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穿成极品他妈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易楠苏伊
来得人这么多,住宿就是头一大难题。
经过大队干部们开会讨论,大家就安排这些人住进社员家里。
经过大家大概为期三天的考察,这些大队干部们陆续定了鸡苗。
去年他们替别的生产队孵了大概十万只小鸡,今年直接升了一百倍。
就连钱淑兰都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
她高兴的同时还有些忧虑,因为她现在根本就没有那么多金币呀。
最终她找到了马主任。
跟别人家不一样的是,钱淑兰的家里并没有安排人,因为她的地方太小,只有一间屋子可以住人,而且还摆了两张床。根本就挪不开位置。
钱淑兰把马主任请来,亲自炒了一桌菜。
马主任看着她整这么丰盛,心里还有些打鼓,忍不住缩了缩脖子,“钱婶子,你的要求该不会很难吧?”
钱淑兰拍拍他的肩膀,“你放心。对我来说有点难,但对你来说很容易。”
一听这话,马主任立时放心了,他坐到桌子上,左看看右看看,“你家小孙女呢?”
分卷阅读594
钱淑兰摆了摆手,“我俩说这么重要的事,哪能让小孩子听到。小孩子嘴不严,还是别让她知道这么危险的事情了。”
危险?马主任拿着筷子的手立刻放下,“钱婶子,要不你先说吧。你不说我都吃不下去。”
瞅着他这心惊胆战的样子,钱淑兰也不拿乔了,“我这人好奇心比较强,我想请你帮个忙。你挖出来的那些古物价能不能在运到大城市之前,先让我过过眼?”
马主任愣了一下,眉峰紧拧在一起,他下意识地压低声音,“钱婶子,你该不会是想?”
钱淑兰不太明白他的意思,“?”
马主任拍着大腿,“就是替换!以假乱真!”
钱淑兰噗嗤一声乐了,“你可真逗!我要有那本事,我还是个农村老太太嘛。”
马主任弄不懂了,“那你为啥要看那些?”
“这不上回你说嘛,留着当传家宝,我想着以后如果有机会,我能不能多弄些来。但这种东西真假难辩,我想先长长眼,从地底下挖出来的,应该都是真的吧?”
马主任挺了挺胸,“那当然!除非是那不孝子才会把假物件陪给亲爹。”
至于盗墓贼,估计直接偷走,哪还会放假的在里面。
他沉吟片刻,“倒也不是不行。我们关这些东西的屋子,外面会有许多人把守。我到时候带你进去。”
“我能单独观察吗?我想做点笔记之类的。”
马主任无所谓,“行啊。你就是待在里面一天,我也不管。不过你可得轻着点。那些东西毕竟年纪大了,磕了碎了,可是要赔偿的。”
钱淑兰立刻点头,“放心,如果碰了,我肯定原价赔偿你。”
马主任像看傻子似的,“原价?你知道卖出去是多少钱吗?你就敢说大话。”
别说,钱淑兰还真有兴趣,紧盯着他不放,“多少?”
马主任像是怕吓到她似的,轻声道,“说出来能吓死你。一个瓷器起码要几百美金。你告诉我,你能有多少钱赔?”
几百美金?现在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是24618:1。
也就是说将来动折上亿的古董,现在卖出去的价格也才几百块钱,靠!贱卖到这种程度吗?
钱淑兰心里想骂娘!一方面又在嘀咕她上回给李世荣的那些药够不够买这些古董呀?
可别到时候这些东西都流到外面去了。
马主任见她脸色越来越难看,以为把她吓住了,开口道,“看吧,你也觉得贵吧?所以还是小心点为妙。”
钱淑兰收回心神,郑重点头,“放心,我肯定会小心的。”
第二日,钱淑兰就跟着马主任到了他们收藏古物件的地方,然后单独待在房间里把这些东西的灵气全部吸走。
这也就是这年代,因为没有监视器之类的,钱淑兰才敢这么大胆。
她收集好灵气之后,又侧面向马主任打听,“你们这些物价什么时候运到大城市啊?”
“我们只需要运到县城就行,到时候有县城革委会联系火车,直接运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一般来说都是三个月运一次,量少了也不值得折腾一趟。”
钱淑兰看他,“最近一次大概是什么时候?那天我就不过来了。免得打扰你们。”
她研究古董自然不可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天大概要待在这边一两个小时,不能间断。
马主任不疑有他,“最近一次应该是七号吧。”
钱淑兰点头,“行!那我先回去了。”
马主任送她出去,叮嘱她一定要好好把养鸡场办好。
钱淑兰似笑非笑地看着他,“我们这养鸡场从上至下已经有那么多双眼睛盯着了,如果我办不好,估计你们能把我吃了。”
马主任想到蒋县长每次开会都要问他,他忍不住哈哈大笑,“的确如此。”
养鸡场的事情,钱淑兰都是分给下面的人干的。
她才不会把所有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呢。
这次因为要孵的小鸡太多,全生产队,十二岁以上至七十岁以下的劳力都过来帮忙了。
钱淑兰直接按照孵出的小鸡来算工分。
这次知青们也全都被选上了,一个个为了多挣工分,全都摩拳擦掌照顾母鸡。
这是个精细活,一定要仔细,千万不能懈怠。
尤其是他们每个人都领了二十只母鸡回去的时候,就更加没有精力去折腾了。
因为他们这些人是新手,钱淑兰还特地叮嘱过孙大琴,安排柳月琴去指导他们。
回来后,还挺满意。
因为这次需要记的账比较多,邓兴明和钱月涛也被抓过来帮忙记账。
主要就是负责记每个人领回去的母鸡数和鸡蛋数。
倒是减轻孙大琴很多时间。
很快就到了初七,钱淑兰跟着那些古物件一起往县城走,她在空间里看着这些古物件被装到火车厢里,趁着没人的时候,直接把这些灵气全部吸走了。
经过她这一番折腾,这次需要的药品才勉强够用。
等这些小鸡全都孵出来,钱淑兰给它们一个个喂药。
她全部把药化到温开水里,其他人根本不知道。
为了让其他人相信他们生产队的古井有神奇作用,钱淑兰一再叮嘱这些人孵小鸡的时候,一定要给母鸡喝古井里的水。
谁要是偷懒,被人发现,直接扣五十个工分,抓到的人也能奖励三十个工分。
于是那口古井成了香饽饽,每天都有人去提水。
一开始住在古井旁边的人家就惨了,根本没时间去挑水。
想争吧,争不过呀。个人哪有队里的事情重要。
于是住在打谷场附近的人家都强烈要求大队干部们再找打井队。
“我们每天吃水都要绕到后面去提,要走半里路。真的是太辛苦了。队长,你们就向上面反应一下吧。”
钱明华和王守泉拿这些人没办法,谁让这次要孵的小鸡这么多呢。
而且孵小鸡要持续两个多月,总不能让这些社员们没水吃吧?
两人一商量,王守泉决定向上面申请。
他不仅仅给公社发
分卷阅读595
出申请,还向县里和水利局都发了。
结果水利局领导没接到,倒是蒋县长听说他们吃水困难,还以为是要孵的小鸡没水喝,于是就给水利局的局长下命令,让他们尽快安排打井大队下乡,给王家村打井。
就在公社们的领导还在那讨论到底怎么跟上面的领导们说的时候。
打井大队已经进了王家村。
这速度之快惊呆了大家伙儿。
人来了,首先要做的就是统计需要打井的人家。
跟十几年前不一样的是,这次几乎家家都报名了。
这十几年陆陆续续有许多户人家都分了家,所以统计上来的大概有三百户家要打井。
打井大队长听到这个数字,嘴角都抽了起来。
他们下一次乡起码能休息一个礼拜,照这三百户,至少也得打一个月。
也就是说,他们这个月没休息日了。
王守泉见他们脸色不好看,当晚让打井的人家拿出好菜出来招待人家。
怎么说也是为你们服务的,要出钱的当然也是你们。
当这些打井人员看到他们居然炖了鸡汤时,一个劲儿地咽唾沫。
而后又陆陆续续上炒鸡蛋和蔬菜。
这应该是他们下乡以来,接受过最丰盛的招待了吧。
于是这些人也都收起了冷脸,专心帮他们打井。
这次打井,跟十几年还有个不同,就是它根本不需要打得那么深。
只要二十米就可以了。所以速度比以前提升了不少。
一组人一天起码能打到三口井。
时间过得很快,眨眼一个月就过了。
打井大队从王家村撤走了。但这些学习养蚯蚓的好手们,却还留在王家村。
在这期间,百货大楼和供销社的卡车几乎每天都会过来运鸡蛋。
孙大琴这个嘴快的,有时候还故意把收到的钱,报给这些人听。一个个羡慕得不行。
然后钱淑兰发现这些人学习养蚯蚓的热情更加高涨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亲们浇灌的营养液,么么哒
第294章
钱淑兰经过反复思量,最终决定开一次干部会议。
王家村现在的状态是,家里的女人和孩子负责照顾母鸡,男人负责下地拔草。
这些日子大家都忙得焦头烂额,一入夜沾枕头就睡。
现在刚入夜,一个个都累得腰酸背痛。
原本应该舒舒服服躺在床上睡大觉,可却被叫过来开会,大家伙都有点兴致缺缺。
一个社员看向一直沉默的钱明华,十分好奇,“大队长,叫我们来干啥呀?”
钱明华在人群里扫了一眼,“人还没到齐,再等会儿。”
那人脸色沉了下,但心里却更加痒痒了。
没过一会儿,大队干部们全都到齐了。
钱明华把位置让给钱淑兰,“这次会议是我要求召开的。实在是因为事情比较重要,所以我必须先争求大家的意见,然后再召开全社员大会。”
大家伙见她说得这么郑重,原本困到睁不开的眼皮,立刻掀了起来,浑身抖了个机灵。
王守泉刚刚才从家里赶过来,所以并不知道钱淑兰要说的事情,但他本能地觉得他三婶这次是要弄出大动静来了,他轻咳了下,“三婶子,你说吧,啥事呀?”
钱淑兰却没有直接了当开口,反而问道,“在我开口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咱们全县都养鸡了,咱们的鸡蛋会不会卖不出去呢?”
众人皆是一愣,而后细细琢磨她的话。
冬天也许没问题,关键是夏天不行啊。
到了夏天,鸡蛋容易散黄发臭,保质期也不过七天左右。
如果运到别的省,无疑会加大成本,先是路费再就是街道不平,长途运输,会损坏许多鸡蛋,而且人家也并不一定愿意过来运。
再说,他们应该更愿意运离他们省比较近的生产队,而王家村生产队,其实处在刘关县中心偏北的位置,并不是离他们最近的。
大家伙这会子才感觉事情有点大发了,“还真有可能卖不出去啊。”
其中一个大婶拍着大腿,后悔不迭,“早知道就不帮他们孵小鸡了。这不就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嘛。”
另一人马上附和,“是啊,亏我还以为孵这么多小鸡,咱们年底能发了呢?感情是个坑啊。”
接二连三的人都在发泄心中的不满。
他们第一个埋怨的人就是蒋县长,如果不是他,他们生产队的鸡蛋根本就不愁卖。
第二个应该就是钱淑兰这个厂长了,如果她不答应帮人家孵小鸡,蒋县长就算再想发展养鸡场也没戏。
只是钱淑兰这个厂长到底是有几分权力的,大家根本不敢当她的面说出来。
钱淑兰怎么可能感觉不到。一旦触犯到大家的利益,肯定会不满的。
说不定今年年底推选厂长,她就有可能被别人顶替了。
钱淑兰喜欢什么事都想在前头。如果她真的被别人顶替了位置,那她辛苦这十来年,岂不是给别人做了嫁衣。她怎么可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王守泉是了解钱淑兰的,所以他愣神之后,直接开口问,“婶子,你是不是有想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