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快穿之造梦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乐乐不改名

    芍药现在正年轻,她肌肤雪白,身材细挑,容长的脸蛋儿配着一副俏丽恬静的眉眼子。按以往的生活轨迹,她依然是妓院的头牌,就算有病老鸨也不会轻易放她出来。

    “你还说我,你怎么会在这里?”芍药挣脱医生下了床,走过来拉着迎春的手:“咱们换个地方说话。”

    迎春点头,对医生说:“你们先去忙吧,我会劝好她的。”

    两人来到晾晒白布的院子,芍药率先开口:“你怎么会到这里来?是被谁救了吗?当初你失踪,老鸨气的要死,派了人说上天入地也要找到你,把你抓回去。”

    “是,被人救了。你呢?你怎么会在这儿,老鸨会轻易放你走?”

    芍药明白迎春不想多说,也就不问了。

    “我?我听姐妹们说城郊有一家养济院,专门接收患病的女人。这本来是好事,可是你知道吗,老鸨竟然拿养济院骗姑娘们进兰雅班。”

    “这怎么说?”

    “老鸨告诉那些小女孩说,你们活一日,就能赚一日的钱,只要躺在床上就能让家吃饱,还有比这更清闲的事吗?等你们得病了也不用怕,城郊的养济院会把你们治好,等你们好了之后是想上工厂做工,还是想继续来这里都随你们。

    这话一出口,姑娘们没了后顾之忧,想着得病了也会治好,等年老色衰,养济院不会不管。又找不到别的赚钱的活,可不一窝蜂地往妓院里涌吗?咱们知道那是火坑,苦口婆心劝别人不要往里跳,可她们还当咱们要抢她们的生意!我一生气,就赎身出来准备看这养济院到底什么来头。”

    (iishu)是,,,,!




第四百二十二章 迎春(35)
    【】(iishu),

    迎春面色凝重,她想过开养济院救治妓女会受非议,会被人污蔑她不安好心。或者说她做无用功,不如把这些钱捐到前线。

    却唯独没想到会发生这种情况。

    “竟然会发生这种事,还要谢谢你告诉我。不过你是真的得了病吗?”

    这样的麻烦说出来也解决不了问题,现在最重要的事让人对养济院有信心,这样她们才会同意在这里治疗。

    芍药支支吾吾:“从妓院里出来,哪个姑娘不是疾病缠身。其实我还挺希望养济院能把病治好,可……可这病千百年来也没有治好的。我实在怀疑。”

    “你不用怀疑,你就放心待在这里。养济院开办至今,已经治好了三批人。她们有时候也会回这里看看,你看的多就明白了。现在你是病人,赶快让医生帮你检查吧。走。”

    抓着就拉着芍药疾步往病房走。

    “唉唉唉,慢点……”

    迎春知道养济院被妓院当做大后方的时候是非常恼怒的。

    她还没找老鸨麻烦,老鸨竟然先惹上她。

    随着妓女被治愈,药的功效逐渐被大众所知。多少富商高官为了治好病不吝惜钱财,因此药厂利润逐步增加,纺纱厂也每天都有进账,迎春手里不缺钱。

    她找了律师,告几个行事猖獗的老鸨逼良为娼。

    这种事情向来一告一个准,只要钱送到位。

    几个老鸨被送进监牢。

    迎春找了当初买她的老鸨,通过老鸨得知拐子的消息。

    拐子这么多年和妓院合作愉快,为妓院输送了数不清的女人。

    都成了一个产业链。

    迎春派人蹲守在妓院周围,拐子会在固定的时间来妓院“交货”。虽然换了老鸨,妓院还是要人的,拐子一点都不怕没生意。

    被拐子拐走的姑娘们时时刻刻想逃跑,可是没有机会,眼看就要被送入妓院,一生都要毁了。

    迎春带着警茶神兵天降,当场抓获拐子,解救了小姑娘们。这些姑娘有的知道家乡名字,有的毫无印象。迎春就先把人送到养济院,根据他们的口音在各地登报发寻父母启事。

    这是个长期的工程,现在识字率低,县以下的地方很多不看报纸,也不知道姑娘们何时才能找到父母。

    也有的姑娘是被家里人卖的,问清楚她们不想回家就住在养济院,让她们读书识字。

    吴哥近来被委以重用,在高等妓院看场子。

    迎春让他帮些小忙,他不会不同意。

    同时迎春改了养济院的规矩,养济院出来的女人如果重操旧业,就要返还之前治病加住宿的钱。

    养济院是为了慈善,不是老鸨们借以敛财的工具。

    吴哥在他管的妓院发话,从此不得再说从养济院出来再当妓女的话。

    随着纺纱厂规模越来越大,活不下去的女人更愿意进工厂做事,而不是妓院。

    女人们多了一条能有尊严地活下去的路,自然不愿意再去妓院被人糟蹋。

    迎春手里的钱越来越多,她开始解救最低等的棚户区妓女。她们大多身染重病,或年老色衰,一天赚的钱还不如黄包车夫多。呆在那种妓院只不过想有个遮风挡雨的地,不至于沦落街头。

    迎春从老鸨手里把她们买回来救治,短短半年时间,养济院的地盘已经扩大两倍。

    姑娘们在养济院辛勤工作,每个人脸上都充满希望,一切都欣欣向荣。

    可是好景不长,这么大的慈善事业很快惹来了其他人眼红。

    平城妇女慈善总会找人来交涉,说应该把养济院纳入慈善总会,好让更多妇女受益。不然妓女得病有地方治,普通民众得病却只能等死,那不是鼓励人当妓女吗在?

    这不公平。

    迎春听到这种话气的够呛,建设覆盖整个平城的完善医疗体系,应该是政府的工作。你慈善总会想越俎代庖没人说什么,还要赞你一声仁义。

    可你也要先建了再说普通妇女看病困难啊,迎春自己出钱办的养济院,初衷是为了患上花柳病的妓女,只是整个医疗体系很小很小一部分。慈善总会一张嘴就想让迎春把成果上交,还想让她出更多的钱让普通民众也看的起病,以此给慈善总会扬名。

    凭什么?

    慈善总会被一群女人掌控,那些女人都是官宦之家出身,嫁给另一个官宦之家做了太太。凭着善心做慈善的有,更多的是借此给丈夫增添美名,成为他们政绩的一部分,借此升官。

    养济院背靠青帮,可是这么多高官夫人一致要求的话,杜钊也无可奈何。

    迎春在这个世界活了这么久,终于知道强权压迫是什么滋味了。

    要她的东西,还要她感恩戴德的送上。

    唐老板,拐子之类,和那些人比起来都是小意思。

    慈善总会甚至没派管事的人出面,只是让一个职员过来,发了通知。

    养济院众人听说要被政府接管,都很不乐意。

    迎春愿意花钱买药给她们治病,政府的人就不一定了,不,是肯定不会花钱给她们治病。

    毕竟那些人自诩高贵,让一群妓女歌功颂德是光荣的事吗?

    她们看不到底层人民的苦难,在她们心里,这些钱给妓女用就是浪费。

    养济院人心惶惶,迎春说希望给一点时间准备。

    慈善总会等了三天,养济院依然没给结果。

    “真是不识抬举,一个毛头小子办的养济院,给他个机会加入咱们,竟然推三阻四。里面的人如果知道养济院被咱们收编,会得到政府工作人员身份,肯定苦求着要并入咱们。你们说那毛头小子怎么说不通呢?”

    王太太伸手看着自己新做的指甲,语气不屑:“她们应该明白养济院让平民管理和让政府领导的区别。”

    于太太笑了笑:“那群人不识抬举,就算拖延两天结果也不会变。唉?王太太这指甲做的真漂亮,在哪里做的?”

    王太太得意的笑了笑:“是露华浓新出的指甲油,我那侄女在美国留学,孝敬我的。”

    “哎呦呦,王太太有福气。这指甲油漂洋过海的,可不便宜吧。”

    王太太捂嘴笑:“小意思啦。”

    杜钊之前过来劝她,说养济院赚不了钱,给她们也没什么不好。而且她办工厂提供的工资高,待遇也好。商会非常恼怒,不会为她出头。

    不仅如此,商会觉得纺纱厂破坏了用工市场平衡,以后怕是会联合起来排挤纺纱厂。

    如果她手里的养济院被慈善总会接管,商会可能会投鼠忌器,纺纱厂才能保。

    妙书屋

    (iishu)是,,,,!



第四百二十三章 迎春(36)
    【】(iishu),

    迎春当时就明白了,杜钊也觉得养济院是个累赘,当初他们签了合同,用在养济院的药全部出厂价给她。

    养济院用药数量大,全部是出厂价,意味着药厂把药运给她药厂还要赔钱。而药厂经过口碑发酵,可以说供不应求,多少军阀富商被这块肥肉吸引,杜钊肯定付出了大代价才保住药厂。

    为了供应外界所需,能给养济院的药数量不多。可合同上标明给养济院的药不能被挪用,日渐增大的需求肯定会让杜钊为难。

    这时候杜钊会想,如果把养济院并入慈善总会,两人的合同就会作废,养济院再想用药,就得和别人一个价钱买。

    等于甩掉一个累赘,又增加一大笔利润,他当然乐见其成。

    如果他真的想帮她,商会就不会是借口,商会要看青帮脸色,政府官员办事也要请青帮行个方便,养济院这点面子还是会给的。

    一句话的事。

    人果然是利益至上,迎春一点都不惊讶。

    这场仗需要她自己打了。

    迎春现在面临的敌人有许多,她找了《奇谈杂珍》记者,出钱让他们写一篇报道。

    说某某夫人亲切会见养济院众人,决心把养济院并入慈善总会,从此妓女救治全由政府出钱。

    这是个假消息,《奇谈杂珍》本来不敢登,迎春拿出慈善总会发给养济院的文件才让他们相信。

    报纸消息登出一天,董先生帮忙,让《平城日报》转载了这则消息。

    平城日报一转载,其余各大报纸纷纷转载。

    “某某夫人慰问养济院众人”这则消息让一些胆大包天的小报起了心思。

    编造某某夫人的花边新闻,夫人丈夫某官员的花边新闻,还有报纸质疑某某夫人丈夫风流花心,开养济院是否有建私人后宫的嫌疑。

    还有的猜测更大胆,是否想接养济院建一个只接待政府官员的“酒池肉林”。

    这年头文人不敢在报纸上直接批判军阀,批判政府**倒是可以。

    就算被抓进监牢,朋友学生老师们也会多方活动,逼迫警察局把人放出来。

    进监牢走这么一遭,爱国文人的身份就没人质疑了。

    所以说这时候的人胆小是真的,胆大也是真的。

    迎春用笔名率先写了一篇文章指责政府官员包庇后院,公私不分,强夺财产,以及对养济院邪恶用处,其心可诛!

    写文章附和的人有不少。

    她还在报纸上给几位妇女界的名人写信,让她们“可怜可怜那些疾病缠身无家可归的女子”。养济院一旦被夺去,谁也不敢保证会被用作什么用途。

    同时报纸上还登了妓女签名的万言书,会写字的写自己名字,不会写字的就按指印。

    万言书写了具有代表性的妓女的悲惨经历和愿望,表达她们不想接受社会救济,愿意自给自足,亲手赚钱养活自己的决心。

    她们已经改过自新,想堂堂正正的站起来,而不是依附政府财政,被当做社会寄生虫,浪费政府本应该用在百姓或军队身上的钱财。

    万言书的发表让社会各界对妓女的观感好起来,妓女愿意自立自强也是好事。妓女也有为国贡献的心。

    只不过她们的力量很小,都是受苦受难的底层百姓,只能让自己不给国家添麻烦。

    这样的爱国心令人动容,正应了那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王太太于太太看到报纸上对她们的谩骂,气的不得了。觉得陈强不识好歹,派了人去养济院一顿打砸。

    又派人在报纸上抹黑陈强,说他打着救济妓女的名声,实际把妓女当作廉价劳动力。

    治好病的妓女们都被他送进工厂,一天要工作十多个小时,工作环境恶劣,无法见到家人,全无人身自由。

    打着慈善的名义对她们进行剥削,这种行为比妓院老鸨更为严酷。

    什么时候都有卖国文人,批判陈强的声音一见报,立刻有许多人附和。

    从陈强上不得台面的出名之路,到陈强得到好心人赞助上中学,却因沉迷美色,连连缺课。

    又说陈强作为一个大好男儿,应该做的就是上阵救国,实业救国,或者作为文人唤醒民众的蒙昧。

    但他却投身妓女行业,所作所为为社会全无贡献。

    说他投身脂粉堆,靠妓女赚钱,那些女人本就可怜,他还要压榨出她们身上最后一滴油。慈善总会要拯救姐妹,他为了自己的利益就抹黑政府官员,贪婪恶毒,置郭嘉民族声誉于不顾,简直是天上地下一等一的恶人,小人。

    紧接着就有人抓住陈强的身份问题狂轰乱炸,还采访了几个离开养济院的妓女,那些女人口口声声说陈强多么灭绝人性,比妓院老鸨都不如。

    妓院老鸨为了让她们赚钱,好声好气的对她们,她们还能和家人见面。陈强却把她们当牲畜使唤,白天黑夜的监视她们干活。

    养济院说是慈善组织,其实就是一个大银窝。

    陈强还利用姐妹们招待黑道中人,姐妹们生不如死,迫切需要慈善总会的姐妹拯救,大家千万不要被蒙骗。
1...158159160161162...1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