么以后自己人用的时候,也理直气壮些。
燕飞现在准备回家,就是准备给戚贺两位老师,嗯,顺便还有自家的外公,贺老师家的贺老太,包括自己的父母反正关系深厚的人,以后这都可以当常备的零食吃。
徐小燕现在是闲人一个,她的任务是实习。
嗯,目前她就在省内第一大养牛企业牵牛花农牧公司实习,职位是老板娘。具体工作嘛只要愿意被燕老板伺候着就行,其他没要求。
所以燕飞回家肯定带媳妇,而且还可以不必再开车。
既然不开车,但是也不能刚才还在省城,没一会儿就到了三岔河。
这么点时间不能浪费,燕老板拉着老板娘又在菜园岛悬崖上的山洞里欣赏起了潮起潮落,一直到潮起不知道多少次,他这才美滋滋地出去赶路。
徐小燕躺在床上脸红红地欣赏了一会儿翼龙飞舞,翻着一本书随便看上几页,再一转眼,就来到了车上,此刻车都快到三岔河了。
就是这么方便,气死马路上那些开车的。
迷糊了一下,姑娘才看清到底是到了哪儿,然后忽然就有点意见:哼,你不早告诉你有这本事,害我以前每次坐车来回跑,今晚上我就回家住去
燕飞嘿嘿直乐,回就回呗,反正得让她歇歇!
笑的有点意味深长,气得姑娘拿着书本直拍他,反正自从知道了他的本事,还有个好处,再不担心他开车分神了,想揍就揍
第八百八十六章 迟早种野菜
来得容易的东西有时候会让人不懂得珍惜。 小 说
这话放到徐小燕身上就挺合适,以前燕飞大肆洒礼物的时候,她虽然不说,可是心疼是绝对有的。但是现在,她喜滋滋地抱着一堆礼物到处送,根本没半点不舍得。
除了是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不要钱来的,还有个原因是因为东西都是从霉日那边弄来的。从这两个地方拿东西,徐小燕表示毫无压力,送的也大方。
燕飞一到家场里人就有了靠山,眼巴眼望地等着他处理那个胡三的事儿。结果他根本不在意,挥一挥手风轻云淡:无所谓的事儿,随便他们来折腾,谁来抓谁就行。来的人是叫孙小威是吧?进来啥东西也没偷关不了几天?去告他惊吓咱们的牛了,经济损失五百万
一群人面面相觑,你这也太夸张了,一张嘴就五百万,把那个孙小威全身零件卸了分开卖都不值这么多。
这能行吗?连无法无天的黑子都觉得太离谱了。
怎么不行?燕飞呵呵冷笑。我的牛夜里要休息,被惊动一下就是大事儿。谁要说不可能,让他也养出来顶级牛肉的黄牛再说话。
黑子干脆不再多想,一招手把人都带走,真去操办这件事去了。
燕老板的话很有理,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他夜里惊吓我的牛会不会造成损失,要不你也和我一样养出来世界顶级的黄牛,然后证明给我看,你的黄牛不怕夜里有人惊扰。
黑子走人,张海洋过来汇报:黄土洼那边的养牛场建好了,他们全村集体入股建设的
这才几天就建好了?燕飞诧异了一句,想了一下道。行,什么时候开业我过去一趟。
有他这句话,张海洋立刻喜滋滋地跑去干活去了。
张海洋刚走,林海虎腆着脸走过来:那个,老表啊,张记者想来采访采访你,你有时间没?不耽误你多少时间,你现在是大作者了,得有点谱儿,随便说两句打发他就行?
燕飞一看见他就黑着脸:你怎么不上学?又承诺给你好处了?
好处啥的都是小事儿,你现在是咱们三岔河乡的光荣,是咱们万城市的模范人物。经常在媒体上露个面,一来提升你自身形象,二来也能激励咱们这里的年轻人向你学习,更好的树立榜样嘛!林海虎继续厚着脸皮在这儿磨蹭。
燕飞抬起头看着他,一直把他看的浑身发毛,浑身都不自在:我可是真为你着想的,你想啊,现在你的小说改编成大电影,还是好来屋的,全地区人都以你为荣啊!这时候你不站出来说几句,多不合适?大家都想听听你的感想啥的,也是关心你啊!
别扯没用的了。燕飞摇摇头。我是纳闷,你这一套套的,都是从哪儿学来的?
我已经想好了,以后我也要努力学习,争取将来当个好记者。林海虎脸色一正,满脸的斗志。现在我就在跟着张哥学经验,将来我高考要是没戏,就出点钱先进报社当个实习的
你的理想就是从你逃课不上学开始吗?燕飞毫不留情地打击他。
我真没逃课,今天是有事才没去
好了我信你了,只要你能糊弄住你爸,我也管不着你。张坤想来就让他来,反正他也熟。燕飞打断了林海虎的辩解。这小子自从有了挣钱的动力,自从挣到钱之后,现在越来越知道动脑子了。凭他经常和记者们打交道偷师来的本事,糊弄他老爸是真没什么问题。
林海虎立刻不辩解了,美滋滋地跑一旁去给张坤打电话。他也知道糊弄住家里人没问题,和这个老表说一点用没有。只要燕飞不追究他逃学的事儿,谁他也不怵。从小挨揍都挨习惯的人,根本不怕以后被揭穿再挨揍。
燕飞处理一会儿场里的杂事,张坤也就到了,给他拍一张照片就算采访完了。真没啥好说的,太熟了,他又不是不了解燕老板的性格,只要不报道的太扯,燕老板才没空和他计较。
本来采访完应该回去送稿子的,一听说明天要有个村里的养牛场开业,他又舍不得走了。好歹也算个新闻,去拍个照片随便采访采访,新农村也是个好话题,报道一下肯定没错。
黄土洼养殖场开业是一件大事,这是三岔河乡第一个以村为单位的养殖场。
不但乡里一把手亲自带着人来参加了开幕式,县里也来了不少人。大家心里都明白,一旦这个养殖场能成功,有了成功的模式之后,后边肯定会继续接二连三的继续开下去。
养殖场是集体的,在田大富的带领和张海洋的协助指导下,全村村民以户为单位,出钱出力组建了这个养牛场,也算是股份制的。
堆子岗那边也不甘示弱,虽然晚了一步,但是全村老少爷们加上妇孺齐上阵,也正在养牛场。
他们是穷怕了!
哪怕是近些年生活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们也依然保持着对穷深深的恐惧,然后这种恐惧就转化成了对财富的追逐。
以前他们作为三岔河乡最偏远的村落,有什么好事一般也落不到他们头上。就连种植果树之类的扶贫活动,乡里对他们的态度也是可有可无。
因为他们那里土地太贫瘠,就算推广经济作物,到了他们那里也得歇着。
燕飞对所有村子基本上一视同仁,甚至因为田大富的关系,对这个村子还稍有照顾。比如说最开始选择种植牧草,就选了这个村子,然而那时候田大富还不是村干部,当时的村干部错失了那个机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