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女军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远芳古道
此时如果心疼了,那么以后孩子万一有什么,那才是真正的大事。
所以再心疼,她也得忍着。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哄着孩子,就好像这样就能为孩子减轻疼痛一样。
“你看,这血慢慢的也就变红了,也没有像之前那样的黏,现在这才是正常的血。”杨老一边说着,一边给她解释着。
这一切,苏晓自然是看在眼里的,虽然心疼,也知道这是为孩子好。如今看到孩子出的血慢慢地恢复了正常,她才真正的松了一口气。
“现在是不是好了”她忍不住问。
“暂时是好了,以后每个人还得来一次,我才能看出来有没有真正好。孩子里面多少是会胎毒的,这也是排胎毒的一种。别因为心疼,把最大的事情给耽搁。”
苏晓说:“我知道的,我也是一个医生,知道什么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心疼是肯定的,因为我是他们的妈妈,我不心疼他们又心疼谁。但是不会因为心疼,就把这些事情放在一边。放心吧,师父。”
“你懂就好。行了,把大米抱过去吧,现在该小米来了。”
放了血之后,大米已经止住了哭声,就好像刚才的疼痛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脸上还挂着泪水,但是确实已经止住了声音。
大米是勇敢的,但是小米就不一样了。他本来就比哥哥来得娇贵,被杨老下了针之后,还没有等到下刀呢,马上就哭了。
他哭着,睁着一双眼睛看着苏晓,就好像在跟苏晓说:“好疼”,看得苏晓更加的心疼。
“这小子,我这还没下刀呢,就哭上了。要是真正下了刀,还不得哭得天翻地覆。”杨老忍不住说。
苏晓说:“小米从来都娇贵,不像他哥哥。我早就猜到他会哭得比大米厉害。”
“所以更要好好地松松他的皮,以后只怕皮会更紧,也会更娇贵。”
下刀如神,很快就开始在小米身上下了好几刀,然后开始挤血。
果然如他所说,小米身上的血更黑,也更凝,挤了好久,才慢慢的挤干净。
那边的大米,早就已经不再哭了,正自己吃着手指头玩呢。
小米这边一直都止不住哭,哪怕杨老已经放下了银刀,他还在那里哭着不肯歇。
“这怎么还哭呢”苏晓哄着,却一直哄不下来。
杨老已经收了银针和银刀,听到小米还在那哭,就说:“所以啊,小米更需要多下几刀,让他多吃点苦头,别娇养着。男孩子就得摔打,你以后可不能娇惯他。”
苏晓愣了下:“我不娇惯,现在不是还小嘛,才一个多月的孩子,我不宠着他们,能怎么办”
小米就好像知道他们是在议论他一样,哭得更大声了。
苏晓急忙哄他:“我们不是说小米,小米最乖了,不哭不哭。”
小米一直往她怀里拱,哭声小了一声。
好不容易才把小米哄睡了,苏晓出了一身的汗。
把孩子都抱到了卧室的床上,苏晓松了一口气,这才出了房间。
院子里,杨老正在浇花,很认真地浇着花。
“师父”苏晓喊了一声。
“丫头,你过来,师父有话跟你说。”
苏晓走了过去。
“丫头,我知道你疼爱孩子,但是你生的是儿子,不是女儿。儿子一定要摔打的道理,你懂吗?”
“师父,我懂。我也没有多宠溺着他们,我也知道以后我也不能娇惯,这些我都明白。”
“你不明白啊,丫头。”杨老放下了花洒,坐到了一旁边的椅子上坐好。”你一直知道我无儿无女,所以觉得我应该是最不懂教育孩子的,对不对”
“师父,我没有这样想过。”
杨老叹道:“其实,我和你师母并不是没有孩子,我们曾经有过一个孩子”
苏晓吃惊:“师父”
“这件事情压了我和你师母四十多年了,也该说说了。”杨老叹息。
苏晓的心里一紧,总觉得后面杨老会说出惊天大事,更加不安起来。
杨老顿了顿,这才缓缓说道:“当年你师母嫁给我之后的第二年,就生下了一个儿子,那年我二十岁。孩子出生的时候,我正跟着领袖四处打仗着,当我知道孩子出生的时候,心里那叫一个高兴。我当时想,我打完仗,就回家看儿子去。”
苏晓的心被紧紧地提了起来,她有一种感觉,杨老的儿子肯定要出事了。
他叹道”但是当时,我一直在外面打仗,当时被赶得没有时间回家,因为我们长征了。”
“等我回来的时候,已经是抗日战争的时候,我的儿子也大了。”
苏晓默默地听着,就听杨老说:“我见到我儿子的时候,他已经十几岁,长成了大小伙子了。因为从小缺少父爱,我娘因为只有这么一个孙子,从小就溺爱。我那儿子天真,最后被人冤枉,成了汉奸。”
“师父”苏晓害怕地喊着。
“当年如果我在他身边,我一定会好好地教育,但是他已经长大了贮了性子。其实我自己的儿子,虽然我常年不在家,他的性子我又怎么会不知道,他怎么可能会去做汉奸。但是他天真,从小娇惯着长大,缺少这人世间该有的警惕。”
“他被人利用,最后丧命。从那之后,你师母伤心过度,我俩再没有孩子。”
苏晓的心被震撼了。
她从来没有想到,原来师父在心里藏了这么大一件事情,怪不得看到小米这样娇贵的时候,他会找了自己,跟自己提了教育孩子的事情。
“丫头啊,我是真把你当新闺女一样看待。我没有孩子,徒弟就是我的孩子。我知道你和刚子两个生了双胞胎,心里肯定高兴。我只是不想当年这样的事情再重现,溺爱孩子要不得。”
“师父请放心,我不会溺爱的,我也知道孩子需要从小磨练。”
杨老又说:“你能不溺爱,但是你能保证你的婆婆不溺爱”
苏晓哑口,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因为他说的没有错,她能不溺爱孩子,但是她的婆婆呢
分卷阅读267
她的婆婆做事情,她真无法保证。现在就那么的爱着孩子,谁知道将来会怎样。
“师父,我知道怎么做了,我会管好孩子。”
杨老说:“我也知道,你自有分寸,我只是提个醒而已。等孩子满了周岁后,带到我这吧,我决定让他们练武,磨练摔打他们。”
苏晓沉默不语。
“怎么,你不愿意或是心疼”
“没有的,师父。其实你不说,我也打算在孩子满了三岁之后,就让童刚给他们军训,锻炼他们的意志。”
杨老听了,脸色好了许多,叹了一声:“今天有关我孩子的事,你不要让你师母知道。我怕再勾起她的伤心,毕竟这事是她心里的一道坎,我真怕她再次构想起往事,过不去坎啊。以后多带孩子回来看看,你师母喜欢孩子,让她也高兴高兴。”
苏晓连连点头。
她也知道师母很喜欢孩子。大米小米出生的时候,师母高兴的表情做不了假。这次她带着孩子过来的时候,师母的高兴露于表面,当时就抱着孩子去玩了。后来要不是师父要给孩子下针,或许现在还逗着呢。
“师父,我会经常来看你们的,大米小米那就是你们的孙子,他们离不开你们。”
杨老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孩子只怕要醒了,我们进去吧。晚上晚些时候回去,让你师母多高兴高兴。”
正说着,屋里传出了孩子的哭声。
苏晓他们急忙就过去了。
晚饭后,童刚过来接人,两位老人一脸的不舍。但不管舍与不舍,他们终归是要回去的。
“记得多回来看看。”杨老朝她喊。
“师父师母,我记得呢,我会经常带着孩子过来看你们的。”
在车上,苏晓提起了杨老孩子的事情,童刚说:“怪不得,当年老爷子会被下放到乡下,只怕除了他中医的身份突然上,可能也跟他儿子的事情有关。”
是啊,当年运动那么紧张,大革命的事根本不会让人有半点瑕疵,一旦有污渍,就会被审问。
当年老爷子吃了这等苦,何尝没有可能因为他儿子的事情。
“老爷子说的对,我们不能溺爱孩子。”
“我当然知道这事的重要性,不过你妈那里,只怕会真的宠爱孩子,到时候我们得要看着点。”
童刚张了张嘴,想到了胡团长的德性,又把到嘴边的话又给咽了回去。
因为苏晓说的也没有错。
他看了一眼熟睡中的两个孩子,“慢慢来吧。”
大米小米长得很快,一天比一天变样,一个月又是一个大变样。
每隔一个月,苏晓都会去杨家找杨老,然后给孩子出血,松皮。
这种出血排毒法,效果是明显的。
孩子长得很快,比同龄孩子长得还要快。
只三个月的两孩子,比人家四五个月的孩子看着都壮实。
杨老放下了针刀,对苏晓说:“孩子现在身上的湿毒和毒血,也差不多排尽了,再这样下针几次,就可以不用这么密集了。”
对于这种排毒法,苏晓是最受益的一个,她问:“师父,如何能够看得出来,一个新生儿身上有没有这种内毒”
“其实很简单,十个新生儿有九个有这种内毒,这不是足不足月的问题。而且,孩子有内毒,毒少,那么皮紧的程度会少点,孩子难受的程度也会少。如果毒多,那么孩子长不大是一个问题,或是长得缓慢,而且也易躁,也容易哭闹。”
苏晓一一记在心里。
“其实就是成人,也有类似于皮紧有内毒的情况。比如发痧,比如体质差,比如体虚,等等,只是孩子的情况和大人稍微有点点不同而已,而且孩子体弱,更容易因为这些而得其他的病症。这些,靠理论是没有用的,得慢慢的实践。只有实践才能真正的成长。下次,下刀由你亲自来。”
苏晓说:“师父,我怕我下不了刀。”
“作为一名医生,怎么能被这种主观因此而影响你的判断和诊治。就从大米小米入手。”
苏晓犹豫了好久,才说:“好,师父,我都听你的。”
“其实孩子现在已经习惯了这种下刀,你看他们已经不再哭了,而且还很欢喜。那是因为下刀之后,身子就会舒服,他们自然也就不会哭了。下次你动手的时候,肯定能过心理这一关。”
第141章 平平淡淡就是福
杨老说的话, 苏晓自然都记在了心里。
对于孩子的内毒一事, 她也知道这只是中医的讲究,但是孩子自从下针和下刀之后, 确实一天天的强健起来。
每隔一个月的去毒之疗,最后终于落到了她的身上, 那是对她的考验,也是她在中医事业上能否更进一步的关键。
这个时候, 时间已经过去了四个月, 大米小米已经五个月大了。
孩子的长大,自然也不是像刚出生那样, 懵懂, 其实他们虽然小, 但是也已经渐渐开始懂了,而且这两孩子聪明。
大米活泼, 小米文静, 正好是两种不同性格的孩子。
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这是一种乐趣。当孩子第一次抬头,第一次翻身,第一次笑,那都让大人开心,也会把这许多的第一次都记在心里, 也记在笔记上。
五个月的孩子, 已经在慢慢地学习着外界,外界的变化, 对他们的适应是最敏感的。
所以,如果是她亲手下刀,那么孩子的一举一动,也会牵动着她的手,会让她有所失败。但是只要挺过心理的这一倒关,那么也就说明,以后她再也不会怕,也就代表着她的实践可以更进一步了。
“你现在首先要克制的就是,心理这一关。我知道孩子是你心里的心头肉,但是他们更是你的病人,你要扫除一切杂念,才能做到心中沉稳无波。做医生这一职,你还是没有真正过关啊。”
苏晓张了张嘴,最后说:“师父说的极是。作为母亲,我还是没法挺这一关,我这就为下刀诊治。”
杨老点点头,满意地说:“这就对了,为了以免你心里过不去这个坎,慢慢适应,所以下针我来,你只要动刀就行。你做过西医,动刀是你的强项,应该是不会出岔子的。”
最先来的是大米,这孩子不怕疼,胆子又大,下刀的时候,现在已经不会再哭,也好给她一个适应的过程。
她深吸一口气,顿时又化身为了那个冷静持着的苏医生。
银刀拿在她手上,一刀刀,飞快地下在大米的身上。
大米只是皱了皱眉头,倒也没有再哭半声。
他向来就是一个勇敢的孩子,哪怕再疼,他都没有哭,何况现在已经不是那么疼了。苏晓下刀速度之快,就如同被蚂蚁咬了一下那样,所以还没等到孩子感觉到疼,刀已
分卷阅读268
经下到了另一个穴位。
经过第一刀的下去,苏晓的心已经沉静了下来,在她的眼里,面前的不只是她的儿子,还是她的病人,所以她已经挺过心理的第一关,之后下刀已经稳得很,自然也就不会出岔子。
杨老在旁边看在眼里,连连点头。
他从来就没有看错,苏晓做事情,在其他事情上他不好判断,但是在医学上的钻研,向来都是果断的很。这也是他将孩子交给她来动手的原因。
每一任的病情,都需要亲手执行,实践对于学医来说,至关重要。中医更甚,如果没有实践,那么只会一知半解。
他教了她那么多年的中医,理论知识她觉得已经差不多了,那么从现在开始,也就是实践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