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翻身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秀木成林
她心情非常愉快,以至于同学间偶尔冒出几句酸话,她也忽略不计了。
等吃了安安一周岁的生日蛋糕后,已经到了年根底下,姜宁开着小汽车去把丈夫接回家。
一干汉子们嗷嗷叫,扑上来摸了又摸,还轮流试开。他们都开过部队的车,但这私家车不一样啊,还是头一回接近,男人都爱车,不得过过瘾头吗?
姜宁微笑看着他们起哄,等终于消停了,她送了送几个要赶去火车站的同学,最后还把许卫国送回部队大院。
许卫国家里也买了辆小汽车,不过他往返部队从来不开。他和赵向东不同,这么个家世一旦奢侈点,外人就很容易忽略了他本身的努力。
按他的话说,也就再等半年的事,部队给团级以上军官都配车,等毕业他正团级妥妥的,也不差这一时半会了。
姜宁听了十分赞同,以前都不爱搞特殊,没道理最后半年还招人话柄。
三人说得兴高采烈,离男人们毕业,也就小半年功夫了。
等把许卫国送回了家,两口子就直接往家里赶。赵向东过年照例放五天假,他问了媳妇儿的意见,决定今年回老家过年。
安安出生以来都没见过爷奶的面,姜宁更是来了杨市之后就没回去过,他本人上军校后也挤不出时间,也很想了。
买的是卧铺,舒适度高很多,四个多小时的火车时间也不长。姜红兵还联系了以前林县的同事,让帮忙载小妹一家一程,不用挤小客车,安安虽然小点也不怕的。
假期少,两口子打算今天就回去。
东西都收拾好了,很可惜,计划临时搁置。
安安发烧了。
姜宁夫妻刚回到四合院,就被刘慧芳告知这个消息,姜父姜母和姜建设已经把孩子送到市医院去了。
两口子哪里还顾得及回老家的事,赶紧直奔市医院。
这么大点的孩子,长牙的时候老爱发热,问题不大,但烧没退下来大人就不会安心。
安安不舒服,憋着小嘴哼哼,偶尔还啼哭,做爸妈的看着心肝都拧在一团了,抱着哄着,恨不得以身替之。
医生说没啥大事,到了晚上八点,安安就退烧了,被宣布可以回家,不过人还是怏怏的,没啥精神。
不用医生嘱咐,姜宁几个也不敢让他累着,回老家的计划只能取消。
赵向东看现在还不算很晚,就直接在医院借了电话打回去。
赵父赵母当然失望,但小孙孙更重要,他们忙说不要紧的,明年再回来也一样。
千叮咛万嘱咐要照顾好安安,又让安安来“啊啊啊”说了两句,老两口才依依不舍挂断电话。
女婿说不回去了,神情难掩遗憾,姜母的心却松了松,不是她不厚道,而是外孙子这么小一点儿出远门,她实在无法彻底放下心。
*
“咱们下次有机会再回去吧。”
姜宁手臂越过胖儿子,抚了抚丈夫的脸颊,温声软语安慰。
安安生病以后,格外黏着妈妈,两口子也心疼他得很,就让儿子睡在两人中间。
小胖子很高兴,咯咯笑着一阵子,才被爸妈哄睡了。
赵向东握住她的手,捏了捏塞回被子里,“小心着凉。”
他笑道:“没事,这回不凑巧,那就明年再回去得了。”
赵向东很想媳妇儿,不过有个小胖子摊开手脚睡在两人中间,倒是很不方便的。他轻轻坐起,扯了小被子过来,将安安裹住,然后小心翼翼放到床里侧。
烧着火墙屋子暖烘烘,小被子也被捂得热乎,一点不怕凉到小儿子。
他放下儿子就搂住媳妇,啄吻一记。
姜宁嗔了他一眼,伸手搂住他的脖子,好奇问:“毕业呢,你们毕业后不放假吗?”
要知道进军校之前,可是放了大半个月探亲假的,毕业没有了吗?
赵向东摇了摇头,“听说是没有的,咱们毕业以后,就得立即下部队。”
这听说,是听许卫国说,是已经能确定的事了。
部队相当重视高素质军事人才,早早就为他们的安排吵了起来,扯皮了好几个月,才有了大致结果。
意思就是说,赵向东他们的位置已经安排得差不多了,就等毕业。
许卫国不大乐意换搭档,还早早让他爸给留意一下,如果合适的位置,看能不能继续把他俩安排在一起。
军事军官负责军事工作,而政治军官在人事任免上居于主导位置,其实越是往上,这两者的关系越是微妙,甚至有不少还是合不来的。
有个合的来的搭档相当重要,工作上会省事省心很多。
许卫国和赵向东十年兄弟情义是原因之一,另一个重要原因,他不希望和搭档动辄意见不合,事事有人掣肘,勾心斗角让人心累。
于是,他罕见向父亲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希望要是本来有这样的空缺的话,能在安排时候给予一下方便。
许海胜将军当时没说什么,等大致安排出来,才给小儿子透了风。
如无意外,许卫国和赵向东会继续搭档。
不过吧,现在事情还没肯定,赵向东就先不和媳妇儿说,只透露了毕业后不放假的事儿。
姜宁点点头,也能理解的,培养了两年,领导们心情迫切很正常。
赵向东说:“大概明年过年假期会长一点。”部队也不是真不人性化。
“那也不错呀,咱们刚好回家过年。”
姜宁表示很满意,到时候儿子都两岁了,出远门能放心很多。
她搂着丈夫的脖子,吧唧一口。
赵向东也不多说了,立即俯身吻了回去,姜宁锤了他胸膛一记,好不容易才挤出一句,“儿子,咱儿子在呢!”
“他睡了,不知道的。”
赵向东扯过被子罩住两人,严严实实的,才俯身覆上去。不然他媳妇儿脸皮薄,怕是不乐意呢。
第129章
几个月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晃眼春去夏来, 又到了一年最炎热的季节。
赵向东经历了长达两年多的学习,终于要
分卷阅读193
毕业了。
可惜的是,陆军指挥学院一如既往的门禁森严,外人依旧连校门也不能踏入一步。
不过对于赵向东来说,这规矩也有个好处,省得他媳妇儿来回折腾了。今年夏天特别热,她怀了孕,燥热不爽待在家里舒坦些。
没错, 姜宁再次怀孕了, 四个多月, 是这小半年里最大的一件喜事。
她算算日子, 该是过年丈夫休假那几天怀上的。
也算很有缘分了,要是真匆匆忙忙赶回了老家,一路折腾疲惫得很, 她估计就没那个兴致了。
姜宁对二胎是随缘态度,不过真怀上也挺高兴的, 小家热闹点, 两个年龄相近的孩子一起长大,也不怕寂寞。
“妈妈,妈妈!”
安安哒哒哒地跑过来,小胖手揪住妈妈裙摆,摊开掌心,里面有一颗奶糖。
这小子已经一岁半, 活蹦乱跳,自从走路稳当后一路撒欢,跟着哥哥玩耍,逗弄逗弄还是爬行动物的弟弟,姜母每天不吆喝几嗓子都不行。
他会说不少话了,人聪明还懂事,被拉着教育几回妈妈肚子里揣弟弟妹妹了,不许冲撞,他就记住了,每次奔到姜宁跟前,都会及时刹车。
“这是啥呀?”
姜宁搁下手里的笔,视线从画了一半的设计图上挪开,瞅瞅儿子手心里的大白兔奶糖,“咦?这是奶糖呀,安安要给妈妈的吗?”
和每个小孩子一样,安安也是十分喜欢吃糖,为了他一口整齐的小白乳牙着想,他的吃糖量被控制了。每天两颗,而且吃了还得配合刷牙。
姜宁不想让儿子吃太多的糖果,第一次就问儿子,说是自己也很想吃,但阿婆一颗都不给,咋办?
当时分糖的是姜母,安安指着自己的妈,和他外婆咿咿呀呀说了一顿,被无情拒绝后,他依依不舍瞅了糖果一阵子,就分了一颗给他妈。
姜宁笑着亲了亲儿子,和他一人一颗,把糖果吃掉。
之后就养成了习惯,安安分了糖,总要给妈妈分一颗的,要是妈妈没在家,他就揣兜里等妈妈回来再给她。
很让人疼入心坎的一个孩子。
“给!”
安安响亮应了一声,眨了眨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把奶糖往上递一递,示意妈妈拿着,他另一只手也拿着一颗。
母子俩乐呵呵一人吃一颗糖。
“天气这么热,你跑来跑去干啥呢?”
姜宁那帕子给儿子抹了额头的汗水,一摸他衣服后背都汗湿了一块,又给换了一件小背心。
她挺无奈的,小孩子活力十足不知疲倦,骄阳似火都阻拦不了他们闹腾的脚步,她只好嘱咐道:“去吧,去看看爸爸回家了没有,跑慢点儿。”
安安响亮应了一声,又倒腾着小胖腿哒哒哒出去了。他认得爸爸,也听妈妈说了好几次他爸今天回家。一出了前院,推开凑上来狂甩尾巴的狗子大黄大黑,一溜烟往大门跑出了。
两条大狗尾巴摇得和电风扇似的,赶紧跟了上去,它俩倒是忠心热情,可惜给个子小小的小主人带了了不少烦恼,最后还是陈安喝了一声才收敛一些,不敢再挤那么近。
安安个子小,蹬蹬蹬走到门边,探头往石阶上的大门瞅了一眼。
爸爸回家没?
就是这么凑巧,门锁“咯哒”几下,紧接着被人在外面推开。
大黑大黄没有吠,而是早扑上了台阶,朝着门缝使劲儿摇尾巴。
门开了,姜红兵和赵向东进门,两人手里还提着行李,赵向东把学校里的私人物品都带了回来。
“舅!爸!”
赵向东甫一开门,就听见儿子响亮的叫唤,他喜笑颜开,将行李换到一边手提着,俯身抱起那小小软软的身体,在安安白白胖胖的嫩脸上亲了一下。
“安安这是知道爸爸回家了吗?”
安安还小,但也隐约知道爸爸和其他男性长辈是不同的,朦朦胧胧的崇拜和天生的血脉联系,让他十分亲近自己的父亲,哪怕父子两人一周见一次面。
他点了点小脑袋,搂着父亲的脖子,蹬着小腿,小手指了指后面,“妈,妈妈!”妈妈告诉我的。
赵向东爽朗一笑,“那好,咱们一起去找妈妈!”
和长辈打了招呼,他提着行李抱着儿子,往后院行去。安安被父亲轻轻颠着,兴奋地哈哈大笑。
姜宁远远就听见父子俩的笑声,心一喜,扔下笔就迎了出去。
赵向东在看见她那一刻就扔下手上的行李,紧走几步上前,一手抱着儿子,另一手搂着她。
他手臂的力道有点儿大,搂得很紧,要不是顾忌着媳妇儿怀孕,肯定要更紧的。
“我回来了!”
他声音低哑,强行压抑着激动。
是啊!他终于回来了,回到她身边来,夫妻分居的日子将要结束了。
他们终于可以团聚。
姜宁心头一酸,险些落了泪,有父母哥哥陪伴的日子固然好,但她也想和丈夫朝夕相对的。
她心理素质强,但不代表不惦记他。
好在终于毕业了。
夫妻俩紧紧相拥半晌,姜宁才稍稍压下激动的情绪,她抚了抚像个小簸箕一般鼓起的肚子,安抚着刚开始有胎动的孩子。
“咱闺女这是也知道爸爸回家了吗?”
这一胎姜宁同样怀得相对轻松,只是不知为何,从刚怀上的时候,她就有预感这胎会是个闺女。
毫无根据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就是一种直觉,她也没去查孩子的性别,只随着自己心,喊宝宝闺女了。
赵向东蹲下身子,抚了抚媳妇鼓鼓的肚皮,隔着衣服亲了一下,“闺女爸也想你了。”
他毫无障碍地跟着媳妇叫了,万一生出来的是儿子,那就再改称呼呗。
他又笑着问怀里的儿子,“安安在家听没听话?有没有和妹妹耍?”
安安刚才感染了父母的情绪,一声不吭偎依着爸妈,现在听见问他,他连忙点了点头。
他知道妹妹,妹妹在妈妈的肚子里。
“喏!”
他忙伸手指了指,示意他知道。
两口子笑了起来,姜宁拉着丈夫的手回了里屋,从衣柜里翻出换洗衣服,让他洗澡去。
里屋开了空调,一身汗不洗洗很容易着凉。
对,家里装空调了,前不久刚装上的。
今年特别热,火炉似的烤着,不出门不动弹都一身汗。这可苦了姜宁,孕期她本就感觉燥热,两者叠加夜里都睡不安稳,人肉眼可见地消瘦下去了。
她不舒坦,全家都上火。
现在空调稀罕程度和小汽车差不多,刚刚进入大众耳朵里的东西,姜红兵跑了好些关系,好不容易才给家里装上了空调。
这空调是窗式的,制冷效果没有后世好,还吵,运行起来轰轰作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