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种田之回到末世前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飞雪满群山

    大青村地处偏僻, 本来就只是个小村子。村子里的人原本就不多, 根本就不能和那些大村子相比。

    既没有什么独有的特产, 除了有一座山以外,也没有什么好看的风景。

    前几年,县里还想发展旅游业, 还把村子里的土地庙设为了景点,可是因为地方太偏僻,根本没有几个人来,后来这个计划就不了了之了。

    这些年,虽然因为农业补贴, 村子里的生活和从前相比好过了一些,不过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善。

    所以村子里的人口,也一直是只有那几十户人家。

    而且村子里的年轻人,一般都会选择进城打工, 所以村子里大多都是一些中年夫妇和老年人。

    不过, 几百多个村民们汇聚在小广场上, 看着人显得挺多的。

    在姜青站起来之后, 广场上的村民们全都向姜青看了过来,一时之间, 广场上人们的目光全都聚集到了她的身上。

    姜青环视了一眼四周的人群,清了清嗓子, 大大方方地开口说道:

    “我虽然最近几天才刚刚回村子, 但是我也是在村子里长大的, 也是这个村子里的一份子, 既然村长要我发表意见,那我也就说说我的想法。”

    姜青顿了顿后,组织了一下语言又道:“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今年夏天的天气比以往的高了不少。”

    “自从入夏以来,气象局不知道发了多少次的高温预警。”

    姜青话音一落,周围的村民们立刻在下面窃窃私语的起来。姜青说的确实是事实,今年的天气的确比往年要热上了许多。

    和城里人相比,村民们整日里都要下地干活晒太阳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对于炎热的忍耐力要高上不少。

    天气热这种事情,村民们有时虽然会随口抱怨几句,但是大家伙对于炎热的天气,并没有特别注意。

    这时经过姜青这么一说,大家伙对于最近过于炎热的天气,立刻感觉到了几分异常。

    “就是,最近天气也太热了,前些天我下地干活,差点把我晒中暑了!”人群中一个汉子附和道。

    又有一人接口道:“哎,你别说最近的太阳确实是毒,天天下地干活,老子的皮都被晒掉了几层。”

    这人的话激起了不少村民的认同,人们纷纷七嘴八舌的说起了最近的天气。

    “你们不知道吧,前几天隔壁村有个媳妇就在地里中暑晕倒了!我亲眼看到的,救护车都开进村子里了!”人群中一个大婶一脸八卦的,和众人分享了这个消息。

    这人是从隔壁村嫁过来的,那天她刚好会娘家,正好看见了。

    你一言我一语,村民们讨论的是热火朝天,广场上顿时就热闹了起来。

    姜青站在那,等众人的讨论的热情下降了之后,一脸严肃的开口讲到:

    “不止是这样,我在网上看到,北边的天气比我们这还要热,而且有的地方都已经有很久没有下过雨,地里的田都干了,有严重的村子都停了自来水,每日浇田都要抽井水。”

    “虽然咱们村子在南方,降水量一直被北方的地区要多,可是大家没有发现吗,咱们村子里也有几个星期没有下雨了!”

    “前几天我上山的时候,看到山上的水库,水位都降下了不少。”

    七月份本就是汛期,应该多雨才是正常的。这个做为看天吃饭的农民们,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了。

    但是,由于村子在山上修了个水库,浇田的时候只需要开闸放水就行了,村民们对于雨水也就不再向从前那么注意了。

    “再加上今天上午的事,先不管是不是土地公显灵,只从我刚刚说的那几件事上来看,我认为今年很有可能会发生旱灾。”

    “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提早做准备。”

    姜青的话说的有理有据,而且她说的那些情况也都是有目共睹的。

    再加上姜青说起旱灾时那肯定的语气,使得大部分的村民们立马就信上了几分。

    一听到旱灾两个字,村民们立刻发出一阵惊呼。村子里每户人家不论多少,差不多都种着田地。如果真的发生旱灾的话,那么将直接影响到往后的收入问题。

    一旦扯




分卷阅读40
    上了自身的利益,村民立马坐不住了,他们纷纷慌乱了起来。

    “这可怎么办啊,我们一家老小看就指着地里的庄稼过日子呢,这要是真有大旱,这可怎么活啊!”

    村子里原本就没什么活,留在村子里的人,一般都是靠种地养活自己和全家。一听说会有旱灾,他们的心里就更被火烧似的,急的浑身冒汗。

    不过,也有人根本不相信姜青说的话。

    “什么旱灾不旱灾的,小小年纪的,在这胡说八道些什么,王永管管你们家的孩子,别让她站出来胡咧咧。”人群中,一个看起来四五十岁的老大爷,翘着个二郎腿,冲着姜青嚷嚷道。

    “咱们大青村的水源,是附近最多的,前几年整个城市都旱了,我们村子山上的那条河也没干过,要我说根本就不用怕。”

    这个老大爷好像十分不相信姜青说的话,语气之中充满了对姜青的不信任。在他看来姜青这个还没结婚的小姑娘,说的话根本不可信。

    虽然被反驳但是姜青并不生气,她神色淡淡的瞥了那个老大爷一眼,还没来得急说话,一旁的吴桂花立马不乐意了。

    吴桂花的脾气爆,还爱唠叨,但是对姜青一直都挺不错的,而且自从那天在孙涛的家里,姜青帮她女儿出头之后,她对姜青更是好上了几分,这几天不时的就让姜青到家里吃饭。

    姜青一开始见舅妈这么热情,实在是推辞不过,就去了几次。不过,姜青这个人生性不喜欢麻烦人,虽然舅妈做的饭菜挺好吃,可是姜青觉得还是在自己家里吃饭最舒服。

    之后舅妈再打电话来,姜青就委婉的拒绝了,不过即使是这样,吴桂花还是不时的打法自己的女儿王琳,给姜青送东西。

    像是刚做的红烧肉、刚买的水果还有坚果,这些吃的东西。这架势,简直是把姜青当成她亲生女儿一样了。

    吴桂花嘴快,她眼睛一瞪朝那人凶巴巴的说道:“我们家姜青怎么了!我觉得她说的对,我说刘老二,你一个小学都没毕业,大字不识一个的人,哪有我们家青丫头这个大学生有见识!趁早把你那臭嘴闭上吧!”

    被人在大庭广众之下指出自己是个文盲的事实,刘老二的脸一拉,表情很不好看。

    他臭着一张脸,语气很不好的说道:“我和你男人说话,哪有你这个女人插话的份!王永你也不管管你媳妇!”

    可是吴桂花可不怕这个,她在村子里是有名的泼辣。

    “诶,人家跟你说话呢,你倒是应一声啊!”吴桂花戳了戳身边的丈夫说道。

    姜青的舅舅王永生来不善言辞,和吴桂花泼辣的名声一样,他怕老婆的名声在村子里也是人人皆知,不过王永并不在乎这个。

    经历过小时候的那件事,王永长大后就越发不在意别人的闲话。

    听到媳妇叫他应声,王永也不知道说啥,看了眼脸色不好的刘老二,他才慢悠悠的憋出来一句:“我觉得我媳妇说的都对。”

    听了王永的话,王老二只觉得这夫妻俩异常的气人,下不来台的他,只得脸色铁青的冷哼一声,扭过了头,表示自己不跟你们计较。

    眼前的情景让姜青觉得很是好笑,舅舅舅妈的维护又让姜青感到一丝温暖,她在心里笑了笑又接着说道: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村里的村志,上面详细写到在几十年前,我们村就发生过一次大旱,当年的庄稼全都绝收了,整个村子里干的连一滴水都找不到,村子里的人只能去外地逃荒,一路上饿死渴死了不少的人。”

    “如果大家不相信的话,可以自己去看村志。”

    村志上确实记载了这件事,村子里的一些老人那时还是个小孩子,不过对这件大灾大难还是有的印象的。后来,知道干旱过去,逃走的人才渐渐回来了,而有的人就直接不回来了。

    作为村长,王富贵自然是看过村志的,他冲姜青点了点头,对大家确认的说道:“村志上确实有这件事。”

    村民们一听这么严重,立马急了。

    “村长啊,这要怎么办啊,你是村长,你更大伙出个注意吧!”

    王富贵虽然是村长,但是一时之间他也想不到什么法子。

    “我有个办法。”看到众人着急,姜青立刻开口说道。

    “什么办法!”一听到姜青说她有法子,大家伙纷纷问道。

    “挖井!”姜青斩钉截铁的说道。

    第32章 收田

    水井里的水是地下水, 虽然地下水平日里看不到,但是地下里的淡水储存量, 要远远比地表上的那些湖泊要多得多。而且南方的地下水的存储量也要远远高于北方。

    水井里的地下水,因为是在地底下, 避免了阳光的大面积照射, 所以不像地表上淡水那样容易被蒸发。而且还不容易受到污染, 水质也大多要比地表水要好上一些。

    在干旱的时候,水井里的水一般也是减少的最慢的。

    “但是, 普通的水井可不行,如果要供整个村子里的人用,最起码要挖一个几百米深的深水井。”说完自己的办法之后,姜青看了看村长, 就坐了下去。

    从前在村子里没有通水电的时候, 几乎家家户户的院子里, 都有一口压水井。

    因为大青村地处南方,每年的降水量不少, 所以地下水的储存量丰富。那是只要稍稍在底下挖上个十几米,就够一家几口人日常的使用了。

    不过后来, 村子里的水电通了,而且当时上面还说给免费安装。

    一听说免费,村子里的人就都动了心, 自来水多方便, 一开水龙头水就自己流出来了, 根本不用向压井一样还得使劲的用力压。

    所以, 当时村子里的人大部分都开通了自来水,久而久之那些压水井就荒废了下来,渐渐的也就用不了了,这些没有用的压水井大部分就都被填上了。

    一听姜青说要挖井,村民们大都犹豫了起来,不为了什么就因为一个钱字。

    毕竟挖井是需要花钱的,而且这还不是像从前那样十几米的压井,一口几百米的深水井可不便宜,少说也要好几万块钱。

    虽然可以村里人可以共同平摊这笔钱,但是即使是这样,每家每户也要出上好几百。

    村里人并不富裕,现在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会有大旱,平白无故的谁也不想多花这么多钱。

    村长王富贵见村民们都不说话,他立马猜到了大家的心思。在大青村这个穷乡僻壤,村里人大多是穷惯了。

    即使这些年日子好过了不少,可是村子里的人也依旧保持着从前,扣扣索索的生活习惯,尤其是从前苦过来老年人,更是简朴能不花钱的就觉得不会花钱。

    不过身外一村之长,王富贵的心里还是觉得像大旱这种事情,



分卷阅读41
    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王富贵对姜青的这个主意还是挺认可的,只是打上一口井,到时候旱灾来了这井就正好派上了用场,如果没有来,那么这口水井也能用来供村子里的村民用水,不会白白浪费了钱。

    而且今天早上发生那件离奇事情的时候,王富贵刚好是离的最近的一个,对于那神奇的景象他是看到清清楚楚的。他手里的香连着断了两次,王富贵觉得这绝对不是巧合。所以,在村长的心里对于土地公显灵的说法,他深信不疑。

    “依我看,姜青的这个注意挺好,”村长朝着众人讲到,“正好,土地庙那有一口从前的荒井,我看就在这口井里接着挖,正好还能省点钱。”

    村长的话一说完,立马就有人持反对意见。

    “村长,这挖井可不是件小事,可不能就这么简单的定下了,怎么着也得大家伙儿好好商量商量。”

    “就是,这挖井的钱谁出啊,先说好啊,我们家老爷子生病刚花了一大笔钱,我可没钱挖井。”

    这人一开口,后面又有许多人七嘴八舌的说着自己家的困难,说来说去就是不想出钱。

    村长一见到村民们这种反映,到也在他的意料之中,王富贵皱着眉头思考了片刻,一咬牙道:

    “这样吧,我作为村长,就起一个带头作用,不管分摊下来多少钱,我多出五千块钱!”

    五千块钱对于王富贵家来说,虽然不是什么巨款,但是也算是一比不小的开支了。也就是最近他家的小儿子毕业了,在城里找了一份工作,小儿子不用贴钱偶尔还能寄回来一些,家里的开支这才省下来了不少。

    一听王富贵这么大方的出了五千块钱,村民们纷纷夸赞起村长大气。

    下面坐着的姜青抬起头,也跟着开口说道:“这主意是我出的,我也多拿一些,我出两万块钱。”

    姜青风轻云淡的一开口就是两万块钱,周围的村民们被姜青的大方给惊住了,这可是两万不是两块。他们不由自主的交头接耳的起来,讨论起姜青不亏是城里人,就是大手笔,一出手就是两万。

    村里人虽说不富裕,可是大多数人家里几万块钱的存款还是有的,不过换做是他们,可不会就这样白白的把自己幸苦赚来的钱撒出去。

    不过转念一想,姜青多出了钱摊到他们头上的钱不就少了吗。别人家多出,自己家少出,这样的好事村民们自然是一百个愿意的。他们立刻夸起了姜青有本事,不忘本,是个好孩子,好像生怕姜青反悔似得。

    姜青一旁的舅妈王桂花,一听姜青要出两万块钱,立马就要开口劝姜青。在她看来,姜青小小年纪没爹没妈的纵然手里有钱,也不能这样花啊,一下子就花了两万出去,到时候手里没钱了,这以后可怎么办。

    不过,王桂花转头一看到姜青那副淡淡的表情,好似刚刚花出去两万块根本就不在乎一样。见到姜青这种表情,王桂花想了想后,还是没有开口。

    虽说是亲外甥女,可是他们毕竟是两家人,这种沾上了钱的事情,她这个舅妈也不太好管。

    “好好好,姜丫头有心了!”村长王富贵,听到姜青说要出两万,立刻心头一喜,笑呵呵的说道。

    其实从上次买东西之后,姜青的手里还剩下好几万块钱没花完。这剩下的钱,完全足够挖上一口几百米的深水井。

    不过,姜青并不打算自己把钱全出了,就算是做好事也得有个限度。否则,钱出了人家也只会当你是个有钱的傻瓜,有便宜不占白不占。
1...1718192021...1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