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绿湾奇迹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磨砚少年
犹豫再三,陆家言还是没有能够下定决心,他原本想着,如果江文瑾再催促一次,他就“勉为其难”地跟着去现场,但……她没有,于是陆家言的沉默也就越发尴尬起来,最终江文瑾离开了,而陆家言则留在家中。
人人都以为他们前往现场观看比赛了,陆家言也不希望在街坊邻居前露面,于是干脆就关闭了便利店,坐在店铺里,打开电视机——
可是,窗外的喧闹和激动却持续不断地传来,以至于陆家言根本不知道电视机里到底在播放什么内容,忍不住探听着那些亢奋与热情的蛛丝马迹,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电视就已经调整到了福克斯频道。
看着屏幕画面,陆家言心里想着自己应该更换频道,但手指迟迟没有摁下,就这样保持着手握遥控器的状态,久久地,久久地。
奥利弗依旧站在街道入口的电视墙旁边,正在为现场直播收尾。
“通过直升机的转播画面就可以看到,现在依旧还有很多球迷从四面八方赶来,现场的观众数量依旧在上升,这无疑是阿奇教练的另外一个主场,接下来就让我们期待着比赛的精彩较量了。”
“对于阿奇教练来说,纽约巨人是另外一个艰巨考验!他和这支年轻的绿湾包装工到底能够有什么表现,我们拭目以待。”
随后,奥利弗就将主动权交给了演播室之中的巴克。
“哇哦,难以置信的画面,对吧?”巴克感叹了一句。
艾克曼笑着点点头,“确实,我现在就能够感受到阿奇教练的强大号召力了,这让我回想起还在打球的岁月,也许,不久之后,我们就能够在北美大陆看到另外一个全美主场的奇迹,届时也并不意外。”
特洛伊-艾克曼,达拉斯牛仔的前任四分卫,他也曾经是“美国队长”,享受着全美主场的独特待遇,而现在,他在陆一奇身上也看到了这样的潜质,毕竟,吃苦耐劳的华人总是能够将自己的脚步传播到世界每个角落。
坐在电视机前的李承祺也不由热血沸腾起来。
看着镜头里眉飞色舞、兴高采烈的那些身影,不同于蓝堡球场的金绿色海洋,五花八门的观赛服装根本一点“纪律”都没有,但这些脸孔全部是熟悉的华裔血统,还可以看到不少亚裔面容,就这样齐聚一堂,因为一场比赛而团结起来,这又是另外一种感受。
李承祺真心地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其中一员,跟随着大家一起欢呼呐喊,跟随着大家一起热血沸腾,作为球迷,也作为华裔球迷,用自己的热情点亮支持陆一奇的版图——
全美主场。
如此诱/人又如此美好的提案,让李承祺根本压制不住亢奋,随后脑海的灵感就被点燃,既然他们能够在纽约做到这一点,而无法前往现场观战的他,是不是也应该在自己生活的迈阿密点燃“阿奇教练应援团”的另外一块版图呢?
想到这一点,李承祺就激动地开始颤抖起来。
当然,前提是绿湾包装工能够击败纽约巨人晋级下一轮,李承祺才能够拥有发挥的机会!





绿湾奇迹 745 进入状态
“漂亮!”
“跑卫布兰登-雅各布斯(brandon-jacobs)再次展现出了自己对防守空挡的出色捕捉,完成全场比赛第一次精彩的地面推进,为纽约巨人进攻组带来了九码的前进。”
“绿湾包装工外线卫布拉迪-泼平加的错失擒抱非常致命,幸好角卫查尔斯-伍德森和内线卫尼克-巴内特的及时到位补防,这才阻止了雅各布斯的进一步突破。”
分区赛,开始了。
从开场阶段的三档攻防交锋来看,纽约巨人和绿湾包装工都展现出了志在必得的雄心,两支队伍都稍稍有些兴奋过度,全力以赴的状态却导致攻防两端的表现都没有能够完全契合节奏,倒是对峙火花四射。
但是,绿湾包装工先后出现两次黄旗犯规,拱手送给对手喘息机会,这也使得纽约巨人的进攻顺利完全推进——才开场就两次黄旗,这样的表现确实是过于急躁,亢奋的情绪一时半会没有能够控制住。
然后,纽约巨人的跑卫雅各布斯就敏锐地捕捉到了机会。
布兰登-雅各布斯是一位标准的蓝领球员,2005年第四轮一百一十顺位被纽约巨人选中,进入联盟,6.33英尺(193厘米)、264磅(119公斤)的身材,让他非常适合扮演坦克的角色,但有趣的地方就在这里:
雅各布斯并不是司职全卫,而是担任半卫。
简单粗暴地理解就是,全卫更侧重强力撞击,而半卫则擅长灵活突破。雅各布斯的身型高大笨重,但脚步非常轻盈,而且十分擅长在密集防守区域中寻觅空档。
灵动的脚步、敏锐的观察让雅各布斯总是能够寻找到空档,而强壮的体魄则让雅各布斯总是能够在力量与力量的碰撞之中摆脱擒抱持续推进,这一切都使得雅各布斯成为一名特别的跑卫。
不过,雅各布斯的短板也十分明显——
第一,他跑球视野局限,在硬碰硬的阵地战之中,往往容易“闷头跑”,撞墙几率高。
第二,他缺少续航能力,即使通过自己的脚步寻找到漏洞,后续推进能力也也偏弱。
当然,这些都是相对而言的;但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是,短兵相接的阵地战之中,他的推进效率非常低,更多还是需要游击战来展现能力,可是进入游击战之中,后续推进能力的欠缺又限制了他的“上限”,缺少长途奔袭的惊人表现。
对于跑卫来说,这并不是常见的状况,因为强项和短板都介于一个微妙的位置,很难说强项就足够强、短板又不需要担心。尽管如此,雅各布斯依旧是纽约巨人的当家首发跑卫,本赛季跑球码数也顺利突破千码,创造职业生涯新高。
可以说,雅各布斯是一位介于半卫和全卫之间的特别球员,正是因为如此,他从来都不曾入选过职业碗——他绝对不是人们所期待、所喜欢、所赞叹的那种跑卫。
刚刚,雅各布斯又一次做到了。
在密集防守区域之中,寻觅到一个破绽,然后横冲直撞地上前,并且充分利用自己的体型优势迫使泼平加错失擒抱,原本的三码推进也就演变成为九码推进。
于是,二档一码。
作为球迷和作为教练,在看待雅各布斯的时候,视角是截然不同的。
对于球迷来说,总觉得雅各布斯不够给力,他们还是希望大杀四方、横行霸道的强力跑卫;但对于教练来说,如何利用雅各布斯的“均衡”却非常讲究,一档、二档、三档的使用方式都是有着细微区别的,红区之内和之外的区别就更不要说了。
汤姆-考夫林就深谙此道,所以即使雅各布斯短板明显,他也依旧能够稳稳占据主力位置,并且连续第二年完成千码赛季。
那么,现在面对二档一码,是否应该继续使用雅各布斯来地面冲击呢?
陆一奇并不这样认为。
“延迟上步!延迟上步!”
陆一奇快速通过手势向线卫们传达指令,同时罗伯斯特的防守战术布置也通过耳机传达,他们两个人的战术布置并不冲突,更多是一种补充——罗伯斯特奠定防守战术框架,而陆一奇则临场补充关键。
此时,陆一奇的指令就让线卫、角卫乃至于安全卫大脑敲响了警钟:
为什么线卫需要延迟上步呢?教练看到了什么他们忽略的关键?
纽约巨人的当家四分卫伊莱-曼宁可能假跑真传!
“攻击!”
伍德森的肌肉保持紧绷上步的姿态,但并没有跟随着开球口令而立刻启动,保持重心的稳定和机动,视线一个快速横扫,就将全场对峙状况收入眼底:
四分卫。跑卫。近端锋。外接手。
所有球员的移动趋势都呈现在眼前,四分卫正在朝着跑卫做出交递动作,但跑卫并没有顺势接住橄榄球,近端锋正在短传区域里小碎步调整脚步,外接手则全力前冲地持续突破。
假跑真传。
快速传球。
伍德森立刻就做出了准确判断,那么,他到底应该防守近端锋还是外接手呢?
因为传球出手的选择权在小曼宁手中,即使是陆一奇也无法阅读心理,伍德森也没有时间细细思考犹豫,他只能根据球队赛前反反复复的战术会议以及比赛临场的直觉来做出选择。
蹬地!
横移!
上步!
瞳孔猛地收缩起来,伍德森立刻就明白,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绿湾包装工采用四人冲传战术,成功从外侧切入口袋,瞄准小曼宁冲了过去;而面对如此混乱的局面,小曼宁早就已经有所准备,闲庭信步地连续后撤步拉开距离,然后一个轻抛,橄榄球就划出一道弧线,顺利地落在了短传区域,直接导致绿湾包装工的突袭冲传战术失效。
站在短传区域的近端锋凯文-伯斯(kevin-boss)和外接手阿玛尼-图摩尔(amani-toomer)双双回跑接应。
显而易见地,纽约巨人制定了一次假跑真传战术,并且提前预设了所有跑动线路,包括掩护拆挡的分配,以节奏和速度掐住绿湾包装工的防守战术,如此错综复杂、眼花缭乱的战术往往都是固定模版,而且广泛运用于红区达阵线之前,侧面就可以感受到汤姆-考夫林在开场阶段展现出来的多变与狡猾。
橄榄球在空中飞行的时候,传球目标到底是伯斯还是图摩尔,依旧未知。
但伍德森已经没有迟疑的时间与空间了,脚步稍稍调整,全力朝着近端锋伯斯冲了过去。




绿湾奇迹 746 开场立威
踏踏。
踏踏。
伍德森的蹬地并没有用尽全力,更多是踩着节奏,视线如同鹰隼一般死死瞄准着正前方左右横向拉扯的伯斯,确保在上步前冲的时候能够捕捉到对手的脚步调整,确保擒抱能够准确无误地完成任务。
伯斯立刻就意识到,他们的传球意图已经被识破了。
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
伯斯轻巧地将橄榄球收入怀抱中,微微屈膝降低重心,试图晃开伍德森,然后伺机突破。
左。右。右。左。
连续晃动重心,小碎步快速捣脚,视线余光捕捉到伍德森刚刚朝着自己左侧移动的趋势,紧接着脚步力量就完全释放出来,全力朝着反方向冲了出去,靠近边线区域,准备从旁边的狭窄通道完成推进。
但是,伯斯的脚步才刚刚迈出去,紧接着伍德森就已经重新调整了过来。
“抓住你了!”
伍德森没有更多的调整,小腿发力,如同弹簧一般将身体快速推送出去,在伯斯完成脚步调整之前,身体就宛若鱼雷一般朝着伯斯正面撞了上去。
砰!
肩膀与腰部的碰撞,扎实而凶猛地爆发开来,然后就可以看到伯斯整个人被扛在半空中,上半身往前倾倒下去,仿佛大风车一般被旋转起来,双手和双腿都失去控制,肉眼可见地看到所有动作散架。
更重要的是,伍德森的头盔瞄准了伯斯怀抱里的橄榄球,就这样正面冲撞上去,头盔可以明显感觉到一个圆弧形的物体在强大力量之中滑不溜秋地挣脱束缚,下一秒,两个人就已经纠缠地翻滚起来。
嗖!
一个棕红色物体就被撞了出来。
“掉球!”
“上帝,伯斯出现掉球!”
“这是一次掉球!”
“泼平加!泼平加正在试图控制橄榄球!但是图摩尔!漂亮!图摩尔第一时间完成撞击,迫使泼平加错失了控制橄榄球的机会!”
“柯林斯!”
“安全卫尼克-柯林斯第一时间上步!柯林斯弯腰捡起了橄榄球!柯林斯控制住了橄榄球!柯林斯准备回攻!”
“泼平加站立起来了!伍德森站立起来了!霍克快速包围上来!绿湾包装工防守组已经形成人数优势,他们的反应速度非常迅猛,彻底将纽约巨人的其他球员阻拦在外,确保柯林斯能够持续展开回攻!”
“进攻截锋麦肯齐正在试图阻止柯林斯!卡瑞姆-麦肯齐(kareem-mckenzie)是现在主队的唯一希望。”
“麦肯齐上步!柯林斯紧急刹车!”
“漂亮!”
“柯林斯用一次原地转身甩开了动作迟缓笨重的麦肯齐,重新赢得了推进空间!柯林斯正在快速奔跑!”
“二十码线!”
“红区!”
“十五码线!”
“十码线!”
“一片混乱!现在纽约巨人的红区之内一片混乱!大卫-蒂尔(david-diehl)立功了!进攻截锋大卫-蒂尔拯救了纽约巨人!他成功撞击到了柯林斯,在一片混乱之中,迫使柯林斯倒地,结束了这次回攻!”
“十码线,最终柯林斯持球进入端区前沿十码线之内。”
“难以置信!”
“开场仅仅才不到两分钟时间,绿湾包装工防守组就成功识破了纽约巨人的进攻战术,完成了一次重要的球权转换!”
“我们都能够预见,这是一场精彩绝伦的较量,却没有想到开场阶段就已经展现出了如此激烈的竞争局势,率先展开进攻的纽约巨人遭遇沉重打击,丢掉球权,并且送给绿湾包装工一次近在咫尺的达阵机会。”
“哇哦!”
“不可思议!这场对决的火药味从开场就已经弥漫开来了,对于球迷来说,这绝对是一场盛宴。”
怎么回事?
怎么回事!
熙熙攘攘地,唐人街街口的吃瓜群众们都是一脸懵逼,他们还没有能够认清楚谁是谁,就只是看到一群壮汉在球场之上撞击来撞击去,然后怎么就开始欢呼了?谁能够解释一下,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是好事吗?”
“等等,现在是我们吗?我们要怎么样了?”
“对,对对,我们的球权!我们从对手手中抢到了进攻球权!接下来就是我们登场了!”
“什么意思?”
“就好像以前看女排一样,你要拿到球权才能够得分,所以第一步要抢到球权,怎么样,我的说法是不是正确的?”
“呃……好像也不是那么正确。”
“哈哈哈。”
叽叽喳喳的交谈声不绝于耳,顾长曦高高举起双手振臂欢呼着,然后转头看着旁边不明所以却也跟着一起欢呼的那些面孔们,不由畅快地大笑了起来。
不仅是唐人街现场,即使是巨人球场也有些愣神——因为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了,前一秒纽约巨人还顺风顺水,下一秒绿湾包装工就制造了球权转换,对于比赛规则一无所知的吃瓜群众们都直接懵逼了,这样的比赛打开方式,似乎有些不太对劲。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
只有绿湾包装工防守组球员明白,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套路:陆一奇识破了考夫林的套路,就如此简单。
关于“二档一码”,纽约巨人到底会如何进攻,这就关系到考夫林到底如何巧妙运用跑卫雅各布斯的问题。
雅各布斯并不擅长阵地战,原本二档一码、三档一码这样的进攻,交给跑卫执行是最为简单也最为有效的战术;但雅各布斯的特点就决定了,他并不是这样进攻战术的最佳选择,于是,考夫林做出了调整。
当然,如果选择二号跑卫德里克-沃德的话,那就是另外一个情况了。
面对“短码数”的转换,考夫林往往倾向于快速短传、屏风短传这样的战术来完成推进,充分利用近端锋的站桩能力、外接手的短传跑动能力来完成掩护,偶尔再辅佐跑卫的地面突袭,进一步丰富短码数的战术组合,这样就能够提高进攻成功率。
开场阶段,陆一奇就注意到考夫林还是以试探为主,不同战术组合都尝试看看,从外接手和近端锋的站位就能够看得出来——他不会为了一次二档一码的进攻,就盲目地让跑卫不断撞墙,比赛才刚刚开始,还是需要试探一下水温。
从套路层面来说,再到现场进攻阵型的站位观察来看,“假跑真传”是大概率事件,所以陆一奇才提醒了一句:
延迟上步,确保做出准确判断之后再启动。
至于小曼宁的传球目标到底是近端锋还是外接手,表面来看,这是临场发挥,小曼宁可以随时改变传球目标;但实际情况,依旧是套路与习惯,绿湾包装工的赛前战术会议就已经反反复复研究过多次了。




绿湾奇迹 747 赛前准备
在绿湾包装工击败明尼苏达维京人跻身分区赛之前,媒体炒作着“库尔特-华纳vs伊莱-曼宁”的新老对决;而绿湾包装工顺利晋级之后,媒体则炒作着“阿奇教练vs曼宁兄弟2.0”的强强对决。
因为绿湾包装工击败印第安纳波利斯小马的比赛,被不少球迷广泛认为是本赛季最佳,大曼宁的赛后称赞也让人们首次看到陆一奇站在球队背后的光芒,现在,小曼宁即将迎战陆一奇,自然充满了无数看点,“纽约邮报”就将本场比赛称为曼宁家族的“复仇之战”——
这并不是空穴来风的。
“大曼宁vs布雷迪”,大曼宁总是落于下风;但“布雷迪vs小曼宁”,却是布雷迪一言难尽。小曼宁面对大曼宁苦手的表现,确实是令人称道,谁知道呢,也许“阿奇教练”又能够成就下一个宿敌的命运圆环。
赛前新闻发布会上,就有记者直接询问小曼宁,“佩顿是否给了你一些意见,到底应该怎么击败阿奇教练和罗杰斯的组合?”
之所以专门提起小曼宁,就是因为纽约巨人的进攻与小曼宁确实息息相关。
相较于大曼宁来说,小曼宁的战术意识和临场指挥确实是差了一个档次,但小曼宁的优点就在于一颗大心脏——又或者说“没心没肺”,越是紧张的大场面,小曼宁的发挥就越是勇猛,被誉为“神经刀”。
客观来说,小曼宁的发挥确实是大起大落。
很多比赛,小曼宁的表现都如同遭遇当头棒喝一般,全程梦游,根本不知道自己站在球场上扮演什么角色;但某个时刻,小曼宁却能够如有神助地指哪打哪,精彩绝伦的表现在第四节完成绝地逆转。
上赛季面对不败光环的新英格兰爱国者就是如此,比利切克和布雷迪面对第四节发威的小曼宁确实无解。
本赛季,也是如此。
纽约巨人的进攻高居联盟第四,仅次于新奥尔良圣徒、圣迭戈闪电、绿湾包装工三支队伍,但详细解析的话,地面进攻领跑全联盟,位列榜首;传球进攻则只有第十八名,靠近中游的后段。
地面进攻之中,布兰登-雅各布斯是首发跑卫,而二号跑卫德里克-沃德(derrick-ward)也同样出色,后者的长途奔袭能力更强,速度和爆发力更加出色,他也同样完成了千码赛季,这也使得纽约巨人成为2008赛季唯一一支拥有两名千码跑卫的球队。
另外,纽约巨人的三号跑卫新秀艾哈迈德-布拉德肖(ahmad-bradshaw)也同样不俗。
当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纽约巨人拥有一条出色的进攻锋线,两位顶级巨星球员带领三位实力蓝领球员,贡献了联盟顶级的口袋保护和地面开路,这也是跑卫能够创造佳绩的保证。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球进攻的低迷。
伊莱-曼宁的表现依旧起伏不定,常规赛传球3238码,二十记达阵,十一记抄截,赛季四分卫评分86.4,整体来说没有太多亮点——毕竟,对于优秀四分卫来说,四千码赛季才是最基本的衡量标准。
客观来说,缺少有力进攻武器是重要原因之一,外接手和近端锋全部都是籍籍无名的蓝领,甚至迫使考夫林不得不多次选择双跑卫战术,用全卫麦迪逊-海杰考克(madison-hedgecock)来遮人眼目。
但是,面对如此困难局面,小曼宁依旧能够占据首发位置,并且交出一份合格答卷,这就是他的能力:
战术执行到位,传球出手干脆,节奏掌控和时机把握也有着独到之处。
当初,库尔特-华纳在纽约巨人没有能够得到重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考夫林认为华纳持球时间太长,严重打乱他的进攻战术,所以,考夫林宁愿牺牲成绩培养小曼宁,也不愿意用华纳来保证胜利,归根结底就是希望在纽约巨人建立自己的战术体系。
事实证明,考夫林成功了。
小曼宁的出手时间掌控确实出色,能快能慢,而且从不犹豫,当机立断、出手果决,这对于纽约巨人的进攻节奏把控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即使小曼宁的状态不佳,考夫林也能够通过模版进攻来掌控主动权。
这些“套路”,也是陆一奇赛前研究的重点。
本赛季,作为卫冕冠军,纽约巨人的战术都被研究得透透彻彻,再加上小曼宁的状态回落,考夫林的临场调度也就更加重要起来。
从常规赛数据来看,纽约巨人两名外接手和一名近端锋作为传球目标的次数几乎是一致的,相差无几——在联盟之中,外接手作为传球目标的次数往往比近端锋高出30%乃至于50%,这才是常态。
而细细研究比赛录像就可以发现,近端锋的接球角色大部分都出现在三档短码数以及红区强硬推进之中,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是,两名外接手各自都只有四记达阵,近端锋凯文-伯斯却有六记入帐。
由此可见,考夫林对于整个进攻传跑调度的战术布局是有着清晰思路的,小曼宁的传球也是有迹可循的。
1...253254255256257...3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