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开始当网红学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水木林溪
找个更好的老师,虽然她天资低点,但她想着勤能补拙,也不会怎么落
分卷阅读189
于人后。实在是京大人才太多,太让人受刺激了,不努力都不行。
言蒙在网上找了两天,终于找到一个更牛逼的人,也是她们学校的,叫俞英,不过这人现在不怎么执教了,手下就带了两个博士生,一心做研究,是个女人,五十四岁,名头比张盛一还多,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也很多,她的专业刚好也是她感兴趣的,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言蒙读高中的时候,就对dna很感兴趣。
她去学校论坛搜索了一下,关于这个导师的讨论并不多,唯二的两条就是这个导师很神秘,很厉害,还有,可能在图书馆能遇见。
她不上课,只带了两个博士生,不可能去她课上博好感,就只能去图书馆偶遇了。
言蒙现在跟着班上上课,她觉得老师讲的进程有一点慢,虽然不如高中那么明显,如果说在高中,她的学习速度是同班同学的五六倍,比起差点的,甚至十倍,那么在顶尖学生汇聚的京大,因为医学内容的性质,像系统解剖学这些,记忆占大半,小部分靠理解,那么这对她难度很小,她的学习速度,比起同班同学,至少两倍以上。
上课内容不能满足她,她就更迷茫了。就算再怎么自学,仿佛都看不到自己的路。她不知道自己在哪方面擅长。
言蒙下定恒心要去捕捉一个伯乐回来,她于是开始天天去图书馆守株待兔,她记下了俞英的长相,但她一连在图书馆等了三天,都没有看到俞英来。
言蒙只得在图书馆大量“啃”书,她想,要是实在没有办法,她就看书,她只有一个特长——记忆力好,那么她就看书,看上成千上万本的书,等不到人的话,也许能从书里找到自己的路,她要把自己的大脑储存成一个图书馆!
没办法,她只有记忆力好这个特长了,没什么专长的用处,暂时就拿来多看看书。
她郁闷,为什么老天就没多给点她什么特长呢,搞得她现在觉得很苦逼。
第110章 考验
大一上学期的课基本都是基础课程,前期实验课很少,言蒙早上六点起来锻炼身体,锻炼完了去食堂吃早饭,8点有课的话,她就会收拾了去教室上课,没课的话,就去图书馆一直守株待兔。
言蒙警惕了一个多月,她师傅都没有发视频通话过来突袭检查,言蒙不禁想,难道她师傅抠唆,没舍得买智能手机?毕竟他们家一直很节约。
又或者是买了手机没wifi?舍不得安宽带?没有流量跟她视频通话?
言蒙心里嘿嘿嘿的小窃喜。
但她才一高兴,第二天早上六点多李钊民就发了个视频通话过来突击检查。
言蒙都习惯早上六点起来锻炼,李钊民看了言蒙在跑步,很满意,夸了她一句,就一连好多天没有发视频过来了。
至于洗衣服这些活,她师傅也没白天发视频过来检查过,言蒙想着有可能是她师傅不知道她白天什么时候上课或者有活动参加,没敢擅自打扰,也就早上检查锻炼身体?
言蒙在图书馆等了一个多星期,都没看到俞英进图书馆,她有点沮丧,想着别人跟着导师都不知道学了多少知识了,不和人比的时候,心里很平衡,觉得自己做得还不错,但和人比了,要是落后了,就心里很不平衡,想佛系一点,又觉得佛系不会让人进步,相对来说,她更宁愿和人家比,至少有动力让自己学习进步。
言蒙打算,如果找不到老师带她,她就天天在图书馆啃书,自我学习总比原地等待好。
然而上天很不眷顾她,她在图书馆一直等了一个月,都没等到俞英。
等不到,她只能潜下心来自学,每天习惯到图书馆看书,大学晚上除了选修课,就没有其他课程安排,而选修课都安排在周末晚上,言蒙每天在图书馆看书一直看到图书馆关门。
这天下午,下午前两节课没有,言蒙坐在图书馆里正对入口的位置看书,一如既往地在这里等俞英,她边看边注意着入口,她对面位置突然有个成年人坐下。
是个女人,大概四十岁左右,应该是学校哪个老师,也和她一样,拿了本书坐在对面安静地看起来。
不是俞英。
她在学校网站上看过很多老师的七寸照,这是个英语老师,言蒙没有朝语言专业发展的打算,这个英语老师连进入她“换个伯乐”的选择范围里都不行。
图书馆里要保持安静,言蒙没有跟她问好,她低了头继续看书。
言蒙这天依然没等到俞英。
已经半学期过去了,时间久了,她就比较淡定了,自己看书也长进不错,只要和化学物理不相关的学科,她看起来都挺快,因为需要理解的方面不那么多,有些需要理解的,她在记忆里把看过的知识一连接融合,对她也不难。
巧的是,第二天言蒙去图书馆看书,又遇到了那个英语老师,还是坐她对面。
言蒙想,大概她喜欢坐那个位置吧。
言蒙也没跟她说话,就自己看自己的。
偶尔望一下门口,没看到俞英来,她就淡定地继续看书。
言蒙基本上一周全勤待图书馆,书法协会和计算机协会周末有什么活动,她也是参加完活动再到图书馆看一会儿书再回寝室休息。
第三天,她是晚上去图书馆的,没有遇到俞英,也没有遇到那个英语老师。
第四天也是,她下午要上课,没有时间去图书馆,晚上去的时候,图书馆看书的人还挺多,对着门口的位置全坐完了,言蒙只得换了个比较偏僻的位置看书。
第五天,她下午去图书馆,那个英语老师已经比她更早的到了,还坐在那个位置,言蒙小声跟她打了一声招呼,那老师抬头看了她一眼,点点头,继续低头看书。
言蒙拿了上回没看完的书,继续在她经常坐的位置坐着看书,间或抬头看看门口俞英有没有来,就专心看自己的书了。
因为是周末,她很有时间,言蒙一连三天都在图书馆遇到了那个英语老师,她想,这个英语老师是其他专业的就好了,但不是啊。
之间有几天,言蒙下午有课,下午就去不成图书馆,医学专业每天的课排得挺多,不像她上辈子的专业,模糊记得上辈子读大学,基本都很闲,有很多时间可以出去逛或者做兼职。
这几天,言蒙晚上去图书馆,就遇不到那个英语老师。
天天习惯了那英语老师坐她对面,偶然换个人,还有些不习惯。
这天又是一周中前两节没有课的下午,言蒙去图书馆,果然又看到那个英语老师了,她在书架上拿了书,依然去那个位置,在英语老师对面坐下,轻声打了声招呼,对面点点头,两人又安静地自己看自己的。
言蒙抬了几次头去看门口,对面的英语老
分卷阅读190
师突然开口问:“你在等什么人吗?我一连在图书馆遇到你好多次,你都会经常看门口。”
“嗯。”言蒙说,“是的,我在等俞英老师。”
“俞英?”对面的英语老师摇摇头,说:“不太认识。”
说罢,她低了头看了两眼书,突然又抬头问言蒙:“你等她干什么?有事?”
“有事找她。”
“那你去她办公室找她啊,办公室没有,你就去她实验室找她。在图书馆等她,等到明年都不一定能等到。”
言蒙其实想过这个,去办公室找她,虽然不知道在哪个办公室,但多打听打听,还是能打听出来的,实验室也同样,但是这么冒冒然上门,她一个大一的学生,又没什么天分,上去拜师,人家说不定会觉得她是个神经病,或者嫉妒心超强,看到别的天才拜师,她也跟着学,学校那么多学生都没有搞特殊专门拜个老师,她凭什么要去找她拜师?
而且俞英不给本科生上大课,只带了两个博士生,她这种大一学生,99%她是看不上的,她就想着来个图书馆巧遇,能不能捡个便宜,说不定有缘,对方就答应她了。
言蒙朝英语老师摇摇头,没说原因,只说:“我只有一点小事,用不着上门去找。”
“哦。”
两人又低头各自看各自的书。
但当言蒙再次抬头去看门口的时候,对面的英语老师终于忍不住问:“你有什么小事?说不定我可以帮下忙。”
实在是相互坐在对面这么久,英语老师总看言蒙往门口看,搞得她也想跟着往门口看,让她换个位置吧,她都习惯坐在这里了。
言蒙觉得她的理由也不是什么秘密,只是她自己比较迷茫,说不定这个英语老师作为一个成年人,能给她解答一二也说不定,言蒙说:“我想找个导师帮助我,我不知道我自己在哪方面有天赋,自己不知道从哪个方面开始努力学习。”
商絮看着对面这个小孩子,她很意外,居然一个小孩子能有这样的觉悟,就连现在在学校里面读书的大学生,都过得迷迷糊糊的,该上课就上课,该吃饭就吃饭,反正学到毕业,要不找工作,要不继续往上考继续学,从不会这么早考虑自己要从哪个方面开始努力学习的事!
商絮打量言蒙,她不需要问她名字,也知道她是谁,全校也就一个她这么小的学生,不知道都难。这小孩子虽然声音稚气,却透着超乎年龄的智慧,她眼里沉着冷静,面对着她一个大学老师,也口齿清晰,面容自若。如果是一般6岁的孩子,估计正上着小学一年级,每天想着怎么从大人那里多要点零花钱,和天天烦恼着完成家庭作业。
商絮说:“你不是过目不忘吗?这就是天赋。你现在还在读大一,还在打基础阶段,暂时不用考虑专注某个专业。再说,你还这么小,有的是时间搞清楚你这些问题。”
言蒙看她这个观点,就摇摇头,不说话了,打算继续看书。
商絮看言蒙不理她,她想,她说的东西这孩子不乐意就不想理她,嘿!这个小孩子还有点意思。
商絮也低头跟着看了会儿书。但想想,还是忍不住想问下这孩子。
下午的图书馆,人不多,读医学专业的,基本上课程都很多,不是下午放学时间,基本图书馆这些地方人都不多。
周围没人,商絮说话也就没那么顾忌,不用担心打扰别人,她轻轻叩了叩言蒙身前的桌面,主要言蒙不理她,她就想问,看言蒙抬头,商絮感兴趣地问言蒙:“说说,你怎么想的。”
言蒙嘟着腮帮子说:“老师,你好无聊哦”
商絮闻此,忍不住轻笑了一声,觉得这小孩可真直言直语,看她缠着烦她,她就说她无聊。
“虽然我是教英语的,不是医学的专业,但说不定老师能帮你呢。”
言蒙觉得这个老师的观念有点怎么说呢,有点俗吧,和普通人一个思想,觉得年龄小,有的是时间,就把这时间拿来浪费了。
但言蒙看这老师好像有点热情,不跟她聊好像不大给面子,她于是说:“我在网上看,国外也有很多小时候很聪明的小孩子,他们年龄和我差不多,甚至有的比我小,奥斯卡塞尔7岁时就成了英国财政大臣的顾问,ainan在7岁时就通过了化学0级测试,卡拉桑8岁就通过了“微软专家认证”的考试,凯西12岁成为最年轻的ceo,拥有自己的游戏公司,邹奇奇8岁出版《飞扬的手指》,还有很多年龄很小的天才。”
言蒙沮丧地做结论,“可是我6岁还在读大一。”
商絮:“”真是!天才的脑回路就是与众不同!不知道全国有多少家长都期盼自家小孩和她一样能6岁考上京大呢,结果这个本人还在这里惆怅自己6岁还在读大一!
商絮对言蒙说的这些人不太了解,她说:“你知道的可真多。”
“我喜欢百度嘛,知道的自然很多,网上很多知识的,可以了解很多东西。”
商絮想,求知欲也是让人成为天才的一个关键,一般人上网都是看电影看八卦打游戏,天才是用来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的。
“但是你说的这些人年龄都比你大,你才6岁,已经很了不起了。”
“不啊,我6岁,一事无成,别人不过7岁,已经小有成就。我还差7个月就7岁了,我还不知道我擅长哪方面。”
言蒙知道,要是一个年龄小的躯壳里住了一个成年的灵魂,说话也跟成年人那么弯弯绕绕的话,别人会感觉毛骨悚然,所以她从小就一直很坦白,让人觉得她年龄小,说话直白。
商絮觉得好逗,这孩子担忧的点这么奇葩。
一个6岁的孩子,居然担忧自己什么成就都没有。还跑到这里来给自己等了这么久的人生导师,真是好有想法的小孩。
她常听一些人说言蒙很萌,但现在长大了,就不萌了,但商絮觉得,言蒙的这个萌,别说是现在,就算长大了,她也会觉得她萌,说话和脑回路太逗了,是一种无关于外貌长相的萌气。
她不知不觉,脸上便带了些和蔼和笑容,说:“比起你说的这些人,你也有成就啊,考上京大也算成就。”
“不是,我指的是,他们都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奥斯卡塞尔对经济很有见解,ainan擅长化学,卡拉桑擅长计算机,凯西会创公司,邹奇奇擅长文学,而我,除了记忆力好,其他一无是处。”
商絮无语,你这个“一无是处”有点过分了啊。过目不忘还不够吗?商絮吐槽:“你成语学得挺好啊,跟你聊天,都用了好多成语了。”
言蒙以为商絮觉得她用词说话太成熟,
分卷阅读191
立即解释:“我会背整本成语词典。”
商絮:“”跟天才聊天,无形中总是获得致命伤害!
言蒙接着说:“我读高中的时候,我有个同桌,他很擅长物理和数学,而我不行,我在每一个学科上,都没觉得自己很有天赋,现在也是,我不觉得我在哪个方面很有天赋,我现在上过的课,系统解剖学,我只是觉得不怎么需要理解,我记忆也很快,难不倒我,但我也不觉得擅长它,医用物理和化学,我觉得还能理解,但也不觉得对它们很有天赋,其他的也是,我在图书馆也看了很多其他方面的书,除了好记,都没什么感觉。”
“所以,我想找个导师引导我一下,我看我们系的那个柏枫就有导师带他,我也想找一个。”
商絮觉得这小孩逗得不得了,花了一个多月在这里等俞英,原来是因为同系那个柏枫的天才被其他导师看上了,她自己不知道怎么学,就也想去找个,还傻呆呆地在这里守株待兔。
带柏枫那个张盛一她认识,张盛一是真看上柏枫天资高才带上他的,她听张盛一说,柏枫智商很高,记忆力也很不错,是个可塑性很高的天才!
如果拿言蒙和柏枫比的话,照言蒙刚刚说的,柏枫的确是比较合适带的学生,而言蒙除了记忆力比柏枫好,好像按她自己所说,并没有什么长处,自然是柏枫这种记忆力不错,智商又高的,容易带出成就。
但商絮想,如果一个小孩子只是记忆力好,就算凭借过目不忘采用题海战术考上京大,但只凭记忆力,而不会处理自己所记忆的东西的话,京大也不是那么好考的,况且言蒙高考的分数还不低,只在语文上扣了15分,她自己一定有她自己不了解的长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