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子的贴身丫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雨叮咛声声坠
但如今,他还算在孝期,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有的人根本不顾忌宋子默,粗着嗓子便迸出了话来。
“如此不义不孝之人,也有脸踏进这里!”
“真是辱没了宋家先祖!”
正文 第91章:解除婚约
有些人则直接向唐焕道:“陛下,自古以来,孝道为先。今日岐王公子却如此作为,实在有失孝道,还请陛下严厉责罚,以明孝义!”
“没错啊,陛下。岐王公子就该立刻去岐王陵前谢罪!”
许多人附和起来。
“众位都是成国的员老重臣,我倒是有一问,想要向诸位请教。”刘皇后含笑开口,“方才有人说,孝道为先,那么忠呢?”
闻言,有人哑了口。有人则对于皇后出声,很是不满。
不待有人反驳,刘皇后接着道:“忠孝忠孝,向来是忠君为先,若无忠君之心,何谈孝亲之义?
有时候,忠孝本就难两全,但在大忠之前,孝义就当让后。我觉得岐王公子今日伴驾侍君,并无不妥。
恰恰因为是在这样的时机,我才觉得岐王公子是忠心于陛下的。这份赤子之心若然受到责罚,那将会寒了多少忠臣良将的归附之心啊。”
刘皇后转向唐焕道:“陛下,这只是妾的一点浅见。妾也只是觉得,岐王公子能如此忠心陛下,实在难能可贵。若然诸位大臣有别的不同的想法,还请直言。”
有些人听了刘皇后的话,嘴都气歪了。
然而不等其他人反驳,一道老沉的声音开口,“陛下,臣以为皇后之言并无不妥。忠孝自古是国之根本,忠君爱国无可辩驳,而孝义在于心,并不在于形。
岐王公子的身份本不同寻常,岂能以寻常人家的目光来看待?岐王已然仙逝,岐国之主也不可久虚,岐王公子身为岐王嫡子,自然理当酌情以待,承继岐王之位。”
刘皇后接话,“义父之言甚是,妾一介妇人,说不出义父这样的话来。但道理都是一样的,岐王公子的忠心可是在于行动,总比某些只会表于言语之上的人强地多。”
刘皇后义父?原来这位就是徐王王阳言了。
王阳言侍奉过昭、安、成三国数位君主,当年昭国大乱,洛阳被毁,还是他带头重建洛阳。还在安国时,便已赐封王爵。安国亡了,他照样受到成国君主的厚爱。
唐焕牵线,让出身低微的刘皇后拜王阳言为义父,也算是用心良苦。
但反过来一想,王阳言愿与刘皇后结这义亲,便说明他也是个大猾头。否则,也不会在朝代更迭中,保持荣宠不衰。
而方才十松提到的,曾与唐玉和有过婚约的王家九娘子,便是这王阳言的嫡孙女。可见,当年的唐焕对唐玉和,的确很看重。
“皇后与徐王说的没错。”唐焕道:“岐王公子对岐王的孝心,朕从前便看在眼里。今日之举,虽有些不符礼数,却也能理解。也诚如徐王所言,岐国不可一日无主,岐王公子也当承岐王之位。”
宋子默那颗悬着的心总算落到了实处,他重重拜倒朝唐焕谢礼。
直起身时,他不由看了一眼秦辰悦。
他到现在,也还不知道秦辰悦口中的那位贵人到底是谁。
而今日之举,也委实冒险了些。
但现在,他总算是明正言顺的岐国主,一切也都值得了。
那位贵人说地没错,只要留得青山在,还愁将来不能报这个大仇吗?
岐王公子风波刚平息下去,刘皇后不由道:“不知陛下,可还记得九娘?”
唐焕已经喝了不少酒,闻言,有些晕乎地看向刘皇后,“九娘?哪个九娘?”
刘皇后道:“便是妾的义侄女,王家九娘啊。”
唐焕点头,似乎想起来了,“就是与阿和订……”
“陛下。”刘皇后打断唐焕的话,语中有些娇嗔的意味,“陛下可知,这几年来,九娘憔悴成了什么模样?”
说着,刘皇后朝旁边唤道:“九娘,过来向陛下见礼。”
青葵的目光朝那起身走出帘帐的身影看去,果然正是之前盯着唐玉和看的身影。
那身影看上去的确是十分消瘦,与宋子默的情状有得一拼。但宋子默到底是男子,块头要大许多。而这王九娘身板小,看上去更是弱不禁风。
其实也不难想象,未婚夫与宫姬有染,还成了痴傻之人,换作任何人都不会太好受。更何况,王九娘还是那样的身份,只怕是受了不受嘲笑。
身体有没有毛病不一定,但心里一定是恨透了唐玉和。
“王氏九娘,拜见陛下。”王九娘盈盈一拜,声音轻柔。
唐焕点点头,王九娘的姿容不算出色,面上又是一副病蔫蔫的姿态,他也不会多看几眼。但想起当初自己的随口配婚,这才明白刘皇后是什么意思。
看了一眼晋王唐池,唐焕明显有些为难。
虽说,他并没有正式定过王九娘与唐玉和的婚事,但这事已经是大家公认之事。而如今,唐玉和变得痴傻,王家显然不想再承认这门婚事。又或是,已经为王九娘另寻了门亲事。
刘皇后事先也没跟他通气,就是要逼他在这里
分卷阅读97
公然解除这桩婚事。这么做,也显然是想为王九娘出一口恶气。
可唐焕有些犹豫,纵然他再猜疑唐池,唐池也是王爵在身,还是他的义兄。唐玉和又是唐池的嫡长子,被女方当面这样退婚,实在有些难堪。
再加上,当年唐焕其实也挺欣赏唐玉和的。
如果不是出了那桩事……
而当年那个宫姬,他都已经记不得她的名什么,甚至也想不起来她是什么模样了。
事后想来,总觉得自己对唐玉和的指责是过分了些。
“陛下。”刘皇后道:“九娘好不容易才将养好身子,地上可还凉着呢。”
唐焕回过神来,微笑着让王九娘起来,然后又赏赐了不少珠宝药材。
刘皇后见状,不由看了徐王一眼,再度道:“说来九娘的命,也是苦。当年因为陛下的一句玩笑话,就被人误以为要与晋王长公子结亲。谁知,长公子突发了恶疾,九娘也跟着遭了苦。
陛下在宫里是不知道,当年多少人在背后玩笑嘲讽九娘。九娘当时年幼,哪受得住这样的诬蔑之语?整日愁闷不已,因而也拖垮了身体。如今将养好了,却仍有那些乱嚼舌根的小人,重提旧事。
陛下,九娘年岁也不小了。义父与义母正在为她寻亲,若陛下再不澄清这桩谣言,对九娘的将来可是不好啊。再有,晋王长公子虽未行冠礼,可也岁数已长,白白耽误了晋王长公子的婚事,也不好啊。”
刘皇后的话说地委婉,但明眼人都明白,这是王家要解除这桩婚事啊。
正文 第92章:字子律
唐焕是谁?一国之君。
天子说的,哪怕是戏言,也得好好斟酌不是?
更何况,当年唐焕对唐玉和的看重,谁又会认为这只是一句戏言?
一时间,众人看向晋王唐池与唐玉和的目光中,都带了些同情、可怜,当然,也有看好戏的人。
当事人唐玉和完全不觉,一边吃着东西,一边闹着青葵。
脸上手上都是油渍,头顶上的那两顶花圈头饰,尤其显眼。
众人一看唐玉和这副模样,又顿觉这婚事还是退了的好,免得王家九娘可怜遭罪。
晋王唐池刚想说什么,王九娘却蓦地再度跪下,朗声道:“启禀陛下,九娘身体已然无碍,请陛下择定婚期,九娘愿嫁予晋王长公子。”
小小的身板,却迸出铿锵有力的话来。
这声音震惊着众人,这话更是令众人惊诧不已。
青葵看向了王九娘,眼中的情绪有些复杂。
看了身旁的唐玉和一眼,王九娘只是想报复他吗?她不信。
刘皇后在短暂的惊愕过后,连忙赶在唐焕开口前出声,“陛下,妾倒是想起一事来。晋王长公子虽未行冠礼,可这字也没定下。晋王过了今日,也该准备启程回汴州,不若陛下给个恩典,赐字长公子。”
唐焕岂有不明白刘皇后的意思的,于是沉吟起来,“且让朕想想。”
刘皇后轻松了一口气,然后看向跪地的王九娘道:“九娘,婚姻之事,当由父母作主。你病才刚好,难免说出几句胡话,我与陛下,还有晋王都不作计较。”
说着,刘皇后扫了旁边的侍婢一眼。
立有两个侍婢来到王九娘身边,搀扶着王九娘起身。
王九娘还欲再说什么,其中一个侍婢轻语道:“娘子莫要犯糊涂。今日陛下若允了娘子的请求,便是在打皇后与王家的脸面。娘子到底姓王,难道真要落地被除名的下场?”
闻言,王九娘垂了眸子,任由两个侍婢搀扶回座席。
只是在半路上,王九娘的目光有意无意地瞟向了唐玉和,以及正被唐玉和揽着的青葵。
青葵与王九娘的目光对上,不知为何,青葵在那双失色的眸中,读到了一种绝望的情绪。
“青葵,你引长公子过来。”刘皇后的声音打断了青葵的思绪。
青葵不敢迟疑,扶着唐玉和朝唐焕与刘皇后的案前走去。
“再近前些。”唐焕开口。
青葵依言,唐玉和全程揽着青葵而行,那模样十分滑稽。
刘皇后看着唐玉和头上的花饰轻笑,“长公子,你头上的花饰煞是好看,可能摘下来给我瞧瞧?”
原本玩着青葵衣饰的唐玉和闻言,蓦地撒开一只手,然后取下头上其中一顶花圈头饰,戴在了青葵的头上,“是阿葵的。”
随后,唐玉和又向刘皇后强调,“和阿葵一样!”
“原来是这样啊。”刘皇后大笑起来,不少人也跟着笑了起来。
青葵面上神情不变,内心已经炸开了锅。
唐玉和你个混蛋!
唐焕也忍不住笑了起来,随即起身来到停下脚步的青葵与唐焕面前,然后自旁边侍奴手中的托盘里拿起玉冠与玉簪。
青葵已将唐玉和头上的发簪取下,然后配合着唐焕将那玉冠戴上,再簪上那玉簪。
昭国大乱后,各地藩镇势力崛起。每逢乱世,便是礼崩乐坏之时。
所谓冠礼,除了一些世代清贵书香之家,或者重礼数的名望之门,许多武家新臣已不再为家中子弟举行冠礼。
唐焕今日能亲手为唐玉和戴冠束簪,已是极大荣耀。
戴上新冠与新簪的唐玉和似乎不太适应,晃了晃脑袋。
唐焕含笑看着唐玉和,出声道:“子律,你今日便成人了。从今往后,还需律身律己,忠孝大成。”
闻言,青葵眼中闪过一丝惊异,内心波动不已。
怎么会……唐玉和竟能未卜先知,知道唐焕赐给他的字?
唐玉和冲唐焕傻笑了两下,似乎听不明白唐焕的话。
唐焕也不以为意,朝青葵点点头,径自回了座位。
青葵敛下心神,带着唐玉和向唐焕谢礼,然后扶着唐玉和回了座席。
接下来的宴席风平浪静,唐玉和玩闹过一阵,便照常打起盹来,青葵也就借机先带了唐玉和离开。
回到帐篷,唐玉和便沉沉睡了过去。
玉冬趁机拉了青葵到僻静处,脸色有些担忧地道:“那王家九娘子,看上去也是个厉害人物。他若真嫁入府来,只怕不会对你客气。方才,我瞧着她看过来的
分卷阅读98
目光,像是冰刀子一样。”
青葵不由一笑。
玉冬有些无语,“你笑什么呀?我在说你的事,你自己倒是满不在乎。”
青葵抿唇,“我是觉得你的直觉应该挺准的。那王九娘,如果真嫁给了郎君,应该会很不待见我。”
玉冬一叹,“你知道就好,若此事真定下来了,你还是想办法求着郎主或二郎君,给你定个名分才行。不然,我怕你以后的日子不会好过。”
青葵摇了摇头,“但我以为,这桩婚事并不能成。”
玉冬有些讶异,“何以见得?我看那王九娘对郎君,似乎有些情意。”
“我也觉得。”青葵点头,想起了最后看王九娘的那一眼,“不过,她到底是徐家的嫡孙女。如今郎主越发受陛下猜忌,郎君又是这副模样,王家怎么可能允诺这桩婚事呢?”
更重要的是,青葵觉得,唐玉和今日这般作践自己,给自己丢丑,根本就是故意的。他应该早就听闻了王九娘的消息,所以才来了这么一出。
青葵莫名地相信唐玉和就是有这种能力,拒绝他不喜欢的人。
哪怕是皇上的赐婚。
可是,青葵突然感觉到了一丝疲惫。当年的王九娘,还有她与唐玉和的婚事,会不会也是唐玉和的算计呢?
玉冬抿抿唇,“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就算不是王九娘,只怕也会有别人。阿葵,你心里也要有些准备。”
拍了拍青葵的肩,玉冬朝旁边走去。
青葵看着玉冬消失的背影,没有太在意她说的话。青葵其实更想知道的是,陛下赐字子律,到底是巧合,还是唐玉和的另一个秘密?
青葵觉得,更像后者。
正文 第93章:解释
回到晋王府,天色已黑。唐玉项默然回了自己的院子,青葵看他的心情,似乎比出门那阵更差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