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之回到末世前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飞雪满群山
再加上,村长的儿子回来之后,把外面的情况一说。
还有王文博带回来的,卫家兄妹和钱家的三个人,在村子里住了几天,这一路上的见闻全都被问了出来。
因为没有什么娱乐,大家伙闲了就聚在一起,打打牌聊聊天。
村子里的人都是知根知底的,没什么好聊的。最近的新鲜事也就只有,这新来的几个人了,自然是首要的聊天对象。
他们几个刚刚来到村子里,融入这个村集体自然是首要大事。
面对村民的询问,他们回答的很是细致。不过,钱家的钱宏并不喜欢和,这些在他看来的乡下人聊天。
自从在村子里住下之后,和每天出去,和这些村子里,种地的农民聊天的父亲不同,钱宏就整日窝在家里。
对于这一点,钱志勇非常不满,他让钱宏和自己一起出门,多和村民们交流交流。
钱宏自然是不肯,钱志勇拿他这个被宠坏了的儿子没有办法,也就算了。
钱志勇每天出门和村民们套近乎,为的就是了解一下村子里的情况。毕竟,他们总是要在村子里常住的。
根据钱志勇和卫家兄妹,还有村长的儿子所说,他们这一路上,所经历过的城市全都是满目疮痍。
有的地方都已经乱了起来,和这些城市相比,镇子上的情况都,已经算是好的了。
这么多不好的消息,加在一起,大青村的人心里越发的没有底了。
此时看着这些动了他们水源的人,村民们自然是气不打一处来。
说是要道歉,可是在这么多人的注视下。
他们也都是些大老爷们,平日里也最好面子,让他们在两个村子的人面前道歉,这些人一时半会儿来不下来脸。
他们用余光左
分卷阅读85
看看右看看,然而却没有人去先出这个头,这一排的人,一时间没有一个人开口说话,全都耷拉着个脖子,低着脑袋。
这时吴家屯的村长吴庆身边,一个拄着拐棍的老爷子,突然重重的干咳了两声:
“都愣着干什么呢!”
这个老爷子看起来年纪很大,头发已然花白了,脸上的褶子也不少,虽然年纪大,但是他看起来精神头不错。
那双经历岁月的双眼,像鹰一般看向,那几个梗着脖子,不说话的几个人:
“村长刚才说什么,你们没听见吗,赶紧道歉!”
这人一发话,那排人里就有一个,咬着牙带头出来道了歉。
有了第一个,很快剩下的也都一一道歉了。
姜青看了,那个拄着拐棍的老爷子一眼,显然这个人说话,比他们吴家屯的村长,说话还管用,这人在吴家屯的分量一定不低。
“王老哥,你看他们也都知道错了,咱们两个村子离的这么近,现在这种情况,说不得以后咱们还要相互帮助,要不然这事就这样过了吧!”
吴庆一脸诚恳的对王富贵说道:“你放心,回去以后我一定好好教育他们几个,这种事情下次绝对不会再发生了!”
其实这件事他们大青村,本来就已经有样学样的堵了回去,这些天失去的水也早就赚了回来。
这要是在平常,吴家屯的人根本不会来道歉,可是现在这种特殊情况,使得吴家屯的人不想得罪大青村,这才有了这一出。
而且吴庆一直都没有提起,自己村子的水源也被堵上的事情,估计也是猜到了是他们大青村干的。
这意思就是两两相抵,你不追究我也不追究,皆大欢喜。
王富贵想了想,毕竟他们的损失也都又赚回来了,而且吴庆说的也对。
这种时候,不宜和附近的村子起争执,否则他们村一旦出了什么事情,连个帮手都没有。
村长王富贵,见周围几个村子里的老人,都朝他点头示意,立马大方的表示算了:
“这次的事也就算了,不过要是再有下一次,可不会就有这么便宜的事了。”
王富贵话音一落,吴庆立马松了一口气,以他的性格这事情他本来不想出头,可是他作为村长不但这个责任不行。
吴庆对于隔壁村的王富贵也有些了解,同为村长而且两个村子还离得这么近,他们从前开会的时候的位子都是连在一起的。
他知道王富贵这个人有些本事,不像自己村子里根本没有人,把他这个村长当回事。
可王富贵的话,对大青村的人,还是有几分分量的。
来的时候,这一路上吴庆心里有些忐忑,这会任务圆满完成,他立刻放下了担心,脸上也轻松了起来。
简单的聊了几句之后,吴庆就又带着人原路返回了。
没有热闹看,村子里聚集在一起的村民们,也都渐渐的散开了。姜青也带着大黑和阿福回了家。
村子里炎热的天气,即使过了八月份,温度也没有丝毫要降下来的趋势。
相反,姜青觉得外面的温度,好像相比从前还要高上一些。
不过,即使天气炎热,姜青还有空调可以用,和只能用扇子人工扇风的其他人相比,姜青可要舒服多了。
在太阳孜孜不倦的努力照射下,水库里的水一天一天的减少,还有山上的水流也在逐步减少出水量。
很快,水库再次干枯了,这次明显不是人为的。
负责水库的王石也上山看过了,如今山上那条主水源,出水量已经变得,几乎比一条小溪还要少。
而其他的几条比较小的水流,已经早就干的连一滴水都流不出来了。
大青村地处南方,村子里的降水量一向是非常多的,从前即使其他地方的旱情有多严重,村子里也不会缺灌溉田地的水。
像如今干旱成这个样子,是绝无仅有的。可再怎么绝无仅有,干旱已经成了非常严重的事实。
水库没有了水,可是地里的田还需要浇水,在这样炎热的天气下,田地里的那些水稻绝对离不开水。
村民们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水稻干死,这时候要是干死了,那他们前面的那些幸苦,可就全都白费了。
这水库一干,村民们也没有别的法子,只得用笨办法各自挑着水桶,从水井里打水上来浇田。
因为早上不能出门,太阳当空的时候又不能浇水,所以就只能等到晚上。
基本上一到傍晚,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村子里的人们就立即开始出动起来了。
田地那么大,而水却要一桶一桶的从水井里打上来,所以一到浇田的时候,村子里都是全家老小齐上阵。
从水井到田地的这段距离,可以看到源源不断的人,小心翼翼的提着水桶,往田地里走去,生怕撒出了一点。
如今在村子里,浪费水是一件绝对不能做的事情,就算是不懂事的小孩子,家长们也会反复叮嘱他们不能浪费水,一旦被抓大,一用多说就是一顿打。
幸运的是,这时候田地里的秧苗已经长大了一些,不像刚开始那样对水的需求那么大。
不过即使是这样,一次浇田都需要一家人,来来回回忙活大半天,就算是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都会累的腰酸背痛。
姜青家也有两亩田地,虽说地少,但是也需要浇水。况且以她现在的力气,扛个几十趟的水桶根本不成问题。
而且,姜青的空间里有一个水潭,她可以在倒水桶里的水的时候,顺便也用一些空间里的水偷点懒。
村子里人人都忙活着自己家的田,根本不会有人注意到她。
第65章 对象
大青村的这口井钻的很深,这井原本就有几十米, 当初为了预言中的大旱, 又足足钻了两百多米, 现在加在一起一共三百多米深。
他们在南方,地下水的储存量, 本来就比别的地区要丰富。
在这寻常一口几十米深的井, 就已经完全够一个不小的村子日常使用了。
这种几百米的深水井, 一般都是一些企业工厂,才会费钱去打, 寻常的人用这么深的水井, 要是在正常的环境下,是完全用不完的。
当初那些挖井的施工队, 得知村子里要挖这么深的水井, 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足足确认了好几遍, 才确信自己没有听错。
寻常的民用水井, 大都是十几米深,他们施工队挖的最深的那次, 也只挖了一百多米, 而且还是在一个,地下水并不丰富的城市。
虽然疑惑一个并不缺水的南方村庄, 为什么要挖这么深的水井, 可是有活干, 谁也不会放着钱不赚。
后来挖井的时候, 施工队的人还曾经好奇的问过,村里的
分卷阅读86
村民们,为什么要这么深的水井,这也没什么好瞒的。
那是大青村的土地公显灵,预言会有大旱的事情,附近早就传遍了。
不过那时候,除了大青村亲眼所见的村民们,相信这个预言,住在附近的人们基本上没有几个信的。
附近几个村子和镇上的人,都只觉的是大青村的村民们看错了,只把这事当成个茶余饭后,说出来一笑的新闻。
后来又听出大青村为了这个所谓的预言,竟然专门请人来挖这么深的水井,他们也没当回事。
纷纷觉得大青村的人,实在是太大惊小怪了,为了一个不知真假的预言,去花这么多的钱钻井,简直是人傻钱多。
钻井队的人知道了原因后,也很不理解为了所谓预言,钻几百米的水井。他们觉得,果然农村人就是迷信。
而现在,有了这口深水井的大青村,虽然水库里没有了水,可水井依然可以灌溉田地。
不过,大青村有这口井不用为灌田的水发愁,可是这附近的其他人,可就没这么幸运了。
虽说用水桶挑水太过麻烦了一些,可是总比眼睁睁的看着,地里的水稻干死好。
因为是几百米的深水井,即使村子里几十户人家,都挑水浇田,水井也并没有缺水的现象。
在村民们浇完田之后,水井里的水位,虽然会下降一些,但是过了一晚上,第二天再看的时候,水位就会恢复原状了。
一开始村里人每天,在大热的天来回的挑水,都会累的受不了,往往第二天大部分的人们,都手酸肩膀痛。
不过这一来二去的,渐渐的村民们也就习惯了。
看着地里的水稻,绿油油的茁壮成长,大青村的村民们都异常的庆幸,当初村里钻了这口井。要不然,现在他们非得急死不可。
所以村民们这段时间,对当初提议打井,而且还出了几万块钱的姜青,自然很是感激。
本来,姜青自从跟着母亲去了阳市后,从小时候到长大的这些年,回村子的次数基本上,一年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次。
而在姜青母亲的父母去世之后,就变得更加少了。
现在姜青骤然一回来,村民们对她,自然不如一直住在一起的村民要亲近。
即使平日里大家说话时都很和气,可是姜青能够感觉到,村民们对,一直在村子里长大的年轻人,要更加随意一些。
但是这会,姜青明显的感觉到,村民们她比从前好像更加热情了。
基本上一出门,她敏锐的耳朵里,总能听到一两个人讨论自己,基本上全是夸赞的话。
姜青的舅舅也觉得脸上有光,姜青的舅妈吴桂花,更是对姜青赞不绝口。
当初开会的时候,有人不赞同打井,吴桂花曾经帮着姜青说过话,这会她也得意起来了,觉得自己很有先见之明。
“不是我说,我们家姜青那就是聪明,打她小时候我就觉得这孩子机灵!”
吴桂花,一边缝着手里的衣服,一边眉飞色舞的跟身边的几个大婶闲聊。
现在也没有买衣服的地方,现在大家身上穿的,全都是从前的衣服。
村里人每天都要干活,衣服的损坏自然要高一些,一不小心身上的衣服就会多个口子。
不过现在这种时候不像从前,衣服烂了再买一件就行了,这会可没有这条件了,衣服是扔一件少一件。
所以,现在村里补衣服很是常见,往往一件衣服打了好几个补丁,还要接着穿。
“当初我们家青丫头说要打井,那会儿那个刘老二,不是还反对来着吗,现在你瞧瞧,这水井不是立马就用上了吗!”
吴桂花两三下,缝好了手里的衣服,一脸得意的说道。
说起那个刘老二,她立刻换上了一副不屑的表情:
“啧啧啧,也没见他刘老二少用一点水,打水打的比谁都勤!”
吴桂花身边的几个大婶,自然是纷纷附和了起来。
“哎,说起来,你们家姜青还是没对象吧!”吴桂花旁边,一个正在剥豆子的大婶,突然问道。
吴桂花看了那人一眼,想了想,姜青确实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有男朋友。
而且就算从前姜青有男朋友,现在这种情况也根本不知道是死是活。
“咋了,你要给我们家青丫头介绍对象?”吴桂花眉头一挑,反问道。
那个大婶放下手里的豆子,往吴桂花身边凑了凑,满面笑容的说道:
“你看我们家老大怎么样?那可不是我夸,我们家老大那是又高又俊,人也老实,年纪也和姜青正相配。”
“我看他们俩再合适不过了,姜青要是嫁到我们家来,我保证肯定对她比亲闺女还好!”
吴桂花眉头一皱,这话说的好听,可大家都是几十年的老邻居了,谁不知道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