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野蛮小农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六两猫

    宝塔村叫宝塔,其名源自山顶上的一个寺庙,寺




分卷阅读291
    庙里并无宝塔,只是庙宇的尖上有点似宝塔的样子,这个寺庙由来已久,不知何年何月建成,如今早已是断了香火,破败不堪,只有一老一小两个和尚守着寺庙,自己种点粮食,收成不好,饥一顿饱一顿的。村民住在山下,土质不错,农作物以小麦为主,只是周围无河无水,靠天吃饭,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大家能吃饱肚子,干旱洪涝没有收成就惨了,年轻人可以出门找活干,年纪大的就难喽,挖野菜吃点糊糊维持生计。

    燕曼舒环顾了一下四周,扼要介绍了一下两个村的情况,直接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以上的望闻问切,我们找到了病因,那么现在我们开始对症下药。”

    她换了一个方向,教鞭指向地形地貌图:“沟子村,水来村,河滩村,这三个村因为‘水’而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宝塔村因为水而影响了收成,现在就沿着水来做文章,我的提议是:一,将沟子村的水沟建成一个水库,沿着水库往各个村挖多条水渠,这样既可以解决雨水过多的洪涝问题,又可以解决干旱少雨时的灌溉问题,因水打架事件将迎刃而解,水库里还可以发展水产养殖。二,水库水渠修好后,这几个村山下的良田全部种植小麦,粮食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山坡种植草药,辣椒,果树,百合等干旱作物。三,人和村搞添坑绿化工作,彻底杜绝挖煤行为,一旦发现扭送官府。”

    燕曼舒说到这,连相云天都露出惊讶,煤直接挖出就是钱呢,这个丫头就是一个小财迷,怎么舍得放弃这么大的金元宝?

    相云天刚想到这里,就听下面有人喊道:“燕大东家,那下面就是煤呀,挖出来就是白花花的银子,咋还不让挖呢?”

    燕曼舒抬头一看,是人和村的里正,只见他急得脸红脖子粗的,他也是好心,人家满口香收编了自己,总不能看着让人家亏钱吧?

    众人暗自点头,这问题问的好,各个目不转睛等着燕曼舒的回答。

    燕曼舒微微一笑,沉着冷静的分析道:“以我们现在的技术,如果继续挖掘,肯定时不时会有人员伤亡,与其丢了性命赚点搏命钱,还不如把那些煤封存在地上,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资源就那么多,我们用完就没了。”

    人和村的里正气馁的看了她一眼,垂头丧气低下了头,燕曼舒看在眼里,又说道:“你们肯定觉得眼下都活不下去了,还想子孙后代干嘛?我现在肯定的告诉你们,我们眼下不仅能活下去,而且还能活的很好,我们对人和村的规划是:大面积的种植柳树,改善土质,在搭配枸杞,葡萄,沙枣红枣等经济林木,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将二首村的养殖业全部搬到人和村,用鸡鸭牛羊的粪肥改善土质。”

    “好呀!”人和村的里正激动的喊了起来,想想就美的不得了,人和村终于有救了,他的喊声未落,众人配合的啪啪鼓起了掌。

    掌声未落,燕曼舒大声说道:“你们先别急着鼓掌,还没讲完呢。”眼睛看向田有财,“第四呢,就和田有财有关了,宝塔村因宝塔而得名,却有名无实,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让它名副其实,建一座有宝塔的寺庙,让它变成一块风水宝地,等过几日我们去山上看看,由你重新设计,我们满口香投资。”

    “好呀!”宝塔村的里正拍掌喊道,“这个主意好,等寺庙真的有宝塔了,真成风水宝地了,香火一定旺盛,那俺们村可就热闹了。”

    燕曼舒眼睛一亮,这个里正到是脑子灵活的很。

    正文卷 第二百一十六章 要好处

    讲到这,燕曼舒放下教鞭说道:“大家还有什么想法,还有什么要求,还有什么补充的,各抒己见,直面问题找症结,群思广义谋发展。”

    相云天听罢又是微微点头,苏老爷子满脸含笑,脸上的褶子都皱到了一起,这个孙儿,他太满意了。

    在座的各位,还在回味着,消化着刚才的内容,对燕大东家勾勒出的美景喜不自禁,哪还有啥补充的,至于其他的想法更是一点也没,那几个村的里正此时早就做不住了,听到对未来的规划畅想,心里抓耳挠腮般的急,恨不得立刻回去,把好消息带给村里的父老乡亲,让大家伙高兴高兴,这些年正因为没思路,日子才过的苦巴巴的,吃不饱,穿不暖,住的连人家二首村的蔬菜棚鸡棚都不如。

    他们就要准备起身离开的时候,就见燕曼舒笑眯眯的望着相云天,深施一礼:“四王爷,您做为钦差大臣,能参加我们满口香的股东会议,对我们真是莫大的鼓励与支持,请您讲几句话可好?”

    燕曼舒话音刚落,狗蛋带头鼓起了掌,屋内所有的人心情激动的站了起来,鼓掌欢迎四王爷讲话。

    相云天微眯着双眼,看了一眼燕曼舒,来了,精明的燕大东家,早知道这小丫头邀请他开会必有所图,果不其然,这一早上精辟的分析,完全是有的放矢,几个村的情况调查的清清楚楚,要事实有事实,要依据依据,要方案有方案,断然不是纸上谈兵,看来自己做为朝堂的代表不给点好处都说不过去了。

    想到这儿,相云天轻咳一声,扫视了一眼屋内所有的人,淡淡开口道:“本王做为钦差大臣,受陛下的委托,此次特来灾区视察,感受到了灾区百姓的疾苦,万幸的是,这次受蝗虫干旱导致的重灾,因满口香的善举,又出银子又出粮食,拯救了一方黎明百姓,将灾难减少到了最低,即没有发生大规模饿死的人群,也没有出现大范围的灾后疫情,本王代表陛下感谢满口香所做的一切。今日来开会,才得知满口香与西来镇几个村签订了承包土地的协议,又听了燕大东家对未来几个村的计划部署,本王相信,三年后西来镇又会多出五个二首村,届时,西来镇将会成为我大相朝的楷模,所以,”

    说到所以,相云天顿了一下,看了一眼一脸笑意的燕曼舒,接着讲道:“所以,为了感谢满口香,支持满口香,本王决定,免除满口香未来十年的所有土地税,凡是满口香名下的购买所得的土地,或是承包所得的土地,税金全免,另外,由满口香出资建的水库归满口香所有,水库里的一切养殖所得同样免除十年的税金。”

    这掷地有声的话刚刚说完,一旁的燕曼舒赶紧对相云天深施一礼,落到实处的好处终于要来了,讲了一早上就等这个呢,燕曼舒喜的是眉开眼笑,相云天看着乐开了花的小丫头,心里一百个不高兴,你想要好处,直接说就是了,至于这么绕着弯子来吗?就凭你做了那么大的



分卷阅读292
    几件好事,你要啥我都有理由给,这丫头,分明还是把自己当成了外人,看到身边的狗蛋不停的还在鼓掌,一股气就撒到了他的身上:“张亭长,本王记得给你治理西来镇的时间只有三年,这三年,如果没有什么作为,提脑袋来见我,这个约定不变,你可记得?”

    正在被喜悦冲昏了头脑的狗蛋,忽的听到相云天的话就是一愣,半晌才反应了过来,连忙给相云天拱手道:“四王爷,您放心,我张来运这三年一定当鞠躬尽瘁,把西来镇治理的杠杠的,如果做不好,我亲手把这脑袋割下来,不劳您动手。”相云天被这条汉子的话逗笑了,气闷的情绪这才稍好了一点点。

    狗蛋正说到尽兴处,看了看那几个村的里正,喊道:“你们几个都听好了,我这还有话呢,四王爷给了我三年的时间,我也给你们三年的时间,如果这三年做不好,我割自己的脑袋,你们也得割你们的脑袋,回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好好配合满口香,做好自己份内的事,谁敢偷奸耍滑,或者阳奉阴违,我张来运可不是吃素的,一定不让你们好过,对了二首村的里正年纪大了,回家颐养天年,我任命山旺来做二首村的新里正,把咱二首村建的更美,让二首村的人日子过得更舒坦!”

    狗蛋的一番话讲完,二首村的人掌声雷动,山旺是一脸的踌躇满怀,其他几个村的里正愁眉苦脸的,这张亭长平日里多好说话呀,一点架子也没有,关键时刻就要他们的脑袋作陪,这压力大的,感觉立刻肩膀沉甸甸的,似乎都抬不起来了。

    燕曼舒看着狗蛋的这阵势,还真是做事的人,看来相云天不愧是钦差大臣,在识人用人方面还真有一套,不光是冲着自己的能力来的,关键狗蛋也有两把刷子,人家是给个机会就能大展拳脚,所以机会永远是给有能力的人,正想着,就听田有财的声音传来。

    “二丫,沟子里的石头咋处理,要是被水埋了淹了我不同意。”

    “那些石头能有啥用?淹了就淹了呗。”有人应道。

    田有财一听就不干了,瞪了刚才应话的人一眼:“你懂啥,那些石头可都是宝贝,各个有大用,咱们靠那些石头做一些自然景观,那些碎石子还可以铺成石子路,到时候每个村河河相连,路路相连,花花草草相连,那才叫漂亮。”

    燕曼舒频频点着头,这话说道她心坎里去了,那些石头她早就想到了,就等着田有财提呢,如果所有的话,所有的思路都让自己想到了,其他的人就有了依赖思想,那时候就成了一言堂,一个企业发展到那一步,才是最最可怕的,没有人每次思路都正确,没有人永远可以站在思想的前沿,所以她要做的是,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每个人的能力,尽可能完善规章制度,靠制度发展,才能长久,才能良性循环,靠她一个人,早晚有一天,随着她的不在,所有的辉煌都会烟消云散。

    正文卷 第二百一十七章 集思广益

    看着平常的闷葫芦都敢提建议,还得到燕大东家的首肯,其他人也跃跃欲试,争相谈着自认为的好点子,好思路,会议室的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燕曼舒高兴的听着,时而露出笑容,时而陷入沉思,柱子不仅听着,还不停的用笔详细的做着记录。

    看着如此热烈的氛围,相云天陷入了深思,朝堂之上同样热闹,那里的吵吵闹闹更多的是为争名夺利,而这里偶尔也会争辩个面红耳赤,就如沙地上到底是种胡杨林,还是种沙棘,同样是争辩,但之间却是天壤之别,为何会是这样?

    无处不名利,江湖没有大小,只要有利益就会有争斗,但为什么满口香会是这样?为什么朝堂却是那样?难道是哪里出了问题?

    这个问题太深奥了,相云天凝眉深思。

    王曦也参与到激烈的争辩中,提出种沙棘的正是他,沙棘适合生活在山脊、谷地、沙地,多石砾或者黄土上,在人和村种植沙棘即可防沙还可以做沙棘汁或者沙棘酒,反方根锁带头提出胡杨林好看,到时候一排排高耸入云的胡杨林即可以观赏,以后等树木长成了还可以运到家具厂做桌子椅子的,同样也可以创造利润。

    看他们争论的不亦乐乎,王盈盈的娘惊讶的张大了嘴,和王曦成婚十几年,从没见他为了一件事争辩的面红耳赤,据理力争丝毫不让步,这还是那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说话唯唯诺诺,谨小慎微的夫君?几日不见她觉得太不可思议了,满口香到底是有什么魔力,让他变化如此之大?

    曾老太医听的是津津有味,频频点头,看这王曦引经据典谈论着种植,知识和种植交叉到一起,这还是他有生第一次见到,在大相国种地的人是最低贱的,那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温饱都成问题,哪里会有银子去读书,像满口香这样种地也能学文化,也能认得字他已经觉得不可思议,如今却有比光认得几个字还厉害的,这王曦出口成章、满腹诗书、气质不俗却大谈特谈种植,这样的天下奇闻,也只能出现在满口香吧?四方人才不拘一格汇集于此,也只能是满口香吧?

    见老太医不停颔首,还听得如此仔细,王曦更来了精神,说道:“既然我们争论不休,无法定夺,那不如我们彼此列出优点,哪种作物好,就按哪种的来。”

    燕曼舒听后,更是赞许的点着头,她不是为谁对谁错而点头,而是对他们的这种争辩发自肺腑的喜欢,根锁在满口香是顶当当的头号种植大王,王曦敢在众人面前公然叫板,这种不惧权威,敢直面挑战的做法,为今后满口香的学术氛围带了好头。

    根锁一听列优点,顿时傻了眼,该说的都说了呀,胡杨林还看,以后能做桌椅板凳的,这些优点还不够?

    不仅他傻了眼,就连刚才跟着他嚷嚷的那些人此时都傻了眼,一个个摸着后脑勺,绞尽脑汁想着胡杨林还有啥好处?

    王曦见对方终于安静了下来,脸上露出自信欣慰的笑容,介绍起沙棘来:“沙棘是个好东西,能有效调解肠胃功能,那些富贵人家的人一年四季吃的好,喝的好,容易消化不良,我们做成沙棘水,沙棘酒,到时候定会卖的好,卖得贵。”

    一听那酸不溜秋吃几颗都倒牙的东西能做成水,做成酒能赚回大把的银子,别说根锁,就连柱子也瞪大了眼睛,能赚回白花花银子,这可是好东西。

    王曦见大家听得认真,继续讲道:“这沙棘还能止咳平喘、利肺化痰,美容养颜、淡化黄褐斑。”

    他话音一落,众人都陷入



分卷阅读293
    沉默,心中惊讶,这么好的东西还说啥?种呀!会场一时陷入安静,寂静的会议室里,突然响起啪啪的拍掌声,这突然发出的声音打破了大家的思考,纷纷抬眼望向声音的来源,只见坐在角落里的二丫娘,正激动的满脸发红,径自一人鼓着掌,她是太高兴了,这些日子她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美颜品上,正愁着她小店里的品种太少不够卖呢,现在一听这沙棘能治黄褐斑,她心里怎能不激动。好多女人生完孩子,脸上会出现黄斑,年纪轻轻的脸上有了那东西,多影响漂亮呀,要是这东西推出来,想也不用想,肯定好卖的很。

    见众人都望向了自己,二丫娘这才发现自己咋不知不觉鼓起掌了,脸呼的更红了,刚才是因为激动,这次是因为发窘,不知谁带的头,不等二丫娘羞的低下头,啪啪的又有掌声鼓起,这次的掌声热烈而沸腾,王曦也是兴奋的鼓着掌,这样的感觉真的好。

    王盈盈的娘也是用力的鼓着,手都拍疼了,但她不觉得,心里高兴真,但眼睛里却有泪水滚动,她心里一阵欢喜,那个曾经死寂沉沉的家终于有了希望,有了盼头。

    燕曼舒也是高兴的鼓着掌,会医术的她对沙棘的了解比王曦多了太多,前世的外婆又极会养生,用外婆的话讲:“沙棘是个宝,预防肿瘤、癌症,还能护肝、防止肝硬化,提高人体免疫力,打通微循环、疏通血管。”

    掌声经久不衰,各个拍红了手掌,气氛热烈而融洽,还是根锁最先喊道:“看来沙棘是个宝,俺们也双手赞成种沙棘。”

    平常一向呐言的根锁此时也是激动异常,这沙棘是个好东西,这王曦知道的太多了,以后种啥还要和他多商量,钱赚的越多越好,谁还嫌钱赚得多?

    相云天来过几次,以他的聪明灵通,见上一面就会对那人有个大致的了解,何况这些老实巴交没见过世面的乡下汉子,看上一眼更是看个清清楚楚,根锁的性格他很是知道,话不多,说话的时候一个大老爷们脸还发红发涨,此时见他如此大声叫喊,还能做到主动低头,相云天不由眼含佩服的看了一眼身旁的燕曼舒,这丫头不仅是做生意的好手,还是管人的好手,这样的氛围,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满口香不成功谁成功?满口香不赚钱谁赚钱?

    正文卷 第二百一十八章 思考

    连根锁都赞同种沙棘了,其他人更是没啥好说的,纷纷点头附和,燕曼舒见终于统一了意见,抬高声音发表自己的想法:“种沙棘是好,沙棘确实是个好东西,但胡杨林呢?我们请王曦王伯父再给我们讲讲胡杨林的优点好不好?”

    听燕曼舒说沙棘好,却又要王曦讲胡杨林,这又有啥说道?王曦最反对种植胡杨林了,怎么还让他讲起胡杨林的优点来了?二丫不会是弄错了吧?

    大伙都带着不明所以的表情看向王曦,只见王曦站起身形,略带得意的侃侃而谈道:“胡杨林耐寒、抗旱、抗风沙,这是一个多变的树种,春夏为绿色,深秋为黄色,冬天为红色,每个季节都很漂亮,极具观赏性,同时胡杨林生命力极为顽强,有胡杨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说法,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胡杨这种树种极为珍贵,可与银杏树相提并论。”

    王曦说完这么一长段,大家听得有趣极了,这胡杨咋跟变色龙似的,想想都美不胜收,会场一时寂静的落针可闻,胡杨林这么好,这么好的东西那为啥不种呢?

    刚才都喊着同意种沙棘了,不能半柱香不到,在改种胡杨林吧?就在大家左右为难,犹豫不决时,田有财大声叹道:“胡杨林可随四季变化,这是最好的景观植物了,世间还有这么奇妙的树木,真是太神奇了。”

    “是啊,这么好的东西,咋还反对呢?”有人大声喊道,带着满腹的疑惑。

    王曦张了张嘴没有说话,燕曼舒接过话题说道:“王伯父更看重的是沙棘的直观经济价值,不管是沙棘汁还是沙棘酒或是沙棘醋,直接卖掉就能换回大把的银子,但胡杨林生长缓慢,木材在短期内派不上用场,我想这是王伯父否定种植胡杨林的根本原因把?”

    王曦听后,赞同的连连点头,这小丫头别看年龄小,真是个明白人。

    众人看向的王曦的眼神又有不同,别看他来的时间短,还真是做实事的能人,就连根锁也对着王曦竖起了大拇指,到底还是读书多好,以后自己可要多读一些书,弥补知识量少的缺憾,也要跟王曦多交流多学习,王曦心里顿时暖洋洋的,这里的人简单而务实,他彻底喜欢上了这种氛围。
1...114115116117118...2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