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绿湾奇迹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磨砚少年

    大曼宁在赛后的采访也受到了诸多瞩目:

    “我相信罗杰斯具备成为顶尖四分卫的能力,关键时刻的表现确实非常出色;我也相信诺亚是一位值得尊重也值得关注的教练,他在进攻端和防守端都展现出了过人的睿智,更重要的是他拥有足够的冷静。”

    众所周知,大曼宁是一位风度翩翩、滴水不漏的球员,他和布雷迪在应对媒体的时候总是滑不溜秋、无懈可击,兜来兜去的官方套话永远都捕捉不到任何漏洞,堪称完美,却也难免无聊乏味,没有爆点。

    不过,大曼宁比起布雷迪来说,更加懂得自嘲与自黑,他和弟弟小曼宁就经常拍摄一些恶搞的短片或者广告,甚至还出现在综艺节目里,跟着脱口秀演员一起调侃自己。今天,大曼宁也展现出了幽默感。

    “老实说,完成达阵之后,最后时刻,我以为胜利将属于我们,但显然我还是太过自大了。遗憾的是,我们最终输给了一支表现更加出色的球队。这也告诉我一个道理,永远不要给对手留下还击的机会。就好像诺亚今天所做的一样。”

    新闻发布会现场一阵哄笑。

    在后来的报道之中也引起了诸多讨论,尤其是陆一奇得到了来自大曼宁的称赞与认可,虽然很有可能只是客套性的恭维与赞扬,仅仅表达自己的绅士风度,但还是让更多视线纷纷集中在了陆一奇身上。

    相反,陆一奇对大曼宁的赞赏与钦佩却被淹没在了浩浩荡荡的新闻之中,毕竟,联盟之中佩服大曼宁的球员和教练着实不少,没有什么值得报道的,而且陆一奇这样一个年轻教练的“份量”也远远不够。

    尽管如此,印第安纳波利斯当地媒体还是牢牢抓住了陆一奇的言论,对这位年轻少帅表示了称赞与表扬,并且一致认为“这是一场值得纪念的经典较量”,话里话外都对陆一奇和绿湾包装工充满了好感。

    每一场比赛必然存在胜负,却不意味着胜利者和失败者必须成为敌人。

    绿湾包装工和印第安纳波利斯小马的本场比赛就是如此。

    除了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小部分媒体在持续不断地煽风点火之外,还有更多媒体都在积极主动地报道本场比赛。

    一方面是因为联盟摆明了准备捧陆一奇,愿意配合联盟宣传攻势的媒体不在少数;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许多媒体还是秉持了职业操守,他们并没有准备以惊悚吓人的标题来吸引视线,而是给予了客观报道。

    “激战到最后一刻,悬念保持到最后一刻,绿湾包装工赢下血性之战!”

    “诺亚-陆展现大场面的大心脏,强势击败印第安纳波利斯小马!”

    “四连败之后的一场辉煌胜利!绿湾包装工以精彩绝伦的表现证明自己。”

    “‘我们走在正确轨道上’,少年主帅在混乱与动荡之中依旧保持清晰头脑,击败印第安纳波利斯小马只是一场普通比赛。”

    “我们是否低估了诺亚-陆?”

    “‘超级阿奇’,诺亚-陆用表现回击质疑。”

    “创造联盟无数个历史第一的背后,诺亚-陆到底是不是一位优秀的主教练?”

    “从nfl,诺亚-陆的神奇魔法还在延续!那么,这场魔法奇迹的终点到底能够触碰到什么高度?”

    客观来说,这仅仅只是一场常规赛而已,强队在阴沟里翻船的事情也着实不少,媒体终究还是保持了克制,并没有大书特书,彩虹屁也没有脱离轨道地全面发力。

    但一来陆一奇的话题效应始终没有完全消失,毕竟依旧是陆一奇这位年轻菜鸟教练的第一个赛季;二来本场比赛的精彩程度完爆本周其他所有比赛,甚至堪比季后赛,跌宕起伏的比赛进程引爆无数讨论。所以,媒体报道还是如同富饶油田一般井喷开来。

    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李承祺已经坐在电脑面前傻笑了将近一个小时,但激动雀跃的心情依旧没有办法平复下来。

    准确来说,昨天比赛结束之后是如此,今天放学之后已经是第二波了,但李承祺的喜悦心情依旧在云霄巅峰徜徉翱翔,丝毫没有回落的迹象,恐怕接下来整整一周时间都没有什么事情能够破坏他的好心情了。

    李承祺发誓,绝对不是因为今天在学校里尼曼没有前来挑衅捉弄自己,绿湾包装工赢球之后他似乎就偃旗息鼓了,甚至没有出现在李承祺的视野范围之内——好吧,也许这确实是心情愉悦的原因之一,但更多还是因为绿湾包装工、还是因为比赛、还是因为陆一奇。

    满腔喜悦与热情在涌动着,李承祺迫不及待地想要分享、想要讨论,恨不得将这份幸福分享给全世界,那种纯粹而简单的开心不掺杂任何杂质,轻而易举就能够点亮全世界。

    fp

    (iishu)是,,,,!




456 华夏市场
    【】(iishu),

    【 】,精彩小说免费阅读!

    李承祺端坐在电脑屏幕面前,不厌其烦、心潮澎湃地翻阅着各大新闻媒体对于昨天那场比赛的报道。

    不仅仅是关于绿湾包装工和印第安纳波利斯小马的新闻,其他报道之中只要提及“陆一奇”或者是这场比赛,他也仔细地阅读完毕,即使是一些“面包屑”也好,恨不得把所有赞扬的报道都彻底浏览一遍。

    有些报道甚至还反反复复地阅读了不止一遍,比如说espn那篇分析陆一奇临场战术指挥的深入报道,以解构全场比赛的姿态讲述了陆一奇的老道与睿智,结论认为是陆一奇的妙手回春争取到了胜利——

    这篇报道,李承祺已经反复阅读了五遍,但依旧乐此不疲。

    每一次阅读都能够再次回想起比赛的画面,然后热血沸腾起来,整个人就好像跳蚤一般安定不下来,一个人在电脑桌前面又是转圈又是大笑,幸福的欢快和喜悦就这样漫溢出来。

    抵达美国两年了,在学校作业之外,李承祺从来没有如此大量地阅读英文稿件——不对,即使是学校作业也没有如此认真如此投入,遇到陌生词汇和专业词汇,他还会主动调查,并且深入了解背后的故事,尤其是关于橄榄球的知识,什么叫做回阵、如何判定传球干扰犯规等等。

    仅仅是不到二十四小时的阅读量,应该就可以抵得上以前一两个月的英文阅读了。

    但李承祺却丝毫没有觉得枯燥乏味,反而是越来越激动、越来越投入,就这样一头扎进了橄榄球的海洋里。

    原来,这就是热情源泉。

    “啊啊啊,好想找到其他人一起分享。”

    李承祺恨不得站在珠穆朗玛峰的顶端,向全世界安利:快来观看绿湾包装工的比赛,快来支持陆一奇教练,保证们绝对不会后悔,入股不亏!

    但遗憾的是,李承祺在迈阿密,身边全部都是迈阿密海豚和迈阿密热火的球迷,他在这里呼喊绿湾包装工根本就是“身在曹营”,除了博比、苏斯那群小伙伴之外,基本就找不到金绿色球迷的身影了。

    又一次翻阅完毕最新的新闻,李承祺却依旧意犹未尽,满腔热血却找不到分享对象,无法一起欢呼一起雀跃一起激动,那种失落是难以形容的。

    现在,李承祺终于真正明白竞技体育的魅力了,那种激情、那种热血、那种忘我,不畏困难地朝着胜利狂奔,不惧对抗地拧成分一股绳,无论什么逆境都永远保持一颗战斗之心的癫狂,确实令人忘乎所以。

    “信念”,许多时候,人生需要的就是一种信念,然后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同时,李承祺也终于真正明白陆一奇的强大了,人们只看到了他创造历史的辉煌,却不曾看到他在创造历史之前付出的努力、他在创造历史过程中承受的压力;现在绿湾包装工的每一场比赛都是一次考验,而陆一奇的每一个脚步都承载了历史的重量,这绝对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到的,但他做到了。

    如果说此前,李承祺仅仅只是因为“血脉相连”而给予陆一奇关注,那么现在就是真心实意地由衷敬佩,甚至是崇拜。身体里,似乎有什么东西被唤醒了,眼前呈现出来的世界也就悄然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不行,我需要告诉更多人阿奇教练的强大。”

    一个想法在李承祺的脑海里生根发芽,并且快速茁壮成长起来,就好像身体里埋在种子长出了一棵树,然后那棵树快速成长起来,越来越高大、越来越茂盛,似乎下一刻就即将冲破身体冒出枝桠来。

    他必须付诸行动。

    于是,他就这样做了。

    快速打开各大网站,李承祺还是习惯性地寻找中文站点,渴望在故乡的土地之上寻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从虎扑到贴吧再到论坛,李承祺认认真真搜索了一遍,但收获非常非常有限。

    2008年的当下,罗杰-古德尔接手nfl总裁工作之后,他就从来没有掩饰自己拓展世界版图的野心,欧洲、南美洲、大洋洲、亚洲,准确来说,除了不确定因素太多的非洲之外,全世界都是古德尔的目标。

    在美国四大体育联盟之中,nba的海外市场推广无疑是个中翘楚,欧洲和亚洲的市场占有率都令人眼热。

    过去几年时间里,仅仅只是一个明-姚,这就成功地让nba在华夏市场取得了无与伦比的巨大成功,足以让其他三大联盟望尘莫及,甚至间接地影响到了欧洲五大足球联赛对于亚洲球员的引进策略。

    事实上,早在1976年,nfl就曾经登陆过东京,而后又前往柏林、都柏林、悉尼等多座糗事举行过比赛,希望能够开拓国际市场;2007年,古德尔上任之后,第一次将常规赛搬到了北美大陆之外举行,前往伦敦的温布利球场。

    这是古德尔全球计划的第一步。

    古德尔的计划在执行之处就遭受了无数质疑,虽然橄榄球是北美第一运动,但海外市场的群众基础却远远不能相提并论。

    更何况,在英国,除了足球之外,英式橄榄球也拥有无与伦比的群众基础,而规则与方式大相径庭的美式橄榄球能否在英国取得成功,却是一个未知数。

    没有人能够确定,伦敦碗是否能够顺利举行——而去年的首次伦敦碗之中,纽约巨人击败了迈阿密海豚,市场推广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也让古德尔充满了信心,又进一步大刀阔斧地迈向了亚洲。

    缺少群众基础、缺少明星球员、缺少球员参与、也缺少历史沉淀,这一切都使得橄榄球在亚洲地区的推广变得无比困难,尤其是华夏的两岸三地就更是如此。虽然古德尔接管总裁位置之后,创造了无数奇迹,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亚洲的推广工作还是迟迟不见成效。

    按照原计划,2008年是奥运年,古德尔也瞄准了华夏市场,策划了一场“中国碗”,甚至邀请到了新英格兰爱国者出席,但结果却因为地震、金融危机等等意外因素的连连感染,最终没有能够成行。

    这对于古德尔的亚洲推广计划无疑是一次沉重打击。

    所以,李承祺试图在中文论坛之上寻找到志同道合的球迷,任务的艰巨也就是可以预见的。

    (iishu)是,,,,!



457 球迷小组
    【】(iishu),

    毋庸置疑,nfl推广亚洲市场的决心始终不曾动摇过,陆一奇的横空出世也再次进入罗杰-古德尔的视线,但推广需要时间、文化需要沉淀、共鸣需要培养,短时间之内想要打开局面,还是比较困难的。

    李承祺确确实实找到了一些橄榄球爱好者论坛,也找到了一些兴趣小组,就如同进入新大陆一般,充满好奇和渴望地进入论坛,迫不及待地开始搜索绿湾包装工和陆一奇的相关资料。

    帖子,的确出来了不少,毕竟是nfl历史上第一位华裔主教练,如此重磅的新闻怎么可能没有讨论呢?

    尤其是六月到九月期间,相关讨论的帖子成百上千,令人眼花缭乱,人人都在好奇着这位教练的职业经历和执教生涯,但遗憾的是,干货非常非常少,主要还是中文媒体的报道资源并没有及时跟上,普通球迷们也是束手无策,没有能够挖掘出更多内容。

    于是,最后也就是反反复复的一些重复讨论而已。

    伴随着绿湾包装工四连败的困局,讨论频率与数量也就呈现出断崖式下跌——本来橄榄球的球迷基础就并不庞大,讨论热情跟着下滑之后,也就只是残留着一些火星子而已,没有真正地形成一股力量。

    关注,当然依旧是关注的,但谈不上投入与狂热。

    这就是陆一奇在中文橄榄球球迷论坛之中的现状——培养球迷,不仅需要一场又一场比赛的打磨与淬炼,而且还需要新闻媒体铺天盖地的狂轰乱炸,只有持续不断地跟上消息,才能够培养出认同感。

    而这些恰恰都是陆一奇现在所欠缺的,“因为他是华裔所以才给予关注”,仅仅依靠这样的噱头是无法培养出球迷的。

    李承祺有些失望。

    不过,李承祺自己才刚刚经历了一个心态的转变,此时更是处于亢奋与激动的巅峰,他又怎么可能轻易遭受打击呢?

    “我需要点燃这个火把。”

    说做就做,李承祺打开了贴吧——早在六月份就有橄榄球迷建立了一个“陆一奇吧”,希望密切关注这位华裔教练的职业生涯,但贴吧基本就是荒草丛生,如同一座很久很久都没有人过来打理的坟墓一般。

    “阿奇教练-资料”。

    “阿奇教练-战报”。

    “阿奇教练-新闻”。

    李承祺根据自己的记忆和理解,简单地做出三个分类,然后开始一条新闻一条新闻地进行搬运和转载——

    现在他还没有办法进行翻译工作,暂时先贴英文版本的,等整理完毕之后,再腾出手一条一条地翻译。虽然可能占据大量业余时间,但这也是学习英文、锻炼英文的一种途径,李承祺觉得这是可行的。

    一条。

    再一条。

    原本只有一百多个帖子的贴吧,转眼就直接增加到了三百多个帖子,整个屏幕都被“新帖子”拥挤得满满当当,这让李承祺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笑容,尽管贴吧现在也就只有不到三百个粉丝,但他并不介意:

    是金子就会发光。

    他坚定不移地相信阿奇教练肯定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并且在故乡土地之上吸引无数球迷的支持。

    这些工作暂时到一段落之后,李承祺隐隐觉得肩膀有些僵硬,但他也知道自己没有必要急在一时,因为搬运新闻的事情是一项长期工作,每周都有比赛、每周都有报道,这势必需要长期坚持下去。

    而且,接下来有时间之后,他还希望整理一下阿奇教练的职业生涯,包括ncaa的一些重要新闻内容,真正地建立一个教练档案,让每一位新加入的球迷都能够详细地了解来龙去脉。

    所以,不用着急,不用着急。

    暂时完成贴吧新闻搬运工作之后,李承祺又萌发出了另外一个想法——

    虽然在国内,因为橄榄球球迷基础相对薄弱的关系,现在的瞩目度还是不够;但在北美大陆之上却不是。
1...165166167168169...3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