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绿湾奇迹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磨砚少年
然而……绿湾包装工现在距离端区不到十码,即使是传球到底线也不到二十码,根本就不需要长传。
那么,为什么呢?
明明是一次基础阵型,但陆一奇的人员轮换却打乱了战术布局;另外,刚刚完成开球回攻达阵的琼斯也展现出良好的竞技状态,再加上德赖弗和尼尔森的存在,如此进攻武器确实是令人不得不警惕。
福克斯无法摸透陆一奇的想法,因为跑动路线的排列组合存在无数可能,防守只能被动地随机应变。
果然!
开球之后,绿湾包装工的外接手跑动路线立刻就展现出了优势——
同样位列右翼的三名球员齐齐上步前冲,琼斯朝着端区右侧底线死角前冲,詹宁斯朝着右翼端区深远部分冲刺而后又九十度拐弯横向跑动切入中央地带,德赖弗则冲向端区前沿部分却控制角度地为詹宁斯完成拆挡。
三名球员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却根据自己的特点延伸出不同线路,而且还有彼此之间的配合拆挡,根本就是防不胜防,迫使卡罗莱纳黑豹的二线防守不得不被牵着鼻子走。
原本福克斯是要求防守阵线尽可能收缩起来,但无论是对位防守还是区域联防,他们都无法抵抗对手的路线穿插,三名外接手每一个人都是具备独当一面能力的球员,拥有各自特点,确实防不胜防。
与此同时,位列左翼中间的尼尔森也朝着右翼横向拉扯过来。
蹬蹬蹬!
尼尔森仅仅往前冲刺三步左右,左腿一个蹬地,身体也就改变了冲刺方向,从纵向演变成为横向拉扯,九十度拐弯直接甩开了正前方对位的两名防守球员,然后以横向跨越的姿态冲过中央地带的密集人群,切入右翼。
无形之中,尼尔森与德赖弗、詹宁斯分别形成三个层次,近、中、远,而且跑动路线与状态都不同。
什么叫做万花筒?
绿湾包装工现在就正在实力演绎,更重要的是,右侧端区底线死角的琼斯已经形成了一对一的单挑。
电光火石之间,视线根本不知道应该落在哪里,只有少数球员牢牢铭记应该捕捉四分卫的传球动作——
罗杰斯的口袋脚步被卡罗莱纳黑豹的防守前线逼迫到了后方,防守端锋朱利乌斯-佩珀斯表现依旧彪悍,凭借着一己之力就压制着进攻锋线的阻拦,硬生生地把罗杰斯往后逼退了至少五码。
但这对于罗杰斯来说已经是固定套路,心理提前做好准备,口袋脚步也并不慌乱,一边后退一边移动。
因为四名外接手全部都在右翼,就连跑卫格兰特也在右翼蹿了出去,沿着槽位前冲,所以罗杰斯朝着右翼移动的脚步也就没有任何奇怪,整个攻防对峙的人群全部都朝着一侧严重倾斜。
横向交叉换步之间,罗杰斯抬起右手做出一个传球动作,目标赫然瞄准了底线死角的琼斯,快速挥臂的动作死死压制住了防守球员的临场反应,重心纷纷开始后撤;然后罗杰斯却保持着传球动作,并没有发力,脚步再次横向交叉换步一次,调整身体。
假动作!
罗杰斯的脚步才刚刚移动,正在竭尽全力追赶的佩珀斯就意识到这是假动作,但罗杰斯的动作非常干净利落,手腕轻轻一带,似乎根本看不到什么发力动作,但橄榄球就如同长鞭一般狠狠甩了出去。
嗖!
瞬间出手!
从假动作到完成出手也不过短短的半拍节奏而已,甚至呼吸都没有来得及吐出一口气,罗杰斯的传球就已经推送了出去,然后就可以看到防守球员的动作纷纷重心后座,身体条件反射的调整跟不上橄榄球的飞行速度,而罗杰斯有心算无心的延迟出手也就为传球创造出了半拍空档。
传球目标不是琼斯,而是直线方向,那么,尼尔森、德赖弗、詹宁斯,这三名外接手又到底是谁呢?
等等,还有格兰特也在这条线上。
一条传球线路布置了四名接球球员,而防守球员就这样交错分布在传球线路上,如此大胆而疯狂的战术着实令人大开眼界!





绿湾奇迹 541 气势如虹
蹬蹬蹬!
蹬蹬蹬!
从左翼横向扯动切入右翼的尼尔森正在全力冲刺,因为跑动距离最远,为了能够契合对手的线路掩护,他也就必须把速度优势发挥到极致,这也是尼尔森的进攻位置被安排在左翼的原因。
得益于格兰特、德赖弗、詹宁斯的跑动节奏配合,四名接球球员就这样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同一条传球线路上,前前后后彼此之间也就间隔着三码四码而已,然后通过横向位置的切换来制造出接球空间。
即使卡罗莱纳黑豹防守组能够识破罗杰斯的传球假动作,此时也难以第一时间准确判断传球目标是谁。
准确来说,外接手也不知道,因为罗杰斯将根据对位状况来临时决定,他们四名接球球员都必须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做好或接球或拆挡或接应的准备,只有兢兢业业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达阵才能到手。
蹬地!
尼尔森正在快速横向扯动,视线余光迅速对周围防守球员的位置和趋势做出判断,“时刻注意观察”——
这是陆一奇对尼尔森的教导,外接手必须学会准确掌握自己的处境与位置,不仅需要完成接球的任务,还需要对持续推进的可能进行评估,并且与队友完成配合,这样才能够成为顶级球员。
尼尔森立刻就注意到了防守球员的重心失位,因为所有一切都发生得太快,所以原本就在右翼的德赖弗和詹宁斯身边还存在着防守球员,暂时没有完全丢掉位置;而琼斯与格兰特作为近距离的变数,更多防守球员的重心也都倾向于他们;最后“姗姗来迟”的尼尔森则进入了一个相对真空的领域状态。
不是说尼尔森身边没有球员,事实上,他的前后左右全部都是防守球员,但这些防守球员的重心都正在远离尼尔森,二次调整重心的节奏和速度都跟不上正在快速横向移动的尼尔森,这就是他的优势。
唯一一位紧追着尼尔森不舍的角卫克里斯-甘堡也已经丢掉了位置,尼尔森用绝对速度甩开对方一个身位,制造出了空档。
视线对整个周围环境状况做出准确判断之后,尼尔森也就意识到,自己成为传球目标的可能性正在上升。
于是,横向扯动奔跑的时候,尼尔森的脚步与重心也就相对应地做出调整,下一秒就可以看到一道棕红色的线条直挺挺地朝着自己冲撞过来。
子弹传球!
五码短传!
尼尔森稍稍屈膝控制重心,用胸膛作为挡板、用双手作为扑网,条件反射地将橄榄球直接收入怀中。
砰!
甚至在意识反应过来之前,身体的条件反射就已经完成了接球,尼尔森的双手牢牢控制住了橄榄球;紧接着后续动作就行云流水地延续下去,脚步一蹬一转,然后就侧过身体,朝着端区全力冲撞上去。
砰!
尼尔森的身体狠狠撞上了一堵墙,显然是没有移开位置的防守球员,但尼尔森根本没有时间抬头观望,双脚蹬地的动作强劲有力,小腿肌肉爆发出了难以置信的力量,充分利用地面的反作用力连续前冲。
蹬地!
蹬地!
尼尔森瞬间展现出了堪比蛮牛的姿态,不管不顾地顶撞着防守球员的身体持续前进,短促而强劲的爆发力量正面撞击上墙面,直接就将墙面“推倒”,他就好像推土机一般,推送着厚厚的墙面持续前进。
安全卫克里斯-哈里斯只觉得自己的胸口传来一阵巨石撞击的闷响,他甚至没有办法发出闷哼的声音,蛮不讲理的力量就连连撞击过来,原本正在调整上步的重心顷刻土崩瓦解,然后就开始连连后退。
蹬地!
蹬地!
克里斯试图利用自己的双脚连续蹬地来阻止后退的趋势,因为他也意识到了自己就是端区的最后防线,没有能够阻止尼尔森接球的,但至少应该阻止尼尔森达阵,这就是他脑海里唯一的念头。
但重心的倾斜让克里斯失去了先机,连续后撤了三个大步才勉强控制住了直接倾覆的危机,紧接着就可以看到格兰特如同高速列车一般呼啸地冲撞过来。
“啊!”
克里斯还没有来得及惊呼出声,跑卫格兰特就已经正面撞击上来。
尼尔森与格兰特的力量叠加在一起,量变形成质变,克里斯的上半身直接被掀翻,整个人就往后倒去,“墙壁”直接撞得支离破碎,然后尼尔森和格兰特因为冲撞力量太大而被惯性拉扯着往前扑倒下去。
电光火石之间,尼尔森依旧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双手将怀抱之中的橄榄球往前伸,竭尽全力地前伸——
只要橄榄球能够越过端区前线,就是达阵!
轰!
尼尔森就这样挺起胸膛,护送着橄榄球一往无前地推进着,耳膜之上一阵轰鸣,脑海里却只有一个念头。
“达阵!”
“毫无疑问!这是一记达阵!上帝,哦,上帝上帝上帝!端区裁判举手示意,这是达阵!”
“绿湾包装工再次斩获了一记达阵!尼尔森在卡罗莱纳黑豹的密集防守之中成功接住橄榄球,并且推送进入了端区,为主队再次收获了一记达阵,进一步缩小比分差距!比赛没有结束!这场比赛还没有结束!”
“准确来说,这场比赛才刚刚开始呢!”
“不可思议!这一切着实太不可思议了!绿湾包装工用最短的时间连续追回三记达阵!重新带回了比赛悬念!”
“特勤组的优秀表现展现出了绿湾包装工的不屈气质!而进攻组也没有浪费队友创造的机会,一鼓作气再次斩获达阵!”
“卡罗莱纳黑豹的防守非常努力,密集防守的策略也非常奏效,但在最后强强碰撞的巅峰对决之中,绿湾包装工的进攻组还是展现出了技高一筹的布局能力和执行能力,乔迪-尼尔森这位超级新星以不可思议的表现再次为球队收获了一记达阵。”
“哇哦!”
“难以想象!”
“哇哦!我们都以为本场比赛即将进入垃圾时间,但中场休息归来之后,两支球队的气势却颠倒了过来,现在绿湾包装工绝对是气势如虹,以不可阻挡的姿态接管了比赛。尽管卡罗莱纳黑豹依旧拥有比分优势,但他们的优势已经所剩无几。”
“难道,我们真的要见证一场经典的绝地逆转吗?”




绿湾奇迹 542 局势扭转
四外接手的进攻战术,真正的核心奥义就在于充分利用外接手轻盈灵动、变化多端的路线跑动能力,打破防守组的预判和布局,在传球端制造出节奏和路线的优势。
当然,绿湾包装工的四名外接手特点或多或少有些相似,缺少一个强力接球点,但除了德赖弗之外,尼尔森与琼斯都具备强强对抗之中极限接球的能力,尤其是尼尔森,这是他的天赋,经过陆一奇在堪萨斯州立大学的调教与引导,来到职业联盟之后,尼尔森更是迎来了一个爆发性的成长与进步。
如果可以的话,陆一奇也希望能够引进一位灯塔型的近端锋或者大号外接手,作为红区杀手来使用;但现在绿湾包装工阵中暂时没有这样的球员,德赖弗和尼尔森勉强可以作为替代的战术角色使用。
在2008年的当下,底特律雄狮的“威震天”卡尔文-约翰逊(calvin-johnson)仅仅只是崭露头角的二年级生;吉米-格拉汉姆、罗布-格隆考斯基、朱利乌斯-托马斯(julius-thomas)所代表的强力接球近端锋都还没有进入联盟,尽管大号外接手正在发挥不俗作用,但进攻战术的风格还没有迎来改变。
于是,即使德赖弗和尼尔森的体型都还不能算是“红区大杀器”的类型,但还是能够发挥出奇兵的效果。
这才是陆一奇安排四外接手战术的真正原因。
果然!
尼尔森制造出了机会,而罗杰斯也捕捉住了机会。
“达阵!”
翻滚进入端区之后,尼尔森一个骨碌站立起来,狠狠地将橄榄球摔在地上,然后如同愤怒的狮子一般朝着卡罗莱纳黑豹的防守球员们怒吼着——
平时一贯低调内敛、羞涩拘谨的尼尔森,此时也爆发出了滚滚血性,似乎宣泄着内心深处的昂扬斗志,凶残而粗暴地朝着对手示威,“这就是你们的所盼望的?这就是我们的回应,你们做好准备了吗?”
“啊啊啊!”
尼尔森双眼布满血丝,怒目圆瞪地肆意咆哮着,那股发自内心的火焰就这样滔滔不绝地燃烧宣泄而出。
他,不是一个人。
德赖弗、詹宁斯和琼斯都聚集到了尼尔森的身边,握紧双拳,对着彼此嘶吼着,所有激情与豪迈都源源不断地喷发出来,跳跃着、咆哮着、宣泄着、爆发着、释放着,最后浩浩荡荡地在整个蓝堡球场蔓延开来。
此时此刻,从球迷到球队真正地拧成一股绳,灵魂深处的不屈意志完全苏醒!
“战斗不息”,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已,更是他们双脚站在球场之上的力量,永远抬头挺胸、永远不屈不挠、永远握紧拳头……永远热血沸腾!
笼罩在整个绿湾上空的咆哮与怒吼,严严实实地将卡罗莱纳黑豹包裹其中,愤怒、烦躁、失落和迷茫等等负面情绪开始滋生。
克里斯-哈里斯怒气冲冲、骂骂咧咧地转身离开了球场甚至推开了前来安慰劝说的对手,朱利乌斯-佩珀斯双手插腰、满脸无奈地站在原地耷拉着肩膀低垂着脑袋却不知道脑袋里正在想着什么。
乔恩-比森一言不发、意兴阑珊地朝着场边走去而后用一块毛巾盖住了自己的脑袋,查尔斯-戈德弗雷则抬头望向了教练组试图寻找一些帮助却没有得到太多回应只能是脚步沉重地回到了场边。
任何一名教练都知道,此时必须快速站稳脚跟、安抚情绪,否则心态的变化势必会影响到状态的平稳。
但问题就在于,教练也是平常人,教练也有自己的烦恼与困惑,教练也无法掌握所有问题的答案。
约翰-福克斯依旧在咀嚼口香糖,这能够帮助他思考,但就在尼尔森强硬冲进端区的时候,他的大脑也出现了短暂的空白——仅仅只是半秒一秒而已,刹那的晃神,随即就恢复了正常,可是疑惑依旧没有解决:
局面到底是如何完成转变的?
明明上半场完成了“31:0”的绝对领先,对手似乎根本不堪一击,这场胜利也应该是没有悬念的囊中之物;但下半场却彻底扭转了局面?
重点就在于,对方教练组的战术变化与调动还是没有超出他的预期,仅仅只是依靠临场指挥就能够彻底扭转局势吗?球员依旧是那些球员,战术也依旧是那些战术,然而现在两支球队的位置却彻底对调。
现在看来,绿湾包装工正在接管比赛,而卡罗莱纳黑豹已经自乱阵脚,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
没有答案。
这才是真正困扰福克斯的问题,而没有答案也就意味着寻找不到问题,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对症下药。
身经百战的福克斯很快就镇定了下来,暂时把脑海里的杂乱思绪清除,不管如何,卡罗莱纳黑豹依旧保持比分领先,而且第四节比赛还没有开始呢,这也意味着,客队依旧保持主动权,胜利也依旧在他们手中。
稳扎稳打。
做好自己。
福克斯坚信着,以卡罗莱纳黑豹的硬实力展开对决,那么他们就能够占据上风,因为实力差距就摆在桌面上。
如果陆一奇知道福克斯的想法,他会摇头表示反对——现在卡罗莱纳黑豹仅仅依靠“稳定”是无法占据上风的,卡罗莱纳黑豹不改变的话,比赛的局势就会很快颠倒过来,因为绿湾包装工已经势不可挡了。
上半场,卡罗莱纳黑豹就利用主队的失误,瞬间拉开比分差距;而下半场,绿湾包装工则复制了如此奇迹,以最短时间追上了比分,而且后来居上的声势还在主队这里,追赶者总是拥有更强大的决心。
当然,陆一奇也明白,“声势”是一回事,“转换成为比分”又是另外一回事,归根结底还是需要结合现在的士气完全更加准确的战术布局,牢牢把握住机会,将优势转换成为比分,这才是争取胜利的法则。
陆一奇并不在乎福克斯的想法,他现在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后续环节之上,比如说,特勤组的附加分不能出错。真正的大风大浪都已经度过了,千万不能在这些小细节上掉链子,否则才是后悔莫及。
在全场欢呼声之中登场的梅森-克罗斯比没有“脚抖”,顺顺当当地踢进了橄榄球,完成附加分。
球场看板之上的比分也就跟着刷新:
“38:21”。




绿湾奇迹 543 主动请缨
“38:21”。
比分差距是十七分,即使每次达阵之后成功完成两分附加分,这也是三次球权才能够追赶上的分差。
而此时第三节比赛已经进入尾声,还剩下最后三十三秒,留给下半场强力爆发的绿湾包装工完成绝地逆转的时间已经不多,此时就可以看出来,卡罗莱纳黑豹在下半场利用主队失误完成那一记达阵的价值了,如果客队在接下来的攻防之中依旧能够抓住一次或者两次失误,那么比赛就基本杀死了。
但是,在陆一奇眼中,这却是“半杯水”理论:
有些人看到只剩下第四节比赛了;然而有些人则看到还剩下第四节比赛呢。
陆一奇是后者。
“注意,他们应该会展开回攻。”陆一奇将跃跃欲试的特拉蒙拉到一旁,快速叮嘱到,“而且可能会展开一些配合,注意观察,不要掉以轻心。”而后,拍拍特拉蒙的肩膀,将他送上场。
视线余光可以看到正在蠢蠢欲动的查尔斯-伍德森,似乎正在思考着自己是否应该上前——尽管不知道伍德森上前的理由是什么,但陆一奇还是捕捉到了伍德森眼睛里的杀气,那是一种做好战斗准备的杀气,而不是掐死陆一奇冲动崛起的杀气。
这是好事。
但功成名就的架子终究还是捆绑住了伍德森的脚步,于是他就错过了机会,另外一名替补角卫威尔-布莱克蒙已经率先上前请战,“教练,我希望能够上场,协助特勤组完成任务,他们可能展开反扑。”
陆一奇的眉尾轻轻一扬,有些意外。
橄榄球的球员构成非常特别,大部分球队的特勤组都只有两名固定球员,弃踢手和踢球手,因为这两个位置都需要特别的训练,对于腿部力量要求非常严格;少数球队还有第三名固定球员,往往是长开球手,因为长距离开球也需要一定技巧。
除此之外,特勤组的其他球员都是由替补板凳成员构成。
换而言之,特勤组有点点“打杂”的意思,全部都是替补球员,角色分量本来就不够。
当然,特别情况之下也有例外:
最常见的就是回攻手。比如说绿湾包装工此前的回攻,用詹姆斯-琼斯担任开球回攻手,期待着利用琼斯的个人能力争取到更好的进攻起始位置——而琼斯也完成了一次完美的回攻任务。
不过,这终究是少数。
因为橄榄球的对抗非常激烈,对于球员的体力与精力要求都非常严苛,所以主力球员需要合理分配体力,甚至需要准备不同阵容进行轮换,教练组也很少很少会安排绝对主力球员到特勤组去客串打转。
这是整个nfl的普遍现状,特勤组得到的重视非常非常少。
其实,所有教练都知道特勤组非常重要,开球、弃踢、任意球等等环节经常都能够左右比赛的走向;但因为硬工资帽的存在,也因为进攻为王的趋势,教练组很难专门为特勤组引进优秀球员作为补充。
教练们也只能在自己有限资源范围之内,尽可能重视特勤组——但终究是杯水车薪。
联盟最著名的例外就是新英格兰爱国者的主帅比尔-比利切克,他始终认为特勤组的重要性与进攻组、防守组是相同的,经常性地用主力球员轮换特勤组的重要位置,并且在特勤组的战术上也多做文章。
比利切克在特勤组的调教上能够取得成功,很大程度得益于他十分擅长在选秀大会的低顺位之上淘宝,物美价廉的球员往往能够发挥出巨大作用,这才使得球队的替补阵容也是人才济济。
陆一奇也赞同比利切克的观点——
特勤组确实是橄榄球队三分天下的其中一部分,他们的任务可不仅仅是开球、弃踢和任意球而已,他们的战术变动与布局也是施加压力的一部分,进攻是从特勤组开始的,而防守则是以特勤组收尾的。
入主绿湾包装工仅仅只有半年,陆一奇还没有机会将自己的理念付诸行动,尽管在日常训练之中传达出了想法,但仅仅依靠一张嘴一句话,陆一奇却不认为自己就拥有这样的号召力让球员改变想法,这需要漫长的建设与工作,还需要一定的权威与强势,否则哪位职业球员希望自己在特勤组打滚呢?
但今天,陆一奇却收获了小小的惊喜。
虽然说布莱克蒙和特拉蒙都还是替补轮换球员,出现在特勤组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他们愿意主动请命上场,肩负起特勤组的责任,还是让陆一奇看到了他们的渴望——渴望与球队并肩作战的斗志。
“好!”
陆一奇干脆利落地答应了下来,转头看向罗伯斯特,“龙虾,布莱克蒙登场,亨特撤下。”随后也就没有等待回应,快速转头看向布莱克蒙,“注意压上,他们肯定会展开回攻!”三言两语就交代了重点。
罗伯斯特注视着陆一奇的背影,“龙虾”,又是“龙虾”,他这是已经习惯了吗?但涌到嘴边的粗口还是吞咽了下去。
1...193194195196197...3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