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门老太太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票票小僧

    高柱走在前面,村长紧跟其后,叶八妹走在最后面,叶六壮留在门口看着牛车。

    高柱家的院子很小,院子的四周扎着篱笆,篱笆里面开垦了菜地。

    推开门往里面走,一眼看过去,能将院子内的所有东西尽收眼底,门口的左手边有一间牛棚和柴房,右手边是厨房和储物房,正前方是四间泥砖房。

    这四间泥砖房中,主卧是高柱和他媳妇住,两间次卧是高柱他娘住和高柱的大儿子与大儿媳妇住。

    其他的房子,一间给孙子们住,一间给孙女们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储物间门口挂着辣椒和蒜头,屋檐下挂着白菜干。

    左手边的牛棚棚顶用茅草搭建,四周有四个柱子保持稳固,四面镂空,中间有两根柱子,柱子上绑着一根牛绳。

    高柱领着他俩往牛棚的方向走,扫了一眼母牛,露出沉痛的神色。

    这头母牛已经跟了他几年了,本来还想着靠这头母牛赚大钱,赚了钱后找村长买新的基地,重新起一座富丽堂皇的住宅。

    装饰和布局他都想好了,要做得比村里老地主的屋子还要大,还要亮堂。

    只是没想到大钱没赚到,还得低价贱卖出去。

    病牛和健康的牛差很远,病牛按斤卖,价格比猪肉略高,但也只是略高而已。

    健康的牛则分几种情况,母牛比公牛贵一点,成年牛比牛犊贵一点。

    “就是这头。”

    他指了指母牛说道,说完这句话,高柱靠着牛棚的栅栏,抿起双唇,不再说话。

    村长忙走上前,细细打量着眼前的母牛,只见母牛精神倦怠,被毛蓬松,皮紧毛竖,拱背夹尾,初步判断是得了牛黄。

    他走上前,伸手摸了摸母牛的耳朵,手感微凉,再看母牛的眼睛,它的双眼流泪不止,无精打采。

    接着看母牛的粪便,大便干硬,味道腥臭难闻。

    他有八成的把握确定这头牛的胃部有牛黄。只是他得保持镇定,绝对不能让高柱发现这个秘密。

    他都想好了,回到村里不能急着杀牛,得先找人治疗一番,确保药石无医后再开刀。

    他这样做是为了避免麻烦,徐水村和高山村一向友好,颇有点兄弟村庄的意思,虽然他跟想要牛黄,但他不能因为牛黄闹翻了两个村庄的关系。

    他朝叶八妹点了点头,叶八妹接受到他的讯息后问道:“大哥,你这牛病的不轻啊,多少钱能卖?”

    高柱扫了叶八妹一眼,又瞅了瞅母牛一眼,冷淡道:“我这牛喂得壮实,给个二百八吧,本来想收三百的,不过想到你们是徐水村的人,给你们减二十好了。”

    叶八妹脸上的笑容不减:“大哥怕是在开玩笑,您家这牛自入冬以来便食欲不振吧,您看这牛的腹部,瘪得跟大水缸似的了,这不能叫壮实吧?”

    高柱又何尝不知道自家的母牛瘦了很多,但是他有什么办法,无论喂母牛吃什么,她都不吃。

    他本来还计划着秋天多喂母牛一点稻草,好让它长秋膘。不过母牛非凡没养起来的肉来,反而越来越瘦。

    一头好的母牛起码能卖四五百,他家这头母牛看着不好了,万一只是表面看着不好,买回去就好了呢?

    他没敢喊太高的价格,在他心里,二百八一点都不贵,相反的,他还觉得一头母牛卖二百八太少了点。

    高柱咬死了要二百八不松口,不管叶八妹怎么砍价,他都不改口风。

    没办法,叶八妹想了想便妥协了。

    对于那头母牛,她的心里价位在二百五十到三百之间,二百八其实在她的心里价位之类。

    给了钱,高柱拿绳子将母牛套好,把它牵出牛棚。

    村长接过牛绳,牵着母牛离开。高柱家的孙子们尾随其后,依依不舍地看着母牛。

    年纪小的孩子上前拉着绳索不放手,嘴里喊着:“这是我家的牛,你不能拉走。”

    叶八妹给高柱使了个眼色,高柱连忙过去抱走自家孙子,哄他说下回给他买糖果吃。

    村长将绳索交给叶六壮,叶六壮将赶牛车的绳子还给村长,由村长赶牛车送叶八妹回家,而叶六壮则牵着牛走路回家。

    在没走出高山村的范围之前,三个人都绷着不敢出声,等到走出高山村村口,村长停下马车,宝贝似的打量着母牛。

    越看他越觉得这头母牛身上有宝贝,他问叶八妹:“八妹,你怎么知道这头母牛有牛黄?”

    叶八妹自然不敢说是小白龙提示她的,只是笑了笑道:“我猜的,没想到猜对了。”

    村长翻了个白眼,转过身抱着母牛不撒手。

    叶六壮喜不自禁道:“这回发了。”

    村长拍了他一巴掌,说道:“财迷,万一母牛里面没有牛黄,看你还笑得出来不。”

    虽然说着骂人的话,但是他的表情却很愉悦。

    叶八妹看着村长和叶六壮都露出一副财迷脸,不由得笑眯了眼,催促道:“时间不早了,咱们快走吧。”

    村长恋恋不舍地松开手,重新回到牛车上,赶着牛车离开。

    穿过一条条羊肠小道,越过半个山坡,终于到了徐水村门口,村长拉了拉牛车的绳子,看向左边的山坡,神色幽暗。

    “八妹,你瞧山坡上的脚印,像不像野猪脚印。”

    叶八妹顺着他的声音看去,果真在半山坡上看到了一片被折断的芒草,芒草下面有几行深浅不一的脚印。

    徐水村山多,山上有不少的猎物,以前每到冬天,山上的野猪就会成群结队下山来找吃的。

    后来经历了六




分卷阅读53
    零年代闹饥荒,村里人开始打猎,山上的野猪被打了不少,几乎灭绝,从此以后很少见到野猪下山来觅食。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村长再次在村门口发现了野猪的痕迹,心脏不由得揪了起来。

    野猪不比家猪温顺,野猪长得壮实,獠牙锋利,以前村里有人被野猪群伤过,当场肚穿肠烂,留了一地的血。

    更恐怖的不是野猪下山,而是随着野猪下山后,紧接着会出现老虎。

    据传闻徐水村最高的那座山峰上住着两只老虎,一公一母,长得凶狠无比,一张开血盆大口,能吞下一个两三岁的孩子。

    叶八妹的脸色也沉了下来:“确实很像。”

    她记得上辈子这个时候确实发生过野猪下山伤人事件,只是下山的野猪并不多,只有三头而已,故而没翻起多大波浪。

    只是,她细细查看过山坡上的脚印,发现脚印很多,似乎不止三头野猪。

    村里的老人和孩子不少,要是野猪群在男人们下田之后下山,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和孩子,肯定是打不赢野猪的。

    村长跳下车,爬上山坡,拨开芒草,抓了一把泥土,放在手上捻了捻。

    被踩过的泥坑泥土深陷,坑里的泥土手感微软,泥土中带着水分,似乎是新踩出来的脚印,时间在一到两天左右。

    他捡起一把猪粪闻了闻,闻到了野草味。

    村长神色慌张道:“走,咱们赶紧回村通知大家开会。”

    他跳上牛车,使劲抽了一鞭子,赶车进村。

    徐水村有一间广播室,每日早晚会有人在广播室放广播,平日里要召开会议也是在广播室传达通知。

    广播室的钥匙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村长,一个是村长儿子。

    村长儿子有高中学历,在普遍是文盲的徐水村,他儿子的学历在村里算很高。

    村长儿子得了村长的吩咐后,连忙去广播室发了广播。

    请注意,请注意,请注意,村长有大事宣布,请立刻放下手上的工作到食堂开会。

    第29章

    徐水村的食堂在村中心,是一间有几百平方米的泥砖房。

    食堂里面不管是桌椅还是锅碗瓢盆都一应俱全,早些时候全村人都在这间食堂吃饭,后来取消了大锅饭,食堂就不怎么用了,只在重要时候使用,比如现在。

    听了村长儿子播出来的广播后,一时间,村里的男人们和女人们迅速放下手头上的锄头、镰刀,顾不得换身干净的衣裳通通往食堂里赶。

    等他们到达食堂,村长和叶八妹等人早早等在了那里,见人齐了,村长拿起扩音器开始讲话。

    “下午,我从高山村回来的路上,在咱们村门口的山坡上发现了野猪脚印,野猪脚印很多,我估计约摸有十来头。”

    “这事可大可小,往小了说,也许野猪群只是下来遛弯,玩够了就会走了。往大了说,也许是野猪群没粮了,下山来打秋风。”

    “今天叫大家伙来,就是想和大家伙商量一下怎么解决这件事情。”

    他放下扩音器,目光扫向人群。

    人群中,村长一家站在正中间,左手边上是叶八妹一家,右手边是袁君一家。

    叶大壮举手道:“我建议在村口挖陷阱,野猪虽然猛,但它们没脑子,在它们走过的地方挖好陷阱,一定能抓到它们。”

    闻言,叶八妹看向叶大壮,自从叶爱国去世之后,她一直想培养几个儿子学会自己思考。

    经过几个月的磨炼,成果出现了,虽然叶大壮的建议有点蠢,但她仍然觉得很是欣慰。

    村长摆了摆手,接话道:“这个办法不行,咱们村四周都是山,野猪能下山的路有千万条,咱们捉不准它们会从那一条路上下来。再说了,咱们不知道野猪什么时候会下山,万一它在上午或者下午时分下山,那时候家里的劳动力都下田了,村里的老人孩子可抵挡不住野猪群的攻击。”

    叶大壮被反驳得哑口无言,挠了挠头发,看向叶八妹寻求安慰。

    叶八妹瞥了他一眼,给了他一个稍安勿躁、继续努力的眼神,然后再度移开视线。

    叶富贵建议道:“我觉得咱们可以设立一个巡逻队,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巡逻,一旦发现野猪的踪迹,立刻发广播召集人手。”

    村里人纷纷觉得可行,有人道:“这个好,我第一个参加。”

    有人道:“可行是可行,就是谁负责巡逻,要是有人参加有人不参加的话,参加的人能发工资不?”

    还有人道:“眼看着就快过年了,家里的田都没开完呢,谁有那个功夫去巡逻,这个办法不行。”

    一群人叽叽喳喳,好不热闹,村长被炒得太阳穴发疼,忙拿起扩音器制止道:“安静,听我说一句,富贵的这个主意可以实行,从明天开始,每家每户出一个人组成巡逻队,有问题没有?”

    大多数人纷纷摇头,齐声说‘没有’。

    叶八妹扭头看向村长,朗声道:“我有个问题,现在咱们不确定野猪群在哪座山头上,眼看着周末又到了,万一孩子们放学回家路上遇到野猪群怎么办?”

    说到孩子等于说到女人们的命根子,魏红忙接话道:“就是啊,咱们村的孩子每回上学、下学走的都是山路,万一他们在路上遇到了野猪群,跑又跑不过,打又打不过,这不是要人命吗?”

    听到魏红这么一说,有些胆小的妇人们仿佛看到了自家孩子被野猪群追着咬,顿时眼泪就下来,一口一个‘心肝啊,可怎么办啊?’,‘村长呐,您可要想个办法解决啊。’。

    女人吵起来的杀伤力那可别男人猛多了,三个女人一条街,十个女人一个圩,说的就是女人吵起来就像赶集一样热闹。

    村长没办法只好再次出声制止,然后问道:“谁还有办法没有,大家都有老娘和孩子,有办法的快点说出来。都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咱们肯定能想出办法解决这件事情。”

    叶六壮上前半步,建议道:“我觉得咱们找人上山打野猪吧,村长刚才也说了,您看见的野猪脚印不少,咱村里的人打点小猎物还行,但要是对上大型动物就有点不够看了,打野猪这样的事情,还是得找专业的猎手。”

    话落,有人接话道:“六壮哟,你这上下巴一搭,主意就出来,你也不想一想,咱们山上住着的可是野猪群,一头野猪起码重两三百斤,要是有十头野猪,那就是两三千斤,那可是两三千斤的肉,哪能说送人就送人。”

    因为徐水镇山多猎物多,镇上有不少猎人,这些猎人靠打猎生活,经常收费帮各村各户进山打猎。

    他们都是一群靠本事吃饭的人,收费并不低,拿打野猪举例来说,要是徐水村请他们进山打猎的话,首先所有的猎物都归他们。其次,



分卷阅读54
    他们还得按猎物的数量酌情收费,比如一头野猪手一块钱,十头野猪就要收十块钱。

    家家户户都不富裕,找猎户帮忙,不单止要把到嘴的野猪肉送出去,还得全村人凑钱,搁谁身上,谁都不会愿意。

    叶六壮被六七个人围着反驳,直说得他没了脾气,只好讪笑道:“叔叔婶婶,我就是提个意见,你们要是不同意,那就不请呗,多大点事。”

    说完,他挤开人群,溜到叶八妹身后避难。

    叶八妹拍了下他的肩膀,看向众人道:“请猎人上山这个法子虽然不可行,但咱们自己上山却是可行的。”

    她话音刚落,村里人又插话了。

    “咱们哪里打得过野猪,不行,不行,我可不上山,要上山你们家儿子自己上去。”

    有人道:“八奶奶哎,山上可不止有野猪,还有老虎和豹子,咱们要是上山,那不是送上去给畜生们送粮食么?”

    有人道:“我觉得八婶娘说的办法可行,咱们村人可不少,假设山上有几十头野猪,要是咱们找一百来人上山,一百来人打几十头野猪,等于两三个人打一头,还是有胜算的。”

    有人道:“别逗了,野猪可不是家猪,家猪还要五六个人一起抓呢,你觉得两三人打一头野猪能成?”

    有人道:“这不行,那不行,怎么样才行,那些说不行的,别光嘴巴子一张就会反对,有种想个办法出来啊!”

    还有村里的老人道:“几十年前,咱们村也遇到过野猪下山,那时候野猪多啊,一下就是一百来头,还记得村尾的叶老生家不,他家的儿子和孙子就是被野猪撞死的。”
1...2425262728...1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