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当大佬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诗和远方
这两年来因为有林大安这个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的大队长在,上林村的大家伙儿虽然说不上吃饱,但也没出现过饿死人的情况,比林老郭当大队长的那一世已经好上太多。
这会儿林大安正挨家挨户通知村民去领最后一批救济粮,领完之后就准备忙秋收。
林大安见林沅背着书包放学回来,就跟她招了招手,将在县里开会时分到的糖果给林沅塞了好几颗,让她甜甜嘴儿。
林沅跟林大安道了谢,回到家就放下书包,原本她是打算提着口袋去领救济粮的,却被听到动静赶过来的老太太及时阻止了。
老太太对小孙女的学业格外重视,自从林沅开始上学后,就连挖野菜喂鸡鸭这样的小事儿都不愿意让她干,生怕干活会影响她学习。
林沅见状不由感到无奈,可老太太在这件事上格外固执,不论她怎么说不会影响学习,老太太就是不听。
她也没再坚持,反正自从她的空间里可以种东西后,他们家也不缺吃喝,在外面干不了,她还可以在空间里的农田里忙活。
林沅被老太太赶去写作业,想到自己今天确实还有作业没完成,她就忙搬了凳子在树荫下写了起来。
没多会儿罗小花也拿着书本跑了过来,跟她头碰头的开始写作业,碰到不会的就找林沅请教。
虽然林沅上学比罗小花晚了一年,可她是直接跳过了学前班就读的一年级,如今跟罗小花都刚升了二年级。
因为有上辈子的知识打底,小学的课本根本难不住林沅,自从上学后她就飞快的占据了班级第一的位置,牢牢不动摇。
每次考试的时候,看着她那双百的分数,都让比她多读了一年书,却总是勉强及格的罗小花哀怨不已。
罗家大哥已经高中毕业,前些日子被分配到了县里的农机厂工作,罗二哥跟罗三哥一个念高一,一个在初中读书,每个星期都只能回家一次,因此给罗小花辅导功课的重任就落在了林沅的身上。
“我现在都不想在家里待了,我小婶子刚生了个女娃娃,我那个小堂妹是个哭包,动不动就哭,声音还大,吵死个人,偏偏我小婶子的娘家人还总算上门想占便宜,把我小叔气的不轻,这不
分卷阅读99
,刚刚我小叔又跟我小婶子因为她娘家人的事情吵起来了,我听的脑袋都快炸了。”
罗小花边写作业边忍不住跟林沅吐槽,想到自己小叔一家子,她就忍不住抱怨起来。
林沅也对她报以同情,打从两年前罗小叔跟刘小玉的婚事吹了后,罗小叔整个人就颓废了下来。
还是罗阿奶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又给他重新相了个对象,以为结了婚他就能振作起来。
结了婚后的罗小叔情况确实有所好转,然而这对夫妻却因为脾气不合总是三天两头的吵架,都没个消停的时候。
小花的小婶子王大妮长相也是挺不错的,不过模样到底比不上娇生惯养的刘小玉,而且相比刘小玉一副柔柔弱弱的模样,王大妮则完全是个暴脾气。
王大妮虽然姓王,娘家却是隔壁小林村的,由于两个村子靠的近,所以在王大妮生了孩子后,她娘家的人就经常上门。
因为连续摊上了两个不负责任的大队长,小林村家家户户都被折腾的元气大伤,在暴动之后虽然重新换了个大队长,对方也开始向林大安看齐,不过即便经过两年的恢复,他们村的生活水平依旧比上林村差了不少。
王大妮家里的条件就属于小林村过得最不好的那一拨的,当初罗老太也是相中了她是个爽利人,为人有主见,不像刘小玉娇气,这才给罗小叔定下了她。
可这人到底不可能十全十美,王大妮为人虽然不错,可她娘家人就不行了,因为家里日子不好过,在王大妮嫁人后,那家的亲戚就经常登罗家的门,想占些便宜回去。
王大妮虽然脾气暴,可嫁过来也想过跟罗小叔好好过日子的,可偏偏有个爱拖后腿的娘家,让罗小叔烦不胜烦,夫妻俩刚结婚一年,就因为她娘家的事争吵了好些回。
王大妮也不乐意娘家总是登门占便宜,这影响她在婆家立足,让她在婆家越来越没底气,可她娘家脸皮厚,她劝了根本不听,她又不能跟娘家撕破脸,也是实在没办法。
再加上她察觉到了罗小叔不喜欢她,最近又因为生了个闺女越发的没底气,脾气就越来越急,几乎一点就着,罗家的气氛近来就越发压抑起来。
“你奶先前不是说准备分家的么?什么时候分?”看着苦着脸的罗小花,林沅就问了起来。
“不知道呢,原本我奶是打算我小叔一结婚就把他分出去的,可这不是我小婶子随后就怀孕了么,再加上那段日子缺粮,分家的事就耽搁了下来。
“不过我看也快了,我奶已经对小叔跟小婶子忍无可忍了。”
罗小花想到分家就有些迫不及待,她也对总是吵架的小叔一家不耐烦,还是分开的清净。
两人把作业写完,觉得有些口渴的林沅就从屋里里抱了个大西瓜过来,切了一半跟小花一起吃。
这西瓜是从家里的菜园子里摘的,早先为了吃瓜方便,她就提前在空间里育好了苗,后来移出了几棵栽在了菜园子里。
也不知道是不是空间的作用,经过空间育苗的西瓜成熟的比较早,结果期还很长,这都要秋收了,瓜秧上剩下的几个西瓜才被她奶摘下来。
林沅空间里也堆了不少粮食瓜果,不过空间里的东西她平日里也不能光明正大的吃,这会儿有西瓜跟小伙伴儿分享,她也是吃的一本满足。
林沅跟小花一起吃了半个瓜后,晚饭吃的就有些少,还不等她放下筷子,就看见大安叔忧心忡忡的找了过来。
“婶子我有件事儿忘了跟你们说,今儿我不是去县里开会了么,赵县长跟我说起了京城宋家的事,听说宋家的那位老爷子最近出了事儿,被撸了位置,如今正闲赋在家,接下来上面也不知道会不会继续追究,我有些担心他们那边真倒下去了会不会对小侄女有影响。”
见林大安替她们忧心,老太太很是感动,不过她觉得大安的担心有些多余。
她家乖孙虽然名义上是那边的外孙女,可这些年一直就没跟那边联系过,即便京城那边出事也影响不到这边,毕竟她孙女姓林不姓宋。
早几年的时候那边倒是想跟她抢孩子,后来也不知道怎么就没了动静,如今他们自顾不暇,就更是顾不上这边了。
再说还有孩子她舅舅在,又有陆家护着,就算宋家倒了也不会对她孙女有影响。
“就是可惜了赵县长,他当初走的是宋家的路子调来这边的,如今也因为宋家出事,多多少少对他都有影响。他原本是要升一级调去市里的,现在也没了消息,而且听说赵县长连现在的职位都开始坐不稳了。”
老太太听林大安叹气,也跟着感慨了一番,虽然她因为宋家的关系对这位赵县长不怎么喜欢,可也不得不承认这人三年来在余岚县干的不错。
这位县长虽然没能灭掉县里是浮夸风,可也不像别的领导逼着大家伙儿多交公粮,反倒十分积极的给他们争取了不少的救济粮,让不少人撑过了饥荒。
这个时候真要把赵县长调走,以后换来的也不知道会是什么人,就怕是个还不如赵天方的。
第70章
由于距离上林村最近的小学都在乡镇上,打从林沅开始上学后,每天天不亮就得爬起来。
夏天的时候还好,可冬天就不行了,寒风肆虐,大雪纷飞的时候,冷的连大人都受不了,更遑论一个小孩子,每每这个时候老太太都心疼不已。
新学期刚开学不久,老太太见小孙女这么辛苦,就又忍不住抱怨,干脆去找了林大安想办法。
“大安啊,你看总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儿,咱们村上学的孩子还挺多,全都天不亮就得赶去镇上,每天光在路上花费的时间就有不少,这么折腾孩子,他们还能有心思好好学习?”
上林村由于家家日子都比较宽松,所以愿意送孩子上学的人家也多,光是跟林沅差不多年纪的小学生就有十来个。
在罗家大儿子高中毕业被分到县农机厂正式成了城里人,端上铁饭碗后,以前觉得念书没用,开始转变观念主动送孩子上学的人就更多了。
村里既然有这么多小孩子要上学,他们就是单独办个小学都能办的起来。
去年她孙女刚上学的时候因为饥荒还没过去,她不好给大安找事儿,这会儿饥荒都过去了,眼看着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可不就得把教育问题提上日程。
这个问题林大安也是考虑过的,毕竟他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要上学,他大儿子林志勇当初上小学也是这么熬过来的,就是现在他家小儿子林志斌,也得每天来回折腾,上学起的比他都早。
他媳妇也心疼孩子,早就跟他谈论过这个问题,如今家家日子好过起来,上学的孩子只会越来越多,再让孩子都去镇上,确实很不方便。
分卷阅读100
“咱村自办小学是没问题的,县里和公社对教育也很支持,真办学他们也会给些帮助,就是老师的问题不好解决。咱们村虽然也有几个念高中初中的,可毕业了全都争着去当城里人了,压根没人愿意留在乡下当老师,毕竟这工作可没多少工资补贴,比当工人可差了不少。”
“嗨,咱们村儿是没人愿意留下当老师,可别的地方有啊,之前不是说还有知识青年过来的么,以前来得几波上面说是要让他们接受再教育,不是把人分配到农场干活,就是给送到穷苦的地方锻炼去了,没把人分到咱们这边来,现在咱们这里既然有需求,这分配知识青年的时候他们总不能还不给咱们分吧?”
提到这些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知识青年,林大安就忍不住皱眉。
主要是他最近去县里开会都会碰上好些个大队长在吐苦水,抱怨那些分配给他们的知识青年不顶用,干活只会拖后腿,分配粮食的时候还抱怨分的少。
更是搅和的村里的姑娘小伙子春心萌动,都跟着不安分起来,总之就没个人说这些人好话的。
林大安也因此对这些人的印象不好起来,就怕自己村里也来这么些个祖宗,哪里想到他婶子居然主动提出要接纳那些个别村嫌弃的不行的知识青年。
老太太见他皱眉,就知道他在犹豫什么。
她去赶集的时候也是听人谈论过这些知识青年的,知道他们在别的地方都是遭嫌弃,不过她觉得那是别的地方都不会合理利用,人家分明是搞学问的,你让他卖力气,这自然就干不好。
“咱们可不是让人家过来卖力气的,就当咱们是给孩子找几个老师了,这镇上的小学老师还不一定有人家知识青年的学历高,真把人弄来村里当老师,还是占便宜的好事呢!”
经过老太太这么一说,林大安也觉得是这么回事儿,别的地方把这些动脑子的人安排去卖力气,干活肯定干不好,他们村可是要找老师的,这些人可不就是最合适的老师人选。
想通了之后,林大安就开始行动起来,下一回去县里开会的时候,他就主动在会议上提出来要接纳知识青年去他们村,倒是叫那些对知识青年满腹怨气的大队长们吃了一惊。
他们嫌弃这些知识青年是麻烦,避之唯恐不及,哪里想到还有人积极主动凑上来的,这不是傻子吧?!
林大安无视了其他人的目光,既然都准备接纳这些知识青年,他何不主动些做的漂亮些?也能叫领导满意。
赵天方虽然县长的位置有些不稳,也到了快调任离开的时候,但在这样的小事情安排上还是有不少权利的。
在赵县长看来林大安是他这一边的人,对于林大安的请求他当然要支持。
况且他们县里还正发愁新一批的知青分配问题,早先接收过知青的那些村子如今都不想再接收人,那些没接收过的也因为其他人的抱怨对知青开始排斥。
如今既然有人主动站出来接纳知青,正好解决了他们县里的难题。
赵天方就称赞了林大安几句,夸他积极领会主席的精神,是个好同志,又让人给他发了些奖品。
其他几个也没接收过知青的大队长一看还有这好事儿,也跟着主动站出来想混个奖励。
赵天方虽然觉得这些人爱跟风,马后炮,可好歹是把这批在县里已经滞留了两天的知识青年都分配下去了,也是松了口气,就每人发了条毛巾给他们。
虽然不如带头的林大安得到的奖品多,可好歹是白得的奖励,回到村子里也能炫耀一番,这些人心下也很高兴。
不过冷静下来后他们就又开始后悔,领了这帮祖宗回去,可不就是给自己找麻烦,还不知道该怎么给这些知识青年安排活计呢。
林大安接纳知青主要就是为了给村办小学的,如今老师已经到位,自然就该跟县里讨要办学支持了。
“……咱们村上学的孩子多,去镇里上学很不方便,村里的干部们商议过后就准备自办小学,如今老师的问题解决了,教室也可以从大队部分出了几间房,桌椅板凳村子里准备自己做,可是书本笔墨还有老师的补贴这些就不好解决了,如今都还没着落呢,所以还希望县里能伸出手,对咱们农村的教育事业给予支持。”
林大安话音刚落,就有好些县领导就想反对,想从他们身上拔毛可不容易,可这些人都不如赵天方反应快。
赵县长直接从位置上站了起来,给林大安鼓掌,面带笑容的鼓励道:“林大安同志能积极主动的办学是件好事,这也是为了给国家培养下一代,咱们县里应该支持。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样吧,老师的口粮和补贴你们村里出一部分,公社里再出一部分,剩下的书本笔墨就由县教育部门负责。”
“同志们,办学这可是利国利民的事情,要好好配合,主席同志说过要让劳动人民的子弟都享受教育的权利,所以在资源上多少都该向农村倾斜,大家可不能拖后腿。”
赵天方直接把主席同志抬了出来,使得原本想反对的人也不好再开口反对,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接受了这个决定,不过他们对赵天方就更加不满,恨不得早些把人弄走。
其他大队长见林大安要办村小学,把那知识青年都弄去当老师不说,还跟县里要到了支持,心思也都活动开了。
不少觉得办学是好事的大队长也都跟林大安学了起来,准备回去也弄个村小学,老师都是现成的,既然这些知识青年干活不行,不如就让他们去给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林大安见自己的要求全部达成,知道多亏了赵县长帮忙,倒是对他即将调任愈发不舍。
会议结束后,林大安跟一帮大队长就被工作人员领着去了知青站。
这批分配到余岚县的知识青年大概有四五十人,林大安想到办小学怎么也得多几个老师才行,人少了可教不过来,就直接要了五个名额。
又听说这批知青里还有个懂医的,家里还是祖传老中医,林大安就把人也给一块要走了。
他们村卫生所的刘卫生员前段日子已经相亲成功准备结婚了,人家对象是县城的,结了婚后肯定是要去城里生活,这个懂医的女知青倒是正好填补上刘卫生员的空缺。
六个知识青年,正好三男三女,其中年纪最大的张国文二十三岁,最小的就是那个懂医的女知青,叫安丽丽,今年才十六岁,其他多是十八二十的年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