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寻龙迷踪卷一华山惊变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唐家太公

    正是靠着过人的水性,李飞虎一路潜泳,躲过了搜索,后来又杀了一个躲藏在小巷之中的乞丐,扮成了他的样子,混在出城的人群之中,逃出了京城。

    他不敢走大路,只拣这荒野小路而行,走了这半天才到了这里。

    他一路仔细查看过,没有追兵,这里离京城十余里,荒郊野外,应该也没有什么哨卡之类了,看起来,现在他终于安全了。

    李飞虎背靠着大石坐在溪边,到了现在他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他忽然很想笑,仰天大笑。

    皇上设下了天罗地网又如何自己如今一败涂地又如何

    天不绝我!现在他李飞虎不还是安然脱险了吗自己的一颗项上人头不还是好好地长在脖颈之上吗

    但是他又有些想要哭。

    自己一双铁拳,一身本领,几十年来在军中浴血搏杀,处心积虑地想要有一番作为,成就功业。

    想不到因为没有朝中的背景,五十开外了还仅仅是个京城巡防营的小小统领,还因为一把押错了赌注,输得个精光,如今只落得孤身一人,断了一臂,负伤逃遁。

    难道自己的命运真的和师兄铁无情一样,老了老了还是一事无成,大志难伸

    李飞虎只觉得心中涌起了一股莫名的悲愤。

    就在他坐在这里胡思乱想,百感交集的时候,从树林中忽然慢慢走出了一个人。

    这个人面容清瘦,三绺长须,看起来颇有些书生气质,背负着双手从林子里施施然地走出来,一双眼睛却直勾勾地盯着李飞虎。

    李飞虎心中一惊,这荒郊野外的,哪里会有书生出现呢看来定是来者不善。

    他一把把破草帽又扣在了脑袋上,站起身来拄着木棍,装出一拐一拐的样子就要离开。

    那书生此时却出言叫道:“李统领,且慢走!”

    李飞虎心中一沉,果然是冲着自己来的!

    他握紧了手中的木棍,不再装出一瘸一拐的样子,慢慢转身面对着那书生,沉声问道:“先生有何指教”

    那书生说道:“李统领从京城带伤好不容易奔逃到这里,怎么不休息一下这么快就要走”

    李飞虎心里一紧,难道这个人是皇上派来追杀自己的

    他开口问道:“你是何人”

    那书生淡淡一笑道:“在下蜀中唐大!”

    李飞虎当然听过这个名字,蜀中唐门在江湖上首屈一指,大少爷唐大更是人中龙凤,名满天下。

    他心里反而一松,毕竟唐大不论如何厉害,说到底也只是个江湖中人,不会是皇上派来的追兵。

    于是他对着唐大一躬身,有些奉承地说道:“久仰大名了,原来尊驾就是蜀中唐门的唐大少,实在是有幸得见,风采照人,确实是闻名不如见面。”

    唐大没有还礼,背着双手看着李飞虎有些傲慢的一笑,满是讥讽地说道:“在下倒是不幸得很,




京师疑云 第九十六章 授首
    cpa300_4;李飞虎此刻心中无比惊惶,全身都在颤抖着。『お看書閣免費連載小説閲讀網c.k.a.n.s.h.u.g.e.co

    唐大冷冷的看着他,忽然开口问道:“你是不是觉得奇怪,我为什么会在这里出现”

    李飞虎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唐大笑了笑:“其实很简单,从你离开京城我就一直暗中跟随着你。之所以没有在城中就揭破你的身份,把你交给禁军,而是选择到这里下手,就是想要亲手为当年宋家庄的那三百冤魂报仇!”

    李飞虎全身一震,但是没有说话。

    唐大又问道:“你一定还想问我,三十年过去了,我是如何追查到你就是当年的元凶的”

    李飞虎还是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唐大叹了口气道:“其实要想追查到你也真是不容易,我动用了很多朝中的关系,翻查了无数的旧档才最后找到了你身上。本来你手握重兵,一时我也不好下手。可是偏偏在这个时候,你居然想要起兵谋反。”

    他有些得意的一笑:“不妨再告诉你一点,其实英国公张辅射你的那一箭并没有失手,我们也早就知道你自小水性极好,一定会借水逃遁。这一切都只是因为,我事前已经向张国公请求故意放走你,要不然我现在哪儿还有机会亲手割下你的头颅来祭拜宋家庄的冤魂们”

    李飞虎此刻面如土色,全身颤抖,想不到唐大为了一桩三十年前的旧案,竟然处心积虑设计如斯,更可怕的是连英国公张辅这样的人物居然也会听他的,他在朝中究竟有多大的势力啊

    如今他站在自己面前,口口声声要割下自己的项上人头,蜀中唐门的大少爷,名满江湖,武功自然极高,可是自己不但负了伤,还被那老和尚断了一臂,无论如何也不是他的对手。

    李飞虎的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辛辛苦苦逃到了这里,难道却要注定命丧于此

    不,他不甘心!

    双膝一软,李飞虎忽然对着唐大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颤抖着声音说道:“唐大少,当年只怪小人得罪了上官,被逼无奈,才会一时糊涂,铸成大错。三十年来,小人每每思及此事,都是良心难安,自责不已。是我害了那宋家庄的无辜百姓,害了我手下的一千弟兄啊!”

    说完,他痛哭流涕,磕头不已,额头撞在地上咚咚直响。

    唐大冷哼了一声:“就你还有良心吗”

    可是眼光之中的杀气已经稍减,明显是被他这番话所打动了。

    李飞虎抬起头来,额头上已经撞得皮破血流,血水留到脸上,和泪水混在一起,看上去这一幕真是无比的可怜。

    他抬头直视着唐大说道:“既然唐大少想要为宋家庄那三百无辜冤魂报仇雪恨,小人不敢抗拒,这也是天道循环,是小人的报应。只求一事,能否让小人自行了断,也算为当年的错事恕罪一二。”

    唐大看着他那可怜兮兮的样子默然半晌,叹了口气,终于还是点了点头。

    李飞虎跪在地上又磕了个头,算是感谢唐大的成全之情。

    他伸手从怀里摸出一把短刀,单手插在地上,拔刀出鞘。雪亮的刀刃显示着这是一把极锋利的快刀。

    他把刀尖对着自己慢慢抬起手,刀锋贴在了他的脖子上。他脸上的血水混合着泪水一滴滴地滴落在刀刃之上,显得格外刺眼。

    他的脸扭曲着,咬着牙,仿佛在鼓足最后的一丝勇气,千古艰难惟一死,毕竟拔刀自刎也并不容易。

    唐大有些看不下去了,他转过了头,不想看见这惨烈而血腥的一幕。

    不论李飞虎曾经做下如何的错事,毕竟,这一刻他将要用他的鲜血和性命来清洗。

    就在他转过头的一瞬间,李飞虎的眼神却忽然变了。

    刚才他的眼光中还满是恐惧和悲愤之意,这一刻,他的眼神却变得锐利而狠毒,就像,就像是一条毒蛇!

    他握住刀的手指一动,忽听几声细响,从那向前的刀柄之中突然射出了三点寒星,闪电般直打向唐大的胸口!

    这就是他的最后一招,他要反戈一击!

    多年的军旅生涯让他学会了两句话,兵不厌诈,还有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他知道他刚才表现得越害怕,越无助,对方就会越是得意,对他才会放下警惕。

    这样,他的机会就来了。

    他前面做的所有一切都是为了这最后的一击,决定生死的一击!

    他全神贯注,屏住了呼吸,直盯着射向唐大的那三点寒星。

    就在这时,从旁边树林中忽然传出一声女人清脆的尖叫声:“阿大,小心!”

    李飞虎心中一惊,原来旁边还有其他人!

    不过不要紧,只要唐大倒下,除去了这个眼前最厉害的敌人,还怕对付不了一个小姑娘吗

    一切都系于这一击了!

    那三点寒芒已经到了唐大的胸前,他就算武功再高也来不及躲避了,就要成功了!

    李飞虎脸上浮现出了一抹欣喜的神色。

    可是他还没来得及高兴,就看见了一只手,唐大的手,一只闪着银色光芒,不知是戴了什么手套的手。

    这只手迎着那三点寒星一招,只听叮叮叮的三声响,像是金属撞击的声音,那寒星忽然就全都不见了,消失了,被那只银色的手一把抓在了掌中。

    李飞虎心中的希望也仿佛忽然消失了,他一脸的惊愕,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他忘记了,蜀中唐门以发射暗器的手法独步天下,会发暗器,自然也就会接。

    在蜀中唐门的子弟尤其是唐大的面前释放暗器,无异于是班门弄斧。

    李飞虎满脸惊愕的一愣神,唐大忽然就动了。

    他身形一晃,就到了李飞虎的面前,闪电般地出手抓住了那把短刀。

    他一扬手,一道雪白的刀光闪过李飞虎的脖颈间,如同砍瓜切菜一般,李飞虎的头颅就滚落了下来,脸上还带着刚才那惊愕的表情。

    过了片刻,从他脖子的断口处才开始泉水一般喷溅出鲜血来,果然是一把好刀,好锋利的快刀!

    &n



第九十七章 徐皇后的忧思
    cpa300_4;正文

    天光大亮的时候,宫城之中除了值守的禁军军士之外,还是没有人走动,显得冷冷清清,空荡荡的。看书阁.『ksnhuge『ge.co

    昨夜一夜的嘈杂和纷乱,令到宫中各人个个胆战心惊,如今虽然兵乱已经平定了,可是大家还是躲在各自居住的宫中,闭门不出。

    徐皇后这时候却不愿意呆在宫中。

    她这时已经重病在身好几个月了,却还是强撑着病体吩咐身边的女官准备辇驾,她要亲往谨身殿见驾。

    身边的人都苦劝她此时应当静养,不宜移动病体,可是她坚决不从,说道:“如今京中发生如此大的变乱,本宫既然身为皇后,就应当陪在皇帝身边共渡难关,怎么能就像没事发生一样在宫中高卧”

    她坚持着让身边的女官搀扶着她,艰难地登上了车驾,一行人径直往皇上待的谨身殿行来。

    徐皇后是大明开国元勋,中山武宁王魏国公徐达的长女,自幼便天资聪颖,喜,贤名在外,人称“女诸生”。

    太祖朱元璋早就听说了她的贤名,又有意与徐达结为姻亲,于是在洪武九年,正式赐婚将她嫁给了四子朱棣,册封为燕王妃。

    后来她跟随朱棣来到了北平藩地,待人接物体贴谨慎,很受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喜爱,成为了朱棣身边的贤内助。

    后来靖难之役中,朱棣领兵出征,去袭击大宁。建文大将李景隆乘机引军十万围困了北平城,当时只有世子朱高炽率一万军守卫北平。

    那时的王妃徐皇后毫无惧色,冷静果敢,先是劝说姚广孝全力协助世子守城。而部署防御之事,也是坚决支持世子的决定。

    李景隆全力攻城,城中兵力不足,徐皇后又去激励那些将校军士们的妻子甚至是百姓们,把他们发动起来,并配发兵甲,让他们也登城据守,终于成功守住了北平城。

    后来朱棣成功得了天下,登基为帝,册立她为正宫皇后。

    她屡次进谏说天下万民刚刚经历兵乱,急需休养生息,又屡劝朱棣朝中贤才都是当初太祖高皇帝所留,用人应该一视同仁,不应因他们侍奉过建文就疏远他们。

    朱棣对她也极为尊重,对她的进言总是言听计从,一一采纳。

    这时车辇刚出宫门,外面的凉风一吹,徐皇后禁不住剧烈地咳嗽起来。

    她咳嗽得如此猛烈,咳得双眼泪水之流,可是她的心中却还是感觉到深深的忧虑。

    她的忧虑不是为了自己的身体,而是为着她的弟弟。

    徐皇后是徐达的长女,本来有四个弟弟,除了三弟徐添福早卒,长大成人的有三个。

    可惜在靖难之役中,四弟徐增寿因为支持燕王朱棣,暗中与燕军互通消息,密告建文帝的军事部署,被建文帝发觉,终为之所杀。

    如今还在世的两个弟弟,二弟徐膺绪在军中任指挥使,拥戴朱棣,自己又没有什么政治野心,料想一世无虑。

    可是剩下的这个弟弟徐辉祖,却着实令徐皇后忧心不已。

    徐辉祖作为父亲徐达的长子,承继了父亲魏国公的爵位,一直坚定地支持建文帝,反对燕王朱棣。

    他自幼在父亲身边长大,治军作战颇有韬略。靖难之役时他奉命领军参加了白沟河之战,成功救援了陷入绝境的李景隆。后来字齐眉山再次大败燕军,几乎让朱棣走投无路。

    可惜后来建文帝听信谗言,忌惮他与朱棣的姻亲关系,免去了他的兵权,调回南京,这才让朱棣后来能够反败为胜。

    朱棣入京称帝后,徐辉祖独自一人呆在父亲徐达的祠堂中,据不迎奉新皇。朱棣大怒,亲自审问,他却一言不发,只是拿出家中太祖所赐丹书铁劵,其中有“子孙免死”一条。

    朱棣虽然恼怒却无计可施,只得将他削去爵位,禁锢在府中思过。

    如今听说他和自己一样,也是身染重病,已经朝不保夕了。或许这就是天命,徐家后人都难有长寿之相。

    可是徐皇后心中还是很忧虑。

    她太清楚自己这个弟弟了。

    他身上的那股子宁折不屈,认定死理的执拗脾气,是绝对不会因为幽禁在府中思过而有丝毫改变的。

    虽说如今他也已经身染重病了,可是他是不是真病呢又或者他的病被治好了呢

    谁知道呢

    自己身上的病,徐皇后还是很清楚的。

    虽然太医们个个安慰着不打紧,只是需要静养之类的话,可是从他们焦虑担心的神色,徐皇后也已经猜出几分了。

    最近以来,这病势越发的沉重了。
1...5455565758...2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