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小农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六两猫
柱子走到他身边:“我们深夜来此,并无虚言。”说完,他点开了粮官的穴位。
粮官深知对方功法高深,不敢轻视,故作镇静的问道:“你们是何人?”
“来帮你的人。”柱子微笑道:“你夜半戒酒消愁,只因粮仓空空,这么大的窟窿如果不及时补上,前线的军粮若迟迟不能运到,恐怕你的脑袋?等不到今年冬季就,”
“你怎知?”不等柱子说完,粮官惊恐,挪用军粮,这是他心中的秘密,怎会让这小儿得知?
柱子没有回他的话,继续说道:“挪用军粮,亏空难补,有人定会杀你灭口,恐怕你的脑袋,等不到下个月。”
“你怎知?”粮官大骇,他也不是傻子,知道亏空补不了,迟早会被杀了灭口,这正是让他日日担惊害怕,寝食难安的缘由,这小儿如何得知?
柱子拿着手里的刀,用食指轻弹几下,几声清脆的响声在粮官耳边震动着,震得他心脏砰砰直跳,看看明晃晃的刀寒光外露,粮官脊背发凉,打了几个哆嗦,柱子看了他一眼,接着说道:“如果你敬酒不吃吃罚酒,恐怕你的脑袋,等不到黎明。”
张凯看着柱子的手腕,不是强憋着,就要笑出声,这柱子连哄带吓,还真是有办法。
粮官被吓的腿软,直接跪倒在地,说道:“小爷,下官不敢!”
“起来吧!”柱子威严的说道,粮官听话的忙从地上爬了
分卷阅读186
起来。
“我可以帮你,决不是虚妄之言。你挪用军粮,也是无奈之举,但知此事的人也就你一人而已,其他人都是奉你的命令行事。”柱子边说着,边观察着粮官的脸色,只见他由白转青,柱子继续道:“杀你一人,这事除了天知地知,再无人知晓。”
粮官被眼前之人说透,额头豆大的汗珠流了下来,柱子接着说:“你一人死了,这事并没有结束,死人不会伸冤,到时军粮亏空,粮草无法运出,你的家人,你的族人的脑袋可就,”
柱子没有继续说,在这里停顿了下来,挪用军粮是灭九族的大罪,粮官自然清楚,只见他噗通又跪倒在地,带着哭腔说道:“我也是没办法啊,国舅爷亲笔文书,我一个从三品小官,哪里敢不听。”
国舅爷?张凯和柱子偷偷相视一笑,柱子收敛笑容接着说道:“国舅爷对你而言是个大官,可是在朝堂之上,上有皇上,下有太子,和军粮相比,你觉得他能帮你逃过此劫?”
“可是,可是他说,那些粮食是临时调配,到时候还了粮食,自然无人知晓。”粮官凄然说道。
“冬季即将来临,这个时候了,还没还粮食,你不觉得有问题吗?”柱子又问。
粮官的精神防线彻底被摧毁,说道:“我原来一直信的,想着怎么也是国舅爷,可是到目前为止,粮食迟迟不归。”
“你既不敢催促,又不敢上报,一个人顶着这么大的罪责,所以日夜难安,是也不是?”柱子步步紧逼。
都被来人说中,粮官连连点头。
柱子见差不多了,语气和缓了起来:“我能帮你逢凶化吉,只是不能白帮你,你花银子,我办事,如何?”
粮官犹如听到天籁之音问道:“当真?”
“当真!”柱子坐到凳子上,手里把玩着刀子,继续说:“十万两银子帮你办了这事,保你平平安安,保你族人平平安安。”
“十万两?”粮官惊讶。
张凯惊讶,出来之前,柱子可没说收银子,这小子不愧是生意人,到哪都雁过拔毛。
“先收两万两订金,事成之后在收八万两,你看如何?”柱子盯着粮官的眼睛问道。
粮官一琢磨,只要买命,银子以后还能赚,随即点头道:“好,我同意,我现在就去拿。”
粮官在营帐的一角,取出一个四方的大盒子,从里面拿出两万两银子,哆嗦的递给了柱子:“这是最近筹集的钱,准备买粮食补了亏空,奈何粮食数量太大,补不齐呀。”
柱子和张凯收起银子,粮官这才反应过来,这两个小子就这样拿了银子,不会不办事吧?就在惴惴不安时,柱子说道:“你等下,我们片刻即回。”
话毕,二人掀开门帘,快速离去。
见二人消失,粮官急忙打开门帘,见外面灯火通明,巡逻的士兵不停的来回巡视,哪里还能见到那两人的身影,营帐旁的士兵见他露出身形,急忙站直身体问道:“大人有何吩咐?”
“你们没看到两个人?”粮官问道。
“两个人?”那些士兵惊讶的互相看看,摇头道:“长官,我们一直站在这里,没见有两个人?”
其中一个突然想道,问:“有两个人进了您的营帐,没见他们出来,难道?”
“没事了。”粮官放下门帘,又擦了把汗,心道:即使那二人不回来,那两万也算是买命钱吧。
到了安全的地方,张凯拉着柱子惊讶的问:“你怎么猜到的?”
柱子笑道:“我也是顺藤摸瓜,粮仓空的,但把手的人这么多,这哪是守粮食,分明就是怕有人暗杀在守命,最危险的地方,往往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我猜测这粮官肯定在这里。”
“行呀,你小子,接着说。”张凯拍了一下柱子的后背,笑道。
“喝酒身边还放着刀,就知道这粮官此时内心是多恐慌了,连吓带蒙,他还不露个底朝天的。”柱子又道。
“那收银子是怎么回事?还有这狗官为啥不杀他?还保他不死?”张凯又问。
正文 第一百一十章 自古英雄出少年
“不能杀他,现在杀了他遂了那国舅爷的心愿,那粮食的亏空还得国库出,国库的银子还不得转嫁到咱老百姓身上,与其兜来转去的,不如这银子就让国舅爷出,咱们用那粮食救了灾民,有人帮咱买单,何乐而不为。别人想让他死,咱偏偏让他活着,灭不了口,那国舅爷只能乖乖掏银子,补窟窿。”柱子坏笑道。
张凯赞同的点着头,追问道:“你的算盘珠子拨的真好,既然这样,那怎么还收这粮官十万两银子?”
“咱不收银子,他能信得过咱?就是收的少了他也不信,收了银子,他才会听咱的话,这种人就是犯贱,不收白不收,十万两银子我还觉得收的少了呢。”柱子解气的说。
“怪不得你安排人收粮食,收了的粮食高价卖给国舅爷,你是里外里都赚钱?”张凯恍然大悟。
“孺子可教也。”柱子笑道。
“得,我算是看明白了,以后得罪谁都不能得罪三个人,一是爷爷,二是二丫,三是二丫亲自调教出来的你,被卖了还得帮着数钱呢,我就奇怪了,你们三人明明没有血缘关系,行事作风怎么越看越像一家人?”张凯调侃道。
“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你少挑拨离间啊,不会是嫉妒吧?你跟我们不也是一家人吗?哦,我知道了,你偷偷喜欢着二姐,不想成为一家人?”柱子抓住了张凯的软肋,打趣道。
“你个小破孩,懂个屁。”被戳中心事的张凯掩饰着内心的情感,连屁这种不雅之字都冒了出来,这还是那位平日里注重仪表,说话行事儒雅有礼的满口香校长吗?柱子心里强忍着笑,脸憋得鼓鼓的。
幸亏有夜色的掩护,才没露出张凯那红成猪肝色的脸。
一炷香的功夫,柱子和张凯带着刘忠刘成二人,再次进入粮仓。
分卷阅读187
这次柱子担心他们的轻功不够好,被人发现,用石子打掉粮仓四处的油灯,粮仓周围突然暗淡了下来,顿时吓得守卫警觉的大叫,粮官听到外面的响动,惶恐的拿刀就要逃命,只见几个黑影快速闪身进入营帐,借着灯光,看是先前那二位小爷,粮官这才长舒一口气。
柱子看他那怂样,心中不耻,但嘴上说道:“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在粮食未落实之前,先在你这放两个兄弟,保你平安无事。”
粮官见识了柱子的身手,见派了两人保护自己的安全,高兴道:“谢谢小爷,那粮食真能有眉目?”
“自然,到时候你准备好银子便是,如果你敢偷奸耍滑,小心小爷要了你全族的性命!”柱子语气极冷。
粮官周身一冷,急忙点头,就是给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有非分之想。
柱子和张凯见安排到位,交代了刘忠几句,这才走出营帐。悄悄又换回了衣服,神不知鬼不觉的离开了粮仓。
这一晚,牛大成算是领教了张凯和柱子的厉害,有谋有略,文武双全。
牛大成和夫人罗英,自从知道张旋就是满口香的东家燕曼舒,又是惊讶,又是敬佩,始终牵挂着她的伤势,这几个月来不停的向张凯打听着。
这张凯也不是寻常人物。
乐天府派兵进虎啸山脉剿匪,牛大成真正见识了张凯的本事,别看年纪小,做事稳妥,用兵如神,那指挥起来真有大将之风。
张凯那时的样子,牛大成至今记忆犹新,议事厅内,张凯高高的坐在太师椅上,点兵布将,排兵布阵,不费吹灰之力,三次活捉了官兵之首,缴了他们的军粮,让虎啸山脉所有的人士气大振。
牛大成佩服的连连叫好,多次暗叹,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罗英一脸嘚瑟的说:“看我妹妹牛吧,他的大哥能弱吗?”
但高兴的同时,又为满口香担心,夫妻二人思来想去,妹妹燕曼舒这几年并不似传言所说,随师傅走了,原来一直隐姓埋名,暗地里经营着满口香。
如今妹妹重伤未愈,他们二人担忧满口香,那么大的摊子,听说大掌柜只是一个不到十三岁的大男孩,这能行吗?二人内心始终焦灼不安。
此次看到柱子年纪不大,那份沉稳智慧,那一身绝世武功,分明就是活脱脱一个男版燕曼舒,牛大成打心眼里为妹妹高兴。
夜色中,牛大成一边等着柱子张凯,一边想着这些事,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妹妹身边各个都是能人,回去要和罗英好好讲讲,满口香没有妹妹的指挥,照样玩的团团转。
两条黑影悄无声息的走来,牛大成见这么快事已办妥,也不多问,带他们往城中繁华地走去。
问了一个小贩,府衙还在老地方,在城中最繁华的一处,他们很快找到了知府的宅邸。
柱子看了看,转身对刘天说道:“你们想法子找几套知府小厮的服饰,乔装成小厮,这两日保知府和他家的安全,如果发现行迹可疑之人,能不动手就不动手,万般无奈下即使动手也不要打死人,最好吓唬走就行。”
刘天点头,牛大成疑惑,这怎么还管起他家安全了?
张凯笑道:“你这又是哪一出?”
“时机未到。”柱子笑道。
张凯打他一拳:“你小子,还玩起深沉了,你说,咱们接着怎么做?”
“回前青山,等那几个衙役回来,咱们的时机就到了。”柱子说。
“哦。”张凯想了想忽然心领神会,两眼一亮。
牛大成疑惑的看着他俩,心知自己的反应跟不上他们的趟。行走江湖多年,自认为从一招一式中就能见出分晓,如今和这两半大小子相比,自己简直白活了一把年纪,唉,内心不住的叹着气,人比人气死人啊。
三人不再多话,按原路返回,在黎明时分回到前青山。
让柱子和张凯惊讶的是,三丫等在那里,只见三丫穿着白色练功服,上面绣着红色的小花,脚上穿着一双精致的绣花鞋,煞是漂亮。
张凯见三丫又长高了不少,皮肤白皙,身材高挑,一副英姿飒爽的样子,颇有二丫的风范。
大晚上穿的这么艳丽?柱子咋舌,也就这臭美的三丫敢这样穿,行走夜路,就她那点三脚猫的功夫,不知道低调点。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一章 沉思
三丫一脸好奇的看着四周,她还是第一次来这土匪的老巢,看什么都新鲜。
看三丫的样子,柱子疑惑的问:“这么晚,你不会是来参观的吧?”
三丫瞪了他一眼,柱子无语。
“有什么急事吗?”张凯关切的问道,他也知道,三丫虽会些武功,可是这小丫头三天打鱼两天嗮网的,花在练武上的时间远远不及做服饰和美食多。
三丫白了柱子一眼,说:“你就不能和张凯大哥学学说话。”又对张凯道:“爷爷从东莱县给柱子捎来一封信,不知道有什么急事,蓝姨和浩志哥带了一些人连夜去东莱县城了。”三丫抿了一口茶,轻飘飘的说道。
“啊?”柱子惊讶,着急说:“连夜出发?这么大的事你咋不早说?”
“张凯哥,你这里的茶好难喝。”三丫没回柱子的话,直接品起了茶,“茶是好茶,水不好。”
柱子气的跺脚,这个三丫就会欺负他。
张凯看他们这对欢喜小冤家,对柱子笑道:“还以为你变得沉稳了,没想到也有着急的时候,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怎么说?”柱子着急问,“如果不是大事,按爷爷那散漫的性情,不会连夜稍信,蓝姨向来不急不躁,更不会连夜带着浩志哥等人出发。”
“三丫,你说他们带了一些人,大概是多少?”张凯问道。
“大概有二三十号人呢。”三丫想了想回道。
“带那么多人干嘛?”柱子问道。
分卷阅读188
“我没问。”三丫实话实说。
“你咋不问问呢?”柱子气道,说完就要往外跑。
“你还是不要去的好,去了也没用。”张凯阻拦道,“你现在去了,轻则挨爷爷的训斥,重则要挨巴掌,爷爷正在气头上。”
柱子忙收住了脚,道:“你们俩有话直说,急死我了。”
“你是当局者迷,如果是大事,以爷爷的本事,用给你写信?用蓝姨他们去?老爷子他自己就解决了。肯定是东莱县那边的满口香内部出现了问题,蓝姨和李浩志连夜带二三十个人,分明是要去大换血呢。”张凯有条不紊的说道。
“满口香出了问题?”柱子听不是大事,这才稍微冷静了下来,说道:“县里的满口香,得子一向管理的很好,最近你这里需要人,我就把他抽掉到这儿,一定是接任者惹祸了。”
“肯定是。”张凯点头说:“我最近一直思考这个问题,军粮竟然能跑到这土匪窝里,这明显就是二丫所说的,管理上出现了失控。一国如此,那我们满口香呢?会不会也出现管理失控?虽说我们有监管,监管力度不够呢?就如这虎啸山脉,我们在放权的同时,我们的监管是否到位,我们信任弟兄们没有错,有一句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如果过度信任,如果那人走偏了,我们会不会及时发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