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湾奇迹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磨砚少年
这是来自懂球球迷的真心建议,然后还补充了一句,“进攻战术还需要更加多样一些,我们需要注重地面进攻”,顺便还附带赠送给陆一奇一个大拇指,满眼的欣慰与赞赏,就好像瓜农看着长势良好的西瓜。
但也不是所有居民都是如此,尤其是生活在绿湾一辈子的那种老球迷,他们又能够看到不同的东西。
“久违了,真的久违了。这应该是迈克-霍姆格伦以来,时隔十年,我们在此感受到了这支球队的灵魂。“
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老爷爷紧紧地握住陆一奇的双手,即使是周一,他也依旧穿着自己挚爱的十五号球衣——看款式模样是属于退役的名人堂四分卫巴特-斯塔(bart-starr),而且应该是久远的1966赛季,现在十五号球衣在绿湾已经正式退役。
双目泛红、老泪纵横的老爷爷就这样深情地望着陆一奇,然后不断拍打着陆一奇的手背。
“不是因为胜利,而是因为永远都不会熄灭的冠军之心。胜利,这些年我们已经看过不少漂亮的胜利了,但这些胜利都不是真正的包装工。永远都不要忘记,我们到底是一支什么样的球队,我们应该如何完成比赛!”
“阿奇教练,战斗。请继续战斗下去。”
发自内心的赞赏与支持,让陆一奇的心脏都跟着火热起来,这才是真正喜爱一支球队的拳拳之心,同时也是一支球队落地生根的根本。
自己执教的第一个赛季都还没有结束,就能够赢得如此支持,陆一奇有些受宠若惊。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飞跃式的进步,甚至堪比昨天那场艰苦卓绝的胜利。
返回家中的时候,陆一奇的脚步也不由跟着轻松起来。
他知道,那些支持与赞美都是压力,无穷无尽的压力,因为期待值正在逐渐升高,但他享受着这样的压力,因为压力往往才能够演变成为动力,督促着他们全力冲刺——
对于正在刀尖狂舞的绿湾包装工来说,他们需要这样的压力,让自己的神经时时刻刻保持着紧绷状态。
滋滋滋。
滋滋滋。
享用完早餐,陆一奇正准备观看比赛录像,回顾一下昨天这场比赛,他们的上半场表现确实非常糟糕;而且下半场的逆转,运气与状态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接下来他们必须从战术和心态层面完成调整,迎接下一位对手。
然后手机就震动起来,打断了陆一奇的计划。
瞥了一眼砖块手机屏幕上的来电显示——
虽然现在是2008年,未来改变全球生活方式的智能手机今年六月才刚刚发布了最新第二代,并且正式宣布3g时代,功能与作用都远远无法与陆一奇熟知的最新款式相媲美,但是从1997年的固定电话、投币电话走过来,他现在已经适应了科技的逐步发展进程。
反正,应该拥有的基本功能,现在的砖块手机都能够满足,更何况,砖块也已经不是九十年代的大块头了,轻盈灵巧的大小非常方便携带。
“如果不是重要消息,那么你现在就可以挂断电话了。”
陆一奇接通电话,开口就直接吐槽起来,熟稔轻松的话语根本没有太多客套,因为来电的是绝对好友。
“嘿!再怎么样,我也是你的合伙人兼好友,虽然比不上美女的作用,你也没有必要这样对待我吧?伤心了。”
格里芬-沃德哀怨的声音从听筒之中传了过来。
“哈。哈。我笑了。”陆一奇干巴巴地吐槽到,“那么,下一个。”
最近正是常规赛如火如荼进行中的关键时刻,陆一奇暂时把其他所有工作都放到身后,包括经纪公司的事情。
毕竟,如果绿湾包装工不能闯进季后赛,很多事情也都难以推展开来,经纪公司的战略意义也就没有办法发挥作用。
格里芬也表示赞同,如果不是紧要事情,他也不会打扰陆一奇,而是自己全权处理。
“哎呦。胸口中箭。我是专程打电话来恭喜你的,昨天的比赛着实赢得漂亮!最后时刻我差点就心脏病发了。”格里芬大惊小怪地呼喊着,表达着自己的强烈抗议,“怎么,你就是这样对待前来恭喜的好友的吗?”
“谢谢。那我挂电话了。”陆一奇依旧是陆一奇,段数还是比格里芬高一段,干脆利落地就挂断了电话。
居然就真的挂断了……直接挂断了……
滋滋滋。
滋滋滋。
随后电话就再次震动了起来,看看来电显示,依旧是格里芬。
绿湾奇迹 575 大大影响
“抗议!我正式提出强烈抗议!你怎么能够这样对待我呢?我是你正式邀请的合作伙伴,而且还是你的顶头上司,不要忘记了,公司现在注册的是我的名字!如果你这样的话,我就……”
格里芬叽叽喳喳的吵闹声音再次从手机听筒另一端传来,义正言辞地表达着自己的不满,但絮絮叨叨的话语没有能够继续说下去,陆一奇就再次打断了节奏,“我就要再次挂断电话了。”
轻描淡写的声音却有着不容置喙的坚定,直捣黄龙地掐住了格里芬的喉咙,后面的话语也就不了了之。
但格里芬还是嘟囔地表达着自己的不满,“好不容易取得一次酣畅淋漓的胜利,就连开玩笑都不允许?你真是一点幽默感都没有。唉,真是难为我了,现在都还没有和你绝交,你不觉得应该好好对待我吗?”
“你确定不是因为其他人都嫌弃你太过聒噪而拒绝与你做朋友吗?”陆一奇不紧不慢地抛了一句回去。
格里芬的声音直接就被掐断,再想想陆一奇的恶魔本体,后面的话语也就没有再继续下去,而是笑嘻嘻地打趣了一句,“看来绿湾那个小地方还是没有削弱你的幽默感嘛,不错不错,请继续保持下去。”
“格里芬。”插科打诨了几句,陆一奇不得不提醒一下:他还有工作需要完成。
“我正在说正事呢。”格里芬强调到,“你需要继续保持这种幽默感,接下来就用得上了。”没有停顿地,格里芬就直接切入了正题,“福克斯电视台向我发出了邀请,希望能够跟踪拍摄,制作一部关于你的纪录片/真人秀。”
陆一奇才刚刚张嘴,格里芬似乎隔着电话就能够察觉到好友的话语一般,“等等,等等,先不要拒绝。”
“不(no)。”但格里芬还是没有能够阻止陆一奇,那干脆利落、直截了当的拒绝还是直接脱口而出。
“唉,不要那么着急嘛。”格里芬轻叹一口气,“我知道你希望能够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比赛工作上,尽可能避免场外干扰与影响,你就是一个工作狂人,以前读书的时候也是这样,我还不了解你吗?”
“但这次情况有些不同,你先听听我的提案。”格里芬思路清晰地抓住了陆一奇的注意力,而后进一步说明起来。
“福克斯电视台希望拍摄一个真人秀,这是事实,他们希望能够将镜头对准你,而不是绿湾包装工,以你为绝对核心,记录下最后几周冲刺季后赛的内容,包括你的准备、你的备战以及一些允许的基础训练和恢复训练。”
“他们希望能够呈现出你的工作状态,然后向球迷观众展示你的能力:联盟历史上第一位三十岁以下的主教练,而且也是第一位华裔主教练,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如果绿湾包装工能够闯入季后赛,那么就再好不过了,因为你又创造了另外一个奇迹;但即使没有能够成功,这也能够给予观众一个窗口,去了解你的努力与投入。”
“阿奇,你应该知道品牌效应,这样的节目能够展现出你的才华,并且进一步建立你的品牌,这是非常重要的,福克斯电视台愿意豪赌一场,就说明了他们看好你的未来。”
这一次,陆一奇并没有插话,一直等到格里芬说完之后,他才开口回答到,“你应该知道娱乐至死这句话吧?”
福克斯电视台的豪赌,并不是因为看好陆一奇的未来,而是因为有利可图,敏感地抓住了陆一奇这个话题热点,试图榨取陆一奇身上的关注度和瞩目度,进而制造利益——而这些利益与陆一奇息息相关,却又不是直接相关,电视台才会赚取到真正的大头。
当然,在格里芬看来,这是双赢,因为陆一奇也能够增加曝光率,并且建立品牌价值,长远效果来看,陆一奇也并不吃亏。
“阿奇,我当然知道。”仅仅听到陆一奇的一句话,格里芬就立刻明白了——他对自己的好友再了解不过了,“我也经过深思熟虑的,我知道福克斯电视台什么算盘,我也知道这件事可能存在的潜在负面影响。”
“但我的观点稍稍有些不同。”
格里芬的视角与立场又与陆一奇有所不同,他能够看到的东西也不同。
“阿奇,其实现在罗杰-古德尔有意识地想要推你上位,从昨天比赛结束之后的官方新闻就可以看得出来。”
周日比赛结束之后,nfl的官方新闻是面向全美的第一个消息了解渠道,这也能够窥探出联盟的官方立场。
“惊天逆转!绿湾包装工强势追赶三十一分取得最终胜利!”
单纯从标题来看,联盟官方和其他新闻媒体没有什么不同,也没有使用太过惊悚的形容词,但报道内容的角度和方式却耐人寻味。
报道认为,陆一奇对詹姆斯-琼斯的灵活运用、对查尔斯-伍德森的正面激励、对特勤组战术的敏锐把握,这是胜利的关键,“数次神来之笔的调度一举扭转了局面”,话里话外都在表示,陆一奇才是胜利功臣。
对于读者来说,他们可以看到琼斯和伍德森,也可以看到比赛的跌宕起伏,但最终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陆一奇。
这就是新闻报道的舆论引导在发挥作用。
看看绿湾当地居民的反应,看看社交网络之上的讨论,第一时间就能够感受到陆一奇的影响力正在以几何倍数的姿态快速增长,就连格里芬都已经迅速感受到了热烈反响正在滚滚而至。
由此可见,联盟总裁罗杰-古德尔的算盘也就昭然若揭了。
“一方面,他们期待着你能够成为一面旗帜,代表年轻教练的风采,激励更多年轻的新鲜血液注入联盟。”
“另一方面,他们期待着你能够引领华裔市场,你应该知道nba这些年在亚洲市场的扩张脚步多么凶狠,罗杰-古德尔也是眼馋不已,只是现在他因为金融危机的事情焦头烂额,头等大事是稳定内部情况,所以暂时没有时间腾出手。”
“但古德尔并不介意顺手推舟,一条新闻、一篇通稿、一场比赛,这些小小的事情,不需要花费多少力气。如果你能够抓住机会强势上位,那么联盟的资源也必然朝着你倾斜,到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
“这可是nfl!他们的资源绝对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的。”
影响力,这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绿湾奇迹 576 娱乐至死
在华尔街打滚如此之久,格里芬对于消息的敏锐触觉毋庸置疑——因为金融投资市场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消息战争,他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联盟的意图,并且快速计算出“得到联盟支持”的影响力回报率。
这是金钱所无法简单衡量的部分。
比如说,陆一奇练渴望引进一名顶级球员,顶级主帅和普通主教练的号召力是天差地别。
比如说,“远见蓝图”希望签约一名优秀大学球员,除了签约条件之外,影响力与号召力也是不可估量的。
更不要说裁判因素、代言赞助、转播场次、合同谈判等等等等直接利益相关了。
诚然,竞技体育的商业价值与赛场成绩息息相关,只要冠军足够多,相关影响力也就自然而然能够随之而来;但最为顶级的商业价值,却不是用冠军能够衡量的。
最简单直观的例子就是足球的大卫-贝克汉姆(david-beckham),论实力论成绩,比贝克汉姆出色的足球运动员数不胜数,但论商业价值,全球领域能够与他匹敌的却一个都没有,即使是后来建立自己商业帝国的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cristiano-ronaldo)也无法比拟。
因为商业价值的衡量因素非常复杂,实力与冠军只是其中一部分,形象、谈吐、气质以及正确的营销手段等等都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登顶冠军的球员本来就不多,而其中具备商业价值的又更是凤毛麟角。
不仅是足球,每个竞技体育的领域都是如此,打造出一个顶级商业品牌,绝对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的事情。
现在的陆一奇也是如此。
当然,季后赛资格和超级碗冠军是陆一奇的目标,一旦能够赢得的话,那么商业价值必然能够绽放光芒;但格里芬却明白,以陆一奇的华裔身份打开整个市场局面,还需要更多力量:
来自联盟的支持就非常非常关键。
同样,福克斯电视台也正是看到了这些潜在可能,所以提出了合作邀请;而格里芬正是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这才向陆一奇提出了提案。
否则,格里芬如此了解陆一奇的个性,他早就知道陆一奇是不可能会答应的,那么他又怎么会尝试呢?
以陆一奇的性格,他必然杜绝一切可能影响备战工作、常规赛行程的场外影响,就连记者采访都被拒绝在外,更何况是电视台的摄制组呢?这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所有一切都以橄榄球训练和比赛为主”,这才是陆一奇的宗旨。
面对格里芬的苦口婆心,陆一奇却是不为所动,反而是调侃了一句,“所以你的意思是,就好像卡戴珊家族一样,需要我成为第一个罗伯特-卡戴珊(robert-kardashian)?”
如此形容也是……
陆一奇的调侃打趣让格里芬愣了愣,然后就不由捧腹大笑起来,“虽然非常荒谬,但是我却无法反驳。”
卡戴珊家族,现在就是北美娱乐圈之中的所谓“贵族”——当然,这是他们自封的,明明没有过硬的电影或者音乐作品,却凭借着“贩卖”他们的生活方式,引发了广大群众的猎奇和八卦心理,进而制造出了整个庞大的娱乐产业集团,跨越了时尚、模特、真人秀、服装等等多个领域,吸金能力令人感叹。
关于卡戴珊家族的故事,整个北美地区流传已久,而真正让他们走进大众视线并且开创整个娱乐帝国的关键事件,与橄榄球密不可分。
1995年,著名跑卫o-j-辛普森(o-j-simpson)被指控杀害自己的前妻以及一名服务生,这也就是轰动全美的“辛普森杀妻案”,当时罗伯特-卡戴珊担任了辛普森律师团队的首席,引领着被誉为“梦之队”的团队成功地让辛普森被判无罪——
但事实上,美国主流观点始终认为,辛普森是有罪的,只是因为错综复杂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因素而在办案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纰漏和疏忽,最终导致辛普森逃离了惩罚。
2016年,espn制作的纪录片“辛普森:美国制造”就详细讲述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并且给出了自己的观点,这部作品在次年奥斯卡上赢得了最佳纪录长片小金人。
凭借着辛普森一案,罗伯特-卡戴珊一战成名,真正地让“卡戴珊”这个名字在历史长河里留下了一席之地。
进入新世纪之后,罗伯特-卡戴珊的妻子与女儿们开始从真人秀起步,向普罗大众展示他们的“富翁”生活,并且以此为跳板,一步一步地打造了娱乐圈的第一家庭:他们真正的厉害之处就在于能够把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作为炒作的素材——
即使是生病,即使是孩子出生,即使是灾难事故,即使是情绪崩溃……所有的所有,任何事情只要有利可图,他们就愿意把自己生活的里里外外全部坦诚而透明地敞开,并且通过炒作和运营制造出新闻热点,最后演变成为钞票印刷机。
一个小小的事件就可以看出来了:科勒-卡戴珊(khole-kardashian)不小心在家中摔跤,头破血流,疼得已经站不起来了,但她的姐妹们第一反应却是,“等等,我拿手机录制下来”;而科勒自己的反应也是需要整理一下妆容,摆出了娇/媚的姿态,方便上镜,等拍摄完毕之后,这才呼叫了救护车。
这只是非常非常简单的一个侧面而已,同时也是日常生活的常态。
除了辛普森事件之外,卡戴珊家族与体育之间的关系还是千丝万缕、密不可分,她们姐妹们曾经多次与篮球运动员、橄榄球运动员交往,并且在nba留下了她们的传说:
一种说法是“卡戴珊效应”,这是来自于卡戴珊家族自己的炒作,传闻,只要某位球员找到了卡戴珊家族的女孩做女友,他所在的球队就可以夺冠。
一种说法则是“卡戴珊魔咒”,这是来自媒体的吐槽,据说,只要和卡戴珊家族的女孩纠缠在一起后,那么催命符就要来了,状态下滑、受伤离场、场外新闻不断等等,球员就会成为八卦核心,事情的后续发展基本都难逃灾难的结局。
但卡戴珊女孩儿们与体育圈的故事,现在依旧正在上演着。
此时,此地,陆一奇提起卡戴珊家族,其实就是“娱乐至死”的意思,同时也能够看出他的态度立场。
绿湾奇迹 577 一清二楚
诚然,文体不分家,的确不假——
不管是“效应”还是“魔咒”,有一点可以百分百确定,任何一位职业球员,只要能够与卡戴珊女孩儿约会交往,那么镁光灯就将时时刻刻笼罩在他们身上,曝光率成倍成倍上涨,知名度和认知度也将直接搭乘火箭。
而后,以此为基础,未来转会、涨薪、代言、跻身名流、参加娱乐节目,乃至于开创个人品牌的商业帝国等等,整个事业都可以呈现出无数可能。
即使撇开这些不说,“征服”卡戴珊女孩儿也往往代表着周围羡慕和敬佩的眼光,这对于职业球员们的“男性雄风”来说绝对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
因此,效应也好,魔咒也罢,试图与卡戴珊女孩儿交往的职业球员依旧源源不断,卡戴珊家族的绯闻风暴也始终不曾消停过,他们也就这样一步一步登上全美第一娱乐家族的宝座,甚至被誉为是娱乐圈的“肯尼迪家族”。
现在福克斯电视台的纪录片真人秀提案,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话,其实就是卡戴珊家族全面崛起的方式。
此时,此地,陆一奇提起卡戴珊家族,完全就是“娱乐至死”的意思,把自己生活里的点点滴滴全部摆放在镜头面前,然后成为炒作、宣传、讨论的焦点,最终演变成为商业利益,所有都不过是生意而已。
未来的利益,清晰可见;但同样,付出的代价,也一目了然。
格里芬能够明白陆一奇的抗拒心理,却没有想到运用卡戴珊家族做类比的程度,这让他不由大笑起来,腹部肌肉都能够清晰感受到那股爆笑不止的紧绷感,“这是出卖灵魂给魔鬼的意思吗?”
陆一奇却丝毫不在意,耸了耸肩,“格里芬,你想想,每个赛季愿意拍摄’硬汉训练营’的都是什么球队?”
“硬汉训练营”是hbo电视台推出的一档真人秀体育纪录片,2001年首播,每年都会选择一支职业球员,跟踪拍摄他们赛季前训练营的内容,最后制作成为一档真人秀节目。
比起撕逼和冲突来说,更多是为了展示教练、球员和工作人员的备战状态,体现出他们的专业与敬业。
这也被认为是宣传球队的一种手段。
在开播之初,不少球队都表示了期待,毕竟,在球队老板眼中,这就是增加曝光率和快速圈粉的最佳途径——其实和格里芬的想法保持一致,所以2001年开播的第一季就找到了巴尔的摩乌鸦作为主角,2002年则是达拉斯牛仔。
球队原本以为,这与卡戴珊家族的真人秀是两回事,然而……
久而久之,球队渐渐发现,宣传效果有限不说,而且还会影响到球队备战,球员的注意力明显容易分散,进而影响到训练效果和常规赛表现,甚至传出了“硬汉训练营”魔咒的说法,也就是每一季的主角最终赛季都会毁于一旦,“卡戴珊魔咒”也就传染到了“硬汉训练营魔咒”身上。
归根结底,娱乐至死是相通的,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而已。
渐渐地,那些强队对“硬汉训练营”也就不太感兴趣了。现在更多都是弱队出演,既然常规赛战绩和赛场表现无法吸粉,那就只能靠日常了,期待着能够通过纪录片真人秀的形势,拉近球队与球迷的距离。
“硬汉训练营”的状况,其实也就是陆一奇的担忧。
陆一奇才提起了“硬汉训练营”,格里芬就立刻理解了陆一奇的担忧,笑声依旧在胸膛里汩汩涌动着,“我就知道你。”
其实这些部分都是格里芬预料到的,毕竟认识陆一奇大半辈子了,他怎么可能不了解自己的好友呢?
那些反应、那些观点和那些态度,格里芬都能够理解。
节目组入驻进行拍摄,不管再怎么小心,摄影机和整个摄影团队的存在都必然打乱球场的注意力平衡,精力的分散在所难免;而且他们都不是熟悉摄影机的演员,势必会因为摄影机的存在而别扭起来。
这些细节都可能成为不安定因素,打乱球队的训练节奏。
“我也考虑到这些东西了,所以一开始,我也拒绝了福克斯电视台。”格里芬不得不耐心地继续解释到。
“但是后来福克斯电视台又更新了拍摄方案,他们只是跟踪拍摄你的情况,然后根据需求提前安置摄像机,并不会另外派摄影师和拍摄团队,全程都没有其他人存在,只是真实地记录下你的备战状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