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着鸡崽穿越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群华溪
所以他直到十几岁,都还只认识水稻、青菜、橘子、枣子等等村里、山上常见的可食用植物。他之所以每次去打猎,身上都保持的较为整洁,也是因为他避免了跟不认识的植物接触,几乎做得到来去无痕迹。
文琪想教会郑宇判断植物分枝的年份,那真是赶鸭子上架瞎折腾了。
“唉,就这样他还想包山养花,心里就没点数吗?”文琪无奈地嘀咕了一句,但是她想到郑宇那傻兮兮的性格,也能猜到他根本就没有细想种东西会有多难。
毕竟野生的金银花漫山遍野都是,他一定觉得养这玩意很简单吧。
郑宇的这些弟兄中,倒是有两个姓袁的很擅长做这类事。听他们说,他们两个以前是同村的,在村子被山洪毁掉之前,他们村很多人家都在种植山楂和橘子,以供给陈皮和山楂干为生,所以他们对剪枝很熟悉,甚至还会芽接这种嫁接方法。
原来这里已经有断枝生根、嫁接等技术了,这还是文琪第一次认识到这里的先进程度。
现代判断一个国家是否先进,肯定会优先评测它的科学水平,尤其是军事方面。但若在一个古代背景,人们肯定会下意识从国家的农业水平来判断它是否先进。
文琪忍不住向他们打听了一下这里的情况,再次听到了苏家这个名号。
苏家一直在安都扎根,家族里既出过受宠的皇贵妃,又出过强大的镇国将军,但人们一提起苏家,第一个想到的却是它的大地主家族这个定位。
在平王朝,地主与文琪理解的有些不同,只有获得皇朝御封的土地的人家,才能自称为地主。他们一般是在种植的技术上有很大的成果,能使王朝每年的粮食收获增加许多,让人们免于饥饿,朝廷才会商讨能否为他们赐下土地。
地主家一旦获得土地,这些土地便能世代相传,永远是他们家族的固定资产。唯一受限制的是,他们的土地只能用于种植,若是开发成坊市、宅基地等,那就是欺君之罪,家主会被砍头的。
“虽然王朝有很多地主家族,但说到底还是苏家的贡献最大。”袁大目光中充满了向往与尊敬,“要不是他们几百年都专注地研究最好的种植方式、并且为平民提供良种,我们平王朝的国力不可能这么快就跟艾马拉帝国旗鼓相当了。”
袁二也很认可袁大的这种说法,苏家在安都不一定有帝师赵家、知府李家高调,但它确确实实是安都最古老的贵族,也是最受每朝皇帝恩宠的家族。
一个种地的大家族,既不会对朝廷产生威胁,还能帮着解决民生大计,哪个皇帝会不喜欢他们?
“真好啊,我有机会去安都的话,一定要去见识见识苏家的厉害。”文琪在心里这么想着,却不知道她很快就会跟苏家有一次交集了。
就在今天,胡村长去找了武泰镇的知府,拜托他以官方名义给苏家递上一封介绍信,信里说的便是文琪在稻田养鱼的事情。
村长还没见到稻谷的收成,但文琪家稻田里稻子的涨势并不比任何人家的差,看起来稻田养鱼不会影响稻谷本身的收成。他若是再等两个月,那封信里的措辞一定会更激动一点,因为稻田养鱼,除了额外产出鱼,还会使水稻的亩产量获得一定的提升。
村里还有另一样新东西没有被村长重视,等到苏家派人过来考察,那东西或许会是一个大惊喜。
文琪把苏家这个名号记在心里,然后就看到郑宇满头大汗地抱着轩轩回来了。
小孩子学会走路后就会很难带,他们总想着自己去外面的世界走走看看,但他们自己还走不稳,也不怎么会看路,每次小孩子要出去玩的时候,跟着他们的大人是最累了。
郑宇这是第一次一个人带轩轩玩,最近轩轩喜欢脱离学步车走路,郑宇以为只要轻轻扶着他就行了,没想到轩轩动不动就被不平整的地面绊倒,或者是自己左脚绊右脚,他不得不一直弯腰揪着轩轩的衣领,或者双手扶着他的咯吱窝。
一直弯着腰的滋味,只有体验过的人才会懂。
没过两小时,郑宇就以轩轩该吃东西的理由带他回来了。他把轩轩往文琪身边一送,自己跟脱离苦海似的,一屁股坐在地面上,对文琪说:“我来帮你干活吧,你给轩轩做饭吃去。”
文琪翻了个白眼,“得了吧,你在这坐着玩会就行,别瞎动这里的任何东西。我看你根本就不适合种地,等我培育出大量种苗,明年开春后把它们种活之后,你还是找别人来接手这件事吧。就算是烧瓷也比种地适合你。”
文琪也是跟郑宇熟络,并且知道他不会在意别人说话直,这才说的这么直白的。她的确觉得郑宇真不适合做这些事,连判断植物新枝老枝都学不会,他以后要怎么去修剪金银花树?又怎么自己判断出当年的大致产量?总不能让她一直帮忙吧。
郑宇苦着脸看向文琪,确定她不是在跟他开玩笑之后,顿时整个人都丧了。他觉得文琪那么喜欢种地,自己要是没办法也在这方面做好的话,岂不是
分卷阅读52
就没有跟文琪继续来往的理由了?
至于烧瓷那件事,他就是想弄些好看又精致的小物件送给文琪,好讨她的欢心,不然他自己也不会去动那个烧窑的。
既然文琪说他烧瓷都比种地好,他是不是要尝试一下?郑宇脑海中迅速调动着相关的记忆,开始思考烧瓷赚钱的可行性。
瓷器在平王朝并不少见,其价格取决于其稀有度。郑宇之前烧出来的是白玉瓷,那是齐家的特产,他这个外人要是敢弄这个去卖钱,齐家人知道后一定不会放任他的。毕竟平王朝有过规定,家族对自家研究出来的技术有独占的权利。
“要不我试试烧我爹意外弄出来的那个釉料?虽然出来的效果挺丑的,但丑的很有规律和特色,说不定就会有奇怪的人很喜欢呢?”郑宇觉得他该有点作为了,不然文琪变得越来越厉害,那他还有什么脸去臆想跟她在一起?
作者有话要说:已补完本章,发现之前没能在12点之前更新,晚了5秒,难过
☆、第37章
生态养殖
今年八月底的气温比往年高,
这为育苗提供了绝佳的天然条件。
因为生根期需要较高的温度,所以郑宇他们先搭好了一个小“温室”,在里面铺上沙土。白天掀开上面的茅草通风,让扦插后的枝条晒晒并不烈的太阳,
晚上在温室内烧几桶炭火,
轮流让人看着。
浇水这件事是文琪亲自做的,她自己偷偷把生根粉倒进水桶里,
然后才把这些特制的水平均浇在那些枝条周围。
半个多月后,
整体气温转凉,那些枝条也都萌发了根系。
青阳村的人对这件事都很感兴趣,
一听说郑宇那边培养新种苗成功了,
就时不时过来看看情况。当时有些老人家还觉得郑宇和文琪他们胡闹,一般人想从老树上取枝条育苗,
也只会挑选最好的部分,精心伺候才能成功生根、移栽成活。
而文琪是把老树上符合一年生以上、有两到三结点条件的枝条全剪下来,然后对它们集中处理,
大量繁殖。也就杨柳这类植物能被这样随意对待了。大家刚开始都不觉得文琪能成功。
但是,现在他们亲眼看到了结果,这些被批量扦插在半沙质土地上的枝条都成功生根了,有些甚至还长了新叶子。
“这不合常理啊!”宝婶掏出一根金银花树苗仔细观察,发现它确确实实地长出来了新根,而且长度都有半截小拇指那么长了。以这个速度,大约再过五六天,郑宇就可以带着弟兄们把这些种苗弄去移植了。
因为种苗刚开始比较脆弱,
所以并不能立刻就移栽到荒山上去,而是要先移到郑宇自家的地里养一段时间,等明年开春后才能移植到山上。
为了种苗们能够顺利过冬,它们移栽的地方都被搭了保温棚。郑宇把找个金银花树种苗的事情交给了袁大、袁二负责,自己开始琢磨釉料的事情。
文琪这次培育种苗很是废了一番心思,她带来的生根粉被用了一半,而且毕竟老金银花树只有五十六株,她再怎么用心,也只能弄出一千多的小种苗出来。同时,这些老树经过一番折腾,身上几乎是光溜溜一片了,文琪还得照料着这些老树,别让它们失去生机。
八。九月本身就是农忙期,等金银花树种苗被移栽好,水稻等作物都早被收拾好了。关于作物的事,文琪还因为她地里不合常理的高产量,被村里所有人关注了呢。
青阳村的人们这段时间亲眼看到文琪的收获,内心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这里水稻平均的亩产量是八百到九百斤湿谷,青阳村今年也是如此。但文琪的亩产量明显超过了村里的平均水平,湿谷重量竟然达到了一千多斤。
村民们都很想来取取经,但又不怎么好意思,只好去找村长打听。村长自己也忍不住来找了文琪,他想知道文琪做的这些事情——比如说稻田养鱼,到底有哪些好处,而这些好处,是不是文琪一开始就预想到的。
文琪一直等着别人来问呢,她本来就是想以自己的成功来做范例,然后再带着村里人一起做这些事情。不过,她要怎么跟村里人解释生态农业这个理念呢?
“胡大叔,你应该知道我两次收鱼,总共赚了二十多两的事。除了自家要投入的力气活,我额外因为养鱼多付出了将近六两的成本费,总体来说还是赚的多。”
文琪先从养鱼收获上说起,因为这个是最直观的。不过她最主要的还是想解释一下稻田养鱼的原理,“我一开始之所以要在稻田里养鱼,是因为这两样东西很适合搭配在一起。”
将草鱼或者鲫鱼投入稻田水体中,它们能够从水里获得很多天然饵食,基本上只需要投入很少的鱼食,就能让它们好好长大。另外鱼类可以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害虫、浮游生物等,产生的排泄物又可以直接起到肥田的效果,使水稻增产。
把这个原理跟村长详细解释一遍之后,文琪又顺便说了其他的一些生态养殖方法。
村里有几个大池塘,而池塘养鱼也可以跟养猪相结合,部分滤食性鱼类,比如说鲢鱼、胖头鱼等,是可以使用猪粪尿作为鱼食的一部分来饲养的。若是能建沼气池,各种禽类、畜生的粪便发酵后都是很好的鱼食,一些杂食性鱼类同样也可以这样饲养。
虽然这听起来很恶心,但是在现代,已经有不少农业养殖户学习了这种技术,将养猪、养鱼、种稻相结合,用少量的资源获取大量的收成。
文琪倒是想慢慢尝试这样的养殖方法,但是随着她对这个世界越来越了解,她发现自己预定的一些计划可能没办法施行了。“可惜我们这边不养蚕,也不能大量养猪,不然养猪、养鱼、种桑树、种稻子几样养殖相结合,这中间能产生的额外增益就更大了。”
说到这个,文琪还觉得有点可惜。
在平王朝,并不是说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的。王朝刚开始更替为平王朝时,当朝慢慢放开了对几乎所有行业的限制,使得那一百多年里,国家得到了急速的发展。
但完全不限制人们做什么,他们就会慢慢偏向于既轻松、又能赚大钱的行业,先不说商户之间的恶性竞争了,就连农户都想着要捡简单暴利的作物种植。
好在多地官员及时发现了这种不良势头,向朝廷反馈之后,开始对各行业插手,引导人们分别从事不
分卷阅读53
同方面的工作。在农业上,就规定水稻、小麦等主作物的种植比例,必须占据良田的三分之一以上;农户一般都会同时涉及种植和养殖,若是一窝蜂全养猪、养羊之类的,那对市场的冲击会很大,所以一般当地府衙会调查治下各地情况,再召集各村村长一起商讨,最终确定每个村子能够大量养殖的物种。
鸡鸭等小禽类不受限制,青阳村各家基本上都养了一点,除此之外,按照武泰镇的规定,青阳村可以大量养鱼,但不能随意涉及到其他养殖业。养蚕是贤郎村的活,养猪是金明村的活,其他村子大量养殖这些的话,就是违背了武泰镇的地级律法。
这种规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管控了市场,但同时也限制了生态养殖的发展。
若是文琪穿越到大城镇,说不定能更好地推行生态养殖方法,毕竟越小越偏的地方,各村庄越是泾渭分明。
村长听文琪这样说,也觉得很可惜,想要几个村子之间密切往来可没那么容易。胡婶就是金明村的人,但要从青阳村直接去金明村的话,需要翻过青阳山才行,一般人想不开了才会去翻那么高的山,他们平时都是从镇上绕着走去金明村,途中会花费至少三个时辰。
在武泰镇几个村子中,从青阳村起步,也就去贤郎村方便一点。人们只需要坐小船跨过东边的一条大河,就能到贤郎村的地界。这两个村子之间的通婚和来往也更多。
村长叹了口气,他读过很多书,能从文琪简单的话语中听出来很多东西,她所说的生态养殖,若是能够在合适的地方推行开来,恐怕她一人的贡献就能比得上苏家这五十多年的贡献。
“可惜了,可惜啊!”村长摇摇头,想到他已经给苏家去了信,现在也不好再发一封了,若是当时他过来找文琪谈谈,说不得苏家会派更权重的人物过来也不一定。来的人越厉害,就越能理解文琪的思路,这样才能给她申请足够的奖赏。
目前平王朝所有农业上新的技术,都要经过苏家的认可,才会被递到皇帝和朝臣的面前,所以村长才会直接给苏家寄推荐信。
在苏家确认来人之前,村长不打算把这件事告诉文琪,以免她心中产生太多期待和紧张感,反而影响她的生活。
村长先把文琪说的这些记住,打算等苏家的人过来,自己也跟着帮忙解说一番,毕竟老人家说的话更能让人信服。他在心里想着给文琪争取奖赏的事,眼角看到院子里挂着的大量玉米,想起来村里人还问过这个玉米是不是新作物,他自己也没见过,便趁此机会问个清楚。
“我们之前见你种了两亩甘蔗一样的东西,结果长了很多棒槌,你还特意把那些棒槌掰下来晒了,那个是什么东西,也是跟水稻一样的主食作物吗?我们以前还没见过这个呢。”
这里没有玉米这一点,还是挺让文琪感到意外的。她之前跟唐老板确认切糖原料的时候,知道武泰镇周边虽然很少有人种小麦,但小麦在其他一些地域仍属于主作物。这儿既然有水稻、玉米、红薯等农作物,怎么就偏偏没有玉米呢?
根据现代的数据统计,在全世界所有粮食作物中,小麦的总产量位居第二位,而第一位就是玉米,由此可见玉米的常见、高产性。
文琪本来还想让唐老板购入大量的玉米,用以替代制作麦芽糖所需的糯米,好减低成本。没想到就连唐老板也没见过玉米。按照唐老板的说法,要么这玩意还没有被发现可食用,要么就是被外国当成不能外传的物种给封禁了。
☆、第38章
玉米地的惊险一刻
高产的作物一般都会伤土地,
但是只要注意种植强度不要过高,并且多施加相应的肥料,基本能够保证土壤的肥沃性。比起种植水稻所需要花费的精力,种玉米、红薯会更省心。
不过青阳村没人种红薯,
毕竟这里靠近大山,
猜你喜欢