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快穿之护短狂魔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兰桂

    等他们说完,流氓俨然已经成为一个猥琐的变态,警察第二天根据流氓身份去调查情况,更是意外发现他平日里喜欢口花花调戏别人,恶心得很,老光棍没个正经收入整天胡混,还曾经偷过别人家的鸡死不认账。

    调查完了,这种人渣败类自然不能放过,流氓见怎么也逃不掉了,便开始嚷嚷说自己是被人害的,然后把那天喝醉了去县一高女生宿舍的事供出来,死也不承认脱光了衣服满街跑。他以为作案未遂可以装作偷东西没偷到,这样总能刑罚轻一点吧?

    可警察又不蠢,哪能不知道他去女生宿舍干什么?顿时恶心得要命,派出所开了个会议,直接将流氓当成典型判决枪毙,并通知县一高校长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当然,流氓潜入女生宿舍这件事是没有公开的,单凭光溜溜在街上拿着女士内衣就已经构成流氓罪了。

    流氓被枪毙的时候,苏圆圆和徐向东一起去看了,亲眼看着那人渣死得透透的。解决这件事,他们两人都算完成了一项任务,都得到了不少愿力点,不过和上一世做大事得到的那些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徐晓娜对这些一概不知,仍然全心全意地学习课程。县城里的学籍管理不太严,徐晓娜只要能把高中课程学完,苏圆圆就能让她提前毕业,所以徐晓娜为了早日毕业找工作牟足了劲,学得特别好。她有什么不会的,回家问徐向东就能给她解答,徐向东给出的理由是他喜欢学习,一直在自学。

    刘淑英听了觉得很愧疚,不过徐向东跟她说公司里的情况,说他挣了多少钱,那些高中毕业生可比不上,刘淑英就被他安抚住了,骄傲地夸他有本事,自学都能教妹妹功课。家里四个小辈,三个都学习好,刘淑英看向玉晴每天忙里忙外地养鸡,就起了心思,问她要不要去上学,想去就供她去。

    向玉晴以前也是读过一年初中的,听刘淑英这么一说,借徐晓娜的书自学了几天,感觉有点困难。苏圆圆看她好像挺感兴趣,就问她是什么想法,向玉晴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说想多读书多学点东西,起码做个有文化的人。她现在手里有钱,不会成为刘淑英的负担,所以她也起了读书的心思。

    还有一年半就要恢复高考,既然向玉晴有这个心思,苏圆圆当然要帮她。去学校学肯定是很慢的,苏圆圆干脆在家里教她,物理化学是苏圆圆的短板,但其他的尤其是文科各科全是她的长项。她教给向玉晴很多学习方法,十分耐心,在她的任务里就有一项是让向玉晴得到幸福,且向玉晴人很好,她很乐意帮忙。

    有了苏圆圆的帮助,向玉晴学习渐入佳境。村里一些人觉得她们没事闲的,徐晓娜一直在念书,爱学习还挺正常,向玉晴这样已经养鸡挣不少钱的还读什么书?他们可是看见了,向玉晴养的鸡都少了,这不是耽误正事吗?不少人劝刘淑英管管,刘淑英就说了,几个孩子想上进怎么能拦着?东子和东子媳妇都说了,学好了以后能挣的钱更多。

    徐向东和苏圆圆现在可是村子里数一数二的人,听说这话是他俩说的,大家就有点将信将疑,有几家甚至还让孩子读起书来,说什么时候都不能松懈,不会的就要读到会为止。邹文和知青点的两三个




分卷阅读197
    知青对他们的做法嗤之以鼻,更嘲笑徐向东和苏圆圆在胡说八道,要是读书能有那么大好处,他们怎么可能还这么惨?

    不管外界说什么,徐家人都不为所动,一直想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要说这一年有什么可惜的,那就是过年的时候徐向前没回来,只是寄了信和工资还有各种票证回来,告诉大家他很好。

    开春之后,纺织厂突然传出消息要裁员。自从允许自由买卖之后,一年来出现不少个体户,把几个厂子顶的收益有些不好。而且厂子要负担那么多员工及家人的粮食房子等等,压力也实在太大了,经过几次开会和上头请示,最终决定裁员,先让第一批贡献不多的人下岗。

    徐向东这时候已经把这边的人脉发展得差不多了,正好想回家,一看厂里有这个意思,干脆主动辞职,也算给厂里减轻一点点负担。厂长十分惊讶,因为徐向东在他们厂可是表现很优秀的,工资都涨了两次了,他正准备给徐向东分房子呢。不过徐向东有自己的想法,也没瞒着他开公司的事,厂长一看他志向很高,便放他走了,还说以后有机会在合作。

    但厂长知道他是自愿辞职,别人不知道啊。很快就有村里人在县城里偶然得知了这件事,回村宣扬开来:那个挺有出息的徐向东下岗啦!这下又被打回原形了!

    第140章 知青一枝花43

    徐向东背着行李卷回村的时候, 好多村民看他, 弄得徐向东有点莫名其妙。回家之后一听是大家以为他下岗了,顿时哭笑不得。在村里就是这点不好, 一有点什么事就立马传得人尽皆知, 大家还要议论议论, 甚至当面安慰安慰,不这样都显不出乡亲之情。

    徐向东也不在意, 经常在外头跑车其实挺累的, 这回回来他打算先歇两天, 同时把这个时代的高中课本再过一遍。他虽然是学霸,但不同时代的知识点还是有差异的,他得把考试重点捋出来。

    学习这个真的是他强项了,苏圆圆记得第一次见他的时候他就是超级学霸, 称一声学神也不为过。有徐向东划重点整理的备考资料, 家里另外三个学习都轻松不少,苏圆圆也开始重点研究物理化学的考点。不擅长, 死记硬背也能得点分啊!

    对于徐向东整天待在家里的情况, 村里不少说闲话的, 不过碍于苏圆圆这么久以来在村里树立的威信,倒是没什么人当着他们的面说, 只是偶尔议论徐家娶苏圆圆还真是娶对了, 一家子全靠她呢, 当初哪有人愿意要啥都不会的知青一枝花呢?早知道抢也得抢回自己家啊!

    又过了几天, 大家发现以前总跟徐向东一起混日子那些二流子咋总往他家跑呢?这下村里顿时议论开了, 二流子这是要重操旧业?要不“召集”兄弟干啥呢?他们几个从前不学无术的凑一块是酝酿啥坏事呢?

    有人找苏圆圆看病时,旁敲侧击地打听徐向东下岗了以后干啥,苏圆圆说他没下岗,是自己不想在厂里干了,想做点买卖自己干。这话可没人信,大家都觉得是苏圆圆照顾徐向东面子才这么说的。啥自己做买卖?做买卖有赔有赚,之前就有个人把家里赔个精光,现在落魄得不行。

    虽说个体户、万元户挺有吸引力,可也不是谁都能干的啊,万一赔了呢?难道徐向东是要祸害苏圆圆挣回来的钱?有徐向前离婚的例子摆在前头,立马有人动了心思,隐晦地劝苏圆圆离婚找个更靠谱的,然后就状似不经意地把话题引到自家哪个侄儿、哪个外甥身上,完全是要给苏圆圆找下家的节奏。她这么个金娃娃,就算二婚也多得是人乐意娶啊!

    徐向东本来回村不说自己情况是想安静点复习,结果这些人说他也就算了,居然打起他老婆的主意了!简直不能忍!

    于是他那六个兄弟来找他找得更勤了,有一回还把车开进村,当着不少人的面请徐向东核对货单。这下村子里可是炸了锅了,打听之后很快就传开消息,徐向东那个过去出名的二流子,不但没下岗,还自己开了公司!他带着六个混混兄弟改邪归正,全都跑车挣大钱呢!

    村里风向一变,好多人跑到刘淑英和苏圆圆这儿来,想让她们帮忙说情,让徐向东也照顾一下乡里乡亲,她们全给推了,只说人手够了,而且招的都是车技好的人,村里人暂时还不行,想跑车总得会开吧?

    这大起大落的,让苏圆圆和徐向东彻底体会了一把村里人的“淳朴”。那真是想什么说什么,说变脸就变脸,跟他们从前接触的人完全不一样,不过这也算一种特别的体验了吧,无伤大雅。

    倒是刘淑英发现自打徐向东当老板的事传开之后,有不少人开始跟她打听徐晓娜和向玉晴的婚事了。她明明记得前阵子他们以为徐向东下岗的时候,她们对俩姑娘挑剔的,还想把她儿媳妇抢走,这会儿又找上来了,想得美!

    刘淑英精挑细选,挑出一个早就瞄上的小伙子。这小伙子高大英俊、勤劳肯干,家里关系简单,爹妈也不错,而且他们家一直对徐家的事很平常心,没有跟着别人说这说那,她觉得是个挺好的人选。

    刘淑英没搞相亲那一套,而是私下里跟向玉晴说了。

    “小晴啊,前阵子你二表哥的事也让咱们看清了好些人的性子,那些一听说你二表哥下岗就赶紧往后退的人家,虽然能理解他们,但是这样的人家靠不住。我这回给你看的这个我觉得不错,不过最终还是要你自己看上才行。我也没跟别人提过,你们年轻人要是有机会就接触接触,不行也没啥,你说呢?”

    向玉晴有点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表姨挑的肯定是好的。”

    “诶呦你可别这么说,你看我当初就没给你大表哥把好关,没早发现那女人的狠毒,我可不相信自己的眼光了。你二表哥跟二表嫂那么好,就是他俩自己处的对象。不过小晴你可得注意点,私下观察观察就行,可千万别被人看见有啥亲密的,要不然吃亏的是你。这世道就是对女人不公平,遇见这种事都是女人叫人瞧不起。”

    向玉晴知道刘淑英跟她说这些都是掏心掏肺的,点点头认真道:“表姨你放心,我明白的。”

    向玉晴今年十七岁了,她也觉得是该相看亲事的时候,刘淑英帮她挑选这么久,她心里还是很认可的,而且那家人她也知道,对他们观感不错,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进一步接触一下,看看合不合适。

    苏圆圆知道后赶紧拉着她说悄悄话,“表妹你可千万别着急,这嫁人是影响一辈子的大事,必须找个两情相悦的才能过得好,要不然就跟嚼蜡一样越嚼越难受,你明白吗?”

    向玉晴其实不太明白,“我看好多人都没见过两次就结婚了,还有的去领结婚证才第一次见面呢



分卷阅读198
    。这、处上对象不就跟结婚差不多了吗?要是黄了,肯定会被人说道的。”

    “说就说呗,咱又没干啥坏事,那不合适还不能黄了?小晴,你看咱们也不一定就一辈子待在村里对吧?那别人说啥关咱们啥事?大不了去县里,去市里,在哪儿还不能过了?”苏圆圆拉着她的手叮嘱道,“你也不用着急处对象,先多方面了解清楚了,你看上谁告诉我,我让你二表哥去接触接触。男女之间不方便,他们大老爷们还不方便吗?称兄道弟的处一阵,是好是赖就全明白了,你二表哥的眼光还是很好的。”

    向玉晴笑起来,觉得心里暖暖的,“二表嫂你对我真好,我来这儿真是来对了,你们都对我很好。”

    “一家人,应该的!”

    苏圆圆把自家俩妹妹看得很好,可不能随便让哪个混小子给拐走。她没事儿的时候,给她们俩说了好多渣男都怎么隐藏自己是人渣的,听得俩姑娘惊呼连连,不敢相信世上居然有那么多坏人。不过按苏圆圆说的,男人打女人就是人渣、男人不做家务全让女人做就是装大爷、男人跟别的女人暧昧不清坚决要离婚等等,那还剩几个好男人了?

    就她们所知道的,符合苏圆圆这标准,全村能算上好男人的一只手就数完了。当然,她们也很佩服苏圆圆,甚至很赞同她的话,因为徐向东完全符合好男人的所有标准。俩姑娘的眼光一下就被拔高了,再看好多人还真觉得他们哪哪都不好。

    而刘淑英给向玉晴挑中的那个小伙子,居然还在好男人之列,还是值得进一步了解的对象。向玉晴对自己的事也很上心,她知道她和刘淑英没有血缘关系,刘淑英不好直接给她拍板,所以她也顾不上羞涩,决定自己考察一下,这也是被苏圆圆影响了很久的结果,要是从前,她可不敢主动接近男人。

    向玉晴给自己制造了一个机会,说学习占用了很多时间,决定在村里请人帮忙打扫鸡舍、弄鸡食,顺便再修理一下鸡舍。然后她请了两男三女,其中那小伙子就负责修理鸡舍和打扫鸡舍。

    他们忙活起来之后,向玉晴自然要时不时去看一眼,给他们送点水解解渴,偶尔说上几句话,再商量一下鸡舍的问题,这样她跟那个小伙子就有接触了。而那小伙子下午打扫完鸡舍回家,那时候一般鸡舍就只剩他一个人,向玉晴便会以检查的名义过去看两眼,跟他单独说两句话。

    几天接触下来,她觉得小伙子确实不错,就是心里总感觉差了点什么。如果是从前,她觉得门当户对,对方人品也不错,兴许就跟刘淑英说可以了。可听了苏圆圆那些话之后,她觉得差的那点什么很重要,没有很心动的话,这样处上对象太草率了。

    有一天日头很毒,她过去的时候照常带了水,看见小伙子在打扫最后一点,就说:“我帮你吧,这么晒,早点干完早点回去休息。对了,我带了水,你喝点吧。”

    “诶,谢谢!”小伙子看她打扫起来,剩的活儿也不多,就走到一旁喝了一大碗水,顺便歇一歇,拿扇子扇了会儿风。然后他又拿起扫帚走过去跟她一起扫,笑说,“谢谢你啊,好半天没喝水,我都快晒成干了。要不是你过来,我还打算赶紧干完跑回家呢。”

    向玉晴闻言怔了下,笑笑没说话。她知道小伙子跟她开玩笑其实就是有那么点意思,但她也终于知道他们之间差的那一点是什么了,是男人宠爱心上人的那一点心疼。

    第141章 知青一枝花44

    向玉晴记得苏圆圆曾经说过一句话——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她当时只是觉得有趣, 现在和小伙子接触了一段时间才明白是什么意思。她听刘淑英说过当初从来不挣工分的徐向东是怎么追求苏圆圆的,厚脸皮跟大队长求来打猪草的活计,宁愿被人嘲笑大老爷们只挣孩子的工分,也要天天往苏圆圆跟前凑, 然后死磨硬泡地把人娶了回来。

    大抵喜爱一个人就是这样, 会特别主动, 会特别希望在对方面前表现, 也会特别心疼对方, 这是追求心上人的模样。而她和这个小伙子之间, 顶多算是双方有那么点接触试试的意思,并没有追求心上人的感觉, 只能算是觉得对方合适吧。

    在小伙子说日头很晒的时候, 向玉晴脑海中瞬间想到之前她去给徐向前送水, 徐向前立即就把水喝光催着她回屋纳凉,生怕她被晒到。当时她没想什么,现在那个场景却浮现在心头挥之不去, 她记得徐向前没有对别人这样, 所以他是喜欢她吗?所以说给她添嫁妆离开的时候才会伤心?

    向玉晴对这样的猜测有些不安,心里很乱, 但徐向前又不在眼前,倒也没机会求证, 更没机会做什么决定, 这个猜测也就不了了之。

    只是因为有了这样触动人心的对比, 向玉晴终于明白苏圆圆口中的结婚不能凑合是什么意思。小伙子很好, 但是没有对她很动心,也许她多用点心能够让小伙子动心,可是她觉得自己没有那份动力,她又没有很喜欢对方,为什么要主动去用点心呢?他们已经接触一个多月了,谁能保证他们以后能日久生情?一试就成了处对象,万一不成,她的名声也毁了一半,她对对方的欣赏还不足以让她迈出这一步,所以,算了。

    鸡舍的事几人已经上手,向玉晴便借着学习的借口基本不过去了。她把自己的想法简单跟苏圆圆说了两句,隐约觉得自己有点不识相,刘淑英好不容易给她挑了个还不错的,她却没同意。不过这在苏圆圆看来简直再正常不过了,男生拼命追女生还有追不上的呢,这个小伙子只是有点意思又没怎么主动,两人不来电不是很正常吗?

    虽然这个年代的国情和大家的思想限制了一些东西,但她也见过村里有男生喜欢姑娘很主动的,今天帮着干活,明天给塞个苹果什么的,那才能打动姑娘的心呢。以向玉晴的条件,完全可以等人来追求,何况她知道未来会怎样变化,他们去了大城市会遇到更多的人,男女关系也会越来越开放,完全没必要急着定下。

    两个孩子没看对眼,刘淑英也不好撮合,虽然心里有些着急,可是她现在在这方面特备谨慎,宁缺毋滥,挑来挑去没发现特别好的,也就只能暂时将这事儿放下了。后来她听苏圆圆说等将来家里的产业再大一点,两个姑娘找亲事更好找,到城里二十出头结婚也不晚,她这才心宽了点,盼着徐向东能将公司做大,以后给俩妹妹撑腰。

    徐家一家人就这么平平稳稳地过日子,春去秋来,苏圆圆已经成为了一名合格的中医,徐向东的物流公司也增添到六辆货车、二十名员工,徐晓娜和向玉晴顺利读完高中课程,徐向前也来信说他立了功,当上了班长并代理副排



分卷阅读199
    长,正在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考军校。刘淑英这个家里唯一的大家长,看到孩子们这么出息,简直做梦都能笑醒!

    而在这个秋天,广播大喇叭响彻整个村子,国家恢复高考啦!两个月后就考试!

    所有知青和读过书的学生们顿时沸腾了!

    三天里,大家反复确认,才终于相信这个消息,开始疯狂地找书、找学习资料、读书复习。而这个时候,村里读过书的人就呈现了两极分化,一边是邹文和几个知青以及不喜欢徐家的人家,他们每次看苏圆圆提倡读书都会有些抵触,因为苏圆圆写写字就能赚钱,他们试过却只是白费了邮票,心里抵触自然荒废了学业,这两年几乎把知识忘了个七七八八。
1...7778798081...1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