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野蛮小农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六两猫

    正文 九十七,心里没底

    “蝗灾来了,粮食都吃不到,哪里有油来炸这玩意。”老衙役一边吃着美味至极的蝗虫,一边说道。

    冯铁说:“大家动作麻利点,赶快吃完,备好水立刻出发。”

    气氛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早饭后他们一行人出了满口香客栈,往二首村走去。苏老爷子一行人也从府城往二首村奔去。

    黎明时分,苏老爷子敲开了通判家的大门,通判夫妇立马迎了出来,见是苏老爷子一个人大清早到,先是惊讶,后以为二首村出了状况,张通判急忙问:“是不是粮食不够了?要不我现在就去和知府商量,让他快点下发救济粮?”

    “你说有用?”苏老爷子打着酒嗝径自坐下。

    “没用。”田翠花直言不讳的说道。

    张通判被说的老脸一红,哑口无言,为了那些救济粮他和知府都翻脸了,为这事奏折都上了几封,等着皇上的定夺,只是此时他最担心的,就怕那些折子根本到不了皇上的手里,就被中途截了去。

    他也明白告了知府,不是得罪知府一人,是得罪了知府后面的整个利益集团,但眼睁睁的看着救济粮不发放,如果再眼睁睁的看着百姓饿死,他宁可这个官不做,脑袋不要,也不能做丧了良心明哲保身的事。

    苏老爷子是何等通透的人,自是猜到张通判的想法和做法,见他只是一介文弱书生,又看看精明能干的田翠花,不由笑了,也许就是张通判的这分气节,才让他们夫妻如此恩爱。

    田翠花也是一副玲珑心,忙岔开话问道:“老爷子,您大清早的一身酒气,有什么开心的事?”

    “开心,我老头子开心的很呢。”苏老爷子摸着他稀疏的胡子道:“什么也别说,你带着四朵金花现在跟我走。”

    “跟您走?去哪?”田翠花就是再聪明,也没明白老爷子的意思,这天还没亮,老爷子酒气扑鼻,不会说酒话吧。

    苏老爷子没直接回答她的话,而是扭头对张通判说:“你小子也不给老头子我倒杯茶来?”苏老爷子说的理所当然,如使用小辈一般。

    张通判无话可说,按义女的辈分,他可不就是小辈,急忙亲自给老爷子到了茶。

    苏老爷子喝了一口茶,望着田翠花说:“你做生意是把好手,你那四朵金花被你培养的跟你一样精明能干,你这边的粮食继续让人收着,现在和我去南方乐天府,到那边富余的地方去收粮食。”

    田翠花明了的点了点头,在这里收粮食,虽收到了点,但收效甚微,和遭灾的百姓相比九牛一毛。

    “不仅收粮食,还要开粮店,那边不缺粮食,咱先开始只收不卖,收的价格你看着办,只要能收上来,有多少收多少。”苏老爷子喝了口茶又说道。

    “老爷子,来回要经过虎啸山脉,听说老官道最近通行了,只是这土匪做事说变就变,万一粮食运不回来?”张通判有些疑虑。

    “你们不是外人,就不相瞒了,你们知道虎啸山脉现在的大当家是谁?”苏老爷子笑呵呵的问道。

    “谁?”张通判和田翠花异口同声问道。

    “我徒孙张凯。”老爷子喝口水,得意的说道。

    “张凯?张大帅的儿子?”张通判惊讶的问道,父亲是兵马大元帅,儿子上山做土匪?这,这,这哪跟哪啊?老子英雄儿是匪?简直是匪夷所思!

    就在张通判惊讶的没回过神来,田翠花高兴的拍着巴掌道:“我猜到虎啸山脉和咱满口香有关系,否则怎么这么巧,这边需要粮食,那边官道就通了。现在好了,老官道一通,这方百姓有救了。”

    张通判的面色喜忧参半,这是该喜还是该忧?不能有了粮食,害了人家孩子吧,那可是土匪,土匪呀!

    “在救人面前,啥都是小事。”田翠花看着一脸纠结的张通判说道。

    苏老爷子看着眼神复杂的张通判,又美滋滋喝了口水说道:“永乐府的救济粮你也别插手了,出了这么大的灾荒,朝廷肯定会派人下来,先看看来的人是谁,在暗自定夺。那些受灾的人粮食足够了,你不用发愁。”

    “粮食够了,那为何还要收粮?”田翠花不解的问。

    “收粮卖粮赚银子,咱就看看哪个有钱的冤大头蹦出来,给咱递银子。”苏老爷子哈哈大笑道。

    田翠花知道另有缘由,也不再问,爽快的说:“好,我一会就去叫那四个丫头,这活有意思,干了。”

    张通判脑子里还在想着张凯的事,越想越觉得事情的严重性,几次欲言又止,苏老爷子看着他踌躇的样子乐道:“看把你难受的,有话就问,别吞吞吐吐的。”

    “老爷子,张大帅知道张凯的事吗?”张通判连忙问出了心中的焦虑。

    苏老爷子嘿嘿的笑着,站起身来在屋里来回的走了几步,才不急不缓的说道:“我没让张凯告诉他,那小子古板无趣的很,这么好玩的事他怎么能懂,以为忠君报国只有上前线打仗,哪里明白曲线救国,盗亦有道,你们先替张凯保密,灾情过后我亲自跟他讲。”




分卷阅读174
    田翠花竖着大拇指不住的点着头。

    张通判心里顿觉发慌,苏老爷子太不知轻重了,这要被有心人惦记上,在皇上那参一本,张大帅一家恐怕会有杀身之祸,满口香也会被连累。想到这内心更加惶恐不安,幸好文俊上京赶考不在家,否则被这不着调的老爷子带着,非带到沟里不可。

    田翠花见事情紧急,急忙吩咐人叫来四朵金花,四人进来见苏老爷子在场,笑嘻嘻的就要行礼,苏老爷子摆着手说:“免了免了,来不及了,快去换好便装,跟爷爷骑马先去二首村。”

    四朵金花一听要去二首村,顿时喜笑颜开,急忙去换衣服,田翠花也跟了出去。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张通判站在大门外,看着快马飞奔而去的背影,心中叹着气,不停的抹着头上的冷汗,心里不停的问自己,这么大的事,要不要跟张大帅透个口风?

    张通判是焦虑不已。

    衙役们是惶恐不已。

    正文 九十八,变化

    去二首村的路上,小衙役望着四周紧张的说:“我爷爷讲过,说蝗灾来了,乌央乌央的全是饿死的人,白骨一片,那叫一个惨呢,咱再往前走,就是蝗灾受灾区了,会不会看到成片的死人?”

    这话一出,衙役们顿觉瘆得慌,各个脊背发凉。

    “饿死的人不可怕,就怕死的人太多没钱下葬,天又热,时间一长不仅臭气熏天,还容易发生疫情,传染上疾病那才可怕。”老衙役嗅着鼻子说着,奇怪离附近的村庄越来越近了,咋没闻到臭味呢。

    “啊?这么可怕?”衙役们吓得脸色苍白,南方雨水多,相对富足,他们那里从没受过蝗灾,对蝗灾的概念也只是停留在老人的念叨里,此时就要深处蝗灾之地,这才知道蝗灾的可怕。

    冯铁边大步走着边说道:“到时候用湿手绢蒙住鼻子和嘴,到了灾情的地方,别饮用他们的水,咱快去快回。”

    “奶奶的,怪不得王三不来,让咱们这些人来了,原来这么多说道。”另外一个衙役骂道。

    “王三那个王八犊子,有好事往前凑,这样又苦又累的活,他能躲多远躲多远。”又一个衙役嘟囔。

    “行了,废话少说,快走吧,没想到这二首村离虎啸山脉这么远。”冯铁走的汗流浃背,“这出门在外的,管好各自的嘴,死人和疫情对咱都不是大事。”

    “死人和疫情还不是大事?”一个衙役不解的问。

    “咱快去快回,怀里揣着干粮,又不喝当地的水,只要小心点不会有事的,现在最难办的就是请人了,一盘炸蝗虫都能赚二十五文钱,这得该是多精明的人,咱这点小心机怕是人家一眼就识破了。”冯铁说道。

    “要不别去了?”老衙役一听心中打起了退堂鼓,干脆停住了脚步,说道:“去了万一惹怒了人家,我看咱这些人的小命就搁在这了。”

    一听小命就要搁在这,衙役们心中恐慌,越想越怕,纷纷说道:“还是别去了,家里还有一家老小呢,万一死在这,家里人咋办?”

    冯铁想了一下,说:“直接打道回府,肯定要被上面怪罪,不如先去看看,不行再看情况定夺,要是实在不行,回去挨板子丢差事也认了。”

    “看情况定夺?哪会那么轻松,万一人家直接劈啪要了咱这些人的小命,在灾荒里乱坟岗上多出几具尸体谁会在意?到时候咱真成了孤魂野鬼。”老衙役说。

    “这样吧,咱干脆别露咱的真实身份,就说是从南方来的,看满口香生意好,能不能和满口香合作啥的?”冯铁说道。

    “高!”老衙役竖起大拇指说道:“这个办法高,生意人讲究个和气生财,咱笑脸相迎他还打出咱不成。”

    一拍即合,冯铁等人又接着赶路。

    燕曼舒泡完灵泉,换好衣服,慢步走回了竹屋。她身体比之前恢复了许多,但是和中毒以前比较,那是天壤之别了,此时的她脸色苍白,浑身乏力,身体单薄的似一股风就能吹跑似的。

    进屋,燕曼舒看到桌子上面又是满满的放了一桌的贵重药材,这些药材都是山上没有的,定是六两从哪个药铺偷来的,其中光是那人参就有五百多年的参龄,再看看灵芝,年份也在五百年以上,她环视了下屋中,不见六两的身影,又看看竹屋外,六两和蓝鹰都跑的无影无踪,想必是怕自己责怪,躲到哪里偷玩去了,燕曼舒无可奈何的苦笑着摇摇头。

    燕曼舒看着药材,知道自己这具身体就如灯油枯尽般,全是靠这些大补之药提着,但想想那些无端丢了好药材的人家,也是可怜。

    竹屋外,两颗巨大的银杏树一左一右的立在竹屋两侧,泛着金黄的银杏叶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的璀璨。

    燕曼舒将炉子点燃后,选了一些药材,又切了两片灵芝一起放入药锅中,倒入灵泉水,放在火上炖煮着汤药。她坐在炭火旁的竹椅上,秋景如画,一边欣赏着银杏的美,一边烤着火一边搓着冰凉的手。

    按说秋日的天气只要太阳高照,气温就会很暖和,但燕曼舒这几日越发感觉周身寒冷,这种冷和平常的冷不一样,平常的冷是从外向内,而她的这种冷是从内向外,似乎每个骨头缝隙里都散发出刺骨的冰寒,只有坐在火边烤着火才稍微有一丝暖意。

    一炷香的功夫,药味慢慢弥散开来,闻着逐渐熟悉的药香味,燕曼舒打开书,看了起来,小雨的医术秘籍她早已熟记在心,此时看的是师傅交与小雨的那本练气功法,这本书她一直束之高阁,最近在山上无聊,只好拿出看看,权当打发时间而已。

    因是无心而看,就随意翻着,眼睛盯的没有那么仔细,在秋日的暖阳下,还带有一丝恍惚,在似看非看,似迷离非迷离中,突然眼前呈现出一个旋转的虚拟的多维图形,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远到近。一会,又由大到小,由复杂到简单,由近到远,燕曼舒不由得伸出手去,手穿过虚拟的图形,什么都没抓到,扑了个空。

    燕曼舒眨了眨眼睛,瞪大眼睛好奇的看着,眼前



分卷阅读175
    的虚拟图形消失殆尽,拿起手中的书仔细的看了看,书还是书,一切没有了之前的幻境。

    燕曼舒暗自惊讶,难道刚才是眼花了,又想重复之前的景象,看是不是那种奇妙的图景还会出现,就在这时,耳边传来喵喵的叫声。

    接着六两就跃到了她的怀里,高兴的猫猫叫着什么,小爪子乱刨,燕曼舒怕它把手里的书撕破,急忙把书装了起来,佯装怒意揪着六两的耳朵道:“拿了别人的药材记得要放银子,欠了别人的一定要还。”说完,轻轻摸着六两的脑袋柔声说:“这次我才知道,欠了别人的,这辈子不还不知哪辈子也要还的,能用银子解决的问题千万别欠着。”

    六两听话的点着头,突然,蓝鹰俯冲下来,爪子轻轻放下两个眼睛瞪的圆溜溜的小家伙,是一白一黄两只小狗,小狗警觉的看着燕曼舒,吓得紧缩着身体浑身发抖。

    正文 九十九,见识

    燕曼舒蹲下身就要去抱,见两个小家伙朝后退去,萌萌的大眼睛写满了恐惧,燕曼舒奇怪了,她何时有这么可怕?连小狗都怕她了?

    摸摸自己的脸,虽然瘦的只剩了骨头,但有灵泉水滋养,皮肤还是光滑无比,从纳物袋中拿出镜子照了下,也没有那么的可怕,只是苍白的面色中,没有丝毫的血色,看看镜中的自己,又看看吓得缩着身子发抖的两个小家伙,燕曼舒不明所以。

    燕曼舒哪知道,小狗害怕她,和她的容貌无关,是她身上有意无意中释放着凤凰的气息,这股强大的气息让两个小家伙害怕,而这种气息无色无味,看不到闻不到燕曼舒自然无法察觉。

    这一幕让六两觉得不对劲,它跳到小狗的面前猫猫的叫着,小狗弱弱的汪汪回着,交流了一会,六两仰着萌萌的大脑袋先是看了燕曼舒一会,然后突然高兴的扑到燕曼舒身上,喵喵的手舞足蹈的叫着。

    燕曼舒被这几个小家伙弄得不知所措,尤其六两在她身上蹦蹦跳跳,此时瘦弱的她怎能经得住这种折腾,感觉骨头都要被它震碎了,连忙抱住它问道:“怎么了?”

    六两喵喵说着什么,燕曼舒似有所悟,难道我的身体发生了特殊的改变?

    冯铁他们紧走慢走,到了夕阳西下时才走到二首村,一路走来,看得出路面刚刚用碎石铺就而成,宽阔笔直,道路两旁高大的云松直上天际,火红的夕阳映红了天、映红了地、也映红了冯铁的心,看到如此赏心悦目的美景,冯铁似乎忘记了来此的目的,陶醉在北方的夕阳之中。

    “这哪里像灾区啊,一路不仅没看到死人,更没有闻到尸体散发的恶臭气,如果不是从田地里还能看出蝗虫肆虐过的痕迹,都不会相信蝗灾曾在这里发生过。”小衙役大声的抒情着自己的感受,冯铁这才从恍惚中醒悟了过来。

    离二首村不远,冯铁抬眼望去,整个村庄被一条水渠环绕,水渠两旁一株垂柳、一株桃树、一株杨树、一株刺槐,他感叹道:如果是春夏那该有多美?

    进入二首村,灰石铺就的街道干净整洁,青砖红瓦的房子,石子垒成的院墙,错落有致的隐没在垂柳边、银杏树旁、花丛中,冯铁擦了擦眼睛,看着眼前如仙境般的一座座院落,如此的别致,如此的诗情画意,整个村庄分明就是哪家达官贵人家的大宅子,难以置信这竟然是普通农户的居所。

    二首村里一片热闹,冯铁看着家家户户敞开的院子,看着葡萄藤下坐在石凳上一脸祥和的老人,看着嬉笑玩闹的孩子,看着聊天喝茶的大人,这是蝗灾重灾区?

    冯铁暗自惊讶,老衙役悄声说:“这里比咱们那里富裕多了。”

    “这里咋连个乞丐都没有?咱们不会走错了吧?”小衙役看着四周,呢喃道。

    “你们找哪位?”一个走出院门的老伯问道。

    “这是二首村?”冯铁被小衙役说的也有些不确定,问道。

    “是啊,请问你们找哪位?”老伯又问。

    “找满口香的大掌柜,我们是南方过来的。”冯铁急忙解释。

    “哦,找柱子的,最前面那个大门就是。”老伯用手指着。

    求见满口县的大掌柜就这样容易?这到是让冯铁等人吃惊不小。

    见院门大开,里面的人围着石桌,说着话聊着天喝着茶,石桌上还摆着各色的点心,大概是哪位刚说了什么好玩的话,一个个脸上都是笑意盈盈。
1...6768697071...2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