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帝国败家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香瞳

    题目一出,一篇策论就瞬间出现在脑海,“教战守策”

    这是由古代著名文学大家苏轼所作,是散文名篇,也是一篇绝顶策论!

    北宋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积极实行变法,苏轼因政见不合,自请外调,在杭州等地任地方官。

    宋仁宗嘉祐年间,苏轼就向朝廷进献了《教战守策》,根据当时战争必不可避免的形势,建议早做准备,以免发生不测之患。

    当时情形就与现在类似,所以王康首先想到的就是这篇。

    他没有任何犹豫的就开始下笔。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董乾看了王康一眼,心中更加的不屑,刚知道题目你就开始写,这说明完全没有构思的过程啊!

    策论是这么好写的吗

    一篇精彩策论哪是这么容易写出的,虽说时间是比较紧,但总得想一想吧,你这分明就是胡写,瞎写,乱写一气啊!

    你是如此,我可不同,董乾眉头皱起,这个得好好构思,哪怕是知道自己必赢,也要写出一篇绝顶策论,彻底的碾压王康。

    而且,他还要凭借着这篇策论,在父亲的运作下,当新奉县的县令!

    对他来讲,这就是一场考试!

    台上李济同等人也是看到了这一幕,有你这么答题的吗刚知道题目就开始答了,这么做的只有两种,一种是学霸,一种是学渣。

    伯爵府的败家少爷肯定不可能是学霸了,那只能是学渣了。

    这是破罐子破摔了吗洛川南与宣平侯使者相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李济同微皱着眉头,他紧张了,能不紧张吗三场比试只剩其一,赢了这场就是胜利啊!

    在这么苛刻的规则之下,还胜了,先不说什么封不封地,这本身就是在那帮老牌贵族脸上狠狠地打一巴掌啊!

    你们不是不要脸么两大行省总督连名上书阻挠,结果怎样

    还不是没有作用

    只是不知道这个家伙,能不能再像第二场那么给力,李济同看着王康,心头也有了几分希冀。

    这时董乾也构思完了,也开始了沾墨写作,他也再没看王康一眼,没必要啊,完全无视!

    策论是自己强项中的强项,这些年跟在父亲身边出谋划策,外界所传刺史府一半政令,出自他手,此话一点也不假。

    所以他从来没想过自己会输!

    王康也不理会他人的心思,等结果出来,一切自有分晓,他仍在奋笔疾书,没有丝毫的停顿!

    天下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则其为患必有不测。故曰: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臣所谓大患也……

    这篇就是最好的模板,当然也不能完全一字不改的誊写,有些内容还是要结合赵国形式改动的,但问题不大!

    房间里只有笔墨书写的声音,尤其是王康这边,唰唰唰的。

    只是这字就有些不敢恭维了,毛笔他还是用的不习惯,时间久了,手腕很困。

    上面几位大人也是正定而坐,不出一言,不动一步,他们也没有走下来,看两人所写,因为要避嫌啊!

    &




第163章 评定开始
    “哈哈!”

    听了王康之言,董易武顿时激烈的大笑起来,像是听到了最大的笑话一样,甚至都笑得直不起腰。

    他指着王鼎昌道:“富阳伯,你这个儿子可是真的……”

    这一番让得周边人都讶然的看着他,就连别驾于兴业,司马郑启功也是如此,刺史大人一向老练稳重,何曾如此失态过。

    不过也可以理解,前两场比试都输了,而这已经是封地之争的最后一场,若是再输,那可就是完了。

    现在王康这么早的出来,想必也是胡写一气,败局已定!

    这么想着,他两也是笑了,他们都是属于刺史一系,跟着董易武在打压伯爵府上可没少出力。

    若是伯爵府崛起他们可是没有好下场的,尤其是还有柳山,李钰这两个先例在前!

    而王康跟其父王鼎昌,也是被董易武此刻的样子看的一愣,像是看傻比一样的看着他。

    正大笑着的董易武,见得周边怪异的目光,也是觉得自己有些失态了,干咳了一声,重新坐下。

    他强忍着笑意问道:“你说你写完了,那我问你,你知道什么是策论么半个小时一篇策论,你写了多少字”

    “据我所知,你连毛笔都不太会用吧!”

    “我写的什么自然是不用刺史大人操心,”王康冷笑着道:“你只需要知道一点,你儿子写的肯定不如我!”

    “哈哈!”

    闻言,董易武几人又是大笑起来,这个败家子,不但狂妄的没边,也天真的没边啊!

    王鼎昌却是一句没问,他不想给自己儿子压力,本身能走到这一步,已经出乎意料了,结果如何,由天而定吧……

    这般又过去了一个多小时,从内堂董乾大步走了出来,他昂首挺胸一副自得模样,显然是胸有成竹!

    见得董乾走出,董易武忙着问道:“如何”

    董乾暼了王康一眼笑着道:“必将拿下!”

    “好!”董易武没有丝毫的怀疑,又是问道:“赵皇所出的策论之题,是什么”

    “诸国争霸,该如何自处!”

    这个题董易武略微沉思,心中更是笃定,若论了解国家时政,十个王康怕也是比不过一个他儿子。

    在这几年里,他儿子董乾早已经开始参与政务,对于自己儿子的水平,没有人比他更了解。

    必局,必赢!

    虽然过程有些曲折,但结果总算是好的。

    “恭喜刺史大人!”

    “恭喜啊!”

    “经此之后,董大人必将得到总督大人赏识,再进一步轻而易举,到时可要多多提携我等啊!”

    “如此,便以茶代酒敬刺史大人与董大少一杯!”

    “年轻有为,后生可畏啊!”

    身边几人都忙着恭维道,董易武听得也是喜上眉梢,那股得意劲根本就掩饰不了。

    茶杯相碰,其乐融融!

    “哎,我说评比结果还没有出来,你们是不是得意的太早了”王康看不下去了,开口问道。

    “结果如何并不重要,因为结果早已经注定!”董乾笑着说了一句,而后坐下。

    “哈哈!”几人又皆是笑了起来。

    是啊,结果已经注定了,王康怎么可能赢啊!

    而就在此刻,内堂的评审已经开始!

    李济同身子沉重的走到王康二人的桌上把两人所写的策论拿上。

    不怪他如此,王康写了不过半个小时就离开,能写出什么

    “我们四人交叉看吧!最后定论,如何”正文公开口道。

    “自当如此!”李济同应道。

    两份策论放在面前,不看内容第一眼就能看出不同,董乾所写整齐工整,行距,字距完美如一,如是印刷出来……

    而王康的就不敢恭维了,除了能认出是什么字,其他的就算了吧!

     



第164章 这怎么可能?
    正文公一字一句看着,虽然王康的字不怎么样,但好在不影响阅读,不过现在他已经不注意这些了,而是完全被其文的内容吸引!

    建议全民备战!

    这篇策论不可畏不大胆,但仔细想想却是一条很好的计策。

    现今的赵国就如同是年迈的老人,没有朝气,没有奋进,小富即安的思想严重。

    人们乐于享受,只知道安乐却不知道危难,能享受安逸却不能劳累吃苦。这就是现在的国内情况。

    而这篇策论很清楚的就点了出来,他还说明,这种祸患现在是看不出的,但是将来就会看出来的。

    现在不给他想办法,那以后就无法挽救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正是如此!

    而在接下来,又详细的论证了这一点,巧妙的是,在文中将天下形式,比喻成人的身体。

    王公贵人用来保养身体的措施,难道不是很周全吗而他们平日常常由于病多而苦恼。

    至于农夫平民,终年勤劳辛苦却未曾生病。

    这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农民平夫时常劳作活动,而王公贵族只懂的安逸享乐。

    在这里,隐喻了老牌贵族的腐朽,精妙,难以形容的精妙。

    而接下来,又由此引到了天下大势,如今赵国每年向周边的强大国家,魏国,甚至是蛮夷奉送财务以求平安。

    但在文中却是说明,奉送的财务有限,而人心的贪婪索取却是无尽,这样的结果就是战争必来!

    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不是我国进攻他国,就是他国侵犯我国。

    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有战争就需要兵卒,而只懂安逸的城民,面临战争如何能打得了仗,如何能打的了胜仗

    这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接下来,就是策论的核心了,由此引出来观点,建议全民备战!

    以此激发民众的进取之心,要时刻保持着危机感,以此为机使得已经老迈的赵国重新散发朝气,重新走向强大……

    这就能解决一切根源问题!

    正文公深吸一口气,满脸的凝重,这篇策论是真正的治国方针。

    他为官一生,比所有人都理解这篇策论的深度与重要。

    很难相信,这不过是一个年仅十八,刚算成年的人写出。

    而且他此前还是阳州城的超级败家子。

    谁说他不懂时政他比所有的人都明白,而且也了解的更加彻底,不但是了解,应该说是通透!

    很多朝廷命官恐怕都看不透这点,即使看出也写不出……

    正文公下意识的看了眼王康曾坐过的座位,此刻那里已经无人……

    若不是自己亲眼所见,亲自监督,他根本就不相信,这是仅半个小时就写出来的。

    他不是败家子,而是有大才!

    正文公一点点的回忆,从来到阳州城比试开始,最先看到的富阳小报,又有其上那首名为“有的人”的特殊诗。

    到比试开始,他始终在给着所有人震惊与奇迹!

    作画之比中,他又以一种新奇的画法,作出一副莲画绽放图!

    哪怕是有着小画圣之称的杨修文,也被他的光芒掩盖!

    然后又是这篇策论,当所有人都不看好之际,他又措不及防的给了人一巴掌!

    富阳伯,你生了个好儿子啊!

    正文公感叹道。

    “正文公怎么了为何这副神情”已经看完董乾策论的洛川南开口问道。

    “让我来猜一猜”洛川南笑着道:“是不是那败家子只是胡乱写一气,让你生气了!”

    “说到这里我也是有所怒意。”

    洛川南接着道:“好歹也是各方关注的封地之争比试,如此严谨的事宜,那个王康却当



第165章 一篇策论引起的争执
    洛川南看似表面镇定,其实内心早已起了惊涛骇浪!

    这个形容并不夸张!

    他是江夏郡郡守,能坐到这个高位自然不是酒囊饭袋,见识,眼界也是有的。

    这篇策论不但不是瞎写乱写,而是一篇异常精彩的策论!

    有内容,有深度,有实际意义!

    他努力的想找出来一些缺点,但是找不出来!

    真的是无可挑剔!

    这才是最令他震惊的地方,王康是什么人,他在之前就已经有所了解。

    这个败家之名传遍阳州的人,竟能写出这样的策论

    董乾写的也很好,但相较与此的话,还是差了一些,华丽的词藻反而成了华而不实,内容空乏!

    若不是亲眼所见,他真的是觉得王康是作弊了,是找人代写,因为这样的策论,恐怕也只有前朝廷内参蔡禾能写出来!

    是赵皇给富阳伯泄题了吗毕竟他是力挺伯爵府的。

    洛川南想着随即摇摇头否定了,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赵皇是一国之君,断然是不会做出这种事的。

    不过听说那个败家子在此前还特地去阳州书院请教过蔡禾,莫非是蔡禾所教

1...5051525354...7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