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美好生活录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白芨忍冬
自打赵春芳回了北京,就一直劝劝王淑芬,要不要也坐火车去一趟广州看看柱子。
柱子跟着徐裁缝一家子去了广州以后,就第一年回家过了春节,剩下两年都没回来过年,有一回夏天回了大罗村儿说是想见见妈,可王淑芬愣是挺着不想见,不回去。
赵春芳有点儿搞不懂,这到底是为个啥?
打小儿柱子就是粘着妈离不开的那种孩子,现在王淑芬确实连见都不见了,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你不想柱子?他可是从小儿粘着你长大的啊,从来都没离开过你的都。”
王淑芬道,“想啊,我咋不想,刚走那阵子我做梦都想,要不然也不会说天天把心思堆在我们家富贵儿身上,把富贵儿天天吓得都不知道往哪儿跑了。”
“那就怪了,你想咋不去看啊,人家都主动回来了你也不去。”
刚走的时候想得很,想得都心里痒痒,几乎是一天一个电话给徐裁缝店里挂,后来人家徐裁缝生气了,说要是真舍不得走远了,就把柱子给她送回去,不劳烦她。
这话王淑芬听得懂啊,这不就是生气了不乐意了,她可不想耽误儿子的前程。
“我呀,就是太黏着我儿子了,搞得他性子跟个大姑娘一样,扭扭捏捏的,离不开我,这样不好,得改改。”
赵春芳真是不大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敢承认这话师从王淑芬的嘴里头说出来的。
“我现在也不想柱子了,孩子大了,自己折腾呗,你看我跟大嫂每天忙忙活活的,没儿子也没男人,也挺高兴的啊。”
王淑芬冲着大嫂咧开了一个灿烂的微笑。
这话说的不假,现在的日子,王淑芬是过着比以前舒坦多得多了,没有那些个烦心事儿,每天就是想着咋赚钱。
赚钱干嘛?供自个儿闺女出国啊!王淑芬可是知道阿福一直向往着外头的,她自己个儿心里也有打算。
远在老家的燕建国、燕建业:你们行,我们不行啊,赶紧结束异地吧,媳妇儿。
第86章
大罗村儿的政府生态园平地而起。
老燕家靠着政府给的赔地款, 成功地拿了村儿里大笔的赔款。
诸多户人家都是对老燕家羡慕嫉妒恨的,尤其是老沈家的胡春花。
她可是几乎把老沈家全部的地都卖给田秀平了啊,自己家留个片巴掌大的地, 拿钱的时候也就零星拿了个老燕家的零头儿。
她当真是哭啊怨啊, 明明老燕家都那么有钱了,咋还给他们家那么多钱啊, 就不能可怜可怜自己家里头?
老沈家咋就没有那个发财命呢?
她当初让沈铁民和沈翠兰去了南方打工, 到了现在沈铁民两口子还是人家纺织厂的员工, 结果老燕家的妈宝男柱子的师傅徐裁缝, 都成了另外一个纺织厂的老板了。柱子自然而然也跟着风光啊。
再说说她的宝贝闺女摇钱树, 沈翠兰,原本去了广州给一个小老板当秘书, 胡春花还指望着靠着她闺女一下子成为一个小老板的丈母娘。
结果啊,胡春花的计划再一次泡汤了。
小老板已婚,就是跟沈翠兰玩一玩儿, 压根儿没想娶她。沈翠兰莫名其妙地当了一回第三者,哪怕最后把事情闹开了,她已然是没得到什么好儿, 一分钱没多拿地被赶走了。
沈翠兰在广州摊上这么事儿, 大罗村儿的胡春花老脸都要丢尽了, 每天出门儿都恨不得把脸捂得紧严实。
反正,现在的胡春花是不比当年了,嘚瑟不起来了,也不好意思往人堆儿里扎了。接连个几年里, 胡春花在大罗村儿的存在感,也是越来越低了。
反正放眼过去,就数老燕家的眼光最好。卖个鸡蛋,没咋的就赶着政策的春风开了鸡蛋加工厂,刚收了乡亲们家里不少地,就赶上人家集体收地给钱的。
现在哪怕田秀平拿着钱往火堆里扔,说是烧了就能赚更大的,也得有老大一帮子人跟着干了。
老燕家的地没了,老燕头儿和燕建业就没事儿干了。
燕建业就想着要不要去找自己的媳妇儿,可是自己咋说也没去过北京,也不知道咋去,也不知道咋跟田秀平开口。
老家的厂子已经步入了工作的正轨,关红接过了田秀平手里的大旗,成为了厂长,燕建文就成了她的小秘书。
原本按照独生子女政策规定,原本燕建文已经有了三个孩子,就不能再生了,可是跟关红再婚以后,关红还是有机会再生一个的。
但是关红心思重,觉得家里头都有了三个孩子了,旺财是大了点儿,可莱旺和莱财还小着,往后花钱的日子少不了,再生一个不是平白增添家里头的负担?
莱旺和莱财本来就是从小缺乏母爱,她也不希望俩孩子因为自己再要一个而更加没有安全感。
索性,关红就选择不要孩子了,也是更想把燕建文的孩子当成自己的。
她把自己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鸡蛋加工厂上头。
田秀平一瞧,现在的关红可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了,自己也能撒手不管厂子里了。
可是村儿里新盖起来的生态园可是个大商机啊,无论是谁都没有权利浪费掉,田秀平早就等得心里痒痒。
她已经策划好了,联合隔壁老王家,把房子都重新整修一下,弄成个二层的小洋楼,回头一楼自己家住着,二层就弄成农家乐的小旅店。
到时候城里人难免都会来生态园
分卷阅读172
是本校升上来的,可不是当初和阿福林铮一个班的。
她们素来都听说了这俩人的感情经历,什么一个班的第一第二名啊,校园里的神雕侠侣啊,同时拿过北京中学生英语竞赛和数学竞赛一等奖啊的。
总之传得要多邪乎就有多邪乎。
“燕韫安,你跟林铮是青梅竹马?”
“燕韫安同学,你们俩是不是已经订婚了?”
对于这些缺心眼儿的提问,阿福不知道该不该回答。
这些同学不好好儿学习,都在这儿瞎研究个啥?
阿福选择沉默外加插科打诨,“你们以前是哪个班的啊,我好像都不眼熟你们耶,是我们学校初中部毕业的吗?你的书皮真好看,我的就是挂历纸。”
女生们被阿福的恭维话给打乱了思路,聊了半天,竟然忘记了彼此最初那颗八卦的心思。
不过所幸,这是最好的班级,大部分的同学们都是把心思正儿八经放在学习上的,谁都不是为了八卦而来到的一班。
学校高中部的升学率一直以来都是北京市里面响当当的好。
再说到每年最好的班级一班,进了一班基本上就是稳稳地能考上北京的各类名校了,要是进了班里的前十几名,那更是清北人复的苗子。
就那是几个名额,谁不想挤破了脑袋玩命儿学,然后考上去?
玩闹归玩闹,来了一班的,就没有人想要在高中里摸鱼,所以对于阿福和林铮的谣言,大家一恍惚也就过去了。
好多同学都是趁着放假的功夫儿,提前预习了高中的课本,开学讲起课来,老师的速度也是明显要比阿福的初中班主任快上很多。
哪怕阿福也提前预习过,但还是多少有些觉得太赶。
高中就在这样紧锣密鼓地听课作业复习预习中,慌忙不绝地拉开了帷幕,在不知不觉间占据了阿福和林铮绝大多数的时间。
旺财和阿宝的高中相对来说当然就没有这么忙碌。
旺财的目标明确,就是一眼看中了本校的大学,要是说成绩上可能稍微有些出入的话也不要紧,学校里适当参加一些活动总归是还能帮助自己再高考考本校的时候加加分,保不齐就因为什么杰出的举动最后保送了。
田秀平的生态园旅店计划,一共拖了一年多才差不多完工。
因为当初这个地基挖着挖着就发现,好像土质还不错,可以多盖出去一层。
本钱再田秀平那儿本来就不算个事儿,她也不在乎,能多盖一层多住点儿人也成,实在不行以后大过年的全家自回老家一人一个房间住呗,总不能紧紧巴巴地挤着。
里面的装修也是越装越精细,越弄越仔细,家用电器一应东西,都是顺子叫人从南方给拉过来的,半点儿也没让田秀平自己置办。
等田秀平把家里头的房子安排得差不多的时候,顺子又从北京挂了电话过来。
起先田秀平还以为是顺子要来找自己邀功,可谁料想到,顺子是来打电话跟她说,北京在搞建设,可能要扩建市区了,当初他买的好些个房子都默默涨了价。
好些个人劝顺子赶紧转手把房子都卖了,这样还能不小地捞一大笔,顺子有点儿举棋不定,他总觉得房价还能再涨,现在卖有点儿早了。
田秀平一看,自己的大孙子需要自己个儿,赶紧收拾收拾买了火车票。
到了北京,田秀平这回也没去老三那儿,直接就到了顺子和富贵儿住着的四合院儿。
还真别说,不亏这俩是老燕家的孩子,俩个半大小子都能把这院子给过出生活的气息来,干干净净的就不说了,你就看那花坛里头的花儿,那叫一个生机勃勃。
田秀平听顺子仔细说了说这房子的价钱,顺子手里的好几套房子已经涨了一倍不止,最近的放价已经是停滞不前,好久都没再涨价了,这才会出现好些个人劝说要卖了房换钱。
万一以后价钱一直不涨上去,可是钱却不值钱了呢?
“顺子啊,奶对这个看得可能不太准,我觉得要不就保守点儿,你卖几个,然后留下一半儿,折中一点儿,咋说也不出错误。”
顺子心里头也是纠结,但是又担心这么做就是没决定,两头儿的事儿发生了哪一个都不讨好。
“奶啊,家里头我妈、我三叔他们都劝我卖了,留几个够住就成,可是我心里头还是拿不定主意,我想着干了就不后悔,哪怕以后赔大发了,也不后悔。”
田秀平仔细想了想,“阿福咋说?”
“阿福?那个小丫头片子,让我一个都不卖,说以后会赚钱的,让我放长线钓大鱼。”
“那你听阿福的吧。”
田秀平:毕竟她不会让你被坑得太惨。
作者有话要说: 听到了小可爱们的心声,放心谈恋爱再番外里会有的!
希望小可爱们也会支持我的新书哦,入v前我会更3k,v后保证双更的,我的坑品值得你们信任!
第88章
田秀平来了北京以后, 基本上老燕家的人就都在北京聚齐了。
以往的人可从没有过这样多, 那时候老燕头儿还带着俩儿子在老家带着,现在细算算,也就是老五一家子还在老家,柱子待在了广州了。
说到柱子,可算是老燕家有了天大的喜事儿。
柱子在老燕家孙子辈儿里排行第三,上头又铁蛋和顺子两个哥哥,可是保不齐这两个哥哥都不争气,谁也没找对象。
一个旧心甘情愿在田间地头儿做基层干部, 另一个就热衷于赚钱买房子赚钱买房子。
赵春芳可以说是为了俩儿子操碎了心。
可是柱子这个不声不响的家伙, 倒是靠着自己在徐裁缝那儿的手艺活儿, 闷声“发了大财”, 把徐裁缝的小女儿给拐跑了。
本来柱子就是跟着徐裁缝学了四五年的手艺,师徒之情赶上了父子情深,别看柱子小时候离不开妈, 比起顺子来,要老实乖巧, 愣是好些人说像个大姑娘。
遇上了裁缝这门儿细致手艺, 还就非得是柱子这样的,才能干好。
柱子得到了徐裁缝的赏识,自己也是争气,继承了徐裁缝的一手绝活儿,在他办的服装厂里头,手艺活儿也是拔得头筹。
这样的小伙子, 搁谁身上,谁都想把自己闺女嫁给他啊。
再者说,两户人家以前又是隔壁铺面的邻居,同宗同源,知根知底儿。
于是就亲上做亲,柱子抱得美人儿归了。
婚事总归是要由燕建业和王淑芬过问的,双方一联系,还是俩人一块儿来一趟北京,然后再一起回一趟广州,婚事到底在哪儿办,反正就是两方商量呗。
接到了通知,柱子没敢耽搁,马不停蹄地就买了票,带着徐家的小女儿往北京来。
田
分卷阅读173
秀平也是觉得自己来得巧,被顺子一叫,还赶上了一回大事儿。
这是她孙子辈儿里头,头一个结婚的,当然是格外开心,又因为先前过年后老家给燕建文办了个喜宴,没办仪式,总觉得心里头空落落的,如今娶孙媳妇儿倒是能满足自己的愿望了。
可一家子人还没等到柱子带着小媳妇儿过来,倒是先盼来了燕金桂一家子。
燕金桂和江山抱着两个大胖儿子过来的,这几年金桂跟家里的走动少,也是因为俩孩子闹腾忙活不开,赶上她自己忙活开了,田秀平又忙得脚不沾地。
如今田秀平也慢慢儿不用一个人操心厂子了,燕金桂的两个小子也上幼儿园用不着操心了。
这回燕金桂过来一趟,也是要跟田秀平告个别,江山的父亲这回被调了职,可能要换到西安去了。
原来说的是只有老两口儿过去,可是江山不放心,也申请跟着父亲调过去,燕金桂就算是不乐意,也是不能推脱的。
这去了西安,离家也就更远了,保不齐过年都回不去一趟。
燕金桂也是想着能多见那一面儿大家就多见一面儿,别到时候自己一个人带着俩孩子在西安愁得干瞪眼,想家还回不来。
老燕头儿一听说自己最疼的大姑娘要走,这心情啊,就好像跌到谷底去了。
田秀平嗤笑着瞥了他一眼,“咋啊,老头子,你难受啥?现在是没有火车啊,还是你没有钱啊,你跟着去西安啊!跟着你大闺女过日子去!”
老燕头儿这头一下子摇得跟拨浪鼓一样,老婆子不是开玩笑吗?他这个岁数跟着去了,还不是拖闺女后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