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寻龙迷踪卷一华山惊变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唐家太公

    接着他又下令将建文帝的遗骸按照天子礼仪风光大葬,京中所有臣工百姓,尽皆素缟三日,以示悼念。

    到最后朱棣脸上的悲痛之色一扫而空,眼里带着狠毒的眼神命令军队紧闭九门,全城封锁戒严,搜捕齐泰、黄子澄等藏匿起来的一干奸臣逆犯,一旁的内侍则开始宣读早已拟好的逆犯名单,竟然多达五十余人。

    张辅听了,不禁心中有些感叹,当初立主削藩,坚决主张剿灭燕王的这些所谓忠臣义士们,在朝堂之上一个个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讲述着自己如何如何的忠君爱国,誓死要与燕王叛军斗争到底。

    等到了兵败城破,燕军杀进来的时候,他们却一个个全都躲藏了起来不见踪影。

    只剩下了一个方孝孺,带着一些没见过什么叫死的腐儒学子们,敢于站在御阶之前痛骂燕王,志气不改,勇气可嘉。

    然而到了最后,他们果然便是求仁得仁了,真不知道该可怜他们,还是该敬佩他们

    而那些被吓破了胆子躲藏起来的曾经的朝廷柱石们,以为他们这种毫无意义的藏匿,真的能够逃脱掉这注定的结局吗

    张辅看着站在奉天殿废墟前的燕王朱棣那高大的身影,心中轻轻的叹息着,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在这之后的两天之内,建文帝朱允炆已死的消息随着布告传遍天下,然而告示中最值得玩味的却是那一句“尸体焦烂,无可辨认”。

    随之民间就传出了关于建文帝下落的种种猜测,最为盛行的,便是其实建文帝并没有被烧死,烧

    死的不过是个替身而已。

    真正的建文帝在一帮子心腹忠臣的安排和掩护下,逃出了南京城,藏身在民间,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这个说法不胫而走,不但有很多人相信,甚至茶馆饭铺中还有人绘声绘色的在讲述建文帝如何经过九九八十一难逃脱了燕王朱棣的追杀,如何隐藏到了一说寺庙之中,招兵买马,暗中囤积力量,讲的真是比还要精彩。

    这些人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就像亲眼看见的一样煞有介事。

    而真正亲历过那一天所发生的一切的张辅,听到这样的无稽之谈,自然只能一笑置之。

    但是他不能说,他也不敢把那一天他看到的一切泄露哪怕半个字,因为他知道,那一天跟随着他和燕王朱棣进入皇宫的那五十名心腹卫士,已经全部无巧不巧的染上了怪病,一命呜呼了。

    可是他没有死,不但没有死,燕王朱棣登基称帝之后,反而将他封为新城侯,表面上是因为感念他父亲张玉在东昌之战中为救燕王而英勇战死的功绩。

    然而每一次,当张辅回想起那一天在昏暗的奉天殿内,被火光映得通红的朱棣的那张脸上,透出的那阴冷的目光和脸上的煞气之时,总是情不自禁的感觉到全身发冷,冷汗直冒。

    不过后来的事情,着实让张辅觉得有些奇怪,摸不着头脑。

    首先是朱棣登基之后,竟然下旨让史官抹去了建文的年号,把建文年间全部改成了沿用太祖皇帝朱元璋的洪武年号。

    这无疑是否认了建文帝朱允炆皇位的合法性,拒不承认这个侄儿的皇帝身份。

    这和他之前以天子礼仪厚葬建文帝的行动完全是自相矛盾,惹人猜疑。如果建文帝真的已死,你又何必如此着急于想要抹去他在历史上留下的痕迹,这简直就是掩耳盗铃。

    于是,建文帝未死的谣言一时甚嚣尘上,都说朱棣此举分明是为了防止建文帝以恢复帝位正统之名起兵作乱,毕竟,他的皇位可是当初太祖皇帝亲自传下来的,比起朱棣的皇位可来得要名正言顺得多了。

    奇怪的是,对于这个传言,朱棣虽然表面上十分恼火,下令禁止,可是终究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没有什么实际的措施。

    要知道,当初他仅仅因为方孝孺当庭辱骂他,扫了他的颜面就灭掉了方孝孺家的十族,诛杀牵连了八百人。

    然而对于这个更加让他丢脸的传言,却并没有听说因为此传言而大兴过什么牢狱,这实在是有些奇怪。

    更奇怪的是朱棣接下来的举动,他派遣了许多官员,比如胡濙之流,在全国各地暗中查访,说是查访民情,实际上在查访什么,根本无人知晓。

    &nbs




第十八章 不欢而散
    张辅细细的咀嚼了一遍蹇义刚才的那番话,发现他表面上虽然好像一副了然于胸的样子,还有他那个故作神秘的笑容,似乎什么事都瞒不过他的眼睛。

    可惜,其实他什么也不知道,至少,他完全没搞清楚这件事的内情。

    在他的话里,表达的意思是因为张辅和夏原吉他们的儿子在叶枫身边,所以他们如同被人捏住了命门,投鼠忌器,只能规规矩矩的不敢乱说乱动。

    可是这也就完全说明了蹇义其实根本就还不清楚这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他只是凭着自己所知的一些片断,敏锐的感觉到了这里面有故事。

    所以他才会做出一副已经完全知晓的样子,靠着自己的一知半解拿话来诈他们,其实他离这件事的真相,还远得很呢!

    张辅不自觉的笑了,心中暗骂道:“这只老狐狸!”

    其实他还是很佩服蹇义的,这果然是个极其厉害的聪明人。

    不过是几个小子意气相投,爱在一块儿玩,他怎么就能感觉出这背后还有其他的故事他怎么就能推测出这事与当今皇上有关

    只不过,他把这件事完全想反了。

    并不是他的儿子靠着家中的荫庇才能活命,恰恰相反,是他们张家今天的荣耀,其实完全是得益于他这个胖胖的傻乎乎的儿子!

    夏原吉和解缙家那两个孩子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们是如何卷入到这个事情里的张辅并不是很清楚,他也不愿意去打听,有时候知道得越少,反而会越安全。

    至少张辅他自己,为什么当年陪同燕王朱棣进入奉天殿,目睹了当天发生的一切真相的人之中,只有他还活着

    为什么他不但没有死,反而加官进爵,被朱棣视为心腹,如今更是高居英国公的位置

    这一切并不是毫无理由的,他这些年所付出的代价,绝不是蹇义所能够想象的。

    早在儿子张武年纪尚幼,还被皇上,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称为“小胖子”的时候,他就已经被选中了。

    那时候还没有什么奉天殿的那一场大火,也还没有靖难之役,那是十多年前,父亲张玉还在世的时候,那时候,父亲就已经是燕王手下的心腹爱将了。

    那时候的父亲就很宠爱这个胖乎乎的孙子,对他百依百顺,从不会说半句重话,简直就是溺爱,而且经常还带着他去叶知秋家里串门。

    叶知秋的儿子叶枫与张武年纪相仿,两个小孩子很是投缘,天天厮混在一起,经常是一个转眼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惹是生非去了。

    儿子贪玩好动,对于弓马兵法都无心向学,这让张辅很是头疼,百般责骂,甚至于鞭挞都没什么效果,因为每当这时候,身为爷爷的张玉就会站出来护住孙子。

    这让一心指望着把儿子培养成这个名将世家的接班人的他也开始有些埋怨起父亲的骄纵来。

    然而当他去质问父亲的教育方式太过纵容的时候,父亲关上门,神秘兮兮的对他说的一番话,却如同给他当头浇了一盆凉水,让他从心底感到一阵阵的发凉。

    父亲告诉他,武儿已经被燕王殿下选中,他今后所有要做的就是和叶枫混熟,成为朋友,成为兄弟,成为可以生死相托不可或缺的人。

    父亲并没有说燕王殿下这样做的目的究竟何在,可是张辅能感觉到,而且这些年来他越来越能够确定的是,这个叶枫的身份并不简单。

    他的背后应该隐藏着一个极为巨大的秘密,藏着一个计划,而操纵着这个计划的,就是当时的燕王,如今的皇上,朱棣!

    所有的人都不过是他手中的棋子,所有的人都在为他的计划服务,甚至于献出他们的生命。

    那时候,他曾经问过父亲,武儿将来会有危险吗

    父亲张玉没有回答,只是语重心长的说了一句:儿子嘛,还会有的。

    他明白了。

    从那一天起,他对于张武不再严厉的管教,不再惩罚他的过错,甚至于连骂都没有再骂过一句。

    他成为了大家口中“慈父多败儿”的典型代表。

    儿子不爱学习弓马兵法,随他;儿子爱读各种志怪野史,也随他;甚至于儿子突发奇想,把自己的名字从“张武”改成了“张痴”,他也默认了。

    不论儿

    子在外面闯下天大的祸事,他都会不计代价的出面为他摆平,他把儿子活生生惯成了声名远播的纨绔子弟。

    因为他心中始终觉得亏欠,觉得内疚,儿子还这么小,却就要被选中去冒他本不应该去冒的危险,而且还很可能会送掉性命。

    每次他看见什么都还不知道的儿子那胖乎乎的脸上无忧无虑的笑容的时候,他就会痛恨自己,堂堂七尺之躯,统领千军万马,驰骋疆场,却连自己的儿子也保护不了。

    所以张辅万事都随着他,惯着他,只有一样,张辅通过自己的关系费尽了周折为儿子找了一个好师傅,学了一身惊世骇俗的好轻功。

    他没有别的意思,只希望有一天当他真的面对危险的时候,他或许会用得上,起码能逃得掉。

    这是他唯一的指望了。

    到后来,儿子真的和叶枫结成了兄弟,一起结义的还有夏原吉的儿子夏瑄,解缙的儿子解祯亮,他们的父亲全都是当世的名臣。

    张辅毫不怀疑,这两个孩子一定和自己的儿子一样,同样也是被燕王殿下选中的人。

    然而自从儿子和叶枫成了兄弟,父亲张玉和自己也在燕王殿下面前越发的受到重用,成为了他最信任的心腹。

    再后来靖难之役爆发,父亲在东昌之战中为了保护燕王殿下而英勇战死,而自己则成为了统领燕王近卫军的举足轻重的心腹将领。

    再之后,就是奉天殿的那一把大火,那之后自己不但没有被灭口,反而被封侯,圣宠日隆,之后更是步步高升,直到今天的被封为英国公。

    这些年他不是没有吃过败仗,不是没有犯过错误,可是皇上丝毫没有责怪处罚他,反而好言安抚,甚至于加官进爵。

    张辅其实明白,除了父亲张玉的死之外,自己的儿子小胖子张痴,他的性命甚至于全家上下也早就已经全都卖给了皇上。

    对于这样的张家,皇上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因为自己的儿子,因为皇上心中的那个计划,所以自己这些年来才会出人意料的一帆风顺,风光无限,令人眼红,只是他们谁都不知道,这风光背后张家所付出的究竟是什么

    每当夜深人静,张辅望着悬挂在卧室之中那件英国公的大红色的朝服的时候,总会从心里感到有些悲哀,自己的这份荣光,这份富贵,竟然是靠着出卖儿子得来的!

    想到这里,张辅有些自嘲的苦笑了一下,他抬起头,看了一眼一旁沉默不语的夏原吉。

    他其实打心眼里非常佩服夏原吉。

    眼下自己的儿子,还有解缙的儿子全都守在叶枫的身边,东奔西走,经历各种风险。

    然而夏原吉的公子夏瑄,却能够安然的呆在京城,在蹇义的吏部办差,朝出暮归,无风无险。

    真不知道他用了什么办法,能够把自己的儿子摘出这件事来,或许,是皇上可怜他偌大的年纪,只有这一个独子吧!

    张辅暗自叹息了一声,夏原吉是真疼自己的儿子啊,可是自己不行,他还要考虑张家上上下下,考虑张痴的弟弟,那个身患痼疾的小儿子,考虑还在宫中被皇上纳为妃子的妹妹。



第十九章 灵宝城中的热闹
    叶枫和唐大此刻正坐在姬无双姬公子的马车里。

    从燕子集到灵宝城的路途还是颇有些遥远,他们还是接受了姬公子的邀请,与他同乘而行。

    姬公子的马车从外面看上去不过是一辆普通的黑漆马车,毫不起眼,可是马车里面却别有洞天。

    这马车想必是出自名家巧匠之手,外面看着不大,里面的空间却很宽裕,坐了姬公子、张如意,再加上叶枫和唐大总共四个人,却一点也不觉得狭小。

    马车内饰用厚厚的锦缎棉被包裹了四壁,既保暖又隔绝了外面的噪音,座下都是软软的厚垫子,很是舒服。

    最奇妙的是这马车不知设计了一套怎样的减震系统,虽然在山间石子路上飞驰,却并不感觉如何的颠簸,难怪老态龙钟的张如意一上车就自顾自的打起了瞌睡,看样子还睡得挺香。

    叶枫坐在车上,只觉得这马车内无一处不精致,无一处不体贴,果然是富甲天下的姬无双公子的座驾,不愧是能够让开山斧焦柯为他驾车的人。

    然而姬无双在他们面前却显得很和蔼,丝毫没有架子,和唐大随口聊起山水风情,滔滔不绝,显示着他广博的见闻,一点也不像寻常的暴发户有钱人那样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然而叶枫却没有参与他们的聊天。

    他的心情还沉浸在刚才与雷凤见面后的那种辛酸之中,久久不能平复。

    看到那比起实际年龄要苍老得太多了的,有些疯疯癫癫,神志不清的雷凤,她心中却清晰的记得自己在等着出远门的儿子回来。

    她每一天都在寒风中,在夕阳里守望着,盼着儿子归来,这也许就是支撑着她活下去唯一的动力。

    可是她并不知道,她的儿子已经永远再也回不来了。

    叶枫没有告诉她,也不忍心告诉她这个消息,他怕这个可怜的母亲会无法承受。

    既然她把自己错认为她的儿子唐仇,不如就将错就错,让她还是保留着这最后的一点希望吧!

    毕竟,叶枫是唐仇在这世上唯一的朋友,现在既然唐仇已经不在了,替这位朋友照顾老母,也是应该做的事。

    想到了唐仇,想到他大仇未报,死不瞑目的样子,叶枫心中不禁感到更加难过起来。

    看到闷闷不乐的叶枫,姬无双大致猜出了他的心思,安慰他道:“叶公子请放心吧,等到了灵宝城,我会马上安排人手把雷凤接到一个安全的所在,好好照顾的。我们天意楼要保的人,就算像江南明家这样的也休想动她分毫。”

    这话叶枫相信,天意楼的势力之大,涉及之广,他之前就已经见识过了,以他们的财力和人力,要想保证雷凤的安全,实在是小事一桩。

    他对着姬无双满怀感激的笑了笑。

    姬无双也笑了笑,对他说道:“叶公子也不必谢我,我这也算是还了你一个人情。”
1...163164165166167...2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