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快穿之造梦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乐乐不改名

    张君实苦笑一声,又一声哀叹,仰天躺在床上。

    “来吧,绑上。”

    翠枝特别兴奋,一边绑一边说:“大少爷,这可是小姐下的命令,事后你要敢给我小鞋穿的话,我就告诉老爷!让老爷打你板子!”

    张淑贤笑笑不说话,意味深长的看张君实。

    “我哥怎么会是那样人,他心胸宽广,知道你们是为他好,说不定等戒了烟还给你们赏钱呢!”

    “大少爷,您看……”翠枝凤眼微眯,威胁的看着张君实。

    “给,一人赏你们三两!”

    “大少爷豪气!”翠枝欢天喜地夸了一句,把绳子绑的更紧了。

    绑好之后张君实发作也到中期了,整个人都有些不对劲,从床上滚到地上,口中不断说一些要吸大烟的话。

    张淑贤一看,连忙把两个丫鬟拽出去,人都这样了,就给他在两个丫鬟面前留些面子。

    张淑贤把窗纸戳破,看着张君实在屋子里的动向,只见他艰难起身,走到多宝阁架子前,手哆哆嗦嗦掀开一个匣子,里面是套的吸烟用具。

    张淑贤瞳孔一缩,打开房门冲进去夺过匣子又冲出来锁上门。

    张君实不敢相信,紧跟着冲到门前开始砸门。

    嘴里不停吐出些咒骂张淑贤的话。

    张淑贤脸色沉下来,大烟可真是让人变成鬼。

    “去给我把他嘴塞上!”

    她吩咐两个丫鬟。

    妙书屋

    (iishu)是,,,,!




第三百六十八章 祥瑞(16)
    【】(iishu),

    :xqishuta

    两个丫鬟得令进去,很快出来,屋子里的叫声逐渐消失。

    只是很快响起花瓶破碎砸东西的声音。

    看来把人绑住还不够,还要把人固定在一个地方。

    张君实一折腾就折腾一个时辰,屋子里声音消失的时候张淑贤带着两个丫鬟进去看,果然一片狼藉。

    凳子、椅子、被褥都不在原来的位置。

    书本和花瓶各种用具洒了一地,张淑娴放里面的各种吃食和笔墨也毁的彻底。

    张君实躺在地上涕泗纵横,身上的衣服被汗浸湿,衣冠不整十分狼狈。

    两个丫鬟心有戚戚焉,觉得大烟的危害也太大了,把一个饱读诗书的倜傥公子变的人不人鬼不鬼。

    张君实清醒过来就跟张淑娴道歉,张淑贤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兄妹之间还说什么呢?

    半个月过去,张君实发作的频率也越来越低,从一两天发作一次到一周发作一次。

    之前还是要把整个人固定到床上,现在绑都不用绑了,张君实发作的时候咬牙切齿,嘴里还拿着笔把胸中的义愤都变成文字。

    当他写好第一篇文章的时候,皇帝驾崩的消息从京中传来。

    张县令先是大悲,后是大喜。

    张君实则是大喜过望。

    皇帝死了每个人都很心痛,但是这也意味着张淑娴的猜测是正确的,那么还有一个半月的时间科举取士的方法就要重新启用了。

    张君实精神振奋,不用张淑娴监督,他就陷入苦读中。

    小小的烟瘾已然是奈何不了他。

    张淑贤很欣慰。

    这时候张叔爷的信也从京中传来,说是张家五姐妹除了张丽娜,其余都不知所综。

    张叔爷在信中气愤的说,如果张家四姐妹到了张县令所在的平县,让张县令一定要拦一拦。因为他已经给老大老二老三都找好了未婚夫,婚期也定下了,没想到她们会跑。

    张县令不耐烦回复,就没搭理。

    没想到过几天又一封信来了。

    张叔爷一反常态说家里四姐妹,希望她们尽快逃跑,他预感到张家一干子孙怕是落不了好了。

    张县令这下担心了,迫切希望知道情况,女儿费了多大心力才让儿子振作起来他不是不知道,万一因为张家犯了事,再次断了儿子的科举之路,那张叔爷是想让张家绝后啊!

    君实承受不了太多打击了!

    张县令心慌不已。

    隔几天就从京中传来消息,说张叔爷因为帮助贼首逃到国外,被太后迁怒,一家人秋后问斩。

    因为皇帝刚驾崩,太后不忍见太多血腥,就没牵连张家宗族。

    一连串的事情涌到一处,张县令看着京中传来的报纸冷汗岑岑。

    他不知道该不该听张淑贤的话立即辞职,张君实还要考科举,有个当官的父亲和有个白身父亲,在京中受到的重视肯定不一样。

    可要是不辞职,太后哪天想起他们张家,想秋后算账,那可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张县令正进行激烈思想挣扎的时候,他的三叔带着一大家子来他家了。

    三叔胖墩墩的,年纪大了,一见他就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士文,咱们这一大家子长辈就剩我跟二哥了,这次不论如何,我也要到京里送二哥最后一程!还有我那些侄子侄孙,真是可怜呦,当初二哥兴高采烈说他要当官的时候,我还劝他,让他不要被新法冲昏脑袋。

    那不科举了,天下成千上万的读书人没了活路,这天下也就不稳当了。哎哟喂,当初我真是一心为他好,他还以为我嫉妒。这下好了吧,不但把命送进去,也把张家二房的根都断了呀!你说说这事儿办的……”

    张三叔爷身后一堆子孙一脸无奈,连忙上前安慰:“爹您先别哭。”

    “爷爷身体要紧。”

    张三叔爷当了地主,有个秀才大哥,当官的侄子,还有个做大商人的二哥,因此在乡里无人敢惹。

    这一辈子过的顺遂舒坦,子孙也孝顺,养成心宽体胖的样子。

    比起幼年笼罩在大哥阴影的张二叔爷,一辈子被读书驱赶的张老大,张三叔爷算是幸福的,也许是无所求,张三叔爷对外形象显得善良的多。

    张县令现在想着的是,如何尽可能让张二叔爷不要和他们家牵扯上关系。张三叔爷却想无论如何他都是我哥,遭到这样可怕的事情再没亲人送他一程,那就太凄凉了。

    张三叔爷年纪大了,去京城路途遥远,前途未明,也不知道去的一路上有没有匪徒。小辈都担心的很,看他们的样子也不像是没劝过的。

    可张三叔爷执意要去。

    张县令自然是安慰过的,可没给个准话。

    张三叔爷就恼了,白胡子颤抖着说:“士文,你可不能没良心!”

    张县令恼了:“三叔!现在不是去不去的问题,而是我们张家族能不能保住命的问题!”

    “你说什么胡话,贪生怕死,为了你的官位你就直说!我的爹呀,你赶快跳出来看看吧,你寄予厚望的大孙子就这么无情无义,负心多是读书人呀!要没有他二叔每年都送一大笔银子,你日子能过得这么舒坦?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碗骂娘!”

    张三叔爷说着说着顺嘴朝自己孙辈指桑骂槐:“还读书,你们都读什么书!趁早放下书本给我回家种田去!读书人就没一个好东西!那是你们嫡嫡亲的二伯,我说要去看他,你们一个个的劝我说我年纪大了,我呸!都是贪生怕死,怕你们二伯连累了你们!咳咳咳……”

    “爷爷息怒!”

    “爹你缓缓再骂吧。”

    “爷爷!”

    张三叔爷的子孙辈跪了一地。

    张县令脸色阴沉,被人指着鼻子骂他脸色很好也就怪了。

    他身为张家这一辈的族长,被三叔指控不孝是很严重的道德问题,三叔是铁了心要去送二叔一程,他能怎么办?

    忽然张淑贤说过的变卖家产躲到海外的话出现在脑海,他装作痛心的样子叹了一口气:“三叔,您何必这样!我担心的是张家族的处境,太后本就对三叔的作为怀恨在心,再通过你们知道张家还有人做官,那还了得?

    罢罢,您等我几天,我去府城辞了官跟您一同进京!”

    张县令话一出口,张三叔爷还没开口呢,张三叔爷的子孙辈都叫开了。

    “大哥您三思啊!”

    “大哥不可!”

    “爹,您快劝劝大哥,二伯咱们可以不去看,大哥却不能辞官啊!”

    妙书屋

    :xqishuta

    (iishu)是,,,,!



第三百六十九章 祥瑞(17)
    【】(iishu),

    张三叔爷大吃一惊,面子上也挂不住,回头颤巍巍朝自己那几个说不能让张县令辞官的子孙们扇了几巴掌。

    “你们没有良心!”三叔爷骂的的中气十足。

    三叔爷的大儿子连忙跪地求情:“爹,大哥是咱们张家这一辈子唯一的官员。正是有了大哥,咱们大家日子才能过得好好的,勉强称一句官宦之家,如果大哥辞了官,咱们张家就要败落了呀!”

    “您就算不为我们着想,也要为张家的后辈着想,没了大哥撑腰,咱们家的家产就会任人宰割。现在咱们日子无忧,过了两三年,没有大哥在上面压着,下面的子孙就算分了财产也守不住。咱们张家会一代一代的走下坡路最终变为贫民!爹,请您三思!”

    长子一磕头,其余子孙都跪下求情。

    张三叔爷气得喘不过气。

    “好好好,我就教育出这么多个贪图虚荣的不孝子孙。你们不就怕你们二叔连累你们吗?大侄子,你把我逐出张家,我自己就带着一颗心赤条条去看我二哥去!你们也不用担心被牵连了。”

    张县令可不想气死这位张家跟他最亲近年纪最大的老人,连忙阻止说:“三叔,您说到哪儿去了,我肯定会跟您进京看二叔的,人要是一点情谊都没有,当再高的官又有什么用。我这一辈子就坐到这个位置上,再留恋官位也是耽误时间。

    还不如趁着能动退下来,在咱们族里开了个族学,在族学教书,各家要是有聪明又知道上进的孩子,都送过来。我也为培养咱们张家的好后生出点力,一花不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

    确实是,说到这个地步,张家三叔爷的大儿子也没法说什么了。张家的孩子早一点让大哥教导,就能早一点成才。

    张家孩子受张老太爷影响,一个个都想考科举中进士,家里人也不吝惜钱财,每个孩子不管他有没有天资都会出钱供他上学,只是城里私塾的老师大多是秀才,举人都能到府城教学了。

    如此一来,老师水平不行,教出的学生自然可以想象。

    张家人一直在想,是不是张家下一代没有像张县令那样的老师教导,才会除了他自己的儿子外,没一个有功名的。

    如今张县令既然是为了族的未来考虑,那自然是可以商量的。

    再说了,张家还有张君实这个举人呢,张家人无比确信,张君实只要考科举,一定能中进士。

    也就差个四五月的时间,张县令辞官对张家的影响对比好处来说,可以说接近于无了。

    既然谈拢了这一点,接下来要商量的就是去京城的时间,张二叔爷一家秋后问斩,留给他们整理行装的时间不多,两家人商量要七天后上路。

    张三叔爷得到满意的结果,带着一家人浩浩荡荡的回去了。

    张县令独自在书房思索,张淑娴预测的皇帝驾崩已经发生了,接下来科举就会重新启用。他辞了官后无事一身轻可以带着部家当去国外生活,可君实怎么办?

    君实想中进士,以后做官报效国家。

    但淑贤说了,以后大安朝没一处安稳地方,最好的去处是国外。

    张县令想到二叔家里的财产,二叔家里现在只有四个女孩,那肯定是不能继承家产的,不如让三叔家过继给二叔家一个男丁,然后自己辞官去看守家业。

    再拿一大笔钱活动活动,给张君实找一个随时能出国的港口城市做县令,穷乡僻壤不怕,只要战火来了随时能跑。

    思考出满意的结果,张县令放下了一颗心。

    可张淑娴的处置却让他犯了难,这么一个有福缘受佛祖青睐,又聪慧的女儿让她十分骄傲。

    他辞了官,没法把她嫁给高官家庭,也不想嫁出去,张淑贤掌握的福缘他不舍得让她带出家门。

    不如把人带到印尼,那点小地方自然没有可以配得上张淑娴的,言语又不通,把她的婚事搁置两三年,成了老姑娘,自然就嫁不出去了。

    那么张淑娴就能一辈子为他们张家谋划。

    也是,女人嫁出去都是受罪,哪儿有在娘家舒坦?

    想到这里,张县令满意的捋胡须。

    他带着儿子和三叔去京城探望二叔,族里的大大小小事可以暂时交给淑贤。她有这个能耐。

    张县令觉得自己对女儿够好了,哪家的闺女可以执掌家业啊?

    只有张淑贤!

    她该满足了。

    以后儿媳妇要是没能耐,张家还得张淑贤帮衬,再给她从张家过继个儿子,张淑贤就能一辈子安安稳稳为自家效力了。

    张县令隔天就在族人面前把张家的大权暂时交给张淑贤,还暗中交代要她尽量把账本理清,该是他们张家大房的,一个子儿都不能让人贪了去。

    张淑贤自是点头。
1...131132133134135...1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