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个侏罗纪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木鱼和尚
都不傻,只是扫视一圈就知道,大厅里的解说员数量明显超过一个实验室的正常技术员数量,哪怕是加上助手们。
有的同行还在一门心思提问技术上的问题,不过有些同行,眼神热切起来之后,立刻就提到了一个非常让人关注的问题:你这马上毕业了,分配到哪儿确定了吗?
胡一刀这些学生们听到这个问题,当时心都碎了!
用脚趾头都能想到,人家问完这个问题,只要你回答个没确定去向,下一句人家就会开始邀请你将来去他们那,还会有一大串的优厚待遇条件:什么编制职称之类的基本问题都别拿出来说了,丢不起那人。开谈的问题怎么也得从住房说起,不然都对不起人家在填补空白的实验里有过实际操作经验。
要知道来的同行们,可不是燕飞这种只能给钱的。编制就是基本待遇,凡是编制带来的能分配的东西是一样不能少的。
正在给人当解说的燕飞很快就知道了这个消息会场里‘自己人’还是挺多的,在别人看来,那些同行们干的,可不就是‘公然挖角’的事儿吗?
不过燕飞无所谓:谁想走就走,进了有编制的地方也是好事儿,我支持大家去找更好的单位。
一项大型实验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儿,否则燕飞都不用多建这两个实验室,直接用三岔河乡那个两人实验室的名义开始公布实验成果。
那些人挖走一个人最多在某个实验方面能学习点东西,或者是学点理论知识。对于落后点的实验室来说,提升是肯定有的,不过想追赶上目前燕飞这边的进度,那真不够燕老板现在拿出来的东西其实是落后于恐龙世界的,要循序渐进。
但是燕飞也乐于他们挖走人,学术水平的整体提升,对于大环境来说,肯定是好事儿。
反正自己也不差那么点人,当实验室的名气起来之后,从现在开始,就不会缺人了!
如果他现在说要招聘长期的实验人员,想来的人绝对会挤破脑袋。就算是以后某个阶段需要临时人员,也会有大把人手愿意进来学无止境对于技术人员来说,他们体会的更深刻。
人员有点杂,到了后面人越来越多,会议厅里就有点乱糟糟的。
本来都还没到正式开始的时间,燕飞看到这情况,也只能给自己陪同的那些领导们抱歉一声,提前召开一下发布会了。
喂喂!跑到台子上,燕飞也不用人帮忙,自己抱着话筒喊了起来。鉴于现在人数有点超出来预计,所以发布会提前召开了。下边我先提个建议,学生们都往前边来点,两边的位置随便坐,不够坐的话辛苦大家一下,先挤一挤。
记者朋友们中间前面来,等下提问题的时候也方便。
还有一部分是同行,大家先等一下。等下发布会结束之后,临时再加一个交流会,到时会大伙儿坐一起聊聊。暂时来说地方有限,没法一起招待,抱歉了!
来参加的人员都是有素质的人,这点毫无疑问。几句话一安排,大家就开始就坐。
本来还安排领导们讲话的,结果都是连演讲稿都不用,简单勉励几句就把话筒让给了主办方,直接进行记者们的提问环节。
其实大部分问题已经得到了解答,现在记者们倒是对燕飞这个当老板的更感兴趣点提问的问题大多是他建立实验室的初衷,实验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问题,有什么感想之类的。
倒是有个记者问了个题外话,也算是一点质疑:燕老板,你现在还是个大一的学生。我们刚才询问得知,整个实验过程,你都是全程参加,而且肩负着主要指导的职责。请问你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问题其实关注的人挺多的,大多数人都认为,燕飞这个老板负责出了钱,然后技术人员属于他的员工,所以都把功劳推给了他直白点说,就是质疑他是不是在仗着有钱就沽名钓誉。
不过燕飞真不介意有人问,是他做的就是他做的,他不谦虚。
大伙儿有这个疑问挺正常的。燕飞面带微笑,风度翩翩。整个实验过程中,我确实是出了点力,可能也没有些同学们说的那么多,但是
一段话说完,下边的人不少都傻眼了!
开始说的话所有人都听得懂,后来说的瞬间只剩下一小部分听得懂,再接下来的话只剩下更小的一部分人听得懂。
最惨的是,再接下来的一段话,已经只剩下很少一部分能听出来是什么语种。最后几句话,到底有几个人能分辨出是什么语种,也不得而知了!
从华夏语到鸟语,再到岛国语,接着换成法语,最后是德语
这是一种毫不留情惨无人道的碾压!
燕老板用包括最新学习的德语在内的四门外语,对那个提问的记者,以及不少心里疑惑的人,进行了全方位的花式摧残。
连会议厅后边站的那些高学历技术同行们都有些面面相觑,他们之中也没几个掌握这么多语种的。
第九百零九章 奔赴考拉国
燕飞从会议台上走下来之后,会议厅里才热闹了起来。
发布会从他用四门外语回答了那个问题之后,剩下的时间都再没人提什么特别刁钻的意见。
年纪轻轻的亿万富翁,会写小说的文学天才,现在加上个会四门外语的研究天才当一个人身上的天才光环太多,人们自然而然的就会少了去质疑的心思。
会议厅里除了学生,剩下的人里面不少都有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人生经历。有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人绝对不是生来就公平的。
不但是从娘胎里出来的家庭社会环境不同,就是人的个体也有千差万别。
有直接就是傻子残废的,有带着各种难以根治的绝症的,有上了学怎么学都学不会的,也有天生过目不忘过耳能诵的天才
总有那么几个天才,生下来就是让人羡慕却连眼红的心思都兴不起来。
因为差距太大,大到让人绝望。
甚至于发布会过后临时加的同行交流会上,不少年龄比燕飞大不少,甚至都比燕文海还大点的同行们,和他探讨问题的时候,都是用的请教的语气在同行业的圈子里,这才是最难得的。
当然,那些同行们,不全是因为燕飞会四门外语,他们都能通过种种关系,联系上农大的学生和老师,确确实实证实了燕飞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等到下午徐小燕开车带着燕飞回家的时候,路上燕飞一直揉着脸保持微笑其实是个挺高难度的工作,应付完上午的发布会又应付中午的吃吃喝喝,其实比捕杀恐龙累得多。
回到家也没闲着,电话一直响个不停,各种祝贺的电话就没断过。
媒体的效率高的很,午饭的时候,省台已经播出了这次发布会的新闻。
不过燕飞的心思已经不在这上面,他准备买牧场的工作已经正式提上了日程。
除了在游艇上和郭五他们几个年轻人讨论过,燕飞也就和媳妇商量过这件事。其他人燕飞都没告诉,事情没办成之前,他没打算大张旗鼓。
前两天文乐带着人跑来了一趟,走的时候带了一摞厚厚的资料,其中就包括燕飞准备的办理专利的资料。
这些工作交给文乐他们做,比燕飞自己做还要省力气。
其实文乐他们也不是自己跑的,燕飞也是才知道,在京城,有那么一群特殊的群体,干的就是跑各种部门的工作。
术业有专攻,有些自己去办需要跑断腿的事儿,交给他们只用出点钱,就可以在家等结果。而且保证还能比自己亲自去跑办的快,办的好。
文乐几个人在回到京城之后,就全力开始了制药厂的工作。
本来一群人以前闲散惯了,还都是年轻人,让他们想瞬间收住心,哪怕是有了利润可观的生意,也未必能立竿见影。
真正立竿见影的是新闻上再次出现的神秘事件。
同时丢失的几艘船,还有那被神奇切去了一部分的两艘船的图片,看看就让人心惊不已。就如同燕飞想的那样,不少新闻上直接就出来一张标注了位置的地图,言之确凿的证明,那里应该是短暂的出现了一条时空裂缝。
不但国内的新闻上这么说,其他各国的新闻说的也差不多。基本上大家都不约而同的统一了口径,把问题推给了时空裂缝,还有各种专家教授出来进行解释。
霉国的媒体还公布出来了‘某知名实验室’研究出来的成果,甚至还公布了一些绝对没人没人能看懂的数据,用来证明现在地球上可能到了某种活跃期,所以才会发生这种多地出现时空裂缝的问题等等。
媒体上喊的很厉害,但是没人再提组织调查队之类的事儿。
估计就算是想搞研究,也得低调无比的用小船来研究,以后肯定不会再这么大张旗鼓有钱也不是那么折腾的,再这样隔三差五的丢船,过不了几天霉国就得靠着独木舟征战太平洋了!
文乐他们看完新闻,在燕飞忙碌的那几天,他们可是就没睡过什么好觉。
想想就觉得后怕,幸亏他们选的路线离那边有点远,否则让他们遇到神秘事件的话,后果是什么谁也不知道!
未知的就是最可怕的。
文乐来拿资料的时候小何他们也都跟来了,提起来神秘事件还开玩笑,说会不会把他们送到古代就像不少电影上演的那样,他们会回到多少年前或者多少年后。
虽然是开玩笑,可是语气里的后怕是免不了的。
燕飞不介意再给他们加把火:万一像我小说里写的那样,就咱们那条小船,估计死的肯定比别人快吧?说不定咱们几个现在都已经变成鱼龙粪了!
当时所有人都想到了时下最火的,燕飞是原著作者的那部电影。
吓人啊!
人家是航母开过去,最终还能找到陆地。如果是小游艇过去,鬼知道恐龙时代里比他们游艇大的怪物有多少,说不定直接就连游艇就进怪物的肚子了!
就连现在的海洋里,还有蓝鲸这种大型生物,在那个怪物横行的时代,会不会有比蓝鲸更大的怪物谁能说的准?
人家船大点也许还有点生存机会,他们那小游艇,真的是半点机会都没。
只要一想,一群人就觉得,出门风险有点大,还是老老实实在家比较好毕竟一直以来,华国大陆可是没出现过什么神秘事件。
对于燕飞来说,合作伙伴们能收心,这个结果就挺好。
同去的郭五也挺老实的,正在帮燕飞留意牧场的信息。
燕飞之所以把牧场工作正式提上日程,就是郭五已经给他传来的消息。
考拉国那边的牧场比较多,想找个转手的也挺容易的。不过燕飞不了解行情,他准备先去考察一下。
接下来两天燕飞就是在家继续安排实验室的下一步工作,然后到学校转悠了几圈证明自己还是学生。等到陈英军打过来电话说办好了签证,他就在家安心等着陈英军来汇合,准备一起出发考拉国。
小陈同学想移民了!
倒不是因为燕飞想买牧场,而是他自己不知什么时候就有了这个想法。
燕飞猜想他估计是有点怕,当初干过的一些事儿,他总是怕有人找他秋后算账。虽说现在风声已经没那么紧,可他还是担心的很。
年纪轻轻事业正走上坡路的时候,他居然就萌生了退隐江湖的想法。
燕飞也没法说什么,人家自己的事儿,他只能看着,还能怎么着?
现在的餐厅小陈同学肯定没打算放弃,日进斗金的生意他也不舍得就这么丢下。不过是换个身份而已正经是换了身份以后,餐厅经营上还能有点优惠政策。
对于这点燕飞也无话可说,现在大形势如此,外资和民营的地位那是天差地别。如果是民营的话,目前地位确实是低了点,和人家金饭碗的企业一比,就和乞丐似的。
可是换成了外资,又比金饭碗的还能优待,没法说。
正好燕飞准备去看牧场,两人一拍即合,当即就约好了一起过去看看。
陈英军是一个人来的,燕飞也没准备带太多人,就带着媳妇出发。三人汇合之后,就开始踏上了飞往考拉国的飞机,开始了一次长途旅行。
郭五给燕飞联系了一个已经在考拉国十几年的,据说和他们家关系不错的同胞熟人。
到达考拉国的时间是下午,当燕飞三人从布鲁斯班的机场走出来,就见到了郭五帮他们联系的熟人这个熟人有个挺好玩的名字,叫韦大宝。
韦大宝四十来岁,原本也是华国大陆土生土长的人,前些年到香江打拼过一段时间,中间好像发生了点事儿,随后就到考拉国,做起了餐饮生意。
早就知道了燕飞他们是从大陆过去的,自己开了一辆小客车过来接人,见了面那是相当的热情。真的是有点老乡见老乡的感觉。
先回家,回家喝杯茶歇一会儿,去哪儿看牧场咱们再商量。从见到三人开始,韦大宝不停的地说着话。他的口音明显还带着点原来家乡的味道,不过几个人都听得懂。
咱们家里那是真发展的好了,这几年从国内出来的人不少,来这边的也不少。等看完牧场,几位有兴趣的话,可以去这里的华人圈子里看看,多了解一下这边的情况。
好多年没回去,我估计我是回不去了。平现在时就靠来这边的人打听一下家里边的情况,倒是认识了不少老乡。你们要有兴趣,我随时都可以联系一下,办个小聚会啥的。
这里离西尼市也不远,等正事办完了你们还有时间的话,可以去西尼歌剧院看看。再往那边就是考拉国的首都,都可以过去看看。风景也不错,一溜的沿海城市。
风景说不错也就那样,都是沿海城市,海风整天吹。
燕飞对这是习以为常的,根本看不出来有多好,但是陈英军就觉得好:真不错,感觉到处都挺干净的。空气也比较清新不是崇洋媚外,你们可别误会。我哪儿来的你们都知道,情况特殊了点。
车内的人都笑了起来,别说来到一个沿海城市,就是到了三岔河的时候,陈英军也是这感觉他老家的那城市可是靠煤炭行业发展起来的,就算再怎么环境保护,也比不上天天吹海风的沿海城市。
很多华国人说起考拉国来,估计知道的城市也就是西尼和首都。嗯,他们这里还有个原首都,也还有点名气。但是到了这里旅游的话,首选的就是歌剧院,毕竟是名气更大点,其他的想去看什么也不知道。
从机场出来,没多远就能看得到有放羊的。
韦大宝开着车也不影响他当导游:这边才是地广人稀,像那边那些放羊的,就是牧场。这边的种植农作物的,就叫农场。其实和咱们家里差别不多,就是白人多了点。大部分人还是挺友好的,就是有些小崽子们不老实。不过不用担心,都是小问题。
这里可以合法持枪,回头两位老板准备在这里发展的话,可以考虑买点备用。别担心,治安没那么乱,不过终究是资本主义国嘉,和咱们老家那里没法比。治安官们不大管事,靠不住的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