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80年代大反派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Opat
如果从道德层面,当然是很多人反对。可在此刻,夏萱不觉得是坏事。
至少大家会因她的进步而改观,会认为她夏萱不是弱者,她的国家也不是弱国。
夏萱越来越和曾经的自己,温思思完全不同了。
那个软弱,只会怪责别人,把问题推诿到别人身上的自己不见了。
她变得成熟,变得很不自己。
是的,如果是曾经的朋友见到现在的她,一定不会认得出这是她。
不要说曾经的温思思,就是过去的那个石凌镇夏萱也不再是。
她变得自信,只要她说行,就一定会实现。
她说要考上牛津,结果一年后她成为了当屇英国会考中的第一人,她得到了牛津大学的学位资格。
别人都说西方的大学与国内的很不同,国内是难在高考,是难进易出。国外的就相反,易进难出,如果挑战双学位,那就更是不可能的任务。
不过夏萱就是修读了双学位,金融和设计。两个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学科,同时也是两个算得上最困难的学科。
别人都不看好,但夏萱就是提前了学院的要求,她提前把学分修足,也把两科的论文提前完成。
其实她已经可以毕业了,而且是以一级荣誉的身份双学位毕业。
但夏萱还是觉得自己不足,见得越多就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同时也更明白自己的不足。所以她继续在大学内学习,即使不是她的学科课程,但只要她感兴趣的都会去了解。
学霸?她们的同学们都叫她"学魔"呢。
不过夏萱也不是只会死读书。
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
她也很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在埋头书海的同时,她也会试着用所学去实践。
她在英国成立了两家投资公司及一家设计公司。
结果,三家公司都很成功。特别是其中的一家投资公司,更是已在英国成为了十大年轻企业之一。
美域高投资银行。
是的,银行!
在国外,"银行"其实是不难成立的。因为外国的金融体制与国内很不同,国外的银行是有不同的分类,不一定是国内那种的高大上。
好像夏萱的美域高投资银行就是偏私人的投资银行一类。又或者说另一个名字吧,大家就更易理解了。
投行。
投行就是投资银行的简称,这类银行不是以传统
分卷阅读62
的银行业务为主,而是主要帮客户进行投资。
再直接一点,投行就是帮一些人去钱生钱。
总之夏萱也不知道是不是在金融方面有着非常高的天份,总之她的美域高投资银行就成为了伦敦本土的一个热话。
可是夏萱的眼界已经变得更高,她不满足于现状。
或者说她开始追求完美,她不想自己只在某一部份满分,她是要全面的满分。
所以在毕业后,她去意大利了。她不止要在金融上有成就,同时要在设计方面满分。
她去了意大利的百年皮革老店中当学徒。
学徒?是的,就是最基础的学徒。
英国的四年时间是令她改变了很多,但有些东西是不变的。
她不会满足,但也不会自满。
可能在学界或金融界已有一定成绩,不过在设计方面,她还是任重道远的。
但说起来也有点怪的,她在设计学院时的成绩也很好,教授们对她的作品都是举起大拇指的。但放到市场上后,反应都平平。所以她的设计公司一直都有点半死不活的样子。
她气不过来,于是就来意大利了。
她的主要创作方面是女性服饰,而在这一类别,皮革的设计是占了很重要的一部份。所以就是这么简单的原因,她来意大利了。
可是不要以为你想学,别人就会教哦。
夏萱打算请教的都是意大利的名匠师,而这些名师都莫名的有着一个共通点,就是固执。
不过又不要误会哦,他们的固执不是在于门户之见,他们其实是乐意分享的。
他们的固执只是一种奇怪的偏见。
"你学来是为了做生意的吧?
中国人就是喜欢做生意,就为了钱!
我们的作品都是艺术,是不能用钱去衡量的!"
夏萱真的哭笑不得,不过她又的确反驳不了,她来学习不就是为了自己的设计公司吗?所以这些皮革大师也没有看错的。
那怎么办呢?
结果夏萱就用起了最笨的办法,诚意的感动!
第43章 爱你不爱你
、夏萱用了一年的时间去"感化"一名皮革大师。
大师每天去工作室的时候,夏萱都会在门外等着。接着,在大师开始工作的时候,她就会静静的在旁看着。
不过她也不只是看,只要看到大师有甚么需要,例如他要把几块皮革作对比时,夏萱就会立即清理小桌子,等大师可以方便的用上。如果大师开始设计,她就会乖巧的把工作室的大门关上,给大师一个可以宁静思考的空间。
总之夏萱用尽一切办法去感动大师,希望大师可以看到她的诚意。
经过了数个月后,大师也终于默许了她的存在。夏萱就是有时模仿大师制作,大师也不会说甚么。甚至在夏萱做不来的时候,他更会提醒一两句。
但夏萱又不算是大师的助手和弟子哦,因为大师从没有承认或答应过夏萱的"合法"存在。
如果是别人,可能已经受不住了,因为某程度这是虚耗光阴。大师是偶尔会教一下,但那些很多都是基本功,例如针线的运用。这些都没有甚么特别的技巧,所以半年时间之中,夏萱可以说甚么都没学到。
说起来也奇怪的,如果大师很孤癖是可以理解,但大师不是。
他很健谈,只要不是制作的时间,他的嘴巴都不会停的。
那他是不想被人学到自己的技术?又不是。
大师有很多徒弟。工作室中长期有着几名跟随大师的学徒。
那一定是他选人很严格了,结果夏萱就更不是。大师可以说是夏萱见过最不闭关自守的人,就是一名无聊来玩的小孩子,大师也会传授一些制作的小手艺。
夏萱真的很不明白了,为甚么要对她特别对对呢?
因为她不是意大利人?
夏萱就问过大师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可大师只摇了摇头,"你还没懂。"
不懂,夏萱确实是不懂。
或者去找另外的师傅学习?夏萱又不愿意哦。因为这位大师是她所知道最出色的一位,他的出品全是被冠以艺术之名。
再加上夏萱有点固执。
其实从小到大,夏萱都很"牛脾气"的。只要她认定的事就永不回头,不成功就绝不放弃。
对程亮的感情是。
她对家人的责任感是。
对自己成绩的执着更如是。
但又因为这个性格,夏萱一直在成功。所以这次也不例外,她就是要拜大师为师。
因此即使长时间的毫无进展,她还是坚持着。
不过要说一无所得也不尽是,至少在这半年中,夏萱的手艺是好了的。
大师不介意她用工作室的物事,于是她在闲暇的时候就会用上不同的工具试着去模仿。
刚开始的时候,其实夏萱是没发现自己和大师的成品有甚么分别的。除了一些细节位没有大师的精致外,夏萱所制作的可以说与大师没有分别。
这是大家也认同的。
夏萱听到这些话后当然是高兴。可小小的开心后,她又会更失落。
每一次她拿着自己的出品走到大师面前时,大师都会说三个字,"不合格。"
不合格?不可以吧。
大家都说好的!
可大师就是说不行,"回去再做吧。"
问题究竟出在那里呢?明明已经是九成九相似,夏萱真的不知道了。
大师忌才?
夏萱不是圣人,她不是没想过这个原因。会不会就因为自己的出色,大师又怕自己会比他好呢?
人都是有阴暗面的,夏萱会往这方面想是很正常。
可这个念头只一闪而过,因为大师早已不在乎这些虚名。若果他愿意,他可以是任何一家大品牌的首席设计师。
而且说他忌才,这是不可能的。大师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但他一直在坚持着教育。在过去的日子,他教出来的弟子已多不胜数。其中一些更是设计圈的名师。
那为甚么夏萱不能成为他的弟子了?
"你明白的时候,就算是出师了。"
终于,大师可能也不想见到每天压抑和苦思的夏萱,他也终于给出了一个提示。
可听到这个
分卷阅读63
提醒,夏萱真想问大师一个问题,"大师你是不是学佛的?"
太玄了。
但夏萱再细心一想,明白的时候就可以出师?
"大师,那我现在已经是你的弟子了吗?"
她终于拜师成功了?
"我这里一直没有甚么师傅和弟子,更没有所谓的教和学。我只是分享。
我喜欢皮革的制作品,我更想所有人都会喜欢它们。
所以只要有人想了解,我都会分享的。"
"但大师你从没有和我分享过啊。"
"因为你不同。"
"不同?"
这算是特别对待吗?如果是别人或许会感到非常荣幸,但夏萱就自问"无福消收"了。
她恨不凡得大师只把自己当成普通的一员。可大师就是无法用常理去推断,所以她只有自己继续苦思了。
结果这就一年。
但一年前和一年后,夏萱还是没觉得有甚么分别。
"大师,我真的不明白了。"
"你因为为甚么不明白?"
"因为不明白,所以不明白。"
"这不就明白了吗?"
好吧,大师越来越难懂了。不过大师也不是要戏弄夏萱,"你就没想过你最欠缺的是甚么吗?"
最欠缺?
大师这一问下,夏萱就像懂非懂了。
她现在有欠缺的东西吗?
没有!
如果问十年前的她,夏萱会说出很多,她要家人、要钱、要时间、要喜欢的人
很多很多,或者在那时更应该问夏萱是不缺甚么。
但现在已经不是那时。
现在家人都过得很好,奶奶和爸在石凌镇过得好好的。夏蓓也已经升上大学,甚至更是与程朗去了同一家一流大学。杨铁就不用说了,他现在名成利就,更遇上了那名互相深爱的女人。
家人们的一切都不用夏萱担心。
钱?学业?理想?
不说别的,以夏萱现在的学历已是比大多数人好,牛津大学双学位一级荣誉毕业,这是多少学子的追求啊!而理想,夏萱的理想好像已不是那么遥远,现在只要她想,就可以马上放下一切去环游世界。
因为即使不说杨铁每年给她的"零用钱",就是她自己的公司,每一天的收入都够她一个月的挥霍了。
有钱有颜,有学历又有时间。
这是多少人一生的梦想。
不过夏萱的人生也不是完美的。
她离国已经四年,在这四年中她遇到了很多人很多事,她得到了很多。但她一直觉得欠缺了一样事物,就是爱。
一切好像都回到原点,甚么是爱呢?
她是爱程亮的吗?
一直以来夏萱都觉得这是一个肯定的答案,她爱。
但离开了四年,四年没有见面。她发现自己原来没有他也是可以的。甚至没有了他,她更"自在"。所以的行动都不会因而被左右,她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可以表现出真我。
程亮开始成为了一个名字。
其实夏萱爱的,只是一个名为程亮的想象人吗?
因为夏萱慢慢回想有关他的种种,她一直以来爱的"程亮"好像只是一个想象出来的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