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军工科技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止天戈

    果然,还是这招管用。如果这些人坚定自己说的是真相是现实的话,那么他们也就不会在吴浩他们发出这份声明后,暗自删除之前的内容了。

    见到网络消停不少,这也让吴浩他们不由的送了一口气。

    在这个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更多的流量就意味着可观的收入。于是就有了些人以制造各种信息来获得公众的关注,从而获取流量收益。

    并不是说这种不好,实际上我们所接触的各类文化内容都是内容信息的生产制造商制造出来的。

    只不过有些人不择手段,为了能炮制出一条能够吸引人眼球的‘爆款’内容,从而实施不法手段,歪曲捏造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反正风险小,大不了看情况不对删除就行了。低




第五十八章 山窝窝里的试验场
    吴浩率领杨帆和几个得力技术人员飞到京城并没有停留,而是直接被研究所安排的车直接接走,然后上了高速后就一路往北进发。

    大概行驶了有四五个小时后,他们终于是在蒙区一处人迹罕见的山区见到了赵鸿哲他们。

    “小吴,路上辛苦了。”杨学海教授满脸笑容上前冲着他招呼道。

    吴浩连忙握住杨学海伸过来的手道:“抱歉,杨教授,我们来迟了。”

    “哼,还知道来迟了啊。”赵鸿哲看着吴浩哼了一声不满道。

    “哈哈哈,赵老这是生你气了。”杨学海冲着他笑道。

    吴浩点了点头,然后冲着赵鸿哲一脸歉意道:“赵老,抱歉,您也知道今年羊城夏天羊城那边的台风比较多,所以项目一直拖着。我也着急来这里,但那边的项目总不能放手不管吧。”

    “我看你是找借口,那完成项目后怎么不马上赶过来,还耽误好几天。是不是觉得自己出名了,就不用搭理我们这些老东西了。”赵鸿哲将头转向一边不愿意搭理他道。

    额,吴浩额头上闪现出来几条黑线。都说老小孩,老小孩,这赵鸿哲七十不到怎么就一副小孩子脾气了。

    这时候杨学海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赵老这是吃味了,你们在羊城的表演我们都看了,赵老觉得这么好的技术怎么就运用到没有用的表演中去了。”

    “好你个杨学海,我是那么说的吗,少曲解我的意思。”一直在注意吴浩他们的赵鸿哲,听到杨教授的话后顿时不乐意道。

    哈哈哈哈……

    吴浩和杨学海以及众人见状纷纷笑了起来,而赵鸿哲也反应过来这一老一少是在逗他呢,连连暗道上当了!

    笑过之后,赵鸿哲看着吴浩微微说道:“我看了你们在羊城的表演,很不错,你们好像在之前的技术上完成了相关的优化和升级。”

    吴浩点了点头道:“是对整个系统进行了相关针对性的优化,这主要是得力于大江所提供的设备硬件不错,才使得这套系统的性能得到了很大的发挥。”

    赵鸿哲听到他的话后点点头:“大江能在民用无人机技术领域走在整个行业的前列,还是有它自己独到的技术。

    你们离开京城后,我们在初步掌握你们的技术后,针对我们的运用场景进行了相应的优化。

    各方面效果还不错,只不过在某些方面还是有些不理想。所以这次才急招你们过来,看看能不能在咱们试飞前解决这些问题。”

    吴浩点头应道:“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好了,一路上也辛苦了,你们先休息一会儿,然后咱们再一起开个碰头会吧。”赵鸿哲看着有些疲惫的吴浩关心道:“网络上的事情我也听说了,清者自清,不必过多理会。”

    “谢谢赵老!”吴浩谢了声道。

    赵鸿哲摆了摆手,然后慢慢的走了出去。吴浩揉了揉有些发酸鼻子,然后招呼众人抓紧休息。

    在休息的时候,吴浩也总算是看到了整个试验场的全貌。这里地处干旱山区,植被比较稀薄,周围人烟罕迹,距离最近的城镇也有二三十公里。

    实验团队的驻地在一处山梁上,有一条专门的土路与外界连同。山梁上除搭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帐篷外,还有就是一些设备车辆。

    而最让引人关注的,则就是沿着山梁外侧所搭建的无人机放飞平台了。说是放飞平台,其实也就是发射架。类似于书架,只不过每个格子里面摆放的不是书,而是一架架白色的固定翼无人机。

     



第五十九章 换个思路解决问题
    因为不是第一次合作了,所以大家也就没有过多客套,很快就进入了正题。

    “狂蜂系统”吴浩看到资料上的这个名称不由的疑惑道。

    赵鸿哲点头道:“对,这是这套系统在我们内部的代号,你们那个名字在这用不了。”

    吴浩闻言笑道:“这个名字也不错,发狂的蜂群的确很致命,很形象。”

    “好了,不说这些了,咱们说正事。你来看看这里,我们每次进行测试的时候就是过不去,老出现迟钝报错,甚至导致系统崩溃。”赵鸿哲摆了摆手,然后指着屏幕上的数据冲着吴浩道。

    “我看看。”吴浩边滚动鼠标边盯着屏幕上的数据看了起来。

    相对于固定场地的集群阵列控制技术,户外移动场地的集群控制技术更加的复杂,难度也更高。

    其中一个最为棘手的难题,就是如何实时处理规模庞大的无人机群所实时反馈处理的信息。

    而且在定位上,之前的固定坐标基点肯定是没法用了,因此使用的是卫星导航技术和数字地形匹配技术进行定位。当然了,还有一种惯性导航,只不过不太适合这么庞大的机群。

    “这的问题,导航定位数据太多,无人机集群很难实时处理,从而导致后面一系列计算迟钝出错,甚至宕机情况发生。”吴浩指着屏幕上的一项关键程序道。

    “可我们沿用的是你的技术结构,你们这次表演动用我万架无人机都行,我们这才三千五百家不应该出现这样的问题。”高飞航开口疑惑道。

    吴浩闻言摇了摇道:“这不一样,我们是在固定场地上,坐标位置是相对固定的,传输的距离也很短。因此联系更加紧密,处理数据的速度很快。

    而你们这是出于户外,定位坐标信息是在太空中的北斗传输来的。三千五百架要接收三千五百个实时定位坐标数据,然后在进行复杂的运算,确定每架无人机的实时位置和相对位置,太复杂了。”

    “要简化数据信息”赵鸿哲若有所思。

    吴浩点了点头,然后指着屏幕里面的内容道:“你们看,这些都是坐标位置信息,太多了,而且也没有太多的用处。

    我们完全可以将它们剔除,只保留关键位置信息进行共享。”

    “你的意思是实现互相定位,实现位置信息共享”杨学海灵光一闪,像是抓住了什么兴奋道。

    吴浩笑着道:“没错,我们只需要知道无人机群里面几个关键位置的坐标点,就能通过这些坐标点来与其它伴飞无人机相互定位,从而求出其它位置无人机坐标点。

    这样一来,运算量不就大幅度降低了嘛。”

    “先建立骨干坐标基点,然后通过这些基点求出其它无人机的位置,1?2,2?4,4?8,这样一层一层的扩散出去。

    整个传输结构犹如一个金字塔,只有顶尖的少量的无人机接收卫星坐标信号。而其它的无人机只不过是基于这些架无人机来确定自己的位置,然后形成完整的集群坐标数据信息。”赵鸿哲露出笑容。的确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们怎么就没换个思路想这个问题呢。

    高飞航思考了一会儿提出自己的问题道:“虽然说这是一个集群,但并不是一个稳定的群体。如果集群要进行分散分组执行多个任务的话,那又该如何。万一接收北斗导航数据的那些无人机出了问题,机群不就失去坐标位



第六十章 野外实机测试
    二十三号,天气晴朗,无风五云。

    一大早,众人就起来了。吃了几个借宿村民所做的大肉包子,大家就匆匆向试飞场进发。

    这些天,除了安排在试飞场值班的,其他人都一直借宿在距离不远的村子村民家里。

    虽然住宿条件比较差一些,但村民们还算是比较热情,伙食也还算不错。

    今天是试飞的日子,所以除了吴浩他们和赵鸿哲研究团队成员外,还多了一些其它帮手。

    这些人将分散在方圆几十公里的各个观察点上,为的就是观察和记录第一手数据。

    另外他们还在近一百架的无人机上面安装了摄像头,用于多方位记录整个机群的飞行姿态。

    除此之外,研究团队还凭借着军种优势,专门从空军申请到了相关的无人机侦查协助,将会在他们测试的时候从空中观察记录整个无人机集群的飞行测试过程。

    当然了,这也不是全部。还有一支机动雷达部队在不远处的山脊上,全程搜索侦测整个无人机集群的飞行数据。

    除了帮助记录相关的数据外,也是一项针对性测试。他们也想知道这样高密度的无人机集群在雷达中是什么状态,整个测试条件可谓是十分的豪华。

    “准备好了吗”赵鸿哲坐在帐篷下面冲着众人询问道。

    “一切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开始!”作为现场总调度,高飞航大声回道。

    赵鸿哲招了招手道:“那就开始吧!”

    “各部门准备,‘狂蜂’系统启动,无人机启动,开始进行联网!”

    “放飞场报告,无人机已经全部启动,状态良好!”

    “联网成功,开始上传‘狂蜂’系统。”

    “系统上传完毕,开始装载。10%、20%、30%……100%,系统装载完成,开始重启。”

    “重启完毕,数据显示共有三千四百八十二架无人机状态正常,十二架故障,在百分之一的允许故障率内,可以进行下一步。”

    听完这些,高飞航看向自己的老师,赵鸿哲见状冲着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高飞航吸了一口气,然后继续下达命令道:“各部门注意,无人机即将放飞。

    5,4,3,2,1,放飞!”

    “放飞场报告,第一单元无人机已经开始发射!”

    正聚集在控制中心的众人闻言,纷纷拿起了早就握在手里的望远镜开始看了起来。

    只见远处山脊上摆放的无人机发射架,开始向外快速发射白色的无人机。

    一架无人机被弹射出去,然后迅速向远处的空域飞去。

    于此同时,指挥控制中心传来新的命令:“无人机集群开始在三号空域集结!”

    随着命令下达,只见众人前面的大显示器上出现了一张卫星地图,地图上出现了一些蓝色的小点正在运动,这就是无人机集群所传回来的飞行轨迹数据。

    大概用了十来分钟吧,三千多架无人机被发射了出去,然后在三号空域汇集成了一个庞大的机群。这些无人机犹如一群密集飞行的小鸟,在空中盘旋着。

    透过望远镜,以及三号空域下方观测点所传回来的高清视频图像,众人能够很清楚的看到整个机群的飞行状态。

    “报告,空军无人机的综合光电侦查数据传了过来。”

    “接到大屏幕上!”赵鸿哲摆手道。

    在众人的注视下,大屏幕上出现了高空无人机所拍摄到视频影像。

    只见庞大的无人机群,正在一处较为开阔的山谷间进行椭圆形盘旋。

    “放大些!”



第六十一章 完美中的不足
    “它为什么选择这个路线,而不选择距离更近的路线呢”一直很少说话的罗凯,这时候主动发问道。

    “因为这是最优路线。”吴浩笑着回道。

    罗凯听到他的回答疑问道:“最优路线”

    吴浩点了点头,然后指着大屏幕道:“你们看,无人机集群总共规划了六条飞行道路,其中有线路最短的,也有最长的。

    而无人机集群所选择的这一条呢,并不是这几个方案中最短的那两条,反而是这一条有很多曲折弯曲的路线。

    我们仔细对照地形图可以看出,路线最短的这两条是沿着山谷飞行,这样的确不错,而且还能躲避雷达的探测。

    但是你们注意了没有,这个两条路线所经过的山谷中有连续的几个小于90c的急弯。庞大的机群通过这几个急弯的话,很容易造成大量的无人机坠毁,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它放弃了这条最近路线。

    至于最远的这条,毫无疑问,路线太远了。”

    听到吴浩的话后,众人看着大屏幕都点了点头。的确相比于其它线路来说,集群所选择的这条飞行路线最为合适。

    “等一下,怎么有这么多无人机坠毁。”就在大家议论的时候,杨学海这个时候突然喊道。

    众人闻言看了过去,只见屏幕上面无人机集群飞过的轨迹线路上多了一些红点,这就代表着有无人机坠落。如果变成黑点那就意味着无人机已经坠毁失去了联系,而黑点就是系统最后接受信号的定位点。

    赵鸿哲见状皱眉问道:“高空无人机侦查影像有没有什么发现。”

    “暂时没有什么特别发现。”有技术人员汇报道。

    吴浩看了看屏幕,然后扬声道:“把机群靠前装有摄像头的无人机所拍摄记录的视频调过来。”

    “报告,低021,078号无人机在机群前列位置,已经视频影像传到大屏幕上。”

    于此同时,大电视屏幕上随即出现了这两架无人机视角的监控视频图像。

    众人见状也盯着大屏幕看了起来,只是一时半会儿没发现什么异常。

    赵鸿哲开口询问道:“沿途观察点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报告,无人机穿过山谷地区,脱离了大多观测点的视野观察范围。只有几个观测点还能追踪到无人机集群飞行状态,但距离太远,暂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坠落无人机还在增加,目前已经超过一百架了。”高飞航盯着屏幕上的数据焦急汇报道。

    “小吴,是不是集群自主控制系统出现了什么问题。”杨学海冲着他担忧道。
1...1415161718...2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