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女首富:娇养摄政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温流
她这一下,来的一场突然且迅速。
左右宫人内侍都没来得及反应,就看见四皇子被砸的满头是血,一把将温酒踹倒在地。
“此毒名曰恨骨,触之即死,即便是我今日必死,你也别想活,死也休想死的痛快。”酒趴在地上,看着手上的血迹,而后抬眸看向赵帆,忽然笑了,“我温酒,做买卖从来不亏本!”
“温酒,本皇子原本想让你活着再见谢珩一面,没想到你竟这样不识抬举!”赵帆脸上血迹斑驳,越发的显得面目狰狞。
他拔剑就要砍杀温酒。
身侧的小李子连忙一把拦住了赵帆,急声劝道:“殿下,此时杀了温酒,只怕就没法子引谢珩自投罗网了。更何况,这人马上就要杀过来了,殿下还是快些移驾吧!”
另外几个内侍也纷纷劝道:“是啊,殿下,无论是什么毒都有解,您是天命之人,定然别的法子解的,快走吧!”
赵帆当即将长剑掷向温酒,恨恨道:“你做买卖从不亏本还不是一样要死”
“殿下走吧!”
耳听得马蹄声近,内侍随从恨不得架着赵帆就走。
温酒在地上滚了两圈,险险避开了那长剑。
赵帆捂着头上的伤,摇摇晃晃的走到楼梯口,吩咐随从将揽月台所有出口都封死,“一定要等谢珩靠近了此处在点燃火药,这次一定要他有来无回!”
赵帆说着,又回头看了温酒一眼,冷笑着扔下一句,“纵然谢小阎王有劈天开地之能,也救不回自己的心上人!只能和你一起死在这里!”
声落,他转身离去。
“四皇子!放我们出去!”
“我都没有侍过寝,不想死啊!”
“赵帆!”
一众后妃们被困在这揽月台上,一半人惊慌失措,一半人哭喊求生,凄惨至极。
温酒身上恨骨之毒发作,脑海中幻影重重,闪过许多人的脸,有前世的、有今生的。
她被卖到谢家前,爷爷和奶奶苛待她的嘴脸,父亲阿娘为了温文的前程答应把她卖掉时的场景,在外逃生时被人践踏,被孟乘云送给赵帆做玩物,前世的谢玹看见她时厌恶的表情,所有人在指着她不贞不洁,谩骂声萦绕耳边,挥之不去……
前生种种在脑海中交叠翻涌,恨欲裂。
可到最后,都变成了心间少年低眉含笑的脸。
阿酒。
我的温掌柜。
我的少夫人啊。
谢珩昔日笑言轻唤一声声掩过了那些谩骂诋毁,驱散了阴霾。
她想起了,那一天,他说——家国天下如日月,唯你是我心头血。
温酒恢复了几分清醒,一手撑在地上,勉强站了起来。
她一低头就看见赵帆被一帮心腹扶着下了揽月台,正往别处去,只余下零星几个人在底下举着火把,随即准备点燃满地的火药。
赵帆打得好算盘,用她引谢珩至此,自己带人撤离,留下几个人将火药一点,顷刻间便能除去心腹大患,从此再没人能挡他的路。
天色渐明,身着墨甲的轻骑朝这边快速赶来。
温酒抬头看去,长长的宫道上,夜色将散未散,红衣玄甲的少年乘风飞马而来,衣袂翩然,风姿卓越。
此刻的谢珩离揽月台越来越近,温酒心下越是焦灼慌乱。
她用尽全力喊:“谢珩,你别过来!”
“你别来……会害死你的!”
可嗓音被风声吹散,被马蹄淹没,温酒喊得嗓音破碎,也全然无用。
他还是不余遗力的飞奔而来。
一百步、八十步、五十步……
温酒渐渐地能看清少年的眉眼
第520章 掘地三尺
千千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第520章 掘地三尺
谢珩飞马而至,只见烈焰冲天瞬间而起,高台琼楼转眼崩塌碎裂,火光吞噬了所有。
一刹那,玉宇红颜都成了昨日云烟。
砰然炸开的火焰逼得飞奔而至的骏马扬前蹄,仰天嘶鸣,连连后退,滚滚浓烟将众人笼罩着,随着风不断四处蔓延。
他的阿酒。
他费尽心机才求得的心上人,顷刻之间,便化作了飞灰。
谢珩一双琥珀眸里倒映着火海烈焰,一时之间只觉得天昏地暗,全身血脉逆行,喉咙一埂,猛地喷出一口血来。
雪白的骏马鬓毛染了鲜红的血,越发显得惊心动魄。
战场所向披靡的少年将军,此刻竟被扬蹄的骏马掀翻了,倒地难起。
“公子!”
两旁的青衣卫连忙翻身下身去扶谢珩,手刚伸出去……
却见一骑飞至,风尘仆仆的三公子踉跄下马,疾步奔至谢珩面前,颤声问道:“阿酒呢长兄……阿酒人呢”
谢珩喉间腥甜,一时难以出声。
他抬头看着那滚滚浓烟,翻腾的烈焰,双目变得赤红,泪光隐隐,无须一言便已经足够让谢玹了解一切。
三公子身形微晃,整个人形同木偶一般站在火光缭乱的废墟前,脸色苍白如纸,没有半点血色。
“我早让你、早让你反的……”泰山崩于前仍旧能面不改色的清冷少年,一句话还未说完,眼泪夺眶先而出,无声落在了满地飞灰里。
只半句,他便已经嗓音发哑,再难开口,只能红着眼去拉谢珩起身。
如何能甘心呢
谢家的男儿在边关为国奋战,赶赴灾区救万民,护住了那么多人,护住不住家中的至亲。
不曾生老,不是病死,不是天灾,而是折在了这些所谓帝王天家引以为傲的争胜手段里。
“救火!”谢珩握住谢玹的手掌强行站
第521章 乱臣贼子
千千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第521章 乱臣贼子
正值午时,日头正盛,淡金色的阳光穿过漫天的烟雾,洒落人间。
青衣卫和墨羽军们搬移废墟上种种杂物,硬生生将废墟刨出一个大坑,清出上百具残尸断骨,一个个穿梭在浓烟之中灰头土脸。
一众皇羽卫和身着铁甲的精兵包围了整个皇宫,炸成了废墟的揽月台四周更是被围的水泄不通。
众人往两旁退开,御辇抬至。
“谢珩!”昏迷多时的老皇帝醒过来的第一件事,便是带着几万人赶回皇宫处置谢珩,眼看着看看揽月台变成一片废墟,不由得怒从心起,怒喝道:“你违抗圣旨,带兵闯宫,将帝京城闹得天翻地覆,可知该当何罪”
谢珩好像完全没听见老皇帝当场发难,一心刨废墟,头也不抬。
老皇帝被他这样当场无视,顿觉难堪至极,气的面色发紫,刚要开口怒斥,便一阵气血倒涌,自个儿先咳了个死去活来。
“皇上……”王首辅连忙上前扶住老皇帝,一边帮着顺气,一边劝道:“臣看谢珩怕是有些疯魔了,皇上不妨先让人把他拿下,再做定做。”
谁知道谢珩下一刻会不会发疯,直接拔剑把他们都砍了。
这谢小阎王平日里就杀人不眨眼,眼下这般魔怔,怕是要所有人都去给他的心上人陪葬。
身后一众大臣对王首辅的意思心领神会,纷纷附和道:“是啊皇上!先把谢珩拿下再论罪不迟!”
老皇帝咳了许久,才缓过气来,沉声道:“来人啊,将叛臣谢珩拿下!”
一众皇羽卫得令,立刻便拔刀冲向了一心扑在废墟上的众人。
先前是老皇帝昏迷着,四皇子又拿大臣们去堵谢珩,一帮文臣对上满身杀伐之气的谢小阎王,原本就落了下风,又没人能做主,白白放着城中几万兵力当摆设。
眼下,老皇帝一醒,众人便都有了主心骨一般,厮杀拼命也硬气了几分。
墨羽军们极有默契,大半人撤出废墟,捡起兵刃便同皇羽卫们厮杀在了一起。
两方兵刃频频相接,日光穿透浓烟间,映得剑影刀光晃人眼。
鲜红的血飞溅在飞尘里,刀剑断于废墟之中,越发显得周遭万人枯骨筑成的红墙碧瓦盘龙殿森森威严。
台前的大臣们护着老皇帝的御辇退到了安全区域。
废墟中余下一部分人继续掘地,跟着谢珩,把整个揽月台都翻了个底朝天。
就在这时。
谢珩忽然挖到了一串眉心坠,中间是颗淡金色的琉璃珠子,此刻那琉璃珠子一半埋在尘土里,一半露在外面,折射出微微的光。
少年猛地顿住了。
那是温酒平日里带的眉心坠,从前她时常带着,谢珩手痒时,还常常伸手弹两下。
他的小财神每每都异常紧张的护着,说这琉璃珠子是用来招财的,不能乱动。
现在,温酒的眉心坠在这废墟之中,那人……
谢珩眼前一黑,险些整个人都栽倒在地,勉强站稳了,把那琉璃坠从尘土里挖出了出来,紧紧的握在掌心里。
温热的泪忽然夺眶而出,落在手背上,流入指缝间,与掌心的琉璃坠相遇。
三公子一见那琉璃坠,
第522章 拨乱反正
千千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第522章 拨乱反正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再一看谢珩手上的青玉牌,更是面如土色。
王益昌面色大变,颤声道:“逐云令”
这下,连老皇帝脸上也血色顿失。
厮杀中的皇羽卫闻言,有些迟疑的收了手,以对抗的姿势防范着一众墨羽军,频频回头看向老皇帝和大臣们,试图从中看出点什么来。
谢珩站在断木破墙之上,拿着逐云令,居高临下道:“王首辅既然识得逐云令,不妨告诉这些人此令究竟有何用途”
王益昌有些犹豫,看了老皇帝一眼,还是决定一声不吭。
谢珩冷冷一笑,沉声喝道:“礼部!”
礼部尚书王志成先前在凌云山死在了赵智手上,到现在这缺还没人补上,侍郎张贺硬着头皮走了出来。
一边是气势压死人的谢小阎王,一边是眸色骇人的老皇帝。
偏生每次在这种需要追溯种种规定之类的东西,礼部都逃不过去。
张贺颤声道:“始祖曾言,见逐云令如见君王!上至王公贵族文武百官,下至兵卒小吏皆需跪拜之礼,听其号令,胆敢违令者,处极刑……”
谢珩丹凤眼微眯,周身杀气弥漫,“都听见了”
胆子小的那些个人瑟瑟发抖,当即就要跪了。
张贺双手交叠,膝盖都微屈了,一旁的王益昌忽然大步上前,一把拖住了他,“张大人且慢!谢珩此人狼子野心,也不知道他从哪弄来了逐云令,如今有皇上再此,难道我等还要认一个拿着逐云令的贼子为主,而不尊我等辅佐了二十年的君王吗”
“这……”张贺顿时面露犹豫,抬头看看谢小阎王,又回头看向老皇帝。
老皇帝的唇干裂发白,沉声道:“谢珩!你以为仅凭一块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逐云令,你就能颠倒黑白、谋朝篡位吗简直是异想天开!”
“谁说我长兄要谋朝篡位”一身阴寒之气萦绕的谢玹忽然从青衣卫的保护圈里走了出来,一步步行至老皇帝和众臣面前,语调寒凉道:“大晏历代君王继承皇位之时,都会从上一代皇帝那里接掌玉玺和逐云令两样东西。”
三公子字字清晰道:“皇上,你方才说我长兄不知道从哪弄来的逐云令,也就是说登基之时,手中只有玉玺,却不知逐云令的下落。那、你的皇位又是如何得来的”
这一问出来
第523章 窃国贼
千千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第523章 窃国贼
“朕、朕扪心自问……”
老皇帝睁大了一双浑浊的老眼,看着眼前并肩而立的两个绝艳少年,眼里渐渐闪起了泪光。
思绪飘远了,变得凌乱而飘忽。
谁没有少年过呢
他也曾同赵承安姐妹并肩走天下,惩治贪官污吏,说起这样义正言辞的话来同谢玹一般句句铿锵有力。
也曾像谢珩这般年少意气风发,指点山河,一心为万民谋福祉。
可后来,终究是陌路殊途,刀剑相向,只能争个你死我活。
老皇帝这么些年,活在一众大臣们心照不宣共同营造的假象里。弑君夺位之后,他既满心兴奋又寝食难安,为了遮盖真相,索性将衡国公和满朝的众臣良将都杀了个干净,只余下一群见风使舵的“良禽”。
后来邻国兵犯境攻城略地,连个能打仗的干将都没有,搞得大晏民不聊生,一众大臣只能劝求和,个个都说:割让两座城池,拿些金银珠宝就能解决的事,何必要流血流泪的打仗
于是,周边各国看着列国之中最强最大的大晏成了割地赔款,臣子们都是屈膝卖笑的脓包的弱国。个个都把憋了几十年的贼心眼往大晏使,这么些年,四方边境战火不断,老皇帝一开始还觉得仗打输了老脸挂不住,后来求和求得多了,好像就不觉得有什么了。只是大晏国土越来越少,国库也掏空了,国势一年比一年衰微,所有人都心照不宣的对此只字不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