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余乡甜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清色的回忆
偏今天早上就有。
郝云娘快要生了,自是在家里待产,只由郝三娘来送豆花。若是平时她是走后门的,今天货栈里有一个老客户要的急就从前门送了进来。
郝三娘长得并不如郝云娘美貌,只是她长了一张娃娃脸,面颊上还有些小雀斑,不是时下小娘子肤白方脸的样貌,却自成一派天真可爱。
她一进来就让一个郎君盯上了,那人的眼睛就这样明目张胆地看她。若是一般小娘子怕是就不好意思了,但她自小跟着拓跋氏做生意哪里会被人看了就不好意思,却也知道快快把豆花送进去就走了。
本来事情到此也就没什么了,那郎君的小厮却是看出了自家郎君的心思就跟着郝三娘出去了,看她进了隔壁的豆腐店就回来跟自家的郎君说。
席掌柜做了这些年买卖哪里会看不出这郎君怕是看上郝三娘,不由得怕出事就让小二过去告诉赵大郎一声。
分卷阅读329
自打小姨子来到这里,郝云娘就可以少做些活,刘清清又是给郝三娘工钱的,大家都很开心。如今有人盯上郝三娘了,赵大郎就有些急,他是不怕拓跋氏的,但郝十一还是对他们好的,哪里能让自已的岳丈担心他的小女儿。
所以他把这事告诉了郝三娘,让她早些回家等这个郎君离开货栈了再说。
人家郝三娘却是一个明白的,“我就在这里住下吧,反正这里也有空房间,我再躲又能躲到哪里去。他若是有心使坏怕是早让人盯上我了。”
郝云娘一想也是这回事,就同意郝三娘留下住了,只是每日再给货栈送货都是赵大郎去了,镇里的货都由郝十一来送。
本来以为这下就没事了的席掌柜见这个郎君在这里住下就不走了,也很气恼,但也不能撵人家走啊。
刘清清知道了也劝他不要放在心上,把入住的登记找出来看清了他的出处,让店里的“特工”们盯着他些就好了。
侯三跟着苗十二乘船一路北下,到了目的地已经接近邻国了。
这里虽没有大夏南边的十万大山,却也遍布高山老林,尤其是冬天极冷一般人难以在这里存活下来却是便宜了他们。
来这里做土匪也是苗十二他不得已而为之,沿祁河两岸皇上都安排了重兵来剿匪,那些山头上的小匪已经被剿光了,皇上这下子怕也发了一把。
他们是在三哥的带领下才逃到这里的,王二就是那天跟着三大王跑出来的小子,他这次出来不是专门来绑票,他是来察看形势的,本想着来了一趟不能白来,再说那曲氏他也是认识的,想着干这一票回山寨就够他好吃好喝几年了,结果翻船了,现在害得三大王派人来救他。
其实苗十二还真不是专门来救王二的,他也知道王二鬼道,可能有他自己的打算,就一直跟着他出来,就来这里收秋了。
正文 第332章 曙光
332、曙光
王二也知道自己惹祸了在船上时就乖乖装孙子一点动静也不敢出,一直小心跟苗十二解释那曲氏家里有多少钱,最重要的是就连祁峰都被他说成一个吃软饭的。
“那老太婆果真会赚钱?”苗十二有点不信他。
“当然是有钱。她家里是她说了算,她的郎君又不是一个入赘的,却是怕她要死。”
所以说没文化真可怕,祁峰给自已老婆买礼物就被王二埋汰成吃软饭了。
情趣这种东西真是见仁见智。
镇长派来跟着他们的人一直没露出痕迹,一路跟到他们的山寨附近却是不能再跟了,因为那里只有土匪的山寨一家,周围连个村子都没有,他说来这里寻亲都没有人信。
只得在山寨外围的镇上歇脚假装寻亲,再找机会探一探这窝贼人的老底。
被夏高帝打得这样惨他们当然不服,但也得寻着机会才能报仇啊。
没想到苗十二不光把受了伤的王二带了回来,还领了两个桃镇的小子回来。
三大王却是知道桃镇前一阵子出过事的,那可是血洗了一个村的反贼,丁镇长这个当过将军的人果然不可小觑。
“二十年前他可是一个独刀付北疆的,不然夏高帝这混蛋怎敢把桃镇交给他。”
他们现在跟反贼差不多。
所以这次不能再在桃镇下手,那里出过事兵将的反应很快警惕性也很高,只怕是这次王二的事没有这么简单。
军师这么一想就跟三大王说:“不若咱们搬走吧。这里怕是…”
好不容易支起来的家业哪里是能放手就放手的,再说他派了那么多探子出去找大哥跟二哥,就是他们已经死了也得找到尸身啊。
军师也知道他的打算,可眼下再不走怕是会被新来的这两个给坑死了。
没办法,他只能下令从今天起周围的探哨机灵些,对外乡人一定要看住了。
也别说,镇长派来的探子还真被发现了,但他机灵啊,天天上街上打听“自己的亲人”。
附近的村子都被他找遍了,镇上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大孝子,找养母找成这样的真不多。
山寨里的糙汉们还真没把他当成嫌疑人。倒是有几个来这里贩卖山货的差点成了山寨抓捕的对象。
后来都证明只是一场惊吓而已。
而这探子却已探明山寨的位子、人数、武力,临走时还特意拜托这里的镇长帮他找养母,感动得镇长一个八尺大汉也眼红起来,送他一直送到祁河的码头,二人就差抱头痛哭了。
上船后他也挺老实到了下一个河边货栈才放出信息,一面报了信一面报了平安就回了桃镇。
飞鸽这种东西肯定比船快,桃镇镇长收到信的时候他派出的探子还在半路上,沿途用河边货栈传递信息剿匪大军集结的倒是很快。
自打探子从大山里走后,那匪寨的军师就总觉得胸口闷,他几次跟三大王说大家一定得搬走的事都被驳回了。无奈之下,他只得让几个心腹弟兄驻守在离些最近的小村子里,一面放哨一面做好准备支援。
土匪本就是大夏的子民聚集而成,再装成老百姓自是容易。可他们都不是本地人,说话的口音跟这里很不一样,虽然过得了这里冬日苦寒的日子却不如当地人表现得自然。
有来过这个村的人自是看得出他们与一般村民不同,原来村子里的人被人们威胁着不准说出实情,但是行商的却是不可能被他们一一都杀掉,所以消息还是传出去了。
带头来这里的是跟丁镇长一起入伍的一个老将,因为耿直一直没有得到提升,但他的长官却是很喜欢让他打仗,这就是所谓的有能力不得高升却得重用吧。
知道是他带兵来这里丁镇长就给他飞鸽传书一封提醒他一定要注意天气,乘天还没冷一定要速战速决,不可拖到深秋。
本来那里已近邻国,大夏现在派了一队强兵来,难免不引得邻国有想法,若只是有想法还好,就怕他国乘机发兵。
大夏的皇帝在自家境内剿匪抱着两个主要目的,一个是以匪养兵,谁打下来钱就是谁的,他不要都给剿匪的军队;二是练兵,大夏休养了这些年,军队是养起来了,但是没有什么做战的经验,皇帝也跟这些将军明说了,谁先抢到是谁的。
一下子大夏就涌现出不少快速反应部队,一时剿匪成风。
分卷阅读330
皇帝陛下很是高兴,我叫你们这些兵痞子成天跟我要钱,现在让你们自己赚去。
老百姓的反应更是有意思,更有当地的土匪都被杀光了还不想让军队走的自已筹钱给将军养军队。
当然,这里面没有田家将,他们一直是哪里有仗打就在哪里,如今他们应该在北疆与邻国接壤的地方。
皇上得到消息是齐大将军下属付时先已经率部抵达山寨附近只待时机一到就下手了。
只是“只待时机”这四个字并不怎么招皇上待见,“那是什么地方?只待时机,他们是想等到冬天再说么?”皇上下朝后明显不高兴。
皇后却是一个知情识趣的,“陛下不如下个令催一催?”
“催?催什么?我倒要看看他们要如何找个时机。”
“那你还是吃点这水果吧,不急慢慢来。”
两个人又高高兴兴的了。
可付时先那里却还没有头绪,土匪山寨近处没有住人的村子,最近的那个村子还都是土匪们装扮的。
还是桃镇的丁镇长有先见之明,叫他们先拿下那个小村子再用收卖俘虏带他们摸进山寨。
这个风险太大了!
不过付时先他采纳了。
战争一开始就以这个小村子为主,一个时辰就全解决了。然后就打服了一个土匪,他说他会领着几个付时先的人上山。
为了安全起见,付时先还是派了几队人悄悄跟着这个山寨的叛徒,怕他回到了山寨再反水。
一个能叛变一次的人再叛变一次就不是什么问题,所以他这里必须得有所准备。
上山的路很隐蔽,不是这里的人怕是找不到这条路,大队人马跟上去确实不容易,好在付时先有先见之明化整为零了。
正文 第333章 得手
333、得手
那在村子里被俘的小子实是心有不甘,但任谁被重甲银枪的士兵抓住都会吓破了胆。
一听说他们是想在俘虏中找一个人带他们混进山寨他当下就同意了。军师派到这村子里的可全是他的熟人,这陌生的脸孔一出现怕是就会被军师发现,不用自己通报就得被杀个身首分家,叫你们半夜跳出来吓老子。
悄悄回头看一眼跟在他身后那几个换了便装的官兵,也是一副百姓的样子,只是一细看便露出一身的阴冷之气,这些人是见过血的。
他们的三大王可不是一般人,连皇帝老儿的军器船都敢劫的人哪里会怕他们这些小子。
只怪这山路着实不好走,爬了半天也只走了一多半,他有些上不来气。再看身后的人却个个面不改色,连喘气也是匀的。
娘的,这帮人真是不好对付。
咬紧牙关一口气把这些人带上了山顶。
他所不知道的是,跟着他的这几个全是有山地作战经验的官兵,但尾随他们的小分队却是没有什么体力的,好在中途他也歇息了几次给后面的几个小队跟上来的机会。
到了山寨门口自有守门的来问口令,看他喘得厉害还笑他是不是在小娘子的肚皮上睡过了头,被他踹了两脚又笑着跑远了。
军师听守门的来报有山下村里的兄弟回来了不由得眉头一皱,暗道:“不好!怕是山下的村子已经被官兵发现了。此时不撤何时再撤?”
他派了身边最可信的小厮给三大王送信让他赶快带着兄弟们先跑,三大王也知道最近这里不太平,消息过来时沿祁河两岸的山寨都被剿了,不但人都被杀了,就连寨子都给平了。
匆忙间大家也顾不上金银财宝了,若是能找到一匹马那可是太好了,只是下山的路骑马也不好走。大家期盼着下了山能快些跑,三大王寻了他的坐骑带了王二跟苗十二准备先走。
军师镇定一下决定先留下来见一见人再说,若是虚惊一场也没有什么人知道,不是什么丢脸的事。
叛徒带着身后的十几个人进来时寨子里的兄弟也没多留意进来的人,因为他们经常杀人放火也是见惯了这种煞气。
正如叛徒所预料的,军师远远一眼就发现他身后跟着的人不对劲,马上把寨子里留下的兄弟派上前来。
只不过叛徒没想到第一个被杀的就是他,他走在最前面正挡了双方交战的路,哪方先砍倒他哪方得先机。
军师见叛徒已倒下咧嘴冷笑,背叛了山寨不如死在官兵的围剿中,那样死还能得到兄弟们的敬佩。这样么,只能死在兄弟们的刀下了。
跟在叛徒身后的官兵早料到不好,只得个个抬起左手,让这些土匪看了想笑。
咋地,你们还想着进来投降不成?
却见他们刚刚走近这些人身前二十米片就被一阵箭雨所伤,只是袖箭,怕是上面有毒。
这是军师最后想到的,他倒下前只来得及看见自己的手变成了深紫色,这群小娘养的,果然下了黑手。
其实徐起并没有想到绑在手上的这个玩意多有用,只听付镇副说不要让它弄破了他们的手掌,上心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阵前对战都是明刀明枪,这种抓俘虏当暗探的事他可是头一次干,真是不想干。可是不干的话他们的军饷从哪里出,这些年空饷太多,年年盘剥的厉害,大家虽不至于饿死,可也不能养家。
想起出发前付镇副说的话,难有这种千年难求的机会,大家一定要好好表现,不能死、可以伤,赚了钱要送回家里去。
大夏同别的国家又不一样,他们有专门的官兵邮路,可以每半年或一年给官兵家里送养家钱。虽然不当兵是不行的,但当了兵只要没有死伤还是不错的。
现在用了河边货栈的路子这给当地有官兵的人家送生活费的事竟不是什么大事。
徐起知道半路上还有兄弟等着下山的肥羊,他们先把这里打扫了再说。
也不用刀了,怪费事的,只用这袖箭看看。
一轮发射下来,山寨的空场上已经没有一个站着的土匪了,徐起带头收拾起他们身上的袖箭。
“咱们先找钱钞吧。”手下的士兵都是跟来以命搏财的,先捡了土匪们的刀剑就准备翻找钱库。
徐起冷哼一声,下路的那帮若是没有办法下去怕是还得上来,他们在这里不得被人家包圆了,还得先保命。
不听他话
分卷阅读331
的当即得了两脚,被踹得不敢再吱声了只得乖乖地收拾尸首上的袖箭。
这毒怕是巨毒,即使已经杀死过一次人也在日光下闪着不一样的金属光泽。
大家收拾了袖箭捡好了武器,又找到了前门跟后门分别堵好,才稍稍喘一口气。
查看已方没有损伤,这一次真是有惊无险。
早已往山下跑的三大王在半山腰被付时先安排好的人截住了,他已经后悔当初没听军师的话,只是后悔又有什么用。
后面有兄弟喊:“三大王咱们退回去吧,军师或许已经保住山寨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